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峡尊者:入二谛论(索达吉堪布 译释)
2014/9/3   热度:661
入二谛论_索达吉堪布_PDF版下载 阿底峡尊者:入二谛论(索达吉堪布 译释) 阿底峡尊者 撰著 索达吉堪布 译释 梵音:萨得达雅巴达热 藏音:顶巴尼拉杰巴 汉译:入二谛论 顶礼大悲观世音菩萨! 诸佛说正法,真实依二谛: 世间世俗谛,以及胜义谛。 三世诸佛在宣说解脱正法时,必定真实如理地依靠世俗胜义二谛之理。其中世间万事万物之现象部分,属于世俗谛;甚深寂灭远离一切戏论之出世间解脱境界部分,属于胜义谛。 世俗可分二:颠倒与真实。 初分二水月,宗派恶分别。 其中的世俗谛,又可以分为两种:颠倒世俗谛与真实世俗谛。其中的颠倒世俗谛,又分为两种:犹如水月、阳焰、梦幻一般,在正常的世俗五根前都无法成立的假立之法;以及因宗派所灌输的邪分别见而产生的,执著神我、常法等等的遍计执著。 未察似成立,生与灭诸法, 具有作用者,许为真世俗。 在未经观察的情况下,在凡夫的五根六识前似乎真实成立,从产生、留驻与毁灭等各个程序来看,都井然有序,并且具有一定的功效与能力,如火的热性、水的湿性等等,像这样的各种事物与现象,就承许为真实的世俗。 胜义乃一体,余许有二种。 法性无所成,何有二三等? 在真实的胜义谛法界光明中,一切都是圆融一体、无二无别的。虽然在胜义之外的世俗谛中,可以承认有胜义与世俗二谛,但器情世间一切现象之本质或法性本身都不可成立,又怎么可能存在什么二谛、三谛等等的概念呢? 言词诠表故,无生无灭等, 胜义无异故,无有法法性。 在用语言文字为众生宣讲诸法真相时,为了便于众生理解,相合众生根机,而不得不用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等词汇来表述,但真正的胜义谛,是没有异体之相,都是清净、平等之光明法界,所谓的有法与法性、世俗与胜义、现象与本质都是凡夫的增上安立,都是不存在的。 于空性界中,丝毫无异相。 无分别而悟,名言谓见空。 在空性法界光明境界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异体之相。都是一体无别、不可思议之平等法性。诸佛菩萨以无有分别的方式而通达、体悟时,我们只能用世俗名言来诠表,就称之为见到空性。 甚深经中云:彼不见即见。 无所见能见,始终皆空寂。 在宣说胜义谛的甚深般若经典中说:不见任何法,即是最殊胜的见。其实,真正的觉悟,是没有能见的心识或智慧,也没有所见的空性或法界,包括开始、中间与终结等过程,都是彻头彻尾的空寂,原本一无所有。 离有实无实,无分别离缘, 无住与住处,无来去离喻。 胜义谛远离了有实无实、实有空性等一切概念,既没有作为有境的分别妄念,也远离了所缘之对境;既没有安住的过程,也没有可住的住处;既没有来,也没有去,远离了一切可以诠表的比喻。 离言无可见,无变异无为, 瑜伽士证彼,断惑所知障。 胜义谛远离了一切语言所能诠释的范围,也没有可以见到的任何色法,没有任何变化迁移,属于没有造作、没有改变之无为法。任何修行的瑜伽士若能证达如此境界,则能断除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现前无垢离障之佛果。 短视愚人言:现量及比量, 佛徒持彼二,以二量证空。 不承认因果轮回,缺乏卓然智慧,目光短浅、追求现世的世间人说:佛教徒必须掌握以五根直接观察世界自相的现量,以及用逻辑推理推导出事物总相的比量。依靠这两种量,即可以证悟空性。 则外道声闻,皆可悟法性, 何况唯识宗,中观更无异。 照此说来,则一切外道与小乘声闻,都应该完全证悟法性,何况说见解更胜一筹的唯识宗呢。唯识之上的中观宗,也与这些宗派没有差别了。 故一切宗派,以量量故同, 众思辨异故,量所量法性, 岂非成众多?. 如此说来,由于内外道的一切宗派都是以量来衡量的缘故,所以都没有区别。但因为各个宗派在思维、辨别、研究的方向与原则等等有着本质的差异,则以各宗派所承许之量所衡量的法性,岂不是也成了很多种了吗? 无需现比量,遮止外道诤, 故诸智者说。 本来证悟法性、获得解脱,并不需要具有能取所取等二元化概念的现量,以及逻辑推导而得的比量,但为了遮止外道无中生有的各种诤论、辩驳,诸大智者便暂时安立了这些世间的学说。 清辩阿阇梨,及经教均言, 以有无分别,二识不可悟。. 无论是在佛经教典中,还是在印度大班智达清辩阿阇梨的论著中,都异口同声地指出:无论是以无分别的现量识,还是以有分别的比量识,都不能证悟无以言说、深不可测之万法实相。 依谁证空性?如来所授记, 照见法性谛,龙树徒月称。 