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
2015/5/23   热度:678
我们要学佛首先不能没有师父。别说学佛,就连我们从武汉到四川,也得要知道坐什么车,到哪里去买票,开车的时间,这些都要向明白人打听清楚。我们学佛呢,没有从这里到四川这么简单,而是要从六道轮回的苦海达到涅槃圣果的彼岸。从根本利益上来讲,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生生世世彻底了脱生死的问题,这条通往圣果的道路在这个世间极少有人能够得到的,除释迦牟尼佛和极少数大成就者外,没有人达到过目的地。因此,在这样的路途上更需要引导者。
下面先讲一讲什么样的师父是合格的师父,或者说善知识的条件是什么。到汉地来的藏传佛教的活佛不少。但有些人居心不良、心术不正,把本来没有那么多烦恼的、善良、天真的居士弄得一塌糊涂。你首先必须有观察师父的标准或条件,如果不能如法观察师父的话,就不能确认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尽管依止善知识的功德极大,但依止恶知识好比是接近毒蛇一样会丧失你的三善道的命。因此你要确认善知识,观察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别认为这个活佛是黄教的,在黄教当中信这个,在红教、白教不信这个,就不要观察了等等,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这里讲的法不是黄教的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法,也是弥勒佛的法,是包括藏传佛教的六大教派,也包括汉地净土宗、天台宗等在内的都要听的佛法。为什么呢?这不是藏传佛教,而是佛法。我们分别佛法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的遗产,也就是经、律、论三藏一切经典。如果不把这个做为凭证的话,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得到任何一个其他的凭证。
因此,在这里要讲一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所写的,弥勒佛开示的亲近善知识(师父)的方法和善知识的条件。然后,再加上华智仁波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中所讲的善知识的标准。这两个标准跟大家讲一下之后,让大家对如何亲近善知识的问题有所了解。首先,我们要亲近什么样的善知识。弥勒佛在《大乘庄严经》中非常明确地讲了,总共有十个德相。这十个德相就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善知识的标准或条件。
即:‘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这就是善知识的十个条件。其中第一句话,‘知识调伏静近静’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师父、善知识,他必须要具备三学的功德。一个是以戒学能够调伏自己的行为,一个是以定学而使自己非常清净,一个是以论学或慧学让自己的心非常精进。什么叫以戒学调伏自己的行为呢?比如说,一个医生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怎么能治好别人的病呢?因此一个善知识要调伏一切弟子和众生,首先要能调伏好自己,才能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怎么调伏呢?消除一切缺点,能够摄受一个清净的戒律,这叫调伏。
第一个条件:调伏
在《别解脱戒经》中,释迦牟尼佛比喻说:‘心马常驰奔,恒励修难制。’野马是非常难调伏的。要调伏它,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口夹是调伏马的最好方法。同样,我们的心好比是一匹野马。用什么方法调伏它呢?就是用别解脱戒的口夹,用这个使心调伏。因此你要观察师父是不是戒律清净之人。戒律有三种:一个叫别解脱戒,一个叫菩萨戒,再一个叫密宗戒。别解脱戒为一切戒之根本。在《俱舍论》中讲,戒律如大地,是生长出一切功德苗的基地。没有大地的话,不可能生长出任何苗。没有田的话,不可能生长出粮食。同样,如果没有戒律,就不能生出任何一个功德。因此,要看这师父是否具备一切戒律:
