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教旨


2015/5/23    热度:774   

  净宗教旨

  第一章 开宗立教

  凡诸宗祖师,多依佛经而开宗:如「天台宗」依《法华经》而开,「华严宗」依《华严经》而开,谓之「依教分宗」也。开宗既定,则以其宗义判一切经。如华严立「五教」,以摄一代经,天台立「四教」,以摄一代经等。谓之「依宗别教」也。今「净土门」,依《大经》以开宗,立「二双四重」,以判一代经。

  初「辨开宗义」者,《教卷》曰:

  大无量寿经 真实之教

  净土真宗

  是即「依教分宗」也。

  问曰:净宗以三经为所依,今单举《大经》,何也?

  答曰:《观》《小》二经,显文带方便故,不可为正依也。《大经》唯显真实故,以为正依也。凡净宗有三愿三经真假之义。曰: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是诸行往生,而唯自力也。《观经》所说,定散二善,皆摄此中,谓之净土「要门」也。第二十愿,废诸行而立念佛一行,故谓之「真门」,然未免自力心,《小经》所说是也。称此二愿,为方便假门,未得真实报土之证果故。至第十八愿,则三信十念,离自力心。一念相应后,立入正定聚,必至灭度故,名横超他力「弘愿」,《大经》所说是也 ;故「唯依此经以开宗」也。弥陀既有此三愿,故释尊亦说三经以应之也。此义亦是「依宗别教」。

  (真实) 三 愿 三经 三 门

  真──第十八愿─大经─他力─信心往生─乃至十念─弘愿门

  第十九愿-观经-自力-诸行往生-定散二善-要 门 假

  (方便) 第二十愿-小经-自力-念佛往生-专持名号-真 门

  次「辨立教」者,凡三朝七祖之判教,虽有同异,皆对圣道,而立净土焉。今广通圣净二门,判其渐顿,而立「二双四重」之判教。故《愚秃钞》云:

  就顿教:复有二教二超。

  二教者:

  一难行圣道之实教也:所谓佛心、真言、法华、华严等之教也。

  二易行净土本愿真实之教:《无量寿经》等也。

  二超者:

  一竖超:即身是佛、即身成佛等之证果也。

  二横超:选择本愿,真实报土、即得往生也。

  就渐教:复有二教二出。

  二教者:

  一难行道:圣道权教,法相等历劫修行之教也。

  二易行道:净土要门,《观无量寿佛经》之意,定散、三福、九品之教也。

  二出者:

  一竖出:圣道历劫修行之证也。

  二横出:净土胎宫、边地、懈慢之往生也。

  小乘······缘觉教、声闻教

  一 竖出···难行道-圣道门-权大乘教(法相宗、三论宗等历劫修行之教)

  代 渐教

  教 横出···易行道-净土门-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第十九、二十愿胎宫、边地、懈慢之往生)

  大乘

  竖超···难行道-圣道门-实大乘教(天台、华严、禅、密等即身成佛之教)

  顿教

  横超···易行道-净土门-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真实报土、即得往生)

  (编者附图表):

  声闻教

  小乘

  缘觉教

  佛教 竖出、渐教-唯识宗、三论宗(历劫修证之教)

  圣道门、难行道、自力、竖

  竖超、顿教-华、天、禅、密(即身成佛之教)

  大乘

  横出、渐教-第十九、二十愿(往生化土)

  净土门、易行道、他力、横

  横超、顿教-第十八愿(往生报土)

  此即「二双四重」之判教也。难行易行「二双」也,竖超横超竖出横出「四重」也。文中曰顿渐、曰难易、曰圣净,是一括七祖之判教,更加四重也。「横竖」者:「横」者他力也,「竖」者自力也,「出」者历阶次也,「超」者不历阶次也。

  「即身成佛」者:圣道之竖超也,无阶次故。

  「即得往生」者:净土之横超也,生即无生故。

  「历劫修行」者:圣道之竖出也,必历五十二位故。

  「化土往生」者:净土之横出也,从化入报有年处故。

  此二超二出,皆就相对门二而论耳。若就绝对门而论之,则十方佛土中,唯有本愿一乘。故谓顿中之顿,圆中之圆,乘中之一乘也。

  法照大师曰:

  念佛成佛是真宗

  善导大师曰:

  真宗难遇

  本愿之真假,净土之报化,安心之自力他力等,几多法门,皆悉因此一字而起。实净宗念佛之指南,报土往生之捷径,于是乎了然。

  第二章 三经大纲

  《佛说无量寿经》二卷,《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一卷,是谓「净土三部经」也。「释尊出世之本怀」,实在此三经。何以得知?《大经》言:「如来所以兴出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观经》言:「五障女人,现身见佛,获无生忍。五逆恶人,临终念佛,即得往生。五障五逆之往生,何啻二乘开会之比乎。」《小经》言:「我见是利,故说此言」。由此,末法万年后,诸经灭尽,特留此经。或搁灵山法华之会座,以说此经。如来随自意,不待他问,自说此经,其为本怀也炳焉。今准觉如上人意,提其纲要,曰:「《大经》说『法之真实』,《观经》明『机之真实』,《小经》合说『机法之真实』。法如药也,机如病也,机法合说,如药与病人也。三经之说,所主虽异,其要不过明念佛往生之机法也。」

  初《大经》明「法之真实」者:其上卷明弥陀成佛之因果,下卷明众生往生之因果。

  弥陀成佛之因果:法藏菩萨因位时,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四十八愿,一一誓愿,皆为众生。分有三类:曰:「摄净土之愿」,第三十一国土清净之愿等是也。曰「摄法身之愿」,第十二光明无量,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等是也。曰「摄众生之愿」,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等是也。虽有三不同,其意唯「招唤众生,而欲使乘愿船」而已。故称「第十八愿」为「王本愿」也。《大经》言: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此文意谓:

  若我成佛 十方众生 闻我名号 信心欢喜 乃至十声

  若不生者 誓不成佛

  夫弥陀之正觉,为众生而成;众生之往生,由佛愿而成。佛愿不成,则众生何因得往生?众生不往生,则弥陀何必要正觉乎。是「正觉」之与「往生」,相待而成。故弥陀自赌其正觉,以起誓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即大悲摄化之本意,在此一愿。此愿名「选择本愿」,于诸行中「选取名号」一法也。又名「念佛往生愿」,又名「本愿三心愿」。以「信行不离」,举一全收故。信行之义,至下可知。已立此誓愿,岂可无行业,于是永劫之间,苦修万行,积善累德,欲令诸众生,功德成就。犹如慈父积金,以遗子孙。一举一动,悉为子孙。庄严净土为众生也,成就名号为众生也,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亦皆为引摄众生,拔苦与乐也。《大经》言:

  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

  又言:

  光明遍照 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

  是谓弥陀成佛之因果也。

  众生往生之因果:《大经》下卷言:

  诸有众生 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 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此即「本愿成就」之相,而净宗之心要也。初六句众生往生之因也,次二句其果也,闻名信喜之一念,顿入不退位。平生之时,在彼摄取中。令舍五恶,令持五善,命终之后,必到彼岸,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是谓众生往生之因果也。

  上下之说,虽有二种因果,其要唯在「本愿名号」之一法,是谓「法之真实」矣。

  次《观经》说「机之真实」者,曰:「阿阇世」杀父害母之贼子也,「韦提希」五障三从之痴女也,若无此贼子痴女,则何缘得说如来大悲耶。又如下三品,十恶五逆之罪人也。若无此「恶逆之机」,亦何因而得显念佛之大利耶。

  法然上人曰:「为极恶最下之人,说极善最上之法。例如彼无明渊源之病,非中道府藏之药,则不能治也。」今此五逆,重病之渊源也;此念佛即灵药之府藏也。无此药,则孰能治此重病耶。

  《观经》「下品下生」言:

  或有众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斯愚人,临命终时,愚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经文恳到,恶人往生之情态,如目睹之。于中「具足十念」之念佛,即知《大经》第十八愿之「十念」也。彼此相照,机法之真实益明。凡《观经》之说,定善十三观,自近及远,如步步入净土。日想水想冰想,此是界中相似可见之境相也。琉璃地乃至宝楼观,是彼国无漏境相也。而后花座观,而后像观,真身观,渐入佳境,遂作得生想。然而此观,息虑凝心,非上根定机,则不能堪也。又散善九品之机,自高就卑,如水之赴下流。其上中六品,犹能废恶修善。如下三品,则十恶五逆,曾无一善,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但其临终称名,顿灭多劫之罪,得往生彼国。善导大师曰:

  此经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则意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法然上人曰:

  定散为废而说,念佛为立而说。

  是就法而论也。若就机而论,则当谓「定散诸机,为废而说;下三品机,为立而说」。此即极重恶人,无他方便之恶机,而本愿正所被之实机也。是谓「机之真实」,可知。

  次《小经》合说「机法之真实」者,此经中不说定散之诸行诸机,唯说念佛之一法一机故。

  《小经》言: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又言: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即得往生。

  此名号一法,即《大经》本愿念佛也,是即法之真实也。

  《小经》言:

  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为诸众生,说是难信之法。

  此五浊众生,即《观经》下三品之恶机也。此经「合说机法」,可知。

  善导大师曰:

  世尊说法时将了 殷勤付嘱弥陀名

  五浊增时多疑谤 道俗相嫌不用闻

  是亦并举机法,而垂范于后世也。

  「三经大纲」,略如此。然本宗就三经:有「三愿、三机、三往生」之判释。又就《观》《小》二经,有「隐显」二义,恐烦不述。此章只就「三经一致门」之纲要而论。

  (编者附图表):

  三 愿 三经 三 机 三往生 三 藏 三 门

  真──第十八愿─大经─正定聚之机─难思议往生 福智藏─弘愿门 第十九愿-观经-邪定聚之机-双树林下往生-福德藏-要 门

  假

  第二十愿-小经-不定聚之机-难思往生 功德藏-真 门

  定善 ───────────────── 十三观

  上 三 品──行福 ───────

  观 经 上品 方便

  戒福 ────────

  散善 中 中品 三福

  下品─世福 ────────

  显(万行随一)

  下 三 品──念佛

  隐(非定非散) ──────真实

  大经 ┈┈┈┈┈┈他力念佛往生(第十八愿意)真实

  显说┈┈┈自力诸行往生(第十九愿意)方便 一致门

  三 经 观经

  隐彰┈┈┈他力念佛往生(第十八愿意)真实

  显说┈┈┈自力念佛往生(第二十愿意)方便 差别门

  小经

  隐彰┈┈┈他力念佛往生(第十八愿意)真实

  第三章 七祖要领

  净宗以三国七高僧为相承也。印度有二祖:曰龙树菩萨(西元二-三世纪),天亲菩萨(西元四-五世纪)。中国有三祖:曰昙鸾大师(476-542),道绰禅师(562-645),善导大师(613-681)。日本有二祖:曰源信大师(942-1017),法然上人(1133-1212)是也。凡净宗安心血脉,佛世尊传诸龙树,祖祖相承,心心相续,以至今日,无有毫差。《楞伽经》曰:

  未来世,当有南天竺比丘,厥号龙树,能破有无宗,显我大乘,得欢喜地,往生安养国。

  第一祖「龙树菩萨」:出世于佛灭七百年,盛唱大乘。撰《智度》《十住》等论,以劝往生净土。

  第二祖「天亲菩萨」:佛灭九百年,诞于北天竺。兄曰无著,弟曰狮子觉。三子出家,同唱大乘。天亲号千部论主,撰《净土论》,以通申三部经。

  第三祖「昙鸾大师」:北魏雁门人,神宇高远,机变无方。曾至汾州秦陵,上望青霄,忽见天门洞开,六欲阶位,上下重复,历然齐睹。其他神异极多。永安三年,见菩提留支于洛阳永宁寺,授以净土《观经》,乃焚其所赍仙经,深归念佛。后撰《赞弥陀偈》,以续龙树正轨。制《净土论注》,传天亲精粹。二菩萨之法脉,于是大兴矣。

  第四祖「道绰禅师」:并州汾水人,恒居石壁谷玄中寺,此寺是齐时昙鸾大师所建立。师承鸾师净土诸业,讲无量寿将二百遍。著《安乐集》二卷,统谈龙树、天亲。贞观二年,四月八日,师知命将尽,通告事相,闻而赴者满山寺。咸见鸾大师在七宝船上,告师曰:「汝净土堂成。但余业未尽耳。」并见化佛住空,天花下散。其他瑞相,不可殚纪。

  第五祖「善导大师」:在绰禅师门,盛张净业。称佛则化佛从其口而出,诵经则光明满其室,其所著《观经疏》、《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称「五部九卷」,皆是净业龟鉴。《观经疏》「散善义」跋文曰:

  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若称三世诸佛、释迦佛、阿弥陀佛等大悲愿意者,愿于梦中,得见如上,所愿一切诸相。于佛像前结愿已,曰别诵阿弥陀经三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至心发愿。即于当夜,见西方空中,如上诸相境界,悉皆显现。自此以后,每夜梦中,常有一僧而来,指授玄义科文,既了不复见。

  是即举世所以此疏为「弥陀直说」也。唐高宗尊师之德,谥号「光明大师」。

  第六祖日本「源信大师」:和州葛木人,上睿峰事慈惠。天性聪明,通达教观。天禄中,屏居横川,著《往生要集》、《一乘要诀》等,七十余部一百五十卷。曾梦西天马鸣、龙树摩顶赞叹,传教大师合掌告曰:「我山教法,今属汝焉」。宽和二年,寄赠《往生要集》与宋朝周文德,文德赍归,诣天台国清寺。附入既毕,爰缁素随喜,贵贱归依,结缘男女弟子,五百余人。各发虔心,投舍净财,施入于国清寺。忽?造五十间廊屋,彩画柱壁,庄严内外。供养礼拜,瞻仰庆赞。后一日示疾,麾去门人,唯留上足庆祐。曰:「今二天童下来曰:『慈氏天尊,遣我二人,为师迎接,数万天子,同来翼从』。我谓二童曰:『兜率之生,弥勒之谒,固所喜也。然我平日有愿,欲觐弥陀,往安养之后,必诣兜率,为我启慈尊。』二童升去。须臾观音菩萨,来促乐国之行。素愿不误,汝其知焉。」庆祐闻已,流涕随喜。师便结定印,端坐迁化。宽仁元年六月十日,春秋七十有六。时天乐响空,异香满院,四山草木,皆自西靡。赵宋皇帝,闻和尚道誉,建塔庙置影像,烧香礼赞云。

  第七祖日本「法然上人」:作州稻冈人,长承二年,四月七日生。头圩而棱,眼黄而光。在睿山从源光,又就黑谷睿空,上人时阅《往生要集》,于是慕净教,思过半矣。及见善导大师《观经疏》,大喜。遂废所习,专称佛名。承安四年,移洛东吉水,盛说专念法及圆顿大戒,都下靡然。高仓帝特加礼敬,诏入宫中,受菩萨戒。相国兼实藤公,请第问净土法。上人述《选择本愿念佛集》进之。后白河上皇,诏山门三井硕德,讲《往生要集》,上人列讲次,敕写其真,置于莲花王院宝藏。上人梦高僧乘紫云来,黑褊衫,金裙子。威严告曰:「我善导也,感汝称名念佛,特来证明焉。」翌朝命画工乘台图之,于今展转摸写焉。藤相国就于月轮墅请净教,上人出,相国随后拜之,谓左右曰:上人顶上,涌金色圆光,汝等见之乎。建历元年正月,于大谷寺染疾,谓弟子曰:「我十余年,观视极乐相,及佛菩萨真身,今又来现。」二十五日停午,披慈觉大师僧伽梨,头北面西,诵「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偈,如睡而寂。享年八十,元禄十年春,敕谥「圆光大师」。

  《正信偈》曰:

  印度西天之论家 中夏日域之高僧

  显大圣兴世正意 明如来本誓应机

  是即明三国七祖弘教利生之本心也。七祖法脉相承概如此。今将举七祖要领,略有二门:一者「教相门」,二者「安心门」。

  初「教相门」者:凡诸宗必有「教相判释」,如「唯识宗」立三时教,有、空、中,以判一代圣教。「华严宗」立五教,小、始、终、顿、圆。「天台宗」立四教,藏、通、别、圆。「真言宗」立二教:显、密。今我七祖亦各有判教,分为三对:曰难行易行,曰圣道净土、曰渐教顿教。立言有异,其意全一,如下明。

