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 第二品(下本)


2015/5/23    热度:399   

  彩画作佛像 百福庄严相 自作若使人 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戏 若草木及苇 或以指爪甲 而画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 渐渐积功德 具足大悲心 皆已成佛道

  但化诸菩萨 度脱无量众

  经文上虽说用胶漆布来造佛像,但在戒律上,不提倡用胶漆布来造佛像。因为胶漆有一股臭味。还有戒律亦说,若是站着的佛像,我们学佛的人不可以在佛像前坐着。坐着的佛像,我们不可以在佛像前躺着,各位应该知道这一点。

  ‘彩画作佛像’:彩色绘画成的佛像。‘百福庄严相’:佛像画得非常圆满庄严。‘自作若使人’:自己作佛像,或花钱请人作佛像。‘皆已成佛道’:像这类的人亦都已成佛了。‘乃至童子戏’:乃至于小孩子玩耍时。‘若草木及笔’:或者用草,或者用木头造佛像,或者用笔画佛像。‘或以指爪甲’:或用指甲蘸蘸墨水。‘而画作佛像’。

  过去,在四川有一个人,他念‘金刚经’,并用手在虚空中写‘金刚经’。每天都站在同一个地方写。以后每当下雨时,在他写‘金刚经’的周围,雨总下不到地上,有开五眼的人就看得到。原来他虽是用手在虚空中写‘金刚经’,可是天龙八部也都保护着这部‘金刚经’,令雨下不到这块地方。所以以后也就在这地方造了一座庙。可见仅仅用手在虚空中这么一书写,就有如此大的感应。这件公案是记载在‘金刚经’灵异录上,真有其事。

  ‘如是诸人等’:像上面所说的造佛像这些人等。‘渐渐积功德’:渐渐累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现在已经都成佛道了。‘但化诸菩萨’:可是佛是教化菩萨,令菩萨、声闻都回小向大修菩萨法,然后回向佛乘。‘度脱无量众’: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也都皆共成佛道。

  若人于塔庙 宝像及画像 以华香旛盖 敬心而供养

  若使人作乐 击鼓吹角贝 箫笛琴箜篌 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 尽持以供养

  ‘若人于塔庙’:若有人在塔里或庙里。‘宝像及画像’:无论对着宝像或画像。‘以华香旛盖’:以华香和宝旛或宝盖。这也包括其他的璎珞、衣服、饮食、音乐等等。‘敬心而供养’:以恭敬心而供养佛像。‘若使人作乐’:或请人作音乐。‘击鼓吹角贝’:打鼓或吹长角,以及贝螺之类。‘箫笛琴箜篌’:或吹箫、吹笛子,或拉琴,或吹箜篌。‘琵琶铙铜钹’:或弹琵琶,或打铙,或打铜钹。这些音乐皆是赞叹佛、法、僧的音乐。譬如:敲木鱼、敲磬,这也是音乐;念经、念咒、唱偈赞等,这都是用音乐来赞叹供养佛。‘如是众妙音’:如是等乐,众妙微音。‘尽持以供养’:用这些微妙庄严音声来供养佛。

  或以欢喜心 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 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 渐见无数佛

  或有人礼拜 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 或复小低头

  以此供养像 渐见无量佛 自成无上道 广度无数众

  入无余涅槃 如薪尽火灭

  ‘或以欢喜心’:或者有人以欢喜赞叹佛的心。‘歌呗颂佛德’:歌是唱种种歌,呗是梵音。颂佛德,即是赞颂佛的德行。‘乃至一小音’:乃是以最少的歌唱颂扬佛的德行。‘皆已成佛道’:像他们也都已成佛道了,何况以大量的音声赞佛的人,更早已成道了!