(1)居士戒、沙弥戒或比丘戒等是不是非常清净。
(2)菩萨的十八根本戒和四十五戒是否非常清净。
(3)密宗十四根本戒等密宗的一切戒律是否非常清净。
如果自己胡作非为,连居士都不如,那就可以肯定地说,他根本不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
说到这里必须和大家说明,在佛教中也未必非是比丘,也有一些上师从来没受过比丘戒,从来没有当过和尚,以居士身份授灌顶的也不是没有的。因此,哪怕他是在家人也可以谅解他,但他是不是一个像样的在家人,要看他:一、是不是不杀生,二、是不是不偷盗,三、是不是不邪YIN,四、是不是不妄语,五、是不是不饮酒和不吸毒。连以上这些都做不好的话,那就可以确定他根本就不能调伏任何众生。
第二个条件:静
清净就是定学,内心非常清净。修禅定修得非常好,修定的经验非常丰富。修定时把自己内心中存在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等拿定来压住了。在修禅定的过程中,能知道如何对治掉举56和昏沉57,而且知道的窍诀也非常多,包括显宗的禅定和密宗的生起次第等修法。
第三个条件:近静
三个是近静。近静是什么呢?就是慧学,尤其是性空正见,诸法自性虚空。龙树菩萨说一切诸法‘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58在这个一切诸法自性空方面,至少在比量59上能有所体悟叫近静。
第四个条件:德增
‘德增’是指善知识要比弟子的功德大,比弟子的佛学水准高。如果你不亲近一个‘德增’的善知识,学修佛法就不会有长进。龙树菩萨在《亲友集》中这么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第一句话‘诸人依劣当退失’,是说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功德更低的人,那你就会退步。‘依平等者平然住’。如果你亲近与自己佛学水准差不多的人,就会停滞不前。‘依尊胜者获尊胜’。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修行功德更高的善知识,就会得到更大的进步。我们拜师父,一定要拜一个比自己智慧更高、修证功德更大、三藏经典学问理论水准更高、完全有能力把你引导到具有无上正等正觉、至高无上的智慧、慈悲,即最殊胜的善知识,才能使自己真正有长进。
第五个条件:具勤
于利他之行,能精进勇猛地行持。
第六个条件:教富饶
什么叫‘教富饶’?教法非常丰富。一个师父不能只会说单独某一个法或知道某一个传承,而必须通达一切教法,通达释迦牟尼佛所传的经、律、论等一切教法,以及显宗和密宗的一切教法。因此,一定亲近一个‘教富饶’者。这样他才能够使你的佛法修持得以健康地进行。比如一个医生的职责是维护人们的健康。假如他只懂得治一些头疼感冒等小病,那就没有必要要这个医生。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医术比较高明的医生。不管什么病,他一摸脉就能判断出是什么病,用什么药能治好。有了这样的医生,我们就能够健康地成长。同样,我们学佛的医生就是师父。这个师父要会调伏好我们内心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自私、傲慢等一切病症。第一,他会判断,第二,用各种配药的方式能够把我们的一切病症治好。不但治好,而且要用最佳、最快的办法治好。
第七个条件:善达实性
‘善达实性具巧说’。‘善达实性’跟刚才所说的近静差不多。不过有一点,刚才所讲的近静包容了所有的五明智慧:声明、因明、内明、工巧明、医明。不过在这里就不包括了。这里是指通达万物诸法虚空的本性,也就是说通达实性。实性是缘起性空,诸法的本性。因为一旦发现了诸法的实相和本性,不管是只用比量60所证,还是现量61所证,都算是证悟。因此,师父要有很高的比量的水准,至少能够以比量的方式通达诸法的本性,或者实相。
第八个条件:具巧说
