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教程-第六编 净土资粮:信、愿、行(四)


2015/5/23    热度:205   

  第十七章 愿 门

  信愿行三资粮具内在钩锁关联。愿为信之文券,行之门枢。信有愿,则文券在手,决无改悔;行有愿,则门枢安立,决定无倒。愿摄信行,净业修待,立愿尤为要务,愿如航海之船舵,趋向目标,专志不移,成办道业。兹从愿立则净业可成、厌离行、欣慕行三方面展开讨论。

  第一节 愿立则净业可成

  世出世间一切事业,无不由信愿而得成就。世间商贾投资营利,农民春播秋收,对此信而无疑,愿而勤行,以习见习闻,所以,无须专谈信愿;净土往生,事非寻常,众生以未曾见闻而疑怪,所以,启信发愿,不可或缺。

  西方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净土法门乃阿弥陀佛愿力所启,净业行人欲生彼土,应发愿求生。以求生彼土的愿力,感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带业往生,横超生死。所以,释尊殷勤劝令发愿。《阿弥陀经》三番劝愿,一番劝信,悲心特切,阿弥陀佛大愿之船能运载一切众生到西方净土,倘众生不愿乘坐,亦不得到。阿弥陀佛因地所发之愿犹如磁石,吾人诚愿往生则如铁针,二者内具自然吸取之势。“然磁能吸铁而不能吸铜,针能和磁而不能合玉,譬如佛能度有缘而不能度无缘,众生易感弥陀佛而不易感他佛。”①幽溪法师阐释的二愿和合之原理,甚为精辟。

  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澫益大师语)净宗启愿方式有二种,一者从事相上启愿,置身娑婆业海,为五欲缠缚,备受众苦,觉悟人生苦空无常无我,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是为厌离心。闻说西方净土种种依正庄严,阿弥陀佛大愿功德,生人欢喜,欣心愿求生彼国,常行念佛及六度万行,悉以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是为欣愿心。此厌欣心是从事相上生起的切愿。或有人质疑:欣厌之心,即爱憎之念,爱憎乃生死岸头事,非修行人所宜。奈何?答云: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虽具爱憎之心,然非世间之爱憎,乃十方如来转凡成圣之爱憎。若非厌离,何以脱此娑婆浊世;若非欣慕,安能生彼极乐莲邦。证知厌离而后能转凡,欣慕而后能成圣。②

  二者从理体上启愿,以般若智慧观照性相事理因果,从恨本上生起愿心。依据万法唯心造的理念,娑婆世界是自心所感的秽土。理应厌离;极乐世界是自心所感的净土,理应欣求。厌离婆婆欣求极乐是愿的一体两面。既厌秽土,必须愿舍;既欣净土,必须愿取。舍至究竟,方可无舍;必须求出娑婆,横超三界,则永离众苦,方是更无可舍。取至究竟,方可无取;必须求生净土,径登九品莲台,则但受诸乐,方是更无可取。以欣厌取舍之善巧方便,而至究竟不取不舍,即理之事与即事之理,无二无别。如果净业行人不从事相发愿,舍秽取净;但重玄理,不取不舍,此即执理废事,亦是不离取舍。何以故?执理就是偏取于理,废事就是偏舍于事,取舍宛然。既废于事,理亦不得圆通,岂契大乘理事无碍之道?若能了达全事即理,具大乘正信者,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全体法界,合于真如实相。

  综上所述:由事相启愿,念能相续,亦得往生;然因理体不甚了了,影响愿力,遇有障缘,或易退转。从理体启愿,契入心源,渗入骨髓,纵逢诸多障难与诱惑,愿力坚固如金刚王宝剑,势不可挡。“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①愿力功德即是般若大用,愿立即净业可成,净业行人宜应在愿门深着眼。

  第二节 厌离行

  净业修持的必要前提是厌离心,娑婆世界众生欲生起厌离心,殊为不易,所以,释尊详陈西方净土依正庄严,极乐圣众种种功德,意在建构一个新的参照坐标。正因为有严净光丽的西方净土作为参照系,才反衬出娑婆世界的秽浊与败坏,两相比较,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之心便容易产生。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对娑婆世界种种事相,绝无系恋之心,需要般若智慧的观照。而借助苦缘的逼迫,激扬娑婆众生厌离心,在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关键性的效用。《瑜伽师地论》云:“菩萨厌离生死,过于二乘百千万倍,非不厌也。”

  娑婆众生耽恋五欲六尘,无有休止。设使这个世间绝对没有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难,那么,人人悉皆在放逸安乐中醉生梦死,谁还肯发出世心,修净业以了生脱死呢?《观经》发起因缘,即是韦提希夫人受到儿子阿阇世悖逆的苦迫,求哀忏悔:“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恶世也。”②正是由于这种极强的出离心,成就了韦提希夫人的净业,当下证得无生法忍,得上品上生,频娑婆罗王亦证阿那含果。所以,佛典常云:三世诸佛以八苦为师,成无上道,是苦为成佛之本。