  ‘若人散乱心’:若有人以散乱而没有定力的心。‘乃至以一华’:乃至用一朵花或者一种花来供养画像佛。‘渐见无数佛’:由他供养画像佛的这种功德渐渐累积,他就能见到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有人向佛顶礼。‘或复但合掌’:或者有人在佛前合掌。‘乃至举一手’:或者举起一手到额头(这是指很小的恭敬心)。‘或复小低头’:或仅仅低一低头。‘以此供养像’:以这种微小的恭敬心,来供养画像、宝像。‘渐见无量佛’:也渐渐的由最初这一念发心,乃至见到无量的佛。‘自成无上道’:自己因积功累德而成就了佛道。‘广度无数众’:不但自己成佛道,而且又广度无量无数的众生。‘入无余涅槃’:入到无余的涅槃。‘如薪尽火灭’:如柴烧尽火灭尽似的。众生的机如薪,佛的应如火。众生的机薪既已度尽,故火亦应灭了。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散乱心就是不专一,没有禅定。也好像游客到这里来参观庙、参观佛像,并非志在拜佛,只是来观光,这都叫散乱心。他们都没有诚心,虽是到庙上来看,但根本不知道有佛,所以这可以说散乱中的散乱。‘入于塔庙中’:到佛塔或佛庙里。‘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只要他念一声‘南无佛’,以最初这一念,他们究竟都是可以成佛的。什么缘故呢?因为千里之行,起于足下;万德圆融,始于一念。以最初一念种的佛因,将来必定得结佛果。

  我们念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你看很容易念,可是这个机会并不容易遇着。现在各位知道念佛的圣号,大家想一想,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念佛的人多?还是会念佛的人多?也可以说会念佛的人,其数如月亮这么稀少,不会念佛的人犹如满天繁星那么多。故说会念佛的人,皆因宿世的善根成熟了,而今才会遇到念佛的法门。故诸位要珍惜自己的善根,不要自暴自弃。

  在佛住世时,佛有一个堂兄弟名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常常与佛作对。佛教化弟子每天日中一食;他却标异现奇,别创五法,专门与佛作对。释迦牟尼佛教化弟子吃斋不吃肉;他却说我叫我的弟子不但不吃肉,连盐都不吃。总要表示他比佛高一筹。可是他就是不肯念佛。提婆达多一生尽造罪业,等到恶贯满盈,将要身陷地狱时(就是这个肉身活着就下地狱去),他忽然想起念佛了。可是他想念佛却念不出来,只念了‘南….:无….:’两个字,‘佛’字就是念不出来,这是业障遮止他,故说不出一个‘佛’字。释迦牟尼佛就说了:‘唉!这个人也是很可怜的!你们不要轻看他,等到他在地狱的罪受满后,出了地狱再修行,那时还可以成辟支佛,这位辟支佛的名字就叫“南无”,就因为他当初念“南无”两个字。’故你们不要把念佛看得那么容易,以为随便可以念佛。你们现在是没有业障障住,所以才念得那么轻松,一旦障住时,你想念也念不出来了。

  另外有一公案,也是在佛住世时,有一位老人,他很穷。他看释迦牟尼佛天天带着一千二百个弟子,出去托钵乞食,不沾世务,很清净自在的,于是他也想出家。他去给孤独园要求出家,那天恰巧释迦牟尼佛不在,出外应供去了。佛的弟子,有开五眼的、有开法眼的、有开慧眼或全证得五眼六通的。也有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开佛眼并不是证果,这叫报得通。因为在很多生修过四十二手眼和楞严咒等种种法门,故得这种果报。)证了初果至四果的圣人,可以看到八万大劫其中的因缘。老人想出家,这些佛弟子、大罗汉,就观察起来,看看这老人的根基怎么样?可不可以出家呢?一观察,这个人在八万大劫以内,也没有供过佛;也没有拜过佛;也没有念过佛;根本没有种过丝毫的善根,那么他就不能出家了。所谓:‘莫道出家容易得’,你不要认为出家是件很容易的事。‘皆因累世种菩提’,出家人要在生生世世种了很多善根,发菩提心,然后才能出家。并不是说我想出家就可以出家的。若你没有善根,你就是想出家,也有很多障碍。即使出家了,但过了一天、二天,或一个月、二个月,就还俗了;或者出家一年、二年又还俗了,甚至三年、五年、十年后,还俗的都有。故你不要看出家是很容易的事。