什么叫具巧说?其实师父尽管是非常好的师父,具有刚才所说的三学智慧和德增,也具备非常丰富的教法,并通达实性。但若不能具备善巧说法的话,就不一定能让人听懂。比如说,今天我用藏语讲了一个小时或半天,做了半天的灌顶,拿著宝瓶然后念经,将宝瓶在一个一个头上放著。居士们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对宝瓶该观想什么,这个宝瓶是什么意义,也不知道授这个灌顶的时候自己观想某一个佛或菩萨,更不知道每次授身口意等加持时的宝瓶灌顶、庄严灌顶、金刚杵灌顶、天衣灌顶、金刚上师灌顶、智慧灌顶、秘密灌顶或言辞灌顶等。每次灌顶该以何种方法去接受这个灌顶,他都不懂。他想:可能是灌顶了吧。灌顶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去修,念什么咒。这不是善知识不具备其他功德,而是不具备善巧说。因为不具备善巧说的话,你就听不懂他说什么。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不具备善巧说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本身表达能力有限而不具备善巧说法。有些上师通达一切三藏经典,一上讲台,三句话也讲不出来,这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说,善巧说非常重要。
第九个条件:悲体
‘悲体离厌’。‘悲体’是什么呢?就是内心非常慈悲,把众生或自己的弟子当成儿女一样,内心根本没有一点隔阂,或执著心,传佛法完全是为了救度弟子或众生。不为钱财、名利,只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这才是真正具备慈悲心的悲体。要是没有这种慈悲心,讲的法究竟如法不如法,就有很大的疑问了。
第十个条件:离厌
‘离厌’是什么呢?就是脱离厌烦。例如一个弟子成天总是问问题,吃饭时问,做事时也问。如果师父心里感到非常烦,不想回答,这就是没有脱离厌烦。‘离厌’就要求师父不能有厌烦,弟子什么时候请教问题,师父就应该非常欢喜地回答。只要是真心学佛的弟子,师父就应该欢喜地回答任何一个问题,这就叫离厌。这十个标准就是师父所具备的条件。
以上所说十点,乃完美的大乘明师之特征。所以,我们不仅在求法前必须以此十点来审查欲依止的师长,若以后当为人师表者,亦应以这些准则勉励自己。
在末法年代,具足十项明德的师长不能说没有,但到底是难求了,以我们的这少许功德恐怕并不易遇上。所以,我们若能寻得次一等的好师长,亦可作依止了。什么是‘次一等的好师长’呢?首先他必须具有历代辗转传下的清净不断传承;即使他并未能完全做到心中只有众生而没有自己,起码要是关心众生比关心自己为多;即使他未能完全超越世俗心态,但起码要视修行比世俗琐事为重;即使他未能完全不顾现世福乐,但他起码要是一个把未来生之福乐看得更重要的人。如果能有这样的师长,暂时来说也已算足够了。
我们虽应热衷于学法,但观察师长绝不能草率贪快。现今的人,常常读到宣传的文字,便一窝蜂地跑去拜名师,这是不安全的做法。我们应当在未成立师徒关系之前,长期观察这位师长的德行等,在观察几年后,认定其为合格师长,方决定拜其为师。平时我们参加听法等活动,只要心中没有生起‘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师徒关系便未成立,可以继续慢慢观察,暂时只把说法者视为一位佛法上的长辈或朋友。如果你向他求法了,例如是你主动求了口传或灌顶,或参加了灌顶传法、口传仪式等,又或者你在心中默默生起了‘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师徒关系便告成立,观察过程亦告结束,从此便必须视师为佛了。
观察师长合格与否,必须在师徒关系成立以前进行,而非依止了以后才做的,但现在的人常常把这次序倒反了,此为佛教的不幸。没有人逼我们去拜师长,这完全出于自己的决定。如果自己疏于审查便草草拜师,错的是自己,并不能怪别人。
总之,一旦师徒关系成立了,便必须视师为佛,虽可另拜其他师长学佛法,但绝不可把其中任何一位不视为佛,乃至批评、毁谤等。师徒关系之成立,不一定经过拜师的仪式,一旦你在心中默默生起‘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即使对方并不知道,关系也便已确立,又或你向该师父求法或受其传法,师徒关系亦成立了。一旦成立了师徒关系,如果后来发现师长所说、所作与佛法的确背道而驰,亦只许默然另拜其他师父,心里仍必须视这位为诸师中的一位师长。其他无关系的人或许尚可批评此人的过失,但作为徒弟的你,绝对不宜参与批评。
如果是传密法的师父那要求就更高了。刚才说的十条,再加上二十个条件,共三十个。
(1)身清净:
就是戒律守得非常好。不论受的是居士戒、沙弥戒、菩萨戒、比丘戒,还是密宗的金刚戒,都守得非常好。尤其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
什么叫不杀生呢?不为了自己的利益杀任何一个众生,也不为自己托别人杀任何一个众生,不吃为自己杀众生之肉,也不随喜杀生。
