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 第二五品(中本)


2015/5/23    热度:392   

  释迦牟尼佛只是现身说法,为这五比丘讲此四谛法,接着又说第二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说是‘这个苦,不是单单我成佛才知道,你也应该知道这个苦。你也应该断除集谛,应该求证涅槃之妙果,也应该修行这种菩提觉道。’

  佛说第三转法轮:‘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这个苦我已经知道了,这个集我已经断了,我知道这个苦就不会再被苦所迷。我把烦恼断尽,也就没有集谛了。这个灭我已经证得了,我已得到真正的寂灭之乐。这个道我已经修行了。

  这五比丘听佛演说三转四谛法轮后,当时立刻就开悟了。因听佛声而悟道,故叫‘声闻’。声闻和缘觉又叫二乘,也叫小乘。有大乘也有小乘,什么是大?什么是小?根本没有一个大,也没有一个小,只因为众生心里有大、有小。本来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不过我们凡夫没有能力用自己本有的如来藏性。有的只用一小部份,有的就用大部份,有的就用了全部,诸佛就能用于全部,因已返本还原了。能用多一部份的是菩萨,因为菩萨的智慧大,所以在他本有家珍的如来藏性也就多用一点。小乘所知道的很少,故也用得少。所以观世音菩萨遇到应以声闻身得度的机缘,也就现出声闻身来对他说四谛法。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梵王,就是大梵天王,他是作大梵天上的皇帝。‘梵’者是清净的意思。他住在天上做王觉得很自在,观世音菩萨也就现大梵天王身来为他说法。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帝释,在弥陀经上称为释提桓因,在道教称为玉皇大帝。这位帝释不只是一个,而有很多很多位。我们所看见知道的这个天叫忉利天。忉利天的帝释,也就是一般人所信仰的天主。在楞严咒里有一句:南无因陀啰耶,‘因陀啰耶’也就是天主的另一个名称。天上所有的事情都由这位帝释统领与管理,所以他的能力非常广大,权力也大,神通也大;可是他只能住在天上,而天人之寿命,将来还是有穷尽的时候。观世音菩萨看见这一类帝释身的众生机缘成熟了,于是就化现帝释身为他说法。为什么要化现帝释身去为帝释王说法呢?因为同类的就容易接受劝导。就像我们人类也是一样,无论是那一行就和那一行的人容易做朋友。做生意的人就和做生意的人做朋友,读书人就找读书人做朋友,学佛的人就和学佛的人做朋友,赌钱的人就找赌钱的人做朋友,打劫的就与打劫的人做朋友。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朋’,同类者为朋。因为这种关系,所以观世音菩萨常现出与众生同类的化身,示现方便令众生容易接受度化。可是观世音菩萨不只用神通变化来现身说法,并不一定循声救苦才应化,他甚至分灵来到这世界上做人,也修学佛法,然后才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譬如对于学士们,观世音菩萨就化身一个教授为他们演说佛法,谆谆善诱,渐渐地使一般学者对佛学感到兴趣,去疑增信,进而发心皈依,受持一戒、二戒、五戒,乃至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然后再依照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去修行,又变出一个观世音菩萨来,观世音菩萨又多了一个化身。

  怎样会有‘千百亿化身’?就是你模仿他,向他学习,就变成他的化身了。所谓‘法无定法’,这个‘法’是无定的,不要执着。你若想执着一定的话,试问你自己一定可以不死吗?你若能一定不死那什么事情都可为定。你说:‘我不能,是必定要死的!’那就没有一定之法可言。故佛法也是无有定法。所以‘千百亿化身’这个道理并不困难,只要你有恒心、毅力去学习观世音菩萨,弘扬佛法,救度众生,你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有百人学他就有一百个化身,有千人学他就有千个化身,只要有人肯仿效他弘扬佛法,观世音菩萨也就有无量无边那么多的化身。这是按照事上来说;若按照理性来讲,你若是成佛了,也真正地具足千百亿的化身。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什么叫自在天身?即是天魔外道。我坦白地对大家说,这自在天身就是天主教、基督教的天主。大自在天王也是属于这类的宗教。他们的贡高我慢简宜不可思议,他们说没有佛、没有法,也没有僧,毁谤三宝。自认自己是最高无上,不可一世。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他们太自在了、太快乐了,的确是自在天身!但观世音菩萨并不见怪这类的众生,他们的机缘成熟了,一样为他们讲解佛法,令他们转迷成悟,归本还原。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