  第一祖龙树菩萨立「难行道、易行道」,以判一代教。《十住毗婆娑论》曰: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地。

  是以六度万行为「难行」,以念佛为「易行」也。

  第二祖天亲菩萨《净土论》曰:

  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言「速得」者:即示易行道,疾至阿惟越地同意也。难行道者,久乃可得,非速得故。举易行道,以影显难行道,其意同初祖,可知。

  第三祖昙鸾大师《净土论注》曰:

  「难行道」者:于五浊之世,于无佛之时,求阿毗跋致为难。乃至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故,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初祖二道之判释,至此益明矣。

  第四祖道绰禅师更立「圣道」、「净土」二门,以判一代教。《安乐集》曰:

  良由二种胜法,以排生死。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法然上人释此文曰:「难行道者即是圣道门也,易行道者即是净土门也。难行易行、圣道净土,其言虽异,其意是同。」

  第五祖善导大师更立「顿渐二教」。《玄义分》云:

  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般舟赞》云:

  璎珞经中说渐教 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 即是顿教菩提藏

  此意以圣道门为渐教,以净土门为顿教,是亦难行易行之二道也。善导大师复别于净土门中有细判,曰释迦教要门,弥陀教弘愿。此义甚深,如别记。

  第六祖源信和尚《往生要集》云:

  往生极乐之教行,浊世末代之目足也。道俗贵贱,谁不归者。但显密教法,其文非一。事理业因,其行惟多。利智精进之人未为难,如予顽鲁之者岂敢矣。是故依念佛一门,聊集经论要文,披之修之,易觉易行。

  此文中显密教法者,圣道难行也;念佛是净土易行也,可知。

  第七祖法然上人《选择集》〈教相章〉(注:亦称〈二门章〉),完全依据道绰禅师之意,明「圣净二门」之教相。且云:

  须弃圣道归于净土,例如彼昙鸾法师,舍四论讲说,一向归净土。道绰禅师,搁涅槃广业,偏求西方行。上古贤哲,犹以如此,末代愚鲁,宁不遵之哉。

  师资相承之旨趣,率如是矣。七祖之判教,立名虽异,其义全同。净宗二双四重之教判,亦源于此,可知。

  次「安心门」者,安者:安置也,安著也。心之所止住也,如鸟之止丘隅,知止而有定。决定深信,犹如金刚,谓之真实信心也。凡夫乱想,岂可有此真心乎。窍求其本,弥陀推其赤心,置诸我腹中,我亦以弥陀之心为心,信乐受持,毫无私心,是谓他力信心也。《大经》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三信);《观经》言: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心);《小经》言一心。三经之名似异,而其实唯一他力真实信心也。三朝七高僧,心心相承,无有异见,如一器之水移一器,一灯之火传一灯。东西古今,其揆一也。

  第一祖龙树菩萨曰:

  若人种善根 疑则花不开 信心清净者 花开即见佛

  此中「种善根」者:称名号也,名号是无上功德田故;「信心清净」者:即弘愿信心也。若虽称名,无此信心,则名为疑心自力之念佛故,堕于边地胎宫,不得见闻三宝也。此即「劝信诫疑」之一偈,净宗安心之肝腑也。

  第二祖天亲菩萨曰: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此一心者,即本愿之三信也。论主欲使愚钝众生容易了解故,合三为一。「一」者「无二」也,「专一」也,疑盖无杂之「一信心」也。「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者:弥陀名号也;「南无」者:归命也;「阿弥陀佛」者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也。「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是也。净宗「一心归命」之心要,在此一偈。

  第三祖昙鸾大师曰:

  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一心相承之释,至此尽美。三心相成,无复余蕴。

  第四祖道绰禅师亦承此「三不三信」之训,曰:

  此三迭相取摄: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三心即一」之相,至此益明。

  第五祖善导大师曰「一心专念」。又曰:

  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

  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机之深信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

  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法之深信

  是名机法「二种深信」,开一心以为二种耳,其体唯真实信心也。《信卷》云:

  今斯深信,他力至极之金刚心,一乘无上之真实信海也。

  第六祖源信大师曰:

  极重恶人 无他方便 唯称弥陀 得生极乐

  初八字「信机」也,后八字「信法」也。此即以二种深信为标准也。

  第七祖法然上人曰:

  生死之家,以疑为所止;

  涅槃之城,以信为能入。

  是亦二种深信之意。初一句信机也,后一句信法也。信与疑,如明来暗去;生死涅槃,间不容发。可谓顿中之顿,净宗一教为然也。三朝七祖,安心之血脉,略如是矣。

  凡传灯之妙释,各有发挥。如龙树则现生不退,报恩念佛等;天亲则一心归命,往还回向等;昙鸾则自利利他之深义等。其余四师,兰菊争薰。此不一一,待他日辨之。

  第四章 六字名号

  六字名号者,即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为弥陀名号也。

  问曰:南无二字,可通余佛余菩萨。如言南无大日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大日、观音,是名号也;南无即归命礼拜之义耳,岂可为佛名乎?

  答曰:六字全是佛名者,如《观经》说云: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此文以「南无阿弥陀佛」为佛名,金言炳焉,不劳异解。净宗之安心,由六字全体而立。他力回向之宗义,于是乎具足,岂可忽诸。今试分二义而辨之:一者「能归所归」之义。二者「能所一体」之义。

  一、「能归所归」者:南无二字,机也,能归也;阿弥陀佛四字,法也,所归也。天亲菩萨云:

  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是「一心归命」者,能归也。「无碍光如来」者,所归也。此一心归命,即是本愿他力之三信,而非凡夫自力之所能发起也。何以故?凡夫之心,如画水然,随画随灭,岂可有金刚不坏之一心乎。由此,弥陀因位中,自以清净真实之一心,永劫苦行,积功累德,欲令诸众生,功德成就而已。今也,如来推其清净真实之一心,以置于我等凡夫之心中。故凡夫正受其一心,信心欢喜之一念,自然即时入正定聚也。然则此归命之一心,全是弥陀之赐也,谓之他力回向之信心矣。

  问曰:凡夫何时何处获其赐乎?

  答曰:《大经》云:

  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 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由此案之,善知识说此名号之义,行者闻其名义,此时佛心之慈悲,印现于行者心中。真心彻到,一念相应,得入光明摄取中,住不退转之益也。然则弥陀授本愿名号,我等正受其赐者,在闻其名号之时处也,可知焉。经文中,「至心回向」者,即此义也。

  凡「回向」者,回转趣向也。转自万行,趣向他处。喻如慈父积金,以施与其子孙,是回自己之物,施与子孙也。弥陀慈父,积其功德,欲以回施于我等凡夫。长时永劫,思惟选择,而撰六字名号,以囊括万行万德。《信卷》之所谓:「至心者,以至德尊号为体」者也。喻如慈父作证券,以与子孙。一券之授受,顿获无量宝。名号亦然,六字中收弥陀万德故,我等信受之一念,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是谓至心回向之他力信心也。是以六字中,「南无」能归也;「阿弥陀佛」所归也。能所虽异,齐是一佛名。谓之「机法一体」之名号矣。

  问曰:名号中收万德,似可信凭。未审以行者信体,为佛之名号,如何?