  佛的弟子们看这老人八万大劫以内没有种过善根,于是就告诉他说:‘你不能出家,你年纪大了,不能修行了,你还是回去吧!’老人听了很伤心,一边走一边哭,自言道:‘我以为出家很容易,想不到这些佛的弟子都不收我,大概嫌我又老又穷。我这辈子做人也没多大意思,死了算啰!’故他边哭边往海边走。正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迎他而来。佛问他:‘你这位老人,为什么要跳海啊?’他说:‘我想出家,到了给孤独园,佛不在,佛弟子都不收留我。我想想一个人生活着也没什么乐趣,不如死了算了!’释迦牟尼佛说:‘噢!你要出家吗?那没问题!你跟我回去,我许可你出家。’老人乃跟佛回去出了家。一修行,没几天就证得阿罗汉果。

  佛的弟子皆不明白这件事,都觉得奇怪:‘这个人他也没有善根,怎么会证得阿罗汉果呢?还有他在八万大劫之内也没有做过好事,为什么佛居然会让他出家呢?’于是就请问佛。

  佛就对一切阿罗汉讲:‘你们只能看到八万大劫以内的种种因果,超过了八万大劫的事,你们就不知道了。这位老人在八万大劫以前的时候,也是很穷,有一天他在山上砍柴时,遇到一只老虎要吃他。他一害怕就赶紧念了一声“南无佛!”因念这一声“南无佛”,老虎跑了。直到现在,他念“南无佛”这善根的种子已经成熟了,故他来出家,且证得阿罗汉果。’由这一件公案看来,可见出家并不容易。

  还有,在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是供养一个天神的像。这天神的身体是用泥或木头塑造的,唯独天神的头是用黄金造的。这件事被一个贼知道了,他就想去偷这天神的头。他到了那地方,因慑于天神的威德,生出一种恐惧心。这时,他就想起了念‘南无佛’,则恐惧心全无。因这一声‘南无佛’,令天神的威德也显不出来,所以他就把天神的头偷走。偷走之后,一般人就说:‘啊!你看这个天神,虽然你们大家都信他,但他没有灵感,若他有灵感怎么会连头也没有了?你们信这个天神是没有用的。’正这么一讲,天神的灵性立即就显现了。(神有时会有一股灵气,灵气附到谁的身上,谁就不省人事。)这时天神就附到一个人的身上,开始说话了:‘我不是没有灵验啊!这个贼本来是不敢偷我的头的,但是他念了一声“南无佛”,这一念佛光普照,我就睁不开眼睛,所以没办法保住我的头,而被他偷走了。这并不是我没有灵感,而是因为佛的威德比我更大,故我无法保住我的头。’

  说到这里,是不是说佛在帮贼去偷这天神的金头,叫他去造罪业呢?不是的,其意谓这个贼念佛,而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无论是善人念佛或恶人念佛,都有同等的功力。故他虽然是做贼,可是他知道念‘南无佛’,所以他把天神的金头偷去了。这并不是佛帮助他做贼,而是佛成就他的善根。为什么说他偷东西还有善根呢?法华经上说‘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他当时虽然是做贼,但他有念佛的善根,将来一定会成佛的。这叫‘顺逆皆精进’。故说这并不是佛帮助他去偷天神的头,而是佛平等对待众生,无论善人恶人,念佛一样有感应的。