第二不偷盗,不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偷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不会用卑鄙手段骗取别人的东西。
第三不邪YIN,就是自己有家庭,决不做对不起任何一个家庭的事,不能有第三者。如自己没有家或没有妻子、丈夫,也不做破坏别人幸福家庭的第三者。还包括托别人做或别人做了随喜他们的所有行为都不行。这些叫身门清净。
(2)言门清净:
不说妄语、谗言、非常难听的恶言、无聊的语言。这四个同样也是不自做,不教他做,也不随喜。这些叫言门清净。
(3)心门清净:
内心不管别人修法如何好,内心不产生任何一个嫉妒心,别人拥有了多少财产,内心不产生任何贪图心,还有自己所不喜欢的人跟自己作对,不产生任何伤害他的心,内心相信因果,对三宝不产生任何怀疑。这些叫意门清净。因此作为一个密宗上师必须做到三门清净。
(4)大智:
密宗上师必须是大智慧者。因此他必须通达一切三藏62经典。必须通达显密的一切教法。必须通达一切大乘小乘的法门。没有这样的大智,不可能证到至高无上、具有无上正等正觉智慧的如来圣果。因此必须要具备大智慧。
(5)具忍:
什么叫具忍呢?在修行上非常有耐心,不怕吃苦,不怕时间长,要有绝对吃苦耐劳的忍心。同时也必须具备对金刚兄弟或对他人能够忍受一切委屈的忍辱心。没有这种忍辱心很容易产生相互嫉妒、相互排斥现象。所以要绝对有忍心。
(6)正知:
就是显宗所说的正住。所谓正住就是在教派与教派之间、上师与上师之间、宗派与宗派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没有任何一个偏见心。
(7)无谄:
对于他人没有任何卑鄙不择手段之心。
(8)无诳:
心不欺诳。
(9)通达密咒:
非常通达密宗的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的每一个咒子和每一种修法。
(10)通达密续:
通达密续与通达密咒有什么区别呢?密咒主要指修习的手段和方法。密续为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因为密宗的事部续、行部续、瑜伽部续、无上瑜伽部续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每个咒子的修行方法都来自于密续当中,所以要通达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密宗的续(密宗的经典)和密宗的理论。
还有十个条件叫十真实,这是密宗上师必须具备的条件。
(1)坛城:
对坛城的绘画、观想非常通达,也可教授弟子,同时还包括做佛像、画佛像的工巧。否则他根本没有办法明确解释密宗的每一个金刚坛城的形态、生起次第中的观想方法。因此必须通达坛城。
(2)密咒:
在圆满次第当中最关键的是密咒。这个密咒是什么咒呢?不是我们经常念的这个咒、那个咒。这些咒是体内每个部位所需要观想的咒,比如顶轮咒、言轮咒、心轮咒、丹轮咒和密轮咒及身体每个部位咒的观想方法。
(3)手印:
手印在密宗里非常多,尤其是在事部、行部、瑜伽部中,手印占主要位置。特使是事部,手印是最关键的,因此上师要对手印非常通达。
(4)守护我及处等:
这个就是怎样保护我和我所在之处。用什么方法呢?比如自己用每个部位的金刚忿怒来保护自己的身体,或用金刚坛城或火轮保护自己和自己所住的地方,不让任何一个妖魔鬼怪接近。
(5)迎圣仪轨:
就是迎请一切智慧身的仪轨。我们修炼任何法的时候必须迎请很多圣尊。比如,迎请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等身、口、意一切智慧功德,因此,上师必须要通达任何迎圣仪轨。
(6)仪轨念诵:
口头的都不会念,更谈不上观想了。念诵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观想。口头念不出来更没有办法有次序地去观想。因此要通达念诵,非常通达修行的方法,每个次第修行方法。
(7)修习:
通达每个次第的修炼方法。
(8)内外火供:
外火供是用火炕如法地做火供(将供养一切佛菩萨的物品在火炕里面烧)叫外火供。内火供指观想自己吃的东西到了丹田后,化为一切供品供养体内的一切诸佛菩萨的方法,这叫内火供。
(9)收摄:
最后把一切观想部分收回。
(10)送神:
把一切迎请的智慧神、诸佛菩萨送回原地的仪轨。必须要通达这些才能当一个密宗的金刚上师,因此,密宗的金刚上师要比一般的师父多二十个条件。上面讲的三十个条件就是一个密宗善知识的标准。