  这‘天大将军’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在天上做大将军。还有一种说法是天上的天神,他的天福享尽了,转到人间做大将军。观世音菩萨知道他们的因缘已宜度化,则现将军身为他们说法,破除迷津,觉悟无常,放下一切世间的快乐,发心修行,求证无上真正的快乐。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毗沙门,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名字,也就是北方北俱卢洲的天王。四大部洲各有一位天王,即东天王、西天王、南天王和北天王。应以毗沙门身得到佛法度化者,观世音菩萨就现出北方的天王身为他说法。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小王身即指管理一国之王,仅仅在一国称王。应以小王身得度的,那么观世音菩萨就现小王身来为他说法。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什么叫做‘长老’?在楞严经上说,凡是有道德、有智慧、有名望、姓也贵、年也高的人,长辈的人无不欢喜他,晚辈的人无不恭敬他。为什么人人都对他好呢?就因为他心地慈悲、平等,对谁都一视同仁,热心帮助所有人,所以大家公认他为‘长者’。如果有应该以长者身得度的人,观世音菩萨就现一个大富贵、大丈夫的长者相来为他说法。在大悲咒里有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大丈夫相,其相长有几尺的胡须,端然正坐,威风凛凛,这就是所谓的大富长者相。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出一个居士身来为这人说法。居士者,即居家之士,也就是在家信佛、守持五戒、奉行十善的人。什么叫做五戒?就是戒杀、盗、YIN、妄、酒五种大戒。什么叫做十善?十善就是十恶的反面。十恶者即是身有三恶:杀生、偷盗、邪YIN。意有三恶就是贪、嗔、痴。口有四恶业:绮语、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是所说的话尽是一些很不正当的邪语,专门讲男讲女令人想入非非。‘妄言’就是打妄语。‘恶口’就是粗口骂人。‘两舌’是一个人有二个舌头。一个人怎会有两个舌头?并不是这人长了两个舌头,而是以一个舌头却说出两种不同的话,对某甲他就说某乙如何不好,对某乙他又说某甲如何不好,互相挑拨离间,所以叫两舌。口的四恶在十恶业里几乎已占了一半,身意恶业各有三种,口却有四种恶业。身有三恶、意有三恶、口有四恶合起来就是十恶。把十恶反过来就是十善。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贪、不嗔、不痴、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你不做恶也就是善了。做居士的一方面要奉持五戒十善,一方面才能护持三宝、拥护佛法、提倡佛教,使佛教一天比一天兴盛,这是我们每个做居士的责任。出家人的责任就是弘扬佛法。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宰,即宰辖万化,就是做宰相或其他大官职。应以做官的这种因缘得度者,观世音菩萨也就现为一个做官或宰相身来为他说法。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应该以一种在印度的旁门外道,志修清净梵行的婆罗门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这婆罗门的外道身来为这众生说法,令他明白佛法,依教奉行,将来好成佛道。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懂婆夷身而为说法。

