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思想的十二缘起说: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


2014/9/3    热度:421   

唯识思想的十二缘起说: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
叶阿月
台大哲学论评第四期
(pp.61-75)
61页
《十地经》卷第四现前地中所说的"`cittamatram idam yad
idaim traidhatukam`"(1)(凡是属于三界的东西只有心而已),
及《中边分别论》相品第八偈中所说的"`abhutaparikalpas ca
citta-caittas tridhatukah`"(2)(虚妄分别是属于三界的心与
心所 )的文意是很有名的。它们的意思是:以空间方面来说,所
谓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的心心所皆是虚妄分别;又以时间方面来
说,三界的心心所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轮回之所以生起的所依
性 (`asrayatva`)。因此《中边分别论》相品第九偈,在明了虚
妄分别刹那展转的生起相以后,于第十偈及第十一偈,为进而说
明虚妄分别的轮回生起的杂染相,还采用原始佛教以来重要教理
的十二缘起而根据唯识说,来解释其意。尤其把十二缘起当做三
种 (烦恼,业,生),或二种(因、果),或七种(从颠倒因至厌怖
因)的杂染来说明。世亲对此解释:“这些所有的杂染
(`Samklesa`)是从虚妄分别(`abhutaparikalpa`)发起”(3)其意
表示十二缘起都是从虚妄分别的心心所生起。《十地经说》:“
十二的有支 (`bhavanga`)
──────────────
1.Dbhs(`Dasbhuanika-sutra`)BST(Buddhist Sanskrit Text,
INDIA)No. 7. p. 32. l.9 Rahder本p.49.罗达摩译:佛说十地
经卷第四译为“所言三界此唯是心”《大正大藏经》(以下略称大
正)10. p.553上)鸠摩罗什译:十住经译为“三界虚妄,但是心作
”(大正10.p.514下)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略称八十华严
)译为“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大正10.p194上)。
2.MAVB(`Madhyantavibhaga-bhasya`),长尾本(长尾雅人编、东
京、铃木学术财团出版1964)p.20.l.14. Pandeya本(Motilal
Banarsidass, INDIA出版,1971)p.24玄奘译:辩中边论译为
“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大正31.p.465上)真谛译:中边
分别论译为“虚妄总类者,三界心心法”(大正31.p.451下)
3.MAVB长尾本p.22.l.8. Pandeya本P.32.l.14
62页
实在皆依[一](4)心”。虽然此文没有明示其一心是虚妄分别的心
,但此经继续说:“[若问]这是何故?[其答案是:]于某事
(vastu)发起具有贪欲的心时,其(心)即是识(`vijnana`)”。由
此可见,当做十二支(缘起)所依的心是具有贪欲皂心,即是杂染
疕(5)皂识。关于《中边分别论》所说的虚妄分别的心,即是识
的同义语,(6)除了相品第八偈串能看出以外,在其第三偈说明
虚妄分别识的特质中也可以得知。因此《摄大乘论》为了证明属
于依他起性的虚妄分别的十一识都是唯识时,也引用《十地经》
的三界唯心的文句。(7)虽然真谛译木与玄奘译本所译不相同,
而把唯心译为唯识,但无性释本曾注释“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此
言显示三界唯识”。(8)由这点可以说,《十地经》所说的三界
唯心,在《摄大乘论》是当做虚妄分别的心识。因此站在唯识说
的立场,认为十二缘起是依据虚妄分别的心识,也是理所当然的