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有些人说黄教是这样,那我们白教可以不必要这样,红教也不必要这样。还有人说红教不需要守任何一个戒律,只要是一心一意依止善知识,依止上师就行了;或说红教可以胡作非为,可以有不寻常的男女关系。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这样的说法和做法彻底破坏了佛教,彻底破坏了藏传佛教。因为这些败类来到汉地乱搞乱整,最后弄得汉地信佛居士心里非常不愉快,开始怀疑这个密宗是不是如来圣法。
因此要特意讲一下《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中所讲的善知识的标准。这是红教最主要的一位活佛,叫华智仁波切所讲的大圆满引导。在这里一一介绍给大家。本来凡夫很容易被世间的友伴和其他一切因缘所改变。由于随时随地依止善知识和善友,比如说,亲近一个合格或标准的善知识,就如一个普通的木块,长时间放在檀香木里,再将它拿出来后,发现它同样会发出很好的檀香味。如果你经常和善知识在一起,经常听受善知识的教化,你就被薰染上善知识的功德妙香,一切威仪也将与善知识一样。这个例子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样的善知识是圆满的善知识呢?
第一、未违犯别解脱戒、内菩萨戒和密乘三味耶戒。用菩萨戒来规范自己的内心,用别解脱戒来规范自己的外在行为,密修密宗三味耶戒(密宗不可逾越的金刚誓言。)
第二,广闻博学:了知显密一切教法,就是俗话说的博学多才之人。
第三,对无边的众生如母对独子一样慈爱,具备大悲心。
第四,通达显密:就是精通外在的戒、律、论三藏经典和密宗的四续金刚密法。如不通达,就像刚才讲的那个医生的例子一样。他只能治感冒、头痛。
第五、显现端正:依靠修持与自相续,显现殊胜端正功德,也就是通过自己得到的证悟把自己调伏得非常圆满。还要修四摄,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以布施、爱语、同行、同事来摄受弟子。密宗金刚上师还有许多特殊的条件:
(1)成熟相续:
必须具有一个能够不间断的灌顶传承。如果没有灌顶传承,就是讲了很多法都不可能有加持。
(2)净持律仪:
不但是受了灌顶,而且灌顶时所受的戒律,绝不违犯。
(3)相续调柔:
烦恼和分别心越来越弱。
(4)通达密乘金刚的基、道、果:
基是基础。道是修法。果就是所得到的果等。一切密乘非常通达。
(5)修念圆满:
对所受的每个灌顶都修持得非常圆满。
(6)解脱相续:
至少在现量或比量以上能够得到性空正见。如果没有得到证悟的话,就无法让别人解脱。
(7)唯求利他:
具备慈悲心,不为个人名利,完全是为利益众生而传法的一个师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上师。
(8)琐事鲜少:
要断除今生世间法的贪执。因为,今生的贪执还在,修持就根本不如法。
(9)精进修持:
为了来世精进修炼正法。
(10)厌世劝他:
发出离心。若无强烈出离六道的心愿,根本无法解脱。
(11)摄受弟子:
非常善巧、方便地调伏弟子内心的一切烦恼,让他变得非常清净。
(12)具有加持:
就是具备教言的加持和传承的加持等等。
这些就是作为密乘金刚上师应具备的条件。
在这里华智仁波切也讲了一些不良现象。他说有些身心中无有少许闻思修的功德,却自以为是的人,还说自己是某某上师的儿子,某某贵族的儿子、子弟,应胜过他人,所传的法也理应正确。这种传法好像婆罗门的传承。因为,婆罗门没有严格的修持。婆罗门的儿子就是婆罗门,可以担任婆罗门的最高职务,是不是成就者并不重要。因此,不要因为是活佛的弟弟,我们就觉得他了不起。你们千万不要忘记释迦牟尼佛的弟弟提婆达多。他是佛的弟弟,但修法最不精进的是他,死后下地狱的也是他。另外,还有一些人虽然具有少许闻思修的功德,但不是为寻求来世清净心而修持,而是担心失去某一利益,或上师的地位,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的目的,这就不是如法的善知识。
我们做任何事应当考虑到,如何才能使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永住世间。当前,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外在的压力、内在的混乱,我们应该以正直心和正义感共同携手,把完整的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弘扬广大,弄得红红火火!
