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百业经 89、萨那——前世鞭打 今生受报
2014/9/3   热度:236
索达吉堪布:百业经 89、萨那——前世鞭打 今生受报 一时,佛在王舍城。附近孟光国王掌管的金佳城和恰嘎国王统管的华 城经常作战,死伤甚多。嘎达雅那在世尊座下闻思修行,终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思及自己所获的一切断证功德、安乐及如理取舍善法的能力,唯源于世尊赐教,报答佛恩唯一最胜方法是饶益有情,以此方能令佛欢喜。【师言:令善知识和诸佛菩萨欢喜,唯有度化众生饶益有情。《入菩萨行论》中说:若损害众生,诸佛不欢喜。《华严经》中说:若令众生欢喜,即是令诸佛菩萨欢喜。】他用自己的声闻智慧观知恰嘎国王统辖下的华 城的民众与自己有缘,应去调化,遂至世尊前恭敬顶礼合掌祈求:“世尊,弟子欲拟出游。”世尊嘱咐道:“嘎达雅那,你可以出游,使未得度者得度,未解脱者得解脱,未得安慰者得安慰,未涅槃者得涅槃。”嘎达雅那尊者礼佛双足,依教奉行。 尊者带五百眷属出游至金佳城时,孟光国王在尊者前皈依三宝,到华 城时恰嘎国王也皈依了三宝,城内很多民众对佛法都生起信心。不久,恰嘎王妃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王子,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名萨 那,精心喂养。萨 那王子学习并精通了世间一切学术,随嘎达雅那国师学习,遂对佛法生起信心,在国师前皈依受戒。他观察到父王的行为有时如法有时不如法,暗想自己在父王驾崩之后肯定要继承王位,若像父王那样行持反不如在世尊教法下出家,此能断除一切烦恼和痛苦。王子祈求父王母后并得到开许,即随嘎达雅那尊者出家受近圆戒,精进闻思修行。【译者:尊者觉得他离家太近,可能对他修行不利。】之后随尊者出游至孟光国王掌管的金佳城。 萨 那著衣持钵入城化缘,因不熟路径,【师言:弟子们若不得不去城市里的话,一定要先熟悉城里的一些情况,否则很危险。城里有妓院等不如法的地方,凡夫僧很易受环境的影响,对清净戒行有很多违缘。所以,无论去哪里一定要多方面仔细观察。】行至王宫。众妃见他青春年少、相貌庄严,生起很大欢喜心为其敷座、供养甘美饮食、祈求传法。时国王驾临,不见众妃照例欢喜迎接,遍寻不见,后来才发现她们因闻法而忘宫礼,遂生起很大的憎恨心,怀疑僧人与王妃有越轨行为;复又想此僧若是圣者也无伤大雅,若是凡夫,其心未必清净,当先查问清楚,再行处理,遂问:“尊者,您是否已证阿罗汉果位?”“国王,我没证得阿罗汉果位。”“是否证得不来果、一来果或预流果乃至第二禅第一禅的境界?”“我都没证得。”国王认为一个什么境界都没证得的出家人,竟然溜进王宫对众妃传法,定是其上师教导不力之过,不如自己好好教训他。即用鞭子抽得他几欲昏厥。萨 那想到自己无有过失竟受此折磨,即发恶愿:一定请求父王率领四大军队来消灭此恶王。【译者:这个出家人在遇到违缘时,不能转为道用,却发了一个恶愿。所以,我们出家人无论遇到什么违缘一定要发起大悲心,应该像《入菩萨行论》中所宣讲的“愿彼毁我者,及余害我者,乃至辱我者,皆具菩提缘”那样;另一方面,要反省是自己往昔没结顺缘才致于今生遇到违缘,自己多忏悔才对。】他回到嘎达雅那尊者处满腹委屈地顶礼忏悔,祈求尊者开许自己舍戒回国率领军队消灭孟光国王。尊者道:“我们是佛陀教化的弟子,要修忍辱(Khanti)摧毁世间八法……”尽管尊者语重心长地再三开导,他仍不肯罢休,怒气冲冲,一再请求上师开许自己报仇雪恨。尊者无奈,只得随顺,因恐途中有老虎、豹子、人熊等猛兽,让他次日再启程。晚上尊者加持他做了一个噩梦:回国还俗继承王位后,率四大军队与孟光国王交战,兵败被擒面临极刑。他无依无靠,可怜之极,突然见到尊者在城中化缘,便大声哭喊:“尊者,救救我啊……”在哭喊中醒了过来,看着尊者仍恐怖叫喊:“嘎达雅那尊者,救救我啊!”尊者说:“弟子呀,你是在做噩梦,不要这么呼救。”他猛醒确实在做噩梦,忆及所发恶愿罪过甚大,便在尊者前忏悔:“尊者,我不回去了,也不想对孟光国王报仇,都是弟子不对。”尊者知道萨 那已生起出离心,便传给他相应法要,他精进修持,获证罗汉果位。孟光国王后来知道自己误打了恰嘎国王的王子,甚感后悔,亲自去尊者处对萨 那作忏悔:“尊者,我不知您就是恰嘎国王的王子,以前所作很不应理,今特来求忏悔,祈尊者宽恕。”此后孟光国王经常对他们广行供养。尊者惧于受大利养对修行有碍,悄然离去。 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萨 那生于富贵之家?以何因缘遭到孟光国王的鞭打?以何因缘令佛欢喜,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祈为吾等演说。”世尊告曰:“此乃往昔愿力成熟之故。久远以前唯独觉应世。印度鹿野苑的梵施国王常与众王妃在花园游乐,国王小憩时王妃们自由自在地四处采花摘果。忽见草坪上有一位功德圆满的独觉,生起很大欢喜心,在其足下顶礼闻法。国王醒来不见众妃,顿时生起大嗔恨心,提剑寻至独觉处,不由分说举鞭猛抽独觉。独觉怜悯国王已造如此恶业,若不忏悔,待果报成熟其苦难忍,悲愍心切即腾于空中显示种种神变。国王当下对独觉生起很大信心,五体投地至诚忏悔,独觉默然受之。从此国王对独觉恭敬供养,在其显现涅槃后建一遗塔恭敬供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富贵之家,愿我鞭打独觉的恶业不要成熟;愿将来在比这位独觉更殊胜的如来前出家,令佛欢喜,在佛教法下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国王即萨 那罗汉,以往昔的业缘成熟而遭孟光国王鞭打,愿力成熟终至我教法下出家令我欢喜,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复又在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他出家调伏诸根,而今获得解脱。”世尊如是宣说,诸比丘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学什么?学用心如镜,这个心要像镜子一样,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诸位想想,镜子有没有分别、执着?没有,所以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要清净,要不动,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看镜子,外面境界现前了,它里面也现前,虽然现前,镜子沾不沾染?不沾染。佛菩萨用心如镜,就像镜子一样,没有取舍。为什么没有取舍?取舍到了极,到了究竟处了,没有取舍了。用心如镜,镜照外面的境界,一样也不会漏掉,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决不染着。不但以后不染着,正照的时候就不染着。。我们平素,在生活里头,一定要懂得用心如镜,再坏的逆境,不会起嗔恚心;再顺心的顺境,不会起贪爱心。。我们学佛,学什么?放下分别,放下执着,这个心要像镜子一样。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我们如果真正能用心如镜,那去佛就不远了! 。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