  比丘,是梵语,译为三种意思:(1)怖魔:因为有人出家修道,受具足戒则魔眷减少,故令魔王恐怖。(2)乞士:出家的僧人,上乞法于诸佛以资法身;下乞食于众生以养色身。(3)破烦恼:出家修道,依教奉行能破除无明烦恼,见性成佛,故名破烦恼。比丘尼,即出家受具足戒的女众。优婆塞、优婆夷是梵语,译为近事男和近事女。近事者,即亲近事奉,言其常常亲近三宝,时常到庙里来拜佛、听经、打扫、供养事奉三宝、做功德求福报的男女居士。这种善男信女叫做优婆塞、优婆夷。观世音菩萨看见这一切众生,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的机缘众生,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这一切众生说法。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长者也包括长者的太太,居士也包括居士的太太,宰官也包括宰官的太太,婆罗门也包括婆罗门的太太。长者也有女长者,居士也有女居士,宰官也有女宰官,婆罗门也有婆罗门女人。所以若有应以种种妇女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出这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等的妇女身来为她们说法。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应,即应当,也即是说:他的机缘,应该在他的童年时候就明白佛法修道。好像韦陀菩萨,他在往昔发愿生生世世要做童男。又如龙女菩萨,她在过去生中也发愿生生世世为童女,不愿结婚。所谓童男童女,在人的生理上来讲,就是没有破坏身体。一旦男女异性相接触;其身体便不完整了。在中国的文法上叫做‘破身’,即是把身体破坏了。若没有经过这种男女的性行为,就是一个完整的身体。在中国有一种打拳的功夫叫童子功,这童子功也就是其身体必定要是完整,没有被破坏过。这种功夫一旦练成了则刀也砍不入,枪也刺不进,刀枪不入。为什么能刀枪不入呢?就所谓‘内练一口气’:因他们凭着内里的一股正气没有受到破坏,‘外练筋骨皮’:在外锻炼其筋骨和皮肉。所以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在佛教里这童男童女身,是为最清净,没有污染的身体,若修道或参禅打坐,很快就能有所成就,很快能开悟,得到天眼通。所以童贞入道是最宝贵的。童男属于干,干,就是属纯阳。童女是属于坤,就是属于纯阴。一个纯阳,一个纯阴,所以在道教上来讲,这是最清净的身体。那么观世音菩萨观因缘,某一个人若是应以童男童女身得道修行的,观音菩萨就现一个童男童女身来为这个人说法,令他发菩提心,很快就成就佛道。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龙,有很多种类:有天上的龙,有海里的龙,有守藏的龙。天上的龙是在天上做护法。海里的龙是住于龙宫里,做鱼、鳖、虾、蟹的首领;又叫降雨龙。守藏龙,就是保护宝贝的龙。或有人把很多实贝值钱的东西,埋到地里面,因而把龙的贪心引出来,龙就跑到那地方去看守珠宝,给藏住了。在古时有很多很多的龙,现在一般人没有看见过,就说没有这种动物,其实龙是很多的。在六祖大师那时候有一条毒龙。这毒龙专门喷毒、吐雾。人一旦中了这雾里的毒,就会生病,甚至会不治而死。当时在南华寺禅堂内的那个地基,原来就是一个毒龙潭,此龙潭的面积大约有一亩地,谁也不知这龙潭有多深?里面却住了一条龙,这龙不是个好龙,而是条毒龙,专门害人,它把南华寺所住的出家人弄得常常生病,不能修行。有一次六祖大师来到那龙潭,它就现了一个大身,用自己的龙身把一亩地的潭都盖满了。六祖大师一看就笑起来,说:‘嘿!你只有现大身的本事,却不能现小身,单能现大身,这还是没有多大的本领!’这龙听了六祖大师这样说,于是就把自己的大身隐没了,又现出一个小身,大约有一寸那么长,在水里游来游去。六祖大师说:‘哦!你是有点本领,能大又能小,但是你却不会跳到我这个钵里来,你可不敢跳进这锌里。’这时,龙在水里听了之后,‘噗通!’一声跳进六祖大师的锌里去时,大师便说:‘哦!这回你自动进来,可出不去了!’这龙使出浑身解数,想往外跳,可是怎样也跳不出去,这回上了个大当。大师向它说:‘你不必挣扎了,你今生何以会变成龙身?你前生本来是个修行人,也有善根,曾闻过佛法,不过你的嗔恚心太重了,脾气很大,这叫乘急戒缓,所以你现在才堕落为龙身。你不要以为自己本事很大,能变大变小,变有变无。哈!你现在到我这钵里来,可出不去了吧?’龙听了这番话,也就被降伏,不再往外跳了。于是六祖大师为它说法,它闻法明白后,即时脱了龙身。这条龙的尸首曾在南华寺保留很久,以后因为战争兵火的关系,把龙尸也失去了。这是六祖大师在南华寺降伏毒龙的一段因缘。