  讲到这个公案,大家不要误会,念佛可以偷天神的金头。那么我也念佛去偷神的银头了,那是不可以的。这个贼他并不懂佛法,也许是曾听人说过,念‘南无佛’好,他就记住了。等他害怕时,他就念‘南无佛’,但他根本没有学过佛法。我们学佛法的人,切记不要依念佛的这种威德,仗着佛光去偷东西,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你学过佛法,知道偷是犯盗戒,你明知故犯,那就罪上加罪。对于这一点,每一个人都要认识清楚。

  为什么要说这一点呢?过去有一个和尚,在他出家以前是个军人。以后学了佛法就很相信念佛,且常常引导一般人一起念佛。后来出了家,受戒时,我也在场。大约五、六年后,他就到香港去。

  香港新界有一个‘道风山’。‘道风山’是基督教办的,专门破坏佛教,破坏出家人。用钱和女人来诱惑他们,让他们还俗。有些出家人,没钱用或想找女人,都到那里去。这个和尚也去了,在那儿做厨师。出家人到那里都要吃荤,不吃斋,还要杀鸡、杀鸭。这个和尚他做厨子,以为念佛可以超度众生,所以他杀鸡杀鸭时,一边拿刀杀鸡,一边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他以为杀生时,一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这些鸡超度了。结果他住在那儿有半年多,就发精神病,不久就病死了。

  是故应知,明知故犯,罪加三等。不错!念佛是可以超度,但是你没有这种把握,说我这一刀把它杀了,即刻叫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当你还没有这种功夫时,切不可随便杀生,不可以说我杀它时,想着它是往生极乐世界去了。故我们不可误会念佛,就可以随便造罪,这和尚的情形是我亲眼看到的。当他发精神病时,想来见我,但始终没有见到我。他的名字叫宏辉,是虚老的徒孙。

  于诸过去佛 在世或灭后 若有闻是法 皆已成佛道

  未来诸世尊 其数无有量 是诸如来等 亦方便说法

  一切诸如来 以无量方便 度脱诸众生 入佛无漏智

  若有闻法者 无一不成佛

  ‘于诸过去佛’:在过去一切的佛。‘在世或灭后’:不论在世间或入涅槃后。‘若有闻是法’:若有人听过妙法莲华经。‘皆已成佛道’:所有在过去闻过法华经者,他们都已经成佛了。‘未来诸世尊’:未来的一切诸佛。‘其数无有量’:其数亦是不可量。‘是诸如来等’:这一切的如来世尊。‘亦方便说法’:也用方便法门,先说权教,然后再说实教。‘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十方一切诸佛,用无量无边的方便法门。‘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令一切众生皆得到佛的无漏智慧。‘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所有听过妙法莲华经者,没有一个将来不成佛的。

  故我们现在能听到妙法莲华经,将来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机会,不要把自己看轻了,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早就为人授记了。

  你不要以为念佛是件很容易的事,现在我们念一句佛觉得不困难,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很深的业障,若有业障的人,他想要念佛也念不出来,就是连想‘念’也想不起。如前文说到提婆达多,他仅仅只念了‘南.:无.:’两个字,为什么呢?因为他业障太重,故‘佛’字就念不出来。

  在中国也有一件公案,也是证明一个人业障重时,不能念佛。在南宋时期,有一个丞相名秦桧。他本来也有点善根,故今生很聪明,且在当时考试中了状元,但是他做官后,忌贤妒能,尤其对于岳飞视如眼中钉,于是设计把岳武穆给杀了,并造了其他种种很重的罪业。因为地藏王菩萨和他有缘,就计划要度他:‘我到了他那儿,只要他念一个“佛”字,我就赦免他的一切罪业。’于是地藏王菩萨就化身现比丘相,来见秦桧。当时,秦桧是宰相,见和尚来了,也就召见他。和尚对他说:‘你应该念念佛了,你现在这么高的地位…’可是秦桧就是不念,他说:‘何必念呢?’他根本连一个‘佛’字也不说。这时地藏王菩萨就显了神通,用他的拂尘一拂,秦桧就身不由己地跪了下来,想起身也起不来。于是地藏王菩萨就把手伸出来说:‘你看看!我手上写的是什么字?’地藏王菩萨手上写的就是一个‘佛’字,但秦桧看了之后就大发言论说:‘我从小就念书,中秀才、中举人,得进士,然后又中状元。现在各国的文件都要先经过我的审阅,才能决定怎么处理。如果我连这个字都不认识,我还当什么丞相呢?这个字我不是不认识,但我偏偏不念!’地藏王菩萨一看,这人真是业障深重,没法度他,于是就走了,后来秦桧死后堕入地狱。

