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0)
2015/5/23   热度:241
壬二破斥
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究竟此心,为有为无?是有心无住,抑或无心无住?佛恐阿难辩曰:因我无心,所以一切无住。故先破无心,若果汝心离一切物象,本无所有,则同世间龟之毛,兔之角,但有其名,而无实体,何必言住与不住?说住与不住,岂非多除?若谓离一切物象,另有心在,但不住著一切而已,则不可名之为无心。汝心果然无相,同于龟毛免角,当然是无;如非无相,则当然有相;既然有相,则必有所在,心有所在,即是有住,云何可说一切无住?以是无心不应说住与不住;有心即有相,有相则有所在,有所在即有住之故,汝言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是义不然。故曰无有是处。此结破转计无住。
前佛问阿难,唯心与目,今何所在?阿难答佛征心。先引众同,次凭己见,三番转计,最后再三引佛言教,以证己执。皆妄识分别,属遍计执性,是生死根本,若不舍之,即小果声闻尚不得成,何况佛道。故佛一一破之,在内,在外,在中,乃至无著,七处俱非。令妄情尽,弃生死本;然后十番显见,示涅槃本,使其依之而修,自可契证无上菩提。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YIN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唯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己二显示妙理兼破余妄分三。庚初总示万法唯心分二。辛初正示二本不离一心分三。壬初当机申请
尔时至白佛言,是经家叙述请法之仪。尔时,即当佛七番破妄已竟之时,阿难犹未解佛意,不达妄识无体,仍执为心。但自恨未知其处所在,故从座起,袒露右肩,右膝著地,合十指掌,是身业虔诚;严肃曰恭,尊重曰敬,是意业虔诚;而白佛言,是口业虔诚;三业虔诚,以表志诚恭敬之极。
我是如来,至真际所诣,是阿难述迷。阿难是四王之八子中,年龄最幼少者,故曰我是如来最小之弟。佛成道后,常回王宫说法,见阿难幼小,天真纯净,未免偏怜,常以爱语,导其出家。阿难虽已出家,犹恃佛娇怜,且贵族习气未除,但求多知多解,未肯切实修行。故出家虽已十二载,而心又未入道,仍属凡夫,未证无漏;所以未存道力,不能折伏娑毗罗咒,致被邪术所转,溺于YIN舍。真谓真如,真如乃众生本具实际理地,亦即本经所显如来藏性。为首楞王大定之理体,故曰真际。诣即在义,阿难意谓自己之所以不能折伏邪咒,为彼所摄,原因皆由不知,真心所在之过。
惟愿世尊等五句,正是启请。阿难既悔多闻,未存道力,为邪术所加,皆由不知,真际所诣。故今欲知,真心所在,以便进修首楞严王大定。因而求佛大慈,哀怜愍念,开示我阿难及初发心等众,妙奢摩他路。奢摩他,译云止,即前阿难所请,三妙观门之一。为首楞严王大定所依之理体,亦即吾人本具之本觉佛性。若能以始觉智,照本觉理,即奢摩他微密观照,亦即圆修三观之妙行。路指五十五位,以此奢摩他微密观照之妙行,经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自可还归宝所,圆成佛道。梵语阐提,译云无善心。此类众生,不信本具佛性,不信因果,作恶多端,故曰无善心。隳者毁坏义,弥戾车译云恶知见。属于邪魔外道之类。阿难求佛开示奢摩他路,不但为自己及初发心者,依之修行,得成道力,降魔成佛。而亦令彼等无善心,及恶知见之众生,得以毁邪归正,去恶生善,故曰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作是语已等五句,是经家叙仪。头及两手两足谓之五体;五体投地,表虔诚之至极。倾渴翘伫,谓倾心渴望,倾诚伫待,如渴时思饮,如饥待食。钦然恭敬闻佛开示教诲。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壬二如来开示分二。癸初瑞表真常
瑞指佛光,为世间希有吉祥之瑞相。佛放光以表真常住心。利根者可睹瑞明心,钝根未悟,故有以下示二本,破妄执,显真心,种种慈训。
尔时,即阿难述迷启请已毕,钦闻示诲之时。世尊是如来十种通号之一。佛光有二:一是心光,即佛所证一切种智,其光能照彻诸法之底源,洞达法界之边际。二是身光:身光有常光及放光。常光因佛应机不同,其光亦殊;如本师释尊,常光一丈;阿弥陀佛常光,照十方世界,无所障碍。故光则时、处、大、小,不定。或说法时,或降魔前,是时不定;或从眉间,或从胸前,是处不定;或但照本国,或普照他方,是大小不定。今释尊则从面门故光,且其光如百千日,炽燃无比,不独照彻本土,且普遍照耀十方佛国,普佛世界,皆六种震动。六种谓:震、吼、击、动、起、踊。震是微响,吼如兽叫,击如两山相撞,动谓轻微摇动,起谓平地突出,踊谓腾跃升高;前三属声,后三属形。正显佛威德殊胜。平常因众生业力所感,分强划界,十方国土,大小悬殊,此界他方,彼此互不能见。今佛之威德神力,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不但一时开现,且合诸世界,成为一界。而十方微尘世界中,所有诸大菩萨,皆住其本国,合掌承听,释尊开示。