依靠谁的教言和引导来了悟、印证万法之空性呢?希求证悟实相空性的诸众,应当依照佛陀在《楞伽经》、《金光明经》等经典中所授记的,现证一地果位,照见甚深法性义谛之圣者龙树菩萨的首座大弟子——月称菩萨的教言,严格奉守尊者教诲,以巨大之精进勇猛不断地闻思修持。 依彼传窍诀,能悟法性谛。 经说众法蕴,有八万四千, 皆归此法性。. 依靠月称菩萨所传下来的窍诀,就能证悟法性实相的真谛。虽然佛陀在经典中宣说的对治烦恼,获得解脱的众多法蕴,一共有八万四千种。但这些千差万别的法门,最终都将如同江河流入大海一般,归入证悟法性的光明大海。 悟空得解脱,余修皆为此。 若能证悟空性,即能获得解脱。所有的六度万行,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若舍正世俗,即使修空性, 因果善恶等,来世必欺辱。 如果舍弃了正世俗,不顾因果规律,不懂善恶取舍,为非作歹、有恃无恐,则即使精勤修习空性,自己所做的善恶因果,也必将在来世现前,使自己遭受果报的严厉惩处。 依少分听闻,不知真谛义, 亦不修福者,沦为卑劣人。 仅仅浮光掠影地听闻了少量经教论典,便浅尝辄止,不愿深入经函、广泛闻思。其结果,是不可能了知万法真谛之义的。在缺乏智慧的基础上,又不积累福德资粮,终将沦为卑下拙劣之愚者,实在是太可惜了。 若错解空性,浅慧者将堕。 如果错误地理解了空性的真实含义,以为空性就是什么都没有,不顾因果取舍、不知修福行善,等待这种智慧低劣之愚夫的,只有惨堕恶途的下场。 月称论师云:世俗乃方便, 胜义方便生,不知二差别, 邪见堕恶趣。 阿阇梨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指出:六度万行、因果轮回等方便法门,都属于世俗谛的范畴;通过修持这些方便法,最后所抵达的境界,就是胜义谛。如果不知道世俗谛和胜义谛之间的差别,一切都按照胜义谛的规则行事,轻毁了世俗谛的因果规律,最终必将因恶分别邪见而投生恶趣,饱受痛苦。 若不依名言,不能证胜义。. 如果不依靠世俗名言的种种方便,勤奋地积资净障,就不可能证悟超越一切戏论言思之胜义谛实相。 无正世俗梯,欲渐次抵达, 真实大厦顶,智者不容有。 如果没有正世俗的种种方便阶梯,而妄想拾级而上,最终抵达真实胜义谛之大厦顶端,这是任何智者都清楚绝不可能的事情。 世俗诸现象,理析无所得, 不得即胜义,本住之法性。. 如果以正理进行观察剖析,则世俗中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喜怒哀乐等一切现象,一丝一毫也了不可得。无有所得的境界,也就是真实胜义——本然安住之自然智法性。 诸因缘若生,世俗显现成, 若彼不能成,水月等谁生? 如果因缘能够产生世俗显现,则世俗中的一切显现就能够成立。如果因缘不能让世俗中的种种显现成立,那水月等一切幻象又从何产生呢? 故诸因缘生,所有现象成。 诸缘若断绝,世俗亦不生。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各种因缘,才产生了所有世俗显现,才令世俗显现有了成立的基础。如果诸种因缘消失、断绝了,则世俗间的一切也不可能产生。 见解不蒙昧,行为极清净, 则不入歧途,趋往清净刹。. 如果见解上毫不颠倒愚昧,具有世出世间之智慧,行为取舍方面也极为清净,纤尘不染,则不会误入歧途,最终必将去往清净安乐之佛刹。 寿短所知众,寿量且不知, 如鹅取水乳,修持适己法。 世间与出世间的学问浩如烟海,而南瞻部洲众生却寿命短促,并且无法预知寿命长短,所以要像天鹅从水乳相混的液体中吸出乳汁一样取其精华,选出适合自己根机意乐的法门进行修持。 短视愚者吾,无力择二谛, 然依师所说,立龙树二谛。. 我本是见识短浅、智慧匮乏者,仅凭自力根本无法抉择二谛甚深之理,但依靠诸大具德上师所说的教言,便撰写了这篇综述龙树菩萨之二谛意趣的论典。 金洲王请作,若今有人信, 应善察而持,非唯因信敬。 这篇论著,是应金洲王的劝请而写下的,若现今时代有人对此生信,希望能妥善地钻研、析察,最好不要仅仅只有一个肤浅的信心与恭敬。 格日帕拉王,遣得瓦玛德, 比丘请造此,今智者当察。. 应金洲王格日帕拉派遣的比丘得瓦玛德之劝请,而撰写出这篇《入二谛论》,诚恳地期望当今时代的诸位智者能够认真观察抉择此中所说之道理。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钱财到面前来的时候,要把它用在善的地方。什么是善?利益众生是善,自己享受是恶,你要是能够记住这个原则,你的一生一定是幸福快乐。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