  在中国唐朝的时候,有个魏征,这个人虽在人间做丞相,也可以到天上去做天官。当时有条小白龙,因下错雨,玉帝叫它下一寸三的雨,它下了一尺三的雨,所以把所有的农田都给淹没。这就犯了天上的法律,天上就派魏征去斩这小白龙。但是小白龙知道了这个消息,就先去给唐太宗托梦,对唐太宗说:‘明天你应该救我,你也是龙,我也是龙,故你应该救救我这条龙。’唐太宗说:‘你我既然都是龙,那咱们是兄弟啦,你有事情我一定要帮忙的,我应该怎样做才可以救你呢?’它就说:‘我今天犯了天上的法律,因为下错了雨,明天就要受被斩的果报,而斩我的人,就是丞相魏征,明天只要你把他留住,要他陪你,不叫他做任何事情,那么他就杀不了我的。’唐太宗说:‘这很容易!我是一个皇帝,他做我的官,他一定听我的招呼。你不要担心好了!’于是,第二天,唐太宗就叫魏征来和他下棋。太宗的意思想:‘我和他下棋,他不能离开我,必定不会去斩那小白龙了。’于是两人就一起下棋,下棋下到中午的时候,这魏征忽然就睡着了。唐太宗很欢喜地想:‘他睡觉了,一定不能去斩小白龙,我这回不用担心了。’谁知道这魏征睡觉了,而他的神识却出去了,跑到天上去拿他的尚方宝剑,把小白龙杀了。然后又回来,再和唐太宗继续下棋,已过午时,才结束那盘棋。唐太宗心里自忖,小白龙对他说过,只要过了午时,魏征就不能再杀它了。于是认为:‘哈!我把我的兄弟救了,这回我的功德可不小吧!’想不到晚间时,小白龙来向他要命说:‘你说我们是兄弟,要救我,那你为什么不救我?让你这臣子把我杀了。现在等于你杀我一样,你要赔偿我这条命!’唐太宗醒来知道这小白龙要来向他讨命,吓得不得了。第二天就和军师徐茂公讨论这件事,徐茂公说:‘不要紧,我们这儿有两个人可以挡得住它,就是秦琼和敬德。你用他们在后门看守着,这小白龙就不敢来了。’秦琼是黄脸神将,敬德是黑脸神将,他脸上的颜色,黑得比现在的黑油漆还黑,黑到能发光。于是就用这两个人守门口,果然小白龙晚间就不敢来了。可是若每晚都用这两个人看守门,而他们都是国家的大将,太辛苦了也不行。于是把他们两人的相貌画成画像,贴在后门上,为唐太宗看门口,这龙也就永远不敢再来。所以中国人每到过年的时候,也把秦琼和敬德的画像,贴到门上,使这些妖魔鬼怪不敢再进来捣乱。

