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七)
2015/5/23   热度:266
戊二 光中说咒
“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曰:“那谟薄伽筏帝,裨杀社窭噜,薛琉璃钵剌婆喝啰阇也,怛陀揭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阤: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娑诃””。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
咒为方便之用,以定为其本体;故欲说咒,必先入定。如说首楞严咒等,皆先入首楞严等大定。三摩地、即三昧,此译为定,由此定中能发种种神通,种种陀罗尼。但译定者,顺中国之定义;若依义直译之,可作等持。等、谓不偏不倚,即将心力集中,四平八稳,保持不动,岂非定耶?故入三摩地,即是入定。唯三摩地乃定之总名,别名甚多:亦曰心一境性,即将心专注一境,使不流散,如是之心即为定。亦曰静虑,即禅那,以心极寂静而能审虑立名。亦曰三摩呬多,译等引,由等持引发深定心。亦曰三摩钵底,译等至,由心等持所至深境。如是诸名,皆为三摩地之别名。但定之功用,各各不同,今所入之定,名除灭一切众生苦恼,为其特别功用。定能引发种种妙用,故亦名功德林,亦名功德宝藏。若心在散位,则心为形役,心随境转,逐物浮沉;若心安定,专于一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则心能转物矣。然欲界凡夫,皆具散心;即上二界定力,亦为境量拘限;三乘贤圣展转胜进;唯佛定力,最极随心自在;此药师所以欲灭除众苦,即有灭除众苦之可能也。肉髻者,即佛顶隆然而起之髻相,为三十二相之一相,为佛福德圆满最尊相也。
既入定已,从此肉髻中放大光明,然后宣说陀罗尼咒。此显先由大愿起大悲,入大定,从大福聚中放大智光而说此咒。陀罗尼、此译总持,明于一句之中,总持无量功德。又译遮持,遮除一切病苦,保持一切康宁。其功德广大而不可思议,故言为大。一切咒语本不翻译,即四不翻中之秘密不翻。但今不妨略示且义。
那谟、译皈依,故敬礼;薄伽筏帝,即薄伽梵,世尊之义;郫杀社窭噜即药师;薛琉璃钵剌婆喝啰阇也,即琉璃;怛陀揭多耶、即如来;阿啰诃帝,译应;三藐三菩提耶、译正等觉;故连合之,即皈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或敬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怛侄阤乃是即说咒曰之义。自唵至娑诃,方是大陀罗尼咒之正文。药师如来由大悲、大定、大智而说此咒.总持一切佛果功用,其义无穷,华严玄谈所谓“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盖此乃药师佛秘密符印,一心诵持,感得药师如来心心相印,即可获大妙用,如秘钥之能开功德宝藏;若无钥匙.虽有功德宝而无法取用之也。唵字、照中国陕西一带古音,应赞翁字音,其声较长。唵字总摄四智菩提,清净法界一切佛果无漏功德,扫尽一切染法,圆成一切白法;如唯识颂所谓:“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无漏解脱身,大牟尼名法”。咒、为总持,此唵字实为总持之总持,故一切经咒,皆冠以唵字。郫杀逝,郫杀逝,郫杀杜,皆药之义,如言:以衣衣之,或以药药之之药,作动词用。但郫杀逝、郫杀逝,即为药之,药之之义,是医治义;双言药之,含医治自病他病义。郫杀社,即药,为名词。以药治自病愈,复治众生病愈,故叠言以药之药之也。三没揭帝.即普度义。莎诃、为速疾成就义。综合其意,即祝以药普度一切众生痛苦之大愿,速得成就也。
药师如来未说咒前,彼琉璃世界众生,或犹有病苦可得;自说咒后,彼界大地震动,普现祥瑞,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安隐快乐。故自尔时至安隐乐,皆述其界当说咒时之得益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佛门常讲,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佛门也盛传,“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但我们要知道,慈悲喜舍,是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你没有定慧的基础,就容易被人骗,你那个“慈悲喜舍”麻烦就大了。你明白这个道理,修学的次第就知道了,先修止观要紧。“止”,就是把你的妄想烦恼习气伏下去;“观”,就是保持头脑清醒。教下讲“止观”,念佛人讲“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说实在地,你的定慧没有成就,你的慈悲喜舍是有限度的。定慧成就之后,这个慈悲就变成大慈大悲,为什么?你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你有神通、有慧眼。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