  答曰:如前已言,凡夫乱想,岂可有不坏之一心乎。故弥陀于六字中,该摄机法,欲令凡夫发金刚之信心而已。若无所归之万德,则谁起能归之欢喜心乎;若无能归之行者,则所归之万德有何用哉。由此视之,弥陀之正觉,为众生而成;众生之往生,因正觉而成。南无之「机」,与阿弥陀佛之「法」,不可须臾离也。十劫之昔,名号成就之晓,早已成就我等能归之信心了。《正信偈》所谓:「本愿名号正定业」是也。能归所归之义,略说了。

  二、「能所一体」者:即佛心凡心一体之义也。此义甚深,不可辄解,试示其一端耳。《论注》曰:

  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无佛也。譬如火从木出,火不得离木也。以不离木故,则能烧木。木为火烧,木即为火也。

  《六要钞》释此文云:「显凡心佛心,不一不异之义耳。」文案:

  「心能作佛」者:念佛之信心,是早作佛之法故。

  「心外无佛」者:佛心凡心体一故。

  「火从木出」者:火者佛心,木者即凡心也,言凡心中得佛心也。众生贪嗔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故。

  「火不离木」者:摄取心光常照护故。

  「以不离木故则能烧木」者:使凡心自然转恶成善,如水入海,与海同味也。

  「木为火烧木即为火」者:佛心凡心,入我我入,相互熔融,不一不异。如所烧之木,与能烧之火,相和而为一团,不能辨其孰木孰火也。所谓从无碍光之利益,获威德广大之信,必烦恼之冰解,便为菩提之水。

  又名号不思议海水,不留逆谤之尸骸,众恶之万川归了,与功德潮成一味是也。六字全体,为法为机故。

  「六字全法」者,善导大师曰:

  西岸上有人唤曰: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亲鸾大师曰:

  归命者:本愿招唤之敕命也。

  此「一心正念直来」者:「南无归命」之意也;「我能护汝」者,阿弥陀佛摄取不舍之意也。是即弥陀之命令故,言本愿招唤之敕命也。六字全法可知。

  又「六字全机」者,善导大师曰: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是名号全体,揽入行者之识心,而为正定业。犹如米谷之入腹部,化而为血肉也。

  然则六字全体,是法是机,能所不二也。弥陀命令之前,法外无机;行者信受之后,机外无法。如木外无火,火外无木。亦可佛心外无凡心,凡心外无佛心。佛心凡心体一故,谓之「是心是佛」。

  《六要钞》释「念念不舍文」曰:

  凡夫行者,此义难得。一食之间,犹有其间,一期念念,争护相续。既归佛愿,则机法一体,能所不二,自有不行而行之理,故言不舍是法德也。

  莲如上人曰:众生之三业,与弥陀之三业,为一体故。

  善导和尚释云: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者,是也。相承之宗意,佛心凡心体一之义,于是炳焉。但净宗单于名号上谈之耳,未曾涉于真如之理谈也。故《六要钞》主垂训曰:

  此释意,不必一切知此深理,而后可往生,只显法之有功能也。其功能者:即是弥陀法界身故。发归命心,机法不离,必得往生。

  见者宜铭肝矣。

  余曾论「心光照护益」曰:「若有渍秋瓜于酒粕者,粕味自然而浸入焉,久之瓜失其味,化而为粕味也必矣。」今心光照护亦然,我等凡心与十二光,相和相浸,不知不识,顺佛心之矩,获触光柔软之益也必矣。顾我等凡心易移,犹如秋瓜易腐败。然而心光照护中,自得念相续心,非是不断光之益而何也。犹如瓜在酒粕中,永日不败也。若贪欲增长之际,忽然忆念佛恩,则如清风拂襟,冷然而好,非是清净光之益哉。嗔恚炽盛之际,翻然忆念佛恩,则如凉月入怀,惠然而圆,非是欢喜光之益哉。其他光益,不可一一。苟无佛心凡心,不相舍离之理,则我等凡心,岂可有「念念称名常忏悔」之念乎。但此义甚深细,若误一步,则陷于一益之计,岂可不诫慎乎。

  第五章 信心为本

  「信心为本」者,对「念佛为本」也。法然上人谓:「往生之业,念佛为本。」亲鸾上人谓:「涅槃真因,信心为本。」是法然上人对圣道门,而立净土一行故;亲鸾大师于净土门中,分真假故,对自力念佛,而立他力信心也。为本似异,其意惟同。信行不离,举一全收故,如下述焉。

  凡「教、行、证」之三法,古来诸宗所谈。如唐朝慈恩,日本传教等,皆是也。然而亲鸾大师,特加「信」之一字以为四法(教、行、信、证)。盖「信心为本」之微意存焉。

  四法中,「教」者能诠之言教,余三者所诠之义也;三法中,「行」「信」之二,往生之因,「证」是其果也;行信中,行者口业,信者意业也。四法三对,其义可知。

  (编者附图表):

  能诠 ────────── 教

  口业 ── 行

  因 四法

  意业 ── 信

  所诠

  果 ─────── 证

  然则行信二法,共是往生之因也,今何偏言信心为本哉?

  答曰:「真实信心,必具名号;名号未必具真实信心也。」《信卷》是他力信心人,自然称名号;而自力念佛者,专修杂心故,不具真信也。

  今就本题,分为三门:一者「行信一念」;二者「行信不离」;三者「行信能所」。

  一、「行信一念」者,《行卷》曰:

  言「行之一念」者,谓:

  就称名之遍数,而开显选择易行之至极。故《大经》言:佛语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光明寺和尚云:

  下至一念。

  又云:

  一声一念。

  是以「一声」释一念,即「念声是一」之义也。案:如《观经》「下品中生」之恶人,临命终时,地狱众火,一时现前,其恐怖如何!时遇善知识,闻一声称念之大利,眼前狱火,化为清凉风,其欢喜果如何。「乃至一念」之誓,实选择易行之至极,而大悲救急之要诀者非耶。

  言「信之一念」者,《信卷》曰:

  信乐有一念。「一念」者:显信乐开发时刻之极促,彰广大难思之庆心也。

  是以《大经》言:「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又言:「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之名号,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

  又曰:

  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

  《信卷》之意,以「信之一念」,似摄二义:

  一者「时刻」之义:即信心开发之一刹那也;

  二者「一心」之义:即广大难思之庆心是也。

  盖以《如来会》见《大经》,则具此二义必矣。行信之一念,略如此矣。

  (编者附图表):

  时刻 - 信心开发之一刹那

  信 第十八愿成就文之一念

  一心 - 广大难思之庆心

  一念

  行 ── 一声之念佛 流通分之一念

  然往生之决定,在「行一念」乎?或在「信一念」乎?

  答:若必要口称之一念,则垂死苦逼之恶人,舌根已痿,不堪一声,恐有漏于弥陀大悲之愿海者矣。故若以「信一念」,为往生决定之时刻,则短命极苦之人,闻名信喜之一念,横截五恶趣,顿证无生忍,往生之业事,莫不成办焉,是即信心为本之宗义也。

  二、「行信不离」者:第十七愿之行,与第十八愿之信,相望而立此义。《六要钞》曰:

  十七十八,更不相离。行信能所,机法一也。

  此十七愿之行者:法也,所信也;十八愿之信者:机也,能信也。所以者何:

  第十七愿名「诸佛称名愿」,使诸佛称赞名号,名号即往生之行也。但此行在诸佛赞叹之位,而未亘行者,故为所信之法。犹如药之在药笼中,而病人未服之时。

  第十八愿之信,即机也,能信也,如病人正尝其药。

  然则名号唯一,随处变名耳。在第十七曰法曰所信;在第十八则曰机曰能信。在口业则行,在意业则信,其体唯一六字耳;如笼中之药,与病人腹中之物,其体无二,可知。

  此就「名号体」而谈不二也,若就「信心相」而论之,则如《六要钞》云:

  此三信,称佛名号,以愿往生外,更无异途。其意何者:至心信乐是信何等,岂信余法,唯乐此法。一心归依,别意弘愿,而唯称名号。其称名者,是非假名,至心信乐归命之念也。称名信心,更不相离。

  是释善导大师「十八愿加减之文」,而谈「信行不离」也。彼略三信,但举称名。故钞主有此释,谓:此信心向称名而发起故,信不离行也;称名从信心流出,故行不离信也,谓之行信不离。此义甚深,如别记。行信不离故,法然念佛为本,与亲鸾信心为本,未曾相违。犹如炭火,炭全火故,举炭则是火,举火则是炭,不可分离。念佛如炭,信心如火,若举其一,则他一全收。但论往生决定之时刻,则信心为本,如前已明,可知。

  三、「行信能所」者,此有二义:一者信称名,二者信名号。

  「信称名」者:如前段引《六要钞》而辨,谓之「能行所信」,以能行为所信故。

  「信名号」者:谓之「所行所信」。以所行之名号为所信故。善导大师《玄义分》曰: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此义故,必得往生。

  亲鸾大师《行卷》曰: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归言「至」也;又归说也,说字悦音;又归说也,说字税音。悦税二音:「告」也、「述」也、「宣述人意」也。

