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七)


2015/5/23    热度:191   

  甲二正宗分三;乙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二;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

  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丙初依报妙;丙二正报妙;丁初微释二;丁二广释;戊初征。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佛呼舍利弗而征问云。‘彼土何故名为极乐。’汝知之否。否则为汝释之。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众生’者。是能受乐境之人。等觉以还。皆名众生。今且约凡夫众生而言。以下例上。不言可知也。上文以娑婆之苦。显极乐之乐。娑婆苦乐皆苦。苦逼身心是苦苦。乐不久住是坏苦。不苦不乐是行苦。行性迁流故。极乐则永离三苦。一得往生。即寿命无量。六通具足。自在游行。天衣天食。随念即至。故云其国众生。无有众苦。阿弥陀佛。与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皆在说法。终日闻法。法喜充满。故云但受诸乐也。

  戊二释二;己初约能受用释;己二约所受用释。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前文是依正二报合说。此段文广显依报。纯是乐事。娑婆众生亦有见栏楯罗网行树庄严者。皆由攀缘造作而有。一切皆是有为有漏。极乐众生所见庄严。是佛有为福德所感。而非人工造作。亦是无为无漏。佛知舍利弗未曾见闻如是庄严。故呼而告之。七重栏楯者。七层栏杆也。横曰楯。直曰栏。为防物损。并状美观。表佛因地严守身三口四七支净戒。故果感如是庄严。七种罗网者。表佛因地修卅七道品中之七觉支。层层互融。故果感罗网重重。网覆楼阁宝池宝树。于虚空中重重相间而为庄严。七重行树者。一行一行。一列一列。次第不乱。表佛因地修七圣法财。层层有序。故果感行树严地。栏楯围于树外。罗网覆于空中。皆是金银琉璃玻璃四宝所成。表四宏誓愿。以七支净戒。七觉支。七圣财。并余善法。皆靠四宏誓愿。方可成就。愿力一松。善行不成。故以愿导行。以行填愿。‘周匝’者。遍满也。‘围绕’者。回护也。有此种种庄严。是故彼国名为极乐。此就所受之乐境而言。以上是略述能受所受。广释如下。

  丁二广释二;戊初别释所受二;戊二合释能受所受;己初释生处。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佛又呼舍利弗曰。极乐国有七宝池。‘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也。到处皆有。俱表佛德。‘八功德水’者。大本弥陀经云。是摩尼宝珠流出。一澄净。谓澄淳洁净。离污浊故。二清冷。谓清湛凉冷。无烦热故。三甘美。谓甘旨美妙。具至味故。四轻软。谓轻扬柔软。可上下故。五润泽。谓津润滑泽。不枯涩故。六安和。谓安静和缓。绝迅汛故。七除饥渴。谓水仅止渴。今兼疗饥。有胜力故。八长养诸根。谓增长养育身心。异此土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此八功德水。充满于七宝池中。池底金沙布满。‘四面阶道。’即四面上下台阶道路。皆是四宝所成。‘上有楼阁’者。池上有楼阁。重屋曰楼。岑楼曰阁。即彼池与此池中间。有无量楼阁。广而言之。花上亦有楼阁。皆是七宝所成。池中莲花。其形大如车轮。各放各色光。如法华云。四色花。表四十位因行。青色表十住位。黄色表十行位。赤色表十向位。白色表十地位。以因修四十位菩萨行故。果感四色花。此花即是念佛生西众生所生之处。一一花皆是微妙香洁。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因地具足戒定慧等香。故果感依报有香。正报亦有香。如临往生之人。或见佛。或闻香等可证。生到西方至七宝池中。池水如意。浅深皆随心想。澡浴身体。欲令水没足。水即齐足。洗足己。欲令水至膝。水即至膝。令至腰。水即没腰。至腋至颈。及灌周身。乃至洗面。悉皆如意。自然而至。欲令水还原。水即还原。调和冷暖。无不顺适。此是阿弥陀佛功德所感。亦是众生念佛力所感。依正一如。自他不二。水是如来妙用。故满众生之愿。‘此是大本弥陀经意。’今显念佛往生西方。七宝池中莲花化生。生处妙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要像一尊佛,佛是什么?佛是觉者。学佛就是学做一个觉悟的人,这个意思要懂,绝对不是迷信。迷信,那不是学佛,为什么?他不觉;觉了就不迷,迷了就不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