──────────────
4.前偈BST No.7. P.32 l.11写:"`cittasamasritam`"(依心)但
Kondo本p.98l.10及Rahder本p.49写"`ekacitta samasritani`"
(依一心)。参照玉城康四郎:“心把捉?展开一天台实相观?
中心???-”(东京、山喜房佛书林出版,昭和36年)p.33,
汉译十地经(大正10.p.553上)及八十华严(大正10.p.194上)皆
译为“皆依一心”。但,十住经(大正10.p.514下)译为“皆依
心”。
5.世亲的十地经论卷第八(大正26.p169上)说:“论曰,但是一
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
第一义谛,此观有六种,一、何者是染染依止观,二、因观。
....。是中染依止观者,因缘有分依止一心故,....论曰此是
二谛差别,一心杂染和合因缘集观....”。由此文意,可以说
其一心也是杂染心。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经(以下略称P版)卷第
104.p.103-5-4所说的“从杂染智(`ses`)观察杂染的所依
(gnas)的此与汉译的染染依止观的意思差不多,但是其p.
10-5-5,对染依止观的说明解释:“唯依止诸有支离我的心,
[就是]根据一心故”。此说明是比汉译的“因缘有分依止一心
故”,清楚地表明其一心是“离我的心”,因此玉城博士评示
世亲对三界唯心的心看做真心。(参照前揭玉地本p.51)尤其对
汉译的“一心杂染和合因缘集观”西藏P版(p.104-1-2)省略“
杂染”文句。由此可见汉泽与西藏译有差异。总而言之,虽然
十地经的唯心,还有很多皂问题,但此处的主要点是根据经文
所说的“贪欲的心”而看其心是杂染心。
6.MAVB长尾本p.20. Pandeya本p.24.25第八偈前半说“虚妄分别
是属于三界的心心所(`citta-caittas`)”,而后半偈说:,
"`tatrartha-drstir vijnanam tad-viseas t ucaitasah`"真
谛译:“唯尘智名心,差别名心法”。玄奘译:“唯了境名心
,亦别名心所”。此偈文中的:"`vijnana`"(识)是相等于两汉
译的“心”,因为后半偈是对前半偈所示的虚妄分别的心
(citta)的说明。于此可见“心”是“识”的同义语。第三所说
的虚妄分别的特质,主要是表示识当做外境(artha)等四种的显
现。
7.摄大乘论、佐佐木本(佐佐木月樵:汉译四本对照摄大乘论、日
本佛书刊行会昭和34年)p.30.同附录西藏译47.P版卷第 112.
p.222-2-7.
8.无性释:摄大乘论译,大正31. p.400中。此外,唯识二十论,
大正31. p.74中,及大乘唯识论,大正31. p70下,也有以三界
唯心说为三界唯识。
63页
诸唯识论串说到十二缘起的,主要是《中边分别论》、《摄
大乘论》、《瑜伽师地论》及《成唯识论》。首先,应看《中边
分别论》相品第十偈与第十一偈的前半文。
"`Chadanat ropanac caive nayanat samparigrahat
puranat triparicchedad upabhogac ca karsanat 10.
nibandhanad abhimukhyad duhkhanat klisyate
jagat`"
(覆障故、安立故、又将导故、摄持故、圆满故、三分别
故、受用故、引起故、连缚故、现前故、苦故,[所以]
众生被苦恼)。
这说到了从“覆障故”至“苦故”的十一种理由。这十一种
理由照其顺序与十二缘起的各支有关,而成为诸众生之所以苦恼
的原因。因此在下面我们将说明与十一种理由有关的十二缘起的
意思,并探究其中所包含的心识说与诸唯识论书、阿含经等的学
说到底有什么相异之点。
(一)、无明、行
大部份的汉译阿含经都说明十二支缘起,(9)但巴利阿含经所
说的缘起说却是九支,或十支。(10)亦即省略无明与行的二支。
虽是如此,巴利《相应部》(11)也有叙述十二支的,因此不能说
无明与行的二支是代所附加。尤其多数的汉译《阿含经》都叙述
十二支,所以无明与行是十二支中重要的支分,以致部派佛教与
中观佛教(12)所说的缘起说都引用十二支缘起说。《相应部经典
》所说的"`yad idam nama-rupa-paccaya vinnanam
vinnana-paccaya nama-rupam`"(13)(这就是识缘名色,名色缘
识。)是很有名的。但主张识(`vijnana, vinnana`)之作用的唯
识论书,并没有像它以识与名色相互依存的缘起为最终,或最初
的支分,而采用十二支说的无明与行二支
──────────────
9. 赤沼智善: “原始佛教之研究” p.238.268 其他对阿含经及
原始佛教的十二缘起的研究论文有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
第五章、“特?十二缘起论?就?”,水野弘元:“十二缘起
说????: 特???心理的见方 ( 印佛研究第三卷第一号
p.111 以下。其他还有很多种;于上省略。
10. 长部大缘起 (D. N. 15.`Mahanidana-sutta`)说明九支,
而长部大本经(D. N. 14.`Mahapadana-s.` Ⅱ.p.31-2),
参照木村:原始佛教思想论,(日本丙午出版、昭和2年)p.
238.241.但是昭和43年大法轮发行本是p.199。
11.据前揭木村本p.242所说,相应部的毗婆尸经(Vipassi sutta
S. N. Ⅱ. p.5-7)及S. N. Ⅱ. p.2有说