  「至」也者:归至之义,言至极度,即至诚至心之意也;

  「归悦」「归税」者:服、归、凭之义,即深信爱乐之意也。

  「告述」「宣述」者:弥陀之命令也。弥陀成就此信心,欲以授众生,故宣述之、告命之,使我等愿生也,是即「欲生我国」之意也。

  (编者附图表):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南无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发愿回向

  南无阿弥陀佛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即是其行

  以此义故必得往生 必得往生

  归命 信

  南无

  六字 发愿回向 愿 往生净土三资粮

  阿弥陀佛 ─── 即是其行 行

  归命 敕命 能回向之相

  六字三义 发愿回向 大悲心-能回向之心

  六字释 即是其行 名号 所回向之行

  利益 ─── 必得往生 现益

  果然则「归」之一字,已含本愿之「三信」。若更进一步而言之,则南无归命者:三信也;阿弥陀佛者: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也。十念即其体,南无阿弥陀佛也。故信名号,即信本愿也。本愿名号熔融,而满入于我等心中。觉如上人之所谓:

  本愿即名号 名号即行者 行者即本愿

  此即「他力回向」之深义,于是益炳焉。故莲师一代之劝章,多引言「南无者」之文,以用大师之指南,名号为所信也。然信之与归,释名则异,出体全一。《华严毗卢遮那品》颂言:

  如因日光照 还见于日轮

  信受之心,如日光照眼,眼忽得明。能归之心,如眼还见日轮,以佛心印现于我心故。明信佛智,仰凭佛愿,此能归之心,与佛智相涉,谓之一念相应,即他力回向之信心是也。信与凭,其体无二可知矣。

  第六章 他力回向

  将辨本题,分为三门:一者「回向大意」,二者「四法回向」,三者「列祖相承」是也。凡他力回向之宗义,非短简之所能尽,今举其概要。

  第一「回向大意」者:「他力回向」、又言「愿力回向」、又言「佛力回向」,以「他力」即「愿力、佛力」也。

  「回向」者,《论注》曰:「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者是也。

  「愿力回向」者:「因位之本愿力」也。弥陀因中,发四十八愿,一一誓愿,为众生故,欲惠以真实之利,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是也。

  「佛力回向」者:「果上之威神力」也。所谓「光明遍照,十方众生」。未念佛者,则煦育熏发,而使发信心;已念佛者,摄取照护,而使信心相续。因果虽殊,回向之义一也。若无此回向,则我等争得「无根之信」乎。我等自省,外现忠良慈善之相,内实虚假也、奸恶也,岂堪对人露心事哉,滔滔天下皆是也。道绰禅师曰:外现孝顺,内怀不孝;外现精进,内怀不实。是以旷劫已来,展转五道,出离无期,不亦宜哉。弥陀大悲心,岂忍坐视之。于是,兆载永劫,修菩萨行时,三业所修,一念一刹那,无不清净,无不真实。如来以此真心,成就名号六字,推其赤心,置之我等腹中。我等闻其名号,一念感喜之一刹那,顿受弥陀之赐,而满足功德大宝海,谓之「他力回向之信心」。此之信心,非凡夫自力之所起,全佛心也,清净心也,真实心也,坚固心也。此心深信,犹如金刚,岂为百千外道所倾动耶,谓之「广大难思之一心」也。《维摩经》「嘱累品」言:

  与其念力 使受持读诵

  《肇注》曰:

  冥启其心 增其善念

  是亦佛力为增上缘也。「他力回向」之大意,率如此矣。

  第二「四法回向」者,《教卷》曰:

  谨案净土真宗,有二种回向:一者「往相」,二者「还相」。

  就往相回向,有真实「教、行、信、证」。

  「往相」、「还相」二回向之名,出于《往生论》,而其义则不同。彼以为「众生之回向」,此为「如来之回向」故。是即承昙鸾大师之微意,更进一步,以成宗义也,如下述之。

  言「往相回向」者:

  凡法藏因位之昔,以度众生心,深且切故,「回向为首」,而成就其「大悲心」。「大悲心」者何?超世之「本愿」是也;「回向」者何?易行之「名号」是也。于是,使十方诸佛,赞叹其名号;使众生闻其名号,使信之、使称之,命终之后,使必至灭度,是即我等往生之相状也。此往相全弥陀愿力之所回施故,名「往相回向」也。

  言「还相回向」者:往生成佛之后,还来秽国,济度众生之相也。此亦弥陀愿力之所赐,第二十二愿之誓是也。

  问曰:名号一法,似可回施,余三未审其相也?

  答曰:喻有一「大长者」,其「爱子」生长鄙野,好驯田舍,未曾知京城之盛大。长者忧其见闻不普,怂恿一游而不可。于是长者聘一「老儒」,日讲京城繁昌记,以导其子。久之而皇居之所以美,文物之所以盛,沥沥如目睹之。其子勃然神飞,谓老儒曰:儿身体羸弱,不堪健步,将以何方便,得观京城乎?老儒曰:汽车汽船,未必劳脚,但费金巨多,恐非常人之所能办也。独家翁之富,必满足汝意耳。已而长者知其志,把「黄金」一囊以授之。爱子感喜而「受其赐」,「随意办用」,「遂到京城」,其乐可知。

  此是喻也:「长者」喻弥陀也,「爱子」众生也,「老儒」诸佛也。是使老儒讲说者长者也,使诸佛教导者弥陀也,教亦回向之法可知。又「黄金」者十七愿之行,即名号也;「受其赐」者十八愿之信,即信受本愿也;「随意办用」者,乃至十念也;「京城之游」者,以比证果之真乐也。由是视之,则「教」有使之,「行」有使之,「信、证」亦然,岂凡夫自力之所企及乎。教、行、信、证,无一法非法藏愿力之所回向成就矣。四法之回向,略如此矣。

  第三「列祖相承」者:经、论、释之中,存「他力回向」之宗义。《大经》曰:

  令诸众生 功德成就

  天亲《净土论》曰: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此「令」之一字,即「他力回向」之宗义也。何者?令者:命令也,指令也。如君父之恩力,能使臣子服从者,谓之命令。今弥陀以无声之命令,使我等悦服,而获功德大宝海也。功德者即名号也,以真实功德相为名号故。然则经论明文,以佛力他力,为「无声之命令」,使众生发信愿生,是即他力回向之微意也。昙鸾大师大发挥此微意,以显「他利利他」之深义。《论注》末文曰:

  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今的取三愿文,以明「他力为增上缘」。

  此文中「生彼净土」者:往相也;「所起诸行」者:还相也。「三愿」者:即第十八「念佛往生之愿」、第十一「必至灭度之愿」、第二十二「还相回向之愿」是也。是即以「他力为增上缘」之明文也。注家更举喻:「如劣夫从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云。于是「他力」之义炳焉。

  (编者附图表):

  第十八愿(往生因)

  生彼净土(五念门) 往相

  第十一愿(往生果)

  凡是 及 本愿力(他力)

  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五果门)--第二十二愿-还相

  又善导大师承此宗意曰: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六要钞》释此文曰:

  「大愿」者:五劫思惟,超世无上,殊胜之大愿也;

  「大业」者:即是不可思议,兆载永劫,六度万行也;

  「大力」者:果位神力也。光明摄取,利益众生,名为大力。

  「增上缘」者:强缘也。

  又善导大师曰:

  然阿弥陀如来,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此「但使」之「使」字,与前「令」字同视。前则「名号」,此则「信心」也。行信齐是他力回向之义可知。《行卷》依此文,有「两重因缘」之妙释,曰:

  良知:无「德号」慈父,则能生因阙;无「光明」悲母,则所生缘乖。能所因缘,虽可和合,非「信心」业识,难到无量光明土。

  「真实信」之业识,斯则为内因;「光明名」之父母,斯则为外缘。内外因缘和合,得证报土「真身」。

  初以「名号」为父为因,「光明」为母为缘,「信心」为子为果,是能所一重之因缘也;

  因-名 号

  第一重、获信因缘 信心(果)

  缘-光 明

  两重因缘 两重因果

  因-信 心

  第二重、得证因缘 往生(果)

