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的净土理念


2015/5/23    热度:238   

  在大乘佛教中,不但广宏的世界观造就了净土思想,同时净土也是大乘佛教徒修持的最终结果

  世界无量,净土无量

  世界一词,据说最早来自于佛教。在古老的佛经中,世界包括两种属性,即时间和空间。所谓“三世十方界”就是世界的全部概念。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十方界是指东方等四正方,东南方等四隅方和上下方,共为十方,属于空间。

  除了在《阿含经》、《俱舍论》中所描述的一个基本世界的构架外,佛陀尚在《华严经》中描绘了一个更为广宏的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围绕四大洲、日月等而组成的包括地球在内的世界,不过是宇宙的微尘、世界的芥子。象地球这样的世界,在无限的宇宙时空中,甚至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

  《华严经》的世界观,不是简单地描述世界的构成与方位,更侧重以多维角度、相对概念来论述世界间的多重关系。在《华严经》中写道:“宇宙中有无数的微尘,在每一个小如芥子的微尘中,却有无量广大无限的世界存在;如是重重无尽……在一微毫内,可以呈现无限广大的国土;在一芥子中,佛陀可以为众多有情宣讲佛法……”这种大小互融、一多相摄的理念,在爱因斯坦相对论问世之前,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只有在思想和心胸极为开阔的佛教徒中,默默地流传和被信奉着。

  在这广垠无限的世界中,存在的净土也多得难以数计。在大乘佛教哲学中,这一切都是用“无量”来形容的。佛陀在大乘经典中,除了开显一些与娑婆世界息息相关的具体净土外,尚描绘了无数无法全部说出名称的净土。因为在宇宙中,佛的数量是无限的,因而净土也是无量之多。

  在知识面狭小、认识受感官局限的人类中,大乘佛教世界无量与净土无量的理论,无疑赋予了人类充分的想象力,为人类有限的眼界打开了一扇别有洞天的窗扉,给人类逐渐干枯的认识血管中,注入了具有无限活力的新鲜血液。也打开了人类对世界认识单一的局面,呈现出五彩缤纷、多姿绚丽的世界。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虽然不能互相抵消,但是善恶会相互影响。现在造作善业,对于以前的善种子是助缘,会增长它们的影响力;对于以前的恶种子是障缘,会削弱它们的影响力。所以,你做了善事之后,如果继续行善,你之前的善种子就得到愈来愈多的助缘,力量会愈来愈强,将来结成更强的善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