  龙的因果乃因为它‘乘急戒缓’,修行时很用功,学佛法一学便会,但是不严守戒律。因它乘急,故得神通能变化,又因戒缓,所以堕落做畜生。这是‘龙’的浅释。

  夜叉,也叫药叉,都是梵语。意思是‘捷疾’。就是跑得很快,甚至现在科学所造的火箭也追不上。这种鬼在一念间,就可以到他想到的任何地方去。

  乾闼婆,译为香神,以香为食,身放香气。又译乐神,为玉帝奏乐之神,戴八角冠,手持箫笛,身为赤色,髻放焰光。西域称唱歌的人为乾闼婆。

  阿修罗,是梵语,华译‘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正’,因其容貌长得很丑陋。不只生在阿修罗界的众生才是阿修罗,六道中的畜生众也有很多是属于阿修罗转生的,好像狗、马、牛等。尤其马的阿修罗性非常重,中国有一句话所谓:‘害群之马’。这种马在马群内,不是踢这只马,就是咬那只马。总而言之,它令同类的马群,都得不到平安。对群马有害的,故叫‘害群之马’,这也是阿修罗之一。还有最明显的牛,是真正的阿修罗。你看牛的头上长两只角,它这用只角是预备做什么呢?是预备和人打架的。就因往昔做阿修罗时,头上常戴着盔,身上也穿着甲,故在转生做牛时,也忘不了修罗性,头上总预备两只角来和人打架。不但牛是阿修罗,公鸡也是阿修罗变的。公鸡一旦遇到其他公鸡,就打起架来。不只公鸡是阿修罗,有一种黑色好斗的蟋蟀,两只碰在一起时,一定要互相战斗,直到有一只死了为止。中国宋朝的时候,很盛行以斗蟋蟀为赌博,谁的蟋蟀给斗死了,谁就要赔钱。其余的好像蛇、老鼠、猫等…..凡是性情好斗好杀生的动物,皆属于阿修罗。转生为阿修罗的众生,相貌长得最丑陋、最不端正!嘴巴长得像猪那么长,鼻子长得像象的鼻子,锯嘴獠牙猪嘴巴,象鼻子,牛眼睛,老鼠耳。或是人身却长个猪头,或是人身牛头,或人身马头,或人身虎头,非常凶恶。虽然男修罗的相貌极丑陋,可是女修罗却生得很美丽。修罗女可说是人见人爱,所以六欲天内的帝释天主有一次看到修罗女长得这样美貌,就向修罗王去求婚,修罗王也就答应了,把女儿嫁给玉帝。某一次这位帝释很欢喜地请他的岳父来赴席吃饭,预备了很多天上最佳美的饮食。等到用完饭后,修罗王要回去时,玉帝为了表示恭敬,就把所有的天兵天将召来列成队伍,站成两行来恭候送行,可是修罗王一看,心里就生出嗔恚,很不高兴地想:‘嘿!你用天兵天将来吓我吗?是否想向我示威?好东西!’心里发了脾气,但是玉帝还不知道。

  天上有个仙人时常说法,因为玉帝欢喜研究哲理,就每天都到那天人的地方去听法。每次玉帝去听法时,修罗女在家里就生出一种怀疑,心想:‘他天天不在家,天天跑出去做什么?大概又出去胡混吧!找其他的女人去了!’于是她等到帝释回来后就审问他说:‘你天天到外面去做些什么事情?你是不是移情别恋,另外又有意中人呢?所以不在家里陪我!’玉帝听她这样问就回答说:‘不是的!我是到某地方去听闻仙人说法。’可是修罗女不相信,于是运用神通暗地里跟踪帝释的去处,等帝释上了宝车,她就把自己的身体用法术隐起,随着上车。到了说法的地方,帝释下车时,她也跟着下车,帝释看见了就问:‘你为什么又跟着来!’她说:‘我来调查看看你是否真的来听法,不管你怎么讲,可是我不相信!’帝释听她这样讲,也就发了脾气,摆起丈夫的架子,拿起手杖就打他太太,这修罗女就哇哇大叫。谁知这一叫把仙人的道行也给叫失了,不会说法了。因为这仙人从来没有听过女人的声音,一听了这修罗女的叫声那么娇美,也就动了YIN欲心,失落道业,所以不能再讲法了。这样一来更使玉帝怒气难平,一再责怪他的太太。修罗女也发脾气,回去对父亲讲:‘这个帝释,他真不守规矩,现在外边另有女人了,所以欺负我!’又造出很多谣言,她父亲听了这谣言就大发雷霆:‘嘿!这还得了!难怪上次他那样向我示威,原来他是看不起咱们父女!不把我们父女看在眼里。’即时便发出修罗兵将去与帝释作战。帝释虽也有天兵天将,可是却屡战屡败。于是跑去找释迦牟尼佛求法子。佛便对他说:‘哦!你现在有了困难,不要紧,我来帮你忙。’乃教他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几个字。然后又说:‘你念这句咒文,也要教你的兵将都念这几个字,那么一切困难自当解除。’

  帝释回去后教他所有的天兵天将,在与修罗王作战时,每人都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一念,也不知怎样的,把所有的修罗兵打败了,于是帝释得以守住自己拥有的权势。