  缘-光明名号

  次以「信心」为内因,以「光与名」为外缘,「真身」为果,是内外一重之因缘也,谓之两重因缘。

  然则我等现在之身体,父母之所赐;往生信心,弥陀之所赐也。若推此理,则现在触目之事物,无不藉他力以为缘。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和、朋友之信,必也于其一方,至诚热血增上,则他一方自然感化。所谓推赤心置诸人之腹中者,是也。如彼婴儿,呱呱便利,毫无知也,而母氏爱育,使儿自然发孝顺之良心,此心全是母氏精神之所薰彻也。善导大师曰:

  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善巧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

  《信卷》曰:

  获得信乐,发起自如来选择愿心:

  开阐真心,显彰从大圣矜哀善巧。

  又曰:

  能生清净愿往生心,是非凡夫自力心,大悲回向心故:言清净愿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应知。

  凡「他力回向」之义旨,经论释之密意。可谓净宗古今之圣教,字字他力,句句回向,敢非过言也。今且出其万一耳,见者谅之。

  第七章 报恩念佛

  净宗以信后称名,为报佛恩之行,是「报谢大行」。净宗行者,百般之用意,从此报恩二字流出来,岂辄论乎。今分二门辨之:一者「信后称名」,二者「报谢大行」。

  一、「信后称名」者,《正信偈》曰:

  忆念弥陀佛本愿 自然即时入必定

  唯能常称如来号 应报大悲弘誓恩

  此依《易行品》,而立「称名报恩」之义也。《弥陀章》曰:

  人能念是佛 无量力功德 即时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正信偈》初二句,即此章初三句之意。「唯能」二句者:今章我常念之意也。「无量力功德」者:即弥陀本愿名号也。「即时」者:不隔念、不间时刻也。信之一念,入不退位,故言「入必定」也。「是故我常念」者:已入必定了,欢喜无量,唯念佛恩之深重耳。「常念」者:常称也,即信后称名,恒常不断,报谢佛恩之念佛也。

  问曰:信前信后之称名,有何别也?

  答曰:信前称名,唯是正定业也。即第十七愿,诸佛称名,在所信之位,未亘行者故。《正信偈》曰:「本愿名号正定业」,是也。此义如前述矣。信后称名者: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也。三信已发得,往生已决定,故名信后称名也。但望佛之愿意,则十念百念,皆正定业,可知,今就行者之机情,而立此义耳。《愚秃钞》曰:

  信受本愿 前念命终 即得往生 后念即生

  是即信之一念同时,顿入摄取光明中。身在娑婆,虽秽体未亡失,而其心已居净土。故横超断四流,横截五恶趣,谓之非凡数之摄也。信前信后,迷悟顿变。觉如上人曰:

  于善知识之言下,发得归命之一念,则可言以其时为娑婆之终。

  此一念之时,迷情之业命顿尽,而得住不退转。以信后称名,不可为往生之行也,可知。莲如上人曰:

  信心发得以后之念佛,不可谓自身往生之业,偏是佛恩报尽之念佛也。

  净宗「平生业成」之义,相承之断案,全存于此。何者?若以多念之念佛,为往生之业,则十声百声千万声中,将以何声为「业事成办」,以何时为「往生决定」乎?其心常带疑惑,自谓:若不策励称名,则恐不能得往生。于是,随念随失,益励益乱,终身念佛,而其心未曾安住,是名自力疑心之念佛,化土往生,而在含花中,谓之疑城胎宫,龙树菩萨之所谓「疑则花不开」者是也。是人到彼了,而后始住正定聚故,在此界时,到底不可得决定心,已无决定心,故非可论信前信后之别也。独他力念佛行者,闻信一念,在此界早已住正定聚故,谓之平生业成也。若其业事成办了,而犹且自策自励,求念佛之多,果有何用?恐疑心未全销而已。是即净宗之所以信后称名,为报佛恩之行也。喻之:「信前念佛」:如厨下之膳,虽香味尽美,犹属主人所;「信后念佛」:如宾客已饱醉,陈谢主人,赏赞其香味。食前即「第十七愿」也;正尝其味,第十八之「三信」也;食后饱醉而欢喜,即「乃至十念」之信后念佛也。信前信后,名称虽殊,其体全正定业之名号一法是也,可知。

  二、「报谢大行」者:称无碍光如来名,以报佛恩也。凡报谢之意,非轻尔可起,必也先知其恩,而后有报德之志。但原其本,则彼恩人之念力,使他自然感动不已耳。忠之与孝,一皆由君父恩宠力之所彻底也。我佛世尊,曾告弥勒曰:

  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是即如来,慈眼视众生,平等如一子,遂至使众生,忆念其慈恩矣。由此昙鸾大师曰:

  菩萨归佛,如孝子之归父母,忠臣之归君后;动静非己,出没必由;知恩报德,理宜先启。

  念佛行者,一举一动,随顺佛意,为报恩之业。故佛之遣舍者即舍,佛之遣行者即行,佛之遣去处即去,是即动静非己之意耳。道绰禅师曰:

  无量愿行,由佛得成。为报恩故,常愿近佛。亦如大臣,蒙王恩宠,常念其王。

  是国王恩宠之力,能使其臣尽忠也。如来大悲之恩德,岂可不粉骨摧身以报乎。由此视之,则知恩报德之心,亦皆弥陀回向之赐,可知。

  问曰:已知如来恩德之深,欲报其万一。然而自顾,无财宝之可喜舍,身命亦不可轻,将何以表报恩之实乎?

  答曰:善哉善哉,凡夫谁不爱惜其身命哉!旷劫已来,惜此身故有此迷;有此迷故,使弥陀慈眼,垂大悲之泣。长时永劫,思惟选择,专求凡夫适宜之法,撰易行之一法,以开众生救急之便。是即念佛成佛之用心,全佛心也,大悲心也。若传此大悲,自一人及一人,自一方及一方,能使人念佛,则可以顺佛意,足以报佛恩,谓之报谢大行也。善导大师曰:

  或导从今至佛果 长劫赞佛报慈恩

  不蒙弥陀弘誓力 何时何劫出娑婆

  又曰:

  自信教人信 难中转更难

  大悲传普化 真成报佛恩

  「赞佛」者:称名也;「大悲传普化」者:称名号以化人也。一声之所闻,使?飞蠕动之类,皆生慈心,莫不欢喜,况人天乎。深山幽谷,战场商市,苟唱一声,则使闻者灭无量无边之罪愆,而得无尽无上之大利。净宗报谢之大行,不亦伟哉。白乐天曰:

  行也阿弥陀 坐也阿弥陀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

  自行化他之易行,可知耳。由此谓之:本愿之「乃至十念」刻其「体则正定业」也;指其「相则报佛恩」也;推其「用则度众生」也。净宗念佛,不亦伟哉。

  第八章 现生十益

  净宗「一向专念」之宗义,未曾说现生之祸福。故不得事余道、不得拜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视吉良日,以害一心之宗义也。楠公歌曰:

  为身思君兮 是二心兮 一心为君兮 不思身兮

  呜呼!忠臣之用意,凛乎千岁。净宗亦然,以一心为宗:专念弥陀,不念余佛,一向西方,不向余方;专为后生,不为现身;吉凶祸福,不得毫动其心也。由是,人或以本题,为非必要,盖未深会宗意之所致也。因逐条细释,而明信心之得益,并示行者用心。凡现生十益,皆是真实信心之法德故。《信卷》曰:

  获得金刚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道,必获现生十种益。何者为十:

  一者冥众护持益 二者至德具足益

  三者转恶成善益 四者诸佛护念益

  五者诸佛称赞益 六者心光常护益

  七者心多欢喜益 八者知恩报德益

  九者常行大悲益 十者入正定聚益

  信前凡夫,三恶火坑,临临在足下;信后行者,坐卧于十益中,其心常居净土,不亦奇哉。言横超五趣八难道等者:信之一念同时,六趣四生之因亡果灭,纵令我欲自堕地狱而不可得;欲堕饿鬼而不可得;三途八难,亦皆不可,以其因已亡故,果亦不可得。是无他,我等在光明摄取中,无量诸佛、无量菩萨,昼夜围绕。恶趣门皆闭,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耳。是此十益之所以存也。

  一者「冥众护持」益者,《乐邦文类》「慈云传」曰:

  据诸经意,归三宝,受持一佛名者,现世当获十种胜利。其第一曰:昼夜常得一切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