我们还应该用真正的佛法和戒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周围不信佛的人也能产生信心。如果我们不能调伏自己,人家就会耻笑我们,同时也为佛法造了很大的恶业。因此,奉劝诸位善知识、诸位居士,以及所有对佛教事业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同修,共同携起手来,修行正法,弘扬正法。
附:是否一旦参加了灌顶或随许法会,授者就成为受者的师长?
如果我们对一个法门、一个本尊或一位法师生起欢喜及尊敬心,继而参与了其灌顶或随许法会,授者的确就成为了我们的师长,我们必须把他视为自己的一位师父,同时要视师若佛。如果你对一位法师并无生出尊敬依止的心,或对他没有什么认识的话,不要只看报纸的宣传文告,要好好地观察,不妨参加他的佛法开示及多作拜访,在对他有信心时才求法、参与接受灌顶或口传等。如果只是闻法,你可以视讲者为善知识或长辈,不一定就构成了师徒关系。但如你心中生起了依止之念,即使说法的人并不一定知道,你与他的师徒关系也一样成立。如果你由一位师长处得受了口传,少至一段法偈甚至只一个字,他也成为了你的其中一位师长。
12、做弟子的标准是什么?
不仅善知识需要严格的标准,做弟子的也有严格的标准。如果现在不具备,应该修炼改善,让自己逐渐具备这样的条件,不要认为只要有好师父就行了。因为你能否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不仅是善知识的问题,直接与自己的修行有很大关系。佛经上有个比喻,医生给病人非常好的药方。这些药一味比一味名贵,一味比一味有效。可是病人却不肯吃药,只把药方藏在口袋里。这样的病人永远不会好。同样,我们遇到了如此殊胜、能让你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佛果的善知识,听闻了显密合一的无上如来圣法,而且自己也得到了修炼圆满教法的条件,如果自己不珍惜佛法,不去修炼,从何得到圣果呢?因此,要学佛法,得到证悟,不仅仅是善知识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自己。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救星,只有自己才能彻底地拯救自己。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彻底地毁灭自己。’因此,我们不能自做自敌呀!前面讲的善知识是传授佛法的向导。可是有了向导还不够,自己必须一步步地往前迈步,否则不可能到达目的地。这正如想从武汉去北京,既问了路,也看了地图,指路的人也告诉了你如何走,讲得一清二楚。但是你只问路,而不前进,那永远也到不了北京。同样,要想成就无上佛果,不仅要听闻殊胜的教法,还必须要如实的修行。因此龙树菩萨说:‘我给你指出了解脱之道,是否能到达涅槃彼岸,就要看你自己的了。’大家对修炼千万不要有简单的想法,就算一个小小的企业,搞了十几年,能否成为一个好企业,还得打一个问号,更何况我们所做的这个工程是为了解脱生死,彻底断除所知障和烦恼障,得到至高无上的智慧、慈悲、德能,到达涅槃圣果彼岸的工程。如果成佛这么容易就能得到的话,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没有成佛呢?