  由此可见,念佛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呢?平时念佛就是为临终时作准备。为什么不等到临终时才念呢?因为习惯是日积月累而成的。你平时没有念佛的习惯,等到临命终时,就想不起来要念佛,或根本不知道要念佛。所以平时要学着念佛,修净土法门,等到临命终时才不会惊慌失措,而得以平安往生极乐世界。

  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大愿。其中说,我成佛之后,十方所有的众生,若有称念我名号者,我一定接引他到我的世界来,将来成佛。在我的世界里,众生都是由莲华化生,故身体清净无染。因阿弥陀佛发这种大愿,所以一切众生都应该修念佛法门,这是很对机,很容易修的一个法门。在经上又说:‘末法人修行,一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此即说一亿人修行,一个得道的都没有,只有念佛才能往生极乐世界而得度。尤其现在末法时代,念佛正与一般人的根机相应。

  但在西方,现在不是末法时代,可以说是正法时代。为什么说是正法时代?因为佛法刚刚传到西方国家来,正当兴旺。所以现在美国有很多人欢喜参禅打坐,这就是正法的表现。在正法时期,也可修念佛法门;末法时期也可修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什么时代都可以修行。如果有人对于其他法门,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门。

  永明寿大师说:‘有禅有净土,有如带角虎。’又参禅又念佛,好像老虎有犄角似的。‘现世为人师’,现世可以为人的师表。‘将来做佛祖’,将来可以成佛做祖。

  故真正参婵的人就是真正念佛;真正念佛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再深一层说,真正持戒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真正参禅的人也就真正持戒。那么真正讲经说法的人,他是为讲经而讲经,也就是真正参禅。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又会参禅,又会讲经,这是宗说兼通。再进一层说,真正持咒的人,真正修密宗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

  禅、教、律、密、净,虽说五种,归根究柢说的都是一个,没有两个。其实再深一层说,连一个也没有,怎么会有五个呢?真正学佛法的人,在这一点上应该明白。所以有的人有门户之见,认为念佛法门最高,参禅不对;或者有人说参禅最高,念佛错误,这都是没有明白佛法。真正明白佛法的人,知一切皆是佛法,皆不可得。既无法可得,何必又在头上安头呢?何必无事找事做呢?你若真明白法了,无法可得。可是对一些不明白法的人,你对他说根本什么也没有,他就会失望。所以佛施权法,就是为了说实法;说权智,为的是实智。实智是什么呢?实智是一个‘归无所得’。实相无相,无所不相,这才是真实的智慧。

  诸佛本誓愿 我所行佛道 普欲令众生 亦同得此道

  未来世诸佛 虽说百千亿 无数诸法门 其实为一乘

  诸佛两足尊 知法常无性 佛种从缘起 是故说一乘

  是法住法位 世间相常住 于道场知已 导师方便说

  前面一段经文从‘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这是人喻。法华经原来有‘本门十妙,枝门十妙’,但因怕有人不懂,所以也没有详细讲。现在只是讲‘人、行、教、理’,这都是一样的。以上六句经文是讲人喻,所有的人都成佛道。接下来‘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这是行喻,指修行都是一样的。所以说‘诸佛本誓愿’:十方诸佛本来的誓愿。‘我所行佛道’:我所修行的佛道法门。‘普欲令众生’:令所有的众生。‘亦同得此道’:也修行这个道,证得这个道。