  阿修罗,总而言之,就是好发脾气,好与人斗争的众生。就像这个军火斗争的时代,正是修罗降世的时候,所以才发生世界大战。现在正是修罗权力最大的时代。那一个人常发脾气,将来都可能生作阿修罗,亦可能现在就是阿修罗。若是能把脾气改了,能修忍辱行,也就和修罗道脱离关系了。

  迦楼罗,即是大鹏金翅鸟,它专以龙为食。这种鸟有多大呢?它的翅膀一伸开就有三百由旬那么大。由旬是印度用来计量里程的数目,分为大由旬、中由旬和小由旬。小由旬有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这里所说的由旬,是三百个大由旬,也就是有两万四千里那么大!它的翅膀一煽的时候,能把海水煽成两半沟,在海里应死的龙就露出。它便取龙为食;久而久之,把龙子龙孙,龙的种类都快吃完了。龙王没法子,就去向佛求救。佛把自己所披的袈裟给龙王拿回去,对它说:‘如此,如此。’龙王回到龙宫后,把袈裟拆开,让每一条龙系着袈裟的线,这样子,大鹏金翅鸟就没法子吃龙了。因为佛的袈裟是妙用无穷的,故能助龙脱险离难。可是这回又轮到大鹏金翅鸟去找释迦牟尼佛说:‘您救龙固然是好事,可是把我的鸟族都饿死了!我们只可以吃龙,现在没龙吃,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于是佛就为这大鹏金翅鸟说法受五戒。鸟说:‘我不杀生是可以的,但我没东西可吃,岂不是要饿死了!’佛说:‘你不会饿死的,从现在起,每天正午的时候,我所有的弟子吃东西时,就会送食物给你吃。’所以以后出家佛子凡吃中饭时,念供养咒,然后就送出一点食物,是给这大鹏金翅鸟吃的。由此之后,大鹏金翅鸟受持五戒,不再杀生,并且成为佛教里的一个护法。今属天龙八部,即八部鬼神众里的一部。

  在佛教里对于用食方面,早晨是天人食。中午是佛吃饭的时候。过了中午之后就是畜生吃东西的时候。到晚间便是鬼吃东西的时候。本来鬼是找不到食物的,他看见我们吃东西,他也想吃,一旦听见我们吃饭时,碗和筷子的动静所发出的声音,他就抢着来吃。可是所抢到的东西,到他嘴里就变成火,这是他的业报太重了。可是鬼的心里就以为是人用法术将他抢到的饮食变成火,不给他吃,于是他就生出嗔恚心打人,或者令人生病。所以出家人晚间不吃东西,因为这是鬼吃东西的时候。早晨是大人吃东西,若出家人在早农有吃点粥或烧饼,就送一点饮食给天人吃,或给鬼子母。这罗刹鬼子母,她本来是专门吃小孩子的。为什么叫她做鬼子母?因她有一千个鬼儿子。她就带领她一千个儿子,各处去偷小孩子来吃。人家一有小孩刚出生,就被他们偷去吃;这样子变成很多家庭都没有小孩子了。于是有人去求佛,问佛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不见了。该怎么办呢?佛知道孩子们都是被鬼子母偷去吃了。有一天,佛就把鬼子母一千个儿子中最小的那个拿来,放在钵里边扣着。鬼子母一回到家里看见自己的小儿子丢了,到处找也找不着,乃找到佛的那地方去。听见她的小儿子在钵里面哭,她就走到钵的地方,想法子把钵抬起来救出小儿子,可是她抬不动这钵,就回家又把她九百九十九个鬼儿子都带来,大家一起用力来抬这个钵,但也抬不起,丝毫都不能动弹,于是她就向佛来讲道理说:‘你为什么抢走我的小儿子,放到你的钵里去?不还我儿子呢?’佛问:‘你有多少个儿子?’她说:‘有一千个。’佛说:‘哦!你有一千个儿子,现只失去一个而已,你为什么要这样焦急呢?’她说:‘虽只失一个,但我一个也不能少的!’佛说:‘那么你把人家所有的小孩子都偷来,拿去吃了,那这又怎样讲呢?’鬼子母说:‘我不是想要吃小孩子,可是我没有东西吃嘛!我若不去偷小孩来吃,就连我这一千个儿子都要一起饿死了。’佛对她说:‘从此之后,你不要偷人家的孩子来吃了,你应该归依三宝,受持五戒,不要再杀生了!你想,你自己有这么多个儿子,却一个也舍不得,我把他扣到钵里,你就如此焦急!那么世间上人家所有的孩子,你都吃了,人家的父母不焦急吗?你不该这样自私!’于是鬼子母就答应佛,归依三宝,受持五戒。释迦牟尼佛乃叫所有的弟子,在中午吃饭时,送出几粒饭或送点饮食的东西,给这鬼子母吃的。所以送食时念这首偈:‘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甘露,比喻吃的东西,好像甘露那么甜,无论它有多少都可以吃饱。这是中午送供的偈子。