  《信卷》十益,取以为例,故以冥众护持居第一也。善导大师《观念法门》,出经文以晓念佛现益。今抄录其二三:

  文曰:

  若有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十往生经》

  又曰:

  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弥陀经》意

  又曰:

  《般舟三昧经》云:若人专行此念弥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诸天,乃至四天大王,龙神八部,随逐影护,爱乐相见,永无诸恶鬼神,灾障厄难,横加恼乱。既蒙护念,即得延年转寿,长命安乐。因缘一一,如《譬喻经》等说。

  冥众护持,率如此。念佛行者,宁必待咒术,而后攘灾乎。《六要钞》主曰:「吉凶祸福,本是妄情之分别也。学佛教人,不足措心。」又曰:「一切诸佛,共所护念,其益不空,虽不别念,蒙其利益。」故念弥陀,必得诸佛菩萨冥护。其垂迹天神地祗,又不可违本地圣虑。故专一心,唯念一佛,以之为要。

  第二「至德具足」益、第三「转恶成善」益者,先哲曰:十益中,除初后二益,中间八种,二益各为一对。今据其义,合以辨之。法位法师曰:

  若信佛名,能生善灭恶。

  今第二益生善,第三灭恶,因为一对。至德具足者,《净土论》曰: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是即名号功德,如上述。《一念多念证文》曰:

  金刚心之人,不知不求,而功德大宝,充满其身。

  元照《小经疏》曰:

  然我弥陀,以名摄物,耳闻口诵,无边功德,揽入识心。

  即「至德具足」之益是也。内已具至德,岂无外用,因有「转恶成善」益也。

  《乐邦文类》曰:

  还丹一粒,变铁成金;至理一言,转恶业成善业。

  凡夫本来无善造恶耳,今据法德,自然有此益。转恶成善,如变顽铁,以成黄金。

  问曰:现见念佛行者,依然不异信前之恶人,何也?

  答曰:其然岂其然,请试说之:凡信心之德,溢而成世间之道德。名号内薰,冥众外护,内外冥加,使行者自然反省改过,念念称名常忏悔故,自然有转恶成善之功。喻之:此有遗金,人见之,初一念:拾之,未曾有不良心。第二念思惟:暮夜无知者,取之无妨乎。第三念急取而怀之。第四念以后,窃喜意外得奇货也。呜呼!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人以下,滔滔皆是。若其念佛者见遗金,初一念不与前人异,二念以后必反省而谓:我目前有无量诸天,有诸佛菩萨,我在其围绕中,岂可「不与取」乎。于是,搜索其主而欲返之。若其反此,犹步前人之武,则可谓此人,未获金刚真心,故无此益耳。但此就行者用心而论耳。

  第四「诸佛护念」益、第五「诸佛称赞」益。《选择集》曰:「凡流五种嘉誉,蒙二尊影护」,是为一对。「诸佛护念」者,如《小经》说。又《安乐集》引《涅槃经》曰:

  常能至心,专念佛者。若在山林,若在聚落,若昼若夜,若坐若卧。诸佛世尊,常见此人,如现目前,恒为此人,而作受施。

  善导大师曰:

  专念弥陀名者,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

  又曰:

  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此三昧名定意。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则可得也。勿有疑相,如毛发许。

  此等文不遑枚举。获得金刚真心者,岂有毛发之疑乎。诸佛笼笼,常立在目前。若山谷、若城邑、若航海、若军阵、与诸佛同居。若每一称一拜,则诸佛必欣然鉴临;苟有懈怠放逸,则亦为诸佛之所环视也必矣,谁得无惭愧悔过之念乎。转恶成善之意,至此为验。「诸佛称赞」益者,《信卷》曰:

  《大经》言: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

  又言:其有至心,愿生安乐国者,智慧明达,功德殊胜。

  又言:广大胜解者。

  又言: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异门。

  又言: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释尊目我等为善友,何也?盖明信佛智之一念,弥陀之万德,揽入识心,便同弥勒。故善导大师释「芬陀利花」曰: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是名「五种嘉誉」。世间豪杰,犹爱其名,况念佛行者,已得嘉誉,宜战战兢兢,以保名誉耳。是亦行者之用心也。

  第六「心光常护」益、第七「心多欢喜」益者:以佛光常照护故,行者心多欢喜,是为一对。抑:十益中,此二殊铭肝。何者?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优胜劣败,剧恶极苦,无尊无卑,共忧钱财,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况水火盗贼,怨家债主,与痛共居。我等处此际,不遇本愿一法,则一生空愁死耳,岂可买一日之欢喜心乎。今也何幸,日在摄取中,愉愉娱乐,坐卧于光明,与诸佛同居,岂不亦乐哉。

  《观经》曰: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曰:

  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世界,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信之一念同时,亦在彼摄取中,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若在冥暗中,一声称佛,则佛倾其耳;匆卒间,一拜礼佛,则佛耸其目。使我等翻然自省,肃然自警。可以不欺暗昧,可以不愧天地,常与佛心同化,终身于欢喜三昧海,盖此欢喜,因佛愿而起故。《大经》曰: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触光柔软」之益:似念佛行者,人人有之。每忆念称名之发,我慢心为之折角,嗔恚心为之销焰,怖畏心为之屏迹。不汲汲名利,不戚戚贫贱,可谓住于欢喜三昧者。愚僧老来觉此感日新。

  龙树菩萨曰:

  菩萨在初地,心多欢喜,常念诸佛世尊,如现其前。

  《行卷》曰:

  获真实行信者,心多欢喜故,是名欢喜地。是喻初果者:初果圣者,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何况十方群生海,归命斯行信,则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是曰他力。

  然则我等凡夫,信之一念,住欢喜地,不啻齐初地菩萨,便同弥勒云。岂可不诚惶拜其恩哉,不堪欢天喜地之至矣。

  第八「知恩报德」益、第九「常行大悲」益者:「知恩大悲本」故,自行化他,为一对也。凡知恩者,人类道德之大本也。知君恩者忠也,知父母恩者孝也,知夫妇恩者和也,知兄弟恩者友也。苟生息天地间,而不知恩之一字者,恐不免为禽兽。龙树菩萨曰:「不知恩者,同于畜牲。」善导大师曰:「不行恩孝者畜牲也。」念佛行者,若顾生前,则身体发肤,无一不父母之恩;若顾身后,则往生之信行,亦皆弥陀慈尊之所赐。身心齐是他力恩,岂可自暴自弃,而不报其德乎。苟扩此心,则为忠为孝,为弟为友,有形无形,无处不恩所,无恩不可报。可谓人生之大义,于是乎大全矣。凡恩者不求报酬而惠物之意也:父母岂为求其子报酬而爱育之哉。佛慈尊亦然:长时永劫之大悲,单为我等,拔苦与乐,岂求其知恩报德乎。但其不求之,所以其恩之深入人心也。若以世间法律家论之,则无条约之报酬,未必履行而可矣。何者?父母育其子,与好事家之爱笼鸟池鱼同一般,恩德何有,知恩报德,亦皆不急之儿戏而已。是法律之与道德,所以天渊相反也。夫道德家,以知恩为万善之本,以不知恩为万恶之源也。现见世间,贵显诸家之内事,或不及田翁野媪之念佛和乐者,比比有之。是无他,贵显则法律是讲,未曾闻佛之冥加。翁媪则常在摄取光中,惮其冥见故。彼专争明文,而此则不欺暗昧;彼贤而益争,此愚而益和。呜呼!净宗知恩报德之益,不亦大哉。已知其恩,将报其德,如何则可?曰:有念佛一行而已。《正信偈》云:

  唯能常称如来号 应报大悲弘誓恩

  如上已明。次「常行大悲」者,《大悲经》曰:

  云何名为大悲:若专念佛,相续不断者,随其命终,定生极乐。若能展转相劝,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

  此经文以念佛往生,为「自行大悲」;劝他念佛,为「化他大悲」。净宗行者之大悲,亦易行哉。然则念佛一行,为自行,为化他。溢而为日用之忠孝;化而为内外之道德。其所益不亦广大无边哉。《十住论》曰:

  深行大悲者,愍念众生,彻入骨髓故。

  第十「入正定聚」益者:十益中以此为最要。《大经》曰:

  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如来会》曰:

  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处。

  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经文幽玄,似非现生正定聚。故今以祖意,对照二经文,绮互而取义,其意炳焉。曰:

  其有众生,若当生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生彼国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

  何以故?若邪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其意可知。「彼因」者:真实报土之正因,即金刚信心也。定散之机,不得真心故,谓「不能了知」也,即「不了佛智」是也。

  《易行品》曰: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地者,当念十方诸佛,称其名号。

  又曰: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文中曰「于此身」,曰「即入必定」,是亦显现益也。《论注》曰:

  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也。

  文中「佛力住持」者;佛威神力,即光明摄取力也。所谓「摄取不舍故,住正定聚」是也。《行卷》曰:

  言「必得往生」者:彰「获至不退位」也。《经》言「即得」,《释》言「必定」。「即」言:由闻愿力,光阐报土真因,决定时刻之极促也。

  《大经》曰:「即得往生」。《易行品》曰:「即时入必定」。善导大师曰:「必得往生」。经论释一贯,而「现生不退」之义大成矣。由此视之,经释诸文,曰「即得往生」、曰「住不退转」、曰「入必定」、曰「必定菩萨」、曰「名欢喜地」、曰「入正定聚」、曰「必得往生」、曰「便同弥勒」等,是皆信之一念所得之益,即入正定聚是也。窃案:光明摄取之人,喻之汽车乘客。「有进无退」者,不退位也;「必到所期」,是正定聚也。车中不妨谈笑眠食,所谓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是也;一瞬间千里如飞,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是也。现界他力,得益如是,况于佛愿难思哉。现生十益,略如此矣。

  第九章 二谛相资

  净宗立真俗二谛,以为宗规。曰:出世间法为真谛,念佛成佛是也;世间法为俗谛,国法为本、仁义为先是也。二谛相资,阙一不可,但推其源,则一信心之作用而已。何者?往生净土之真谛,固信心为本。信德内充满,溢而为报恩之业。人生日用之世务,一在报恩经营中而存焉。故在家为孝贞,在国为忠良,为文学、为经济、为内政、为外交。无一不流出于真实报恩心者。可谓二谛,其体唯一信心。古来以二谛,喻鸟有双翼,车有两轮,若阙其一,则不可飞走。二谛阙一亦然,岂可得往生净土乎。人或以俗谛为随他方便者,盖不会宗意也。凡真谛必具俗谛,俗谛未必具真谛,我徒宜铭心也。今辨本题,于中,真谛之一,如上缕述。因就俗谛分三门:

  一者「报国家」,二者「报国民」,三者「示用心」。

  亲鸾大师曰:

  为国家,为国民,须念佛。庆莫大哉。

  第一「报国家」者:报保护之国恩也。覆巢之下无完卵,国家倾覆,佛法何有。古来以佛法为护国之宝,佛教若衰,国运亦危。

  法霖法师曰:

  自古佛法,未尝不与国运,同其盛衰。

  传教大师曰:

  仁王法王,互显而开物;真谛俗谛,递因而弘教。

  国法为俗谛,佛法为真谛,递因相资,使国家安宁,人民齐得二世福利也。《涅?经》曰:

  如来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及比丘比丘尼。

  无国家威力,何以保护伽蓝哉;若无佛圣冥加,何以镇护国家于冥冥中,正人心非于暗暗里哉。是其相资递因,所以同盛衰兴替也。我念佛行者,生息于国家保护中,以得闻法,岂可须臾忘其洪恩乎。

  存觉上人曰:

  适受南浮之人身,幸遇西方之佛教,是以:生生所受六道之生,莫若此回人身之庆;世世所蒙国家之恩,莫若现在国恩之重。专修念佛之行者,饮一滴、受一食,总是国家之恩化,亦皆是国民之恩致也。

  苟行者之用意其如斯,则或际时之不祥,固不足介意也。唯须慎其独,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赤心报国而已。《大经》曰: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凡念佛行者,诸佛菩萨常随影护故,行者到处,佛亦游履也。灾厉不起,国丰民安,是谁之力也。若其一旦有缓急,义勇奉公,一死报国,前念命终于锋镝间,后念即生于安养国。以此,念佛行者,视死如生,欣欣报国耳,岂不愉快哉。呜呼!生而为国家之忠良,死而生净土之莲花。是念佛行者之所以报国家者,乃所以报佛恩也乎。

  第二「报国民」者:是亦念佛而报同胞兄弟之恩耳。我等何幸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于屋宅,于道路,行住安稳,果是谁力?岂无非我兄弟士农工商诸君之恩致哉。已知其恩,岂可无报,报之无他,唯有念佛一行耳。凡念佛之地,无灾厉,无兵戈,国丰而民安。其益于同胞兄弟者,岂孱少哉。

  宋文帝曰:

  佛理开奖人意,若使率土之滨,皆感此化,朕则垂拱,坐致太平。

  何尚之进曰:

  夫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亿千,而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则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

  抑念佛行者,令持五善,令舍五恶,故与五戒十善同其功,而易行易修,殊为奇特。可谓一人念佛,则家息一刑,万人念佛,则国息万刑。天下和顺,日月清明,可期而待。请试示五恶五善之一端。

  《大经》曰:

  强者伏弱,转相刻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恶逆无道,后受殃罚。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喑哑,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撮略下同

  此第一恶,诫杀生。反之为第一善,儒之所谓仁也。

  又曰:心口各异,言念无实。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妇,互相欺诳。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常怀盗心,希望他利,邪心不正,惧人有色。不豫思计,事至乃悔。

  此第二恶,诫盗心。反之为第二善,儒之义是也。

  又曰:常怀邪恶,但念YIN佚,烦满胸中,爱欲交乱,坐起不安。眄睐细色,邪态外逸,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恣心快意,极身作乐。

  此第三恶,诫YIN佚。反之为第三善,儒之礼是也。

  又曰: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谗贼斗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二亲,轻慢师长,朋友无信,为恶无耻,不畏天地、神明、日月。

  此第四恶,诫妄语。反之为第四善,儒之信是也。

  又曰: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业,家室眷属。饥寒困苦,父母教诲,嗔目怒应。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之心。耽酒嗜美,饮食无度。无义无礼,无所顾难,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六亲憎恶,愿令其死。

  此第五恶,诫饮酒。反之为第五善,与儒之智同。曰五常、曰五戒、曰五善、名异而意同。但佛语痛切,使闻者悚然诫慎。念佛行者,自然有进善之实。

  佛说五恶五善毕,更谕曰:

  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

  「佛之威神力」者,若约弥陀而论,即是「光明摄取力」也。此力能令我等,不知不识,持五善,舍五恶,以增进道德也。苟舍恶而持善:则家无不孝之子,可以乐其父母;邑无YIN佚之风,可以乐夫妇;国无盗贼,可以乐官民。人人讴歌鼓腹而乐百年者,其惟念佛一法为然。况乎崇德兴仁,务修礼让,进而为尧舜民,亦未为难。念佛之益,不亦大哉。是为报国民之妙术也。

  第三「示用心」者:念佛行者之用心也。兹因先哲法语,私加微意,以作歌章一篇,名净宗行者用心歌。其词曰:

  行业虽疏兮莫疑虑 经有乃至一念之要文

  根机虽劣兮勿卑下 佛有拯救下根之大悲

  睡去一夜兮 卧在光明摄取床

  醒来一日兮 坐在常行大悲场

  称名可喜兮 佛恩报尽故

  不称亦喜兮 业事成办故

  宜顾身之分限兮

  勿忽佛之冥见兮

  我家长公有绝句一章,亦行者用心,记示诸莲友:

  步步光明际 声声摄取中

  三百六十五 日日在春风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要学佛,怎么个学法?要用佛的标准,改正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这叫学佛。一定要用佛做标准,不可以用人做标准!我们学佛,把自己所有一切违背自性的行为统统修正过來,这叫“修行”。“行”就是行为,起心动念是思想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一切造作是身的行为,行为再多,佛只用三个字,“身、语、意”,全部包括了。修行非常重要,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时时刻刻要有高度的警觉!自己念头一起,要知道这个念头是善念、是恶念,要知道这个念头该不该起。就算是善念,最好第二念就要立刻换成“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