  《大乘无量寿经》中,释尊开示浊世恶苦,五恶五痛五烧的情状,意在成就吾人的出离心。吾人只有对人生境况与生存环境的苦空无常具深刻认知,方能使净土之愿具有真切的内涵。兹拟就现代人生境况与佛教对减劫三灾的悬记,略作讨论。

  一、现代人生境况

  认识自我,认识人生是世界各大宗教与哲学所应回答的问题,佛教也不例外。释尊示现八相成道,无非欲令众生破迷开悟,了达宇宙人生的真相,就路还家,横截生死,成就佛道。佛在大小经典中晓示,苦空无常无我是人生的常态,应于此警觉,于此解脱,具言之:

  1.觉悟人生的苦

  从苦的内容来看,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此八苦任何人都无能避免,所谓八苦交煎,只是随各人业力有程度浅深的差异。从苦的性质来看,人生有三苦:一者苦苦——受有漏身,已名为苦,更加种种逼恼,则苦上加苦;二者坏苦——当快乐消失时,不胜忧苦;三者行苦——介乎苦乐二受之中,不苦不乐,念念迁流。欲界众生具足三苦,所谓三苦互渗,任何人无能避免。色界众生具后二苦,无色界众生唯有行苦。十方众生,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恶臭不净,无可乐者。对此观照,寻思出离之道。

  2.觉悟人生的空

  这一期的业报身由妄心所聚集,起惑造业,劳役终生,无非一场苦乐交杂的梦。诚如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六如的般若观照,是斩断烦恼系缚的金刚利剑,惜乎众生处处执有,认假为真,起惑造业,枉受苦痛。世人于此人生逆旅,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于此梦幻人生,当体识破,志求涅盘净土,是为觉悟。

  3.觉悟人生的无常

  有情根身有生老病死,无情器界有生住异灭,人寿最多不过百年,如石火电光,转瞬即逝。即便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总是到来。身如聚沫,不得久立,是身不净,秽恶充满。众生无有智慧审察依正二报的无常败坏,在这如梦的人生舞台上,自因自果,蒙冥颠倒;迷于瞋恚,贪于财色;终不休止,哀哉可伤。

  4.觉悟人生的无我

  凡夫迷惑颠倒,身见边见炽盛,执认此身为我,自我中心,贪着五欲。贪财为我受用,贪色为我娱乐,贪名为我荣耀,贪食为我滋养,贪睡为我安息,不知此身四大和合,假名为我,毕竟无我可得。坚固的我执伴以强盛的贪欲,便造作杀盗YIN妄诸种恶业,招致五痛五烧的果报,譬如大火,焚烧人身。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着,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我们能睹见一系列的险象与危兆。诸如:精神家园的丧失,全球性的政治腐败,英雄偶像的陨落,文明婚恋观的瓦解,毒品孽花的泛滥,日益污染的生存环境,各类动物锐减,贫富差距的拉大,种族矛盾,宗教冲突,邪教遍布,计算机犯罪,分子生物学的潜在危险,核战争的威胁……等等。种种资料显示,人类境况日趋恶化。

  本世纪以来,种种或自然的或人为的巨大灾难次第出现,从中可以看出:人类所面临的灾难逐渐从纯自然性、区域性发展到人为性与全球性。与古代劫难大多体现于物力、人力的耗损和毁火,以及文明成果的丧失相比较,现代劫难则直接指向整个人类的生存基础,罗马俱乐部发出的“人类面临灾难深渊”的警钟,持久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当代有识之士本着良知所发出的呼喊,在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与科技文明的大浪潮中,似显微弱,业力之障,不可思议。如果人类不从内心作一根本转变,重新修复善恶因果报应的堤坝,重组道德与效率的良性互动的话,任谁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释尊曾悬记:“吾(释尊自称——注)般泥洹,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久后转剧。”①重温这段法语,于当代人类命运,思过半矣。

  《法华经》用火宅喻来形容三界的苦况,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殷勤诱导众生出离火宅,等颁大白牛车,究竟成佛。吾人于此此浊苦世间,如能信愿持名,自行化他,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从当代人的境况所外华的唯一理念,也是唯一可走的妙庄严路。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众生要想修福,说实在的话,最殊胜的福报是在三宝。所以,供养三宝是无上的福田。单单修福,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讲福田,福田有比较,最殊胜的福田,《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告诉我们:法布施。法布施胜过财布施!法布施里面最殊胜的是“依教修行布施”,我们能够真正依教修行,不但福田具足,功德也具足了,所以这是最胜的福田。要知道怎样修法,《无量寿经》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假令供养恒沙圣”,圣是圣人、诸佛菩萨,供养多少?恒河沙数那么多,佛告诉我们,“不如坚勇求正觉”。求正觉,那是依教修行供养。以财供养恒沙圣,不如依教修行供养。所以修最胜福田,不要钱。有些人说:我家里很穷,没有钱!殊不知最胜福田不要花钱的,人人可以修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