  其次就是紧那罗,也是八部鬼神中之一。他也是玉帝的音乐神;紧那罗的头上都长有一个犄角,所以又有一个名字叫疑神。

  摩侯罗伽是什么呢?就是大蟒蛇,它也是很凶恶的,又叫做地龙。在中国广东省的地方,专门欢喜吃蟒蛇肉,这蟒蛇就像猪那般肥,可是有时它也吃人;因为人吃它,所以它也吃人。

  在梁武帝那个时候,他的太太郗氏。梁武帝本身是佛教徒,敬奉三宝,可是他的太太就和他相反,专门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因为她不信三宝的关系,所以她死后就堕落做大蟒蛇,而这蟒蛇却能说人话。于是就回来求梁武帝超度她,便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你的太太郗氏,因为我不敬信三宝,所以死后才堕蟒身。’她这样一讲,于是梁武帝请志公禅师来超度她。本来这位志公禅师就是他太太在世时最反对的,等到她死后做了蟒蛇,便来向志公禅师叩头忏悔!于是志公禅师作了一部‘梁皇忏’。‘梁皇’也就是梁武帝,‘忏’就是忏悔,是给梁武帝拜这忏以超度他的太太。藉着拜此梁皇忏的功德,梁武帝的太太就脱去大蟒蛇身,生到天上去。摩侯罗伽在佛住世的时候,归依三宝,所以也是佛教的护法之一。

  ‘人非人等’:人,就是我们所有的人类。非人,是指一切的畜生。观世音菩萨若是看到应该以天龙八部得度的众生,就现出龙身,或夜叉身,或罗刹身,或乾闼婆,或阿修罗,或迦楼罗,或紧那罗、摩侯罗伽等身;或现一切人身,以及一切非人的畜生来为这一切众生说法。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这个‘执金刚’神就是佛教的护法。金刚神的来历是在很久以前一个转轮圣王,他生了一千个儿子。他怎会一个夫人就生了一千个儿子呢?因为他的寿命长,寿命长所以有一千个儿子也不算多,可是他还觉得不够,又娶了一个妻子。这第二个太太生了二个儿子,于是总共有一千零二个儿子。这一千零二个儿子大家同心发愿说:‘我们将来修行成就了,我们一千个兄弟要按照次序成佛,就是转轮圣王也不做。我们大家一起来抽签。’释迦牟尼佛就抽到第四名,他是第四名佛,将来第五、第六都会依着贤劫千佛出世。这一千个兄弟都发愿成佛,还有那第二个夫人生的儿子也发愿,发什么愿呢?一个发愿说:‘我们这一千个哥哥,无论那一个哥哥成佛的时候,我要第一个去请他说法,恭敬供养三宝。’另一个就发愿:‘我就发愿来做护法,我每一个哥哥成佛的时候我要保护着他,护他的法。’所以他就成了护法金刚,手里常拿着宝杵来保护着佛教。每当有佛出世,他就去拥护佛法。另外又有一位是大梵天王,每次新佛出世,他是第一位请佛说法者。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释迦牟尼佛讲完了观世音菩萨的种种化身之后,又叫了一声:‘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成就以上如是种种功德,他以种种身形到每一个国家丢,度脱所有一切众生,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你们这一切众生应该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不要有两个心。若有两心,就是有一种怀疑的心。‘一心’就是只用一个信心,你若有两个心就没有感应,没有功德了。所以才说:‘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是位大菩萨,能于怖畏急难之中,布施给你无畏,令你不生恐怖,因为这缘故,所以这个娑婆世界,都称他为施无畏菩萨。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经过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都应一心诚念,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讲,所以也就想供养观世音菩萨,乃对佛说道:‘世尊!我现在就应当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有这样大的功德,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所以我虽然已经成菩萨了,但是我还要在观世音菩萨面前来栽培我的福报,我应供养观世音菩萨。’说完这话之后,无尽意菩萨即刻就把自己脖子上所戴的璎珞宝珠解下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也不加丝毫思索。璎珞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珍宝,这种珍珠内里是空的,可以放东西,古人常用它做为装饰品,串成一串珠。这串珠价值连城,它值多少钱呢?价值有百千两金,现在就送给观世音菩萨了。无尽意又作如是言说:‘仁者!请接纳此法施珍宝璎珞。’仁者,即指仁慈有德的人,菩萨对菩萨彼此间的称呼就用‘仁者’。