此外,不要太盼望有什么奇异的现象。做个好梦就高兴得发疯,看到什么离奇的显相,就以为自己得到了感应。看见佛菩萨又能怎么样?如我们不如法修炼,就是佛祖站在我们面前也爱莫能助。为什么呢?因为佛不会以个人的感情和关系把你拉到净土佛国。如果只想抱著阿弥陀佛的大腿,不修福德和智慧,也不发出离心、菩提心,更不需要性空正见,就像买彩票一样,想一下子得到一大笔钱,即使得到也不稳定。像这样堕落的人多著呢!
月称菩萨在《入中观论》中明确地讲:不是为了贪心和嗔恨,完全是为了力争正确的真理,而对某些有错误和偏见的观点批评指正,不但不为过失,反而有功德,而且功德无量。
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佛弟子,应具备哪些相应的条件呢?在圣天菩萨著的《中观四百论》中明确提出了作为弟子的标准。他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这里提到了三个问题,正住、具慧和希求,作弟子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
第一、正住
什么叫正住?就是站在比较公正的立场,不偏执任何一个教派、宗派、传承的观点,只要是正确的佛法,内心就无比恭敬地修炼,这就叫正住。对学习佛法的人来讲,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过去曾有一个婆罗门教的大师,最初他信仰婆罗门教,后来他遇到了佛法,经过研究,发现佛法原来如此殊胜。从此他成为佛教徒,还写了一个赞颂,赞叹释迦牟尼佛。赞颂中讲:‘我和婆罗门并无冤仇,与释迦牟尼佛也不沾亲。但谁要是讲了正法,我不得不服从他。因此,我就入了佛门,学了佛法。’他还说:‘在无边无际的六道轮回中,我就像小孩子一样迷惑、流浪。我究竟该皈依谁呢?谁能做我的引导呢?’他自己回答:‘谁能消除内心的一切烦恼,具备一切智慧、慈悲功德,若我有一点点正义感和正信的话,为什么不皈依这样的人呢?’
第二、具慧
如果不具备智慧就不知道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不知道站在哪个立场,也不知道怎么去修炼。因此,学佛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智慧。这智慧主要是指鉴别能力,能分别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上面讲的亲近善知识,若有智慧的话,你就能用此标准来衡量一个师父。
第三、希求
必须具备希求,如不希求佛法,你遇到再好的善知识也不会去求正法。
这三个叫闻器,即具有听闻佛法的条件。《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又加上要对佛法和法师尊重。因为不对佛法和法师产生尊重的话,就无法修成任何一个法。所以《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摄取善说。’第一是对佛法有广大的希求心。第二是听佛法时,要善住其意,也就是正住。第三是对佛法和法师起大敬重。第四弃舍恶说,摄取善说,也就是具慧。如果不能分别出恶说和善说,根本就不具备听法的条件。这四个是佛弟子的合格标准,也就是弟子的条件。如果不具备,就争取具备。如果已经具备,应生欢喜。
具备了这些条件,拜了刚才所讲具备条件的师父,但还要注意一点,如果你拜了不如法的法师,受了灌顶,但发现他有些缺点,那怎么办呢?不能马上背叛师父,首先尽可能不去想他的缺点,尽可能想他的优点,他说了不如法的事,放在一边,不与师父争论就是了。然后,善巧的吸收、接受正确的部分。《三摩地王经》中,佛打了个比喻,说有一个人专门赞叹旃檀香是如何的好。这时候有人问他:你有没有少许的旃檀香呢?他说我是专门赞叹旃檀香来生存的,却没有这种旃檀香。原来他赞叹了半天完全是为了活命的。佛又说在末法时,就会有很多诸如不修瑜伽,自己不去修炼,只是赞叹守持戒律是多么的好,自己完全违背戒、定、慧三学的人。同样,寻找善知识,必须寻找一个戒律清净,戒定慧修得非常好的人,具备圆满条件,不能找用佛法来活命的人。