  那么既然无法可得,怎么又说得此道呢?说得此道,这个道并不是从外得来的,就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上说‘如来于然灯佛所,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我们自性本具足,非从外得,所以说这是‘无所得’,可是我们不知道。譬如人在衣里缝上一颗明珠,但自己却不知有这一颗宝珠。这颗宝珠犹如我们本来的佛性,与佛无有差别。那我们为什么没有成佛?因为我们没有发现自己本有的佛性,所以才没有成佛。成佛,只不过是恢复我们本有的家珍而已。‘亦同得此道’:令一切众生亦都修行这个法门。这叫行喻,修行是一样的。‘未来世诸佛’:未来世的一切诸佛。‘虽说百千亿’:虽然演说了百千亿种。‘无数诸法门’:无数方便法门。‘其实为一乘’:其实皆是为说一乘法。

  ‘诸佛两足尊’:十方诸佛是福慧具足的两足尊。‘知法常无性’:诸佛了知诸法本无自性。‘佛种从缘起’:不过佛种种的法门,是从缘而生起。‘是故说一乘’:故为这一乘的佛教,才显说其他的藏教、通教、别教。实际上就是为着一佛乘,这叫教喻,教化是一样的。‘是法住法位’:是法就是妙法莲华经的法。‘住法位’,这个法位,‘是法’就是‘法位’,‘法位’也就是这‘是法’。‘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法住法位,住在什么地方呢?即住在世间相上。世间相常住,这世间法即是出世法,出世法即世间法。所以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觉在世间,若是离开世间法,再去找这个觉悟的觉,犹如在兔子头上找角似的。‘于道场知已’:释迦牟尼佛说,我坐菩提道场,成佛之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导师方便说’:故天人之导师用种种方便来阐明这妙法,而其所得的理性皆是一个。

  天人所供养 现在十方佛 其数如恒沙 出现于世间

  安隐众生故 亦说如是法 知第一寂灭 以方便力故

  虽示种种道 其实为佛乘 知众生诸行 深心之所念

  过去所习业 欲性精进力 及诸根利钝 以种种因缘

  譬喻亦言辞 随应方便说

  ‘天人所供养’:天上和人间的人所应供养的。‘现在十方佛,其数如恒沙。’‘出现于世间,安隐众生故’:为令众生皆能得到安乐的缘故。‘亦说如是法’:亦说这部妙法莲华经。‘知第一寂灭’:佛知道这第一寂灭法,实相的妙种。‘以方便力故’:若一开始佛就说实相的妙理,没有人会明白,故先用种种善巧的方便力,为实施权。‘虽示种种道’:虽然是开示了种种的法门,种种的道理。‘其实为佛乘’:其最终目的,乃是为说佛乘,令众生皆能成佛。‘知众生诸行’:佛也知道众生一切的行业。‘深心之所念’:也明白众生心中所思所念。‘过去所习业’:这一切皆是众生往昔所习染的业果所致。‘欲性精进力’:他们的欲念精进之力。‘及诸根利钝’:还有众生机性的差别,有利根者,有钝根者,佛一概都悉知无遗。

  ‘以种种因缘’:佛以种种的因缘。‘譬喻亦言辞’:譬喻和言辞。‘随应方便说’:随顺众生的根性而应机说法。譬如:对难调难伏的刚强众生,佛就说慈悲的法门来感化他。对愚痴的众生,就说般若令他开智慧。对散乱的众生,则教他习禅定,对懈怠的众生,便叫他修精进。对好犯戒的众生,则告诉他要持戒,对贪心的众生,便叫他行布施,总之用种种方便的法门来教化众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广钦老和尚开示说:“受戒是受忍辱,耳听到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那就是戒。” 与其让别人说你好话,远不如别人骂你来的痛快。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是冒着作恶、 折损福德的危险来提醒你要积福,你应该自我反省,向他致敬,感激他的大恩大德。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