  这珍宝璎珞本来是属于财施的,为什么在经文上,无尽意菩萨说是法施呢?布施里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当时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时,在他的心里并没有认为这璎珞珠是一种最值钱的东西,他就是愿意把自己所喜欢的东西,诚心诚意地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他也不想它是值多少钱。可是为什么经文上又说:‘价值百千两金’呢?这句是阿难尊者,在结集经藏时加上去的。当时无尽意菩萨并没有说值多少钱。他就是以他的真心来供养观世音菩萨,彼此间并没有这种‘财’的观念,所以属于法施。虽是财施,但也变成法施了。这是大家以心印心,并不拿它当作值钱的东西。所以他要求观世音菩萨接受他这种法的供养,这种宝珠和璎珞。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无尽意菩萨以珍宝璎珞来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呢?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在释迦牟尼佛的座下,在此法华会上来听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没有得到佛的许可,他就表示客气,不接受这个供养。并且他也没有贪心,可不像凡失这样想:‘啊!这个珍宝璎珞太名贵了,有人送给我,恐怕接受迟了,人家不再供养,那怎么办呢?’就因为他没有这种心理,所以不怕人家不供养。在他的心里根本没有一个能施,一个所施;也没有一个能受,一个所受。你供养我和不供养我,看成很平常的。当然在默默中,无尽意菩萨是有功德的。可是观世音菩萨本身就不肯接受这供养,于是无尽意菩萨就着急了!他可不像一般不是真正想供养的人:‘你不要,我也就不供养了。’所以无尽意菩萨又再恳求观世音菩萨说:‘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意思是说:‘仁者!大慈悲的菩萨呀!您应该可怜可怜我呀!怜愍我无尽意和这四众的众生。我供养您这串珍宝璎珞不是为了我自己求福,而是为这四众弟子,与法界所有众生,来供养仁者您的。我是代表众生来供养您,所以请您怜愍我等,接受这串璎珞吧!’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我等’,就是所有一切的众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发菩提心”,非常重要!“菩提”是觉悟的意思。我们的真心本性不但是觉悟,而且是圆满的觉悟。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确实是佛,那一点都不假,可是我们凡夫自己不承认自己是佛!这个说法实在不太好懂,我们还是用古大德的比喻来说,古人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我们的自性真心比喻作黄金,那我们是黄金做的器皿。为什么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他看在质上。无论哪一种器皿,它的体性都是黄金做的,那金就是如来,金就是诸佛。凡夫把体性忘掉,执着了相,看了相。譬如,我们这个是用黄金做的佛像,那边放的黄金做了个人像,这边放的黄金做了个畜生像,做一个小狗、小猫,分量完全相等。黄金的分量相等,价值相等,只是做的形像不一样。会看的人说,他看的是黄金,没有两样,再多的现相都没有两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