在末法年代,具足十个条件的大师不能说没有,但到底是难求了,以我们的这少许功德恐怕并不易遇上。所以,我们若能寻得次一等的好师长,亦堪作依止了。什么是‘次一等的好师长’呢?首先他必须具有历代辗转传下的清净不断传承;即使他并未能完全做到心中只有众生而没有自己,起码要是关心众生比关心自己为多;即使他未能完全超越世俗心态,但起码要视修行比世俗琐事为重;即使他未能完全不顾现世福乐,但他起码要是一个把未来生之福乐看得更重要的人。如果能有这样的师长,暂时来说也已算足够了。
我们虽应热衷于学法,但观察师长绝不能草率贪快。现今的人,常常读到宣传资料上的文字,便一窝蜂地跑去名师处依止,这是不安全的做法。我们应当在未成立师徒关系之前,花好一段时间,好好观察这位师长的德行等,在观察几年后认定其为合格师长,方决定依止。平时我们参加听法等活动,只要心中没有生起‘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师徒关系便未成立,可以继续慢慢观察,暂时只把说法者视为一位佛法上的长辈或朋友。如果你向他求法了,例如是你主动求了口传或灌顶,或参加了灌顶传法、口传仪式等,又或者你在心中默默生起了‘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师徒关系便告成立,观察过程亦告结束,从此便必须视师为佛了。观察审查师长资格必须在师徒关系成立以前进行,而非依止了以后才做的,但现在的人常常把这次序倒反了,是为佛教的不幸。没有人逼我们去依止一位老师,这完全出于自己的决定。如果自己疏于审查便草草依止了,错的是自己,并不能怪别人。总之,一旦师徒关系成立了,便必须视师为佛,虽可另拜其他老师学法,但绝不可把其中任何一位不视为佛,乃至批评、毁谤等。师徒关系之成立,不一定经过拜师的仪式才成立,一旦你在心中默默生起‘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即使对方并不知道,关系也便已确立,又或你向该师父求法或受其传法,师徒关系亦成立了。一旦成立了师徒关系,如果后来发现师长所说、所作与佛法的确完全背道而驰,亦只许默然另拜其他师父,心里仍必须视这位为其中一位老师。其他无关系的人或许尚可批评此人的过失,但作为徒弟的你,绝对不宜参与批评。
因此,我们学佛法,受灌顶一定要慎重。不过有人认为,既然这么复杂,干脆我不去拜师,在家里看书就得了。不成!没有师父不可能得到任何加持和成就;没有传承,修佛法简直是盲人摸象。如果以前亲近过的完全是恶知识,你应该完完全全地远离他。如果既不是善知识,也不是完全恶知识,善恶各半,可以放弃他。如果具备50%以上这些条件,主要功德还是具备的,还可以继续亲近他,在未见到真正善知识之前,只好在他那里学,力求自己有所长进,有所提高。当有一天你遇到了圆满的善知识,也应敬重过去的善知识,凡是在他那里传的,还是在他那里听授,不具备的部分还是找一个真正的善知识来继续引导。
总之,你求师学法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有所长进。达到了最高境界,不能继续引导时,再寻找一个更得力的师父,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修炼。但以前修的法也不是完全扔在一边,应该修。因为他是你师父。你入佛门,也是他的功德。说真的,他对你恩重如山呢。但在修他的法的基础上找个突破口,从一个一个突破口往前一步步迈进。不要只念诵就行了,应从三皈依开始学,具体实修方法再一步步学。修完三皈依还干什么,发出离心作为第二个突破口,然后再修菩提心,而且也别抛弃原来的善知识,只要是善知识就不要抛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中国古人讲“淡泊明志”,这个里面,最重要的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淡泊名利,养清净心、养平等心。 日常生活当中,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在什么地方,心地总是保持清净、平等,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不动道场”,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真正净土。 “心净则土净”,净土在哪里?真正的净土是在心里头。你现在就居净土,将来舍报之时,一定往生弥陀净土,这个净土跟西方净土感应。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