面门是背向从分之所,六根总聚之处;佛于面门放光,表示将被破众生六种识心,使其背尘合觉。众生一向背觉合尘,故七处俱非;佛陀背尘合觉,妙契真常,故六根皆是。前七番破妄,恐不得意者,误为断灭。故佛放光,显寂而常照,大用全彰。其光晃耀,如百千日;表佛智无量,普照法界而无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表警迷令觉。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表众生迷故,内为六根所限,外为六尘所障,中为六识所牵,故处处不得自在。诸佛悟故,舍识用根,伏妄归真,发本明耀,故法法全彰。佛之威力令诸世界合成一界;表迷故非异成异;悟则本无同异。诸大菩萨皆住本国;表不动法界。合掌承听;表妙契真常。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癸二正示二本
因阿难启请,奢摩他路,欲诣真际;故佛示以二本。前七番破妄,显识无体,是生死本;令知妄不随,则生死可了。以下十番辨见,显见性圆明,即涅槃本;依之修行,涅槃可证。一切众生,通指九界圣凡,别约三界凡夫。一切众生,自迷真逐妄以来,为时已久,故曰从无始来。由于众生,背觉合尘,非法计法,无我计我,错认无常苦空,不净无我,以为常乐我净,谓之种种颠倒,属于惑道。依惑作业,熏成种子,引生未来果报,谓之业种,属于业道。依此业因,自然招感生死苦果,是谓苦道。由是迷真起妄,认妄作真,依惑作业,因业受身,身还作业,惑业苦三,不相舍离,如恶叉聚。梵语恶叉聚,译云线贯珠,为印度果名。不生则已,生则必然一蒂三果;喻凡夫依见思惑,作有漏业,自然感三界分段生死果。二乘依尘沙惑,作无漏业,自然感方便土变易生死。菩萨依无明惑,别取二边,作亦有漏亦无漏业,或舍二边取中道,作非有漏非无漏业,自然感实报土,微细变易生死。
诸修行人,通指厌妄求真之士,菩提译云觉道。古德谓藏、通、别、三教菩萨,所成之菩提,名有上菩提。唯圆教菩萨所证,方名无上菩提。乃至是推例之词,声闻通因通果,初发心求真谛理,依生灭或无生四谛,修析空观,或体空观者,是因中声闻。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而证四果,谓之果上声闻。依顺逆观察十二因缘而悟道者名缘觉。不了万法唯心,见心外有道可求者,谓之外道。诸天,指四禅四空等二十二天。魔王有欲界波旬魔王,及色界摩醯首罗魔王。其福力不及魔王之妖精鬼怪,名魔眷属。此皆指堕于五十重阴魔之行者。声闻缘觉,是五十重阴魔中,最后两种,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者。魔王指想阴、行阴十境以及识阴中前八种,魔眷属指受想二阴中之飞精鬼怪。外道兼指十种天仙。诸修行人目的在了生死,证菩提。今反别成声闻缘觉,甚至堕于天魔外道,其因何在?佛云: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所致。二本谓真妄二本。众生迷真起妄,背觉合尘,遂成生死根本。若悟妄归真,背尘合觉,即涅槃根本。诸修行人,欲成无上菩提,必须先悟二种根本;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方名真修。否则,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典里面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和颜爱语。什么是“和颜”?古德说“内无妄染”,你的心里头没有妄念、没有污染,你表现在外面,自自然然温和,这就是“和颜”。我们今天的容貌,表现得令人不敢接近,望之可畏、望之可厌,什么原因?我们的妄想杂念太多,一天到晚,是非人我、贪嗔痴慢,不断地增长,这个容颜怎么能够温和?什么是“爱语”?“爱语”就是真正爱护众生的言语。这个“爱语”不是指说的话好听,不是的。父母看到子女做错事情,呵斥他,责骂他,那是“爱语”;你要不爱护他,你不会去责备他,所以,“爱语”是真正爱护他。他行善,他有善心善行,我们勉励、奖励他;看到他起了恶念,造了恶业,一定要训斥他、规劝他,希望他能够改过自新,这是“爱语”。“和颜”的意思也是如此。我们要顺从佛在经典上的教导,和颜爱语,常常关怀别人、劝勉别人、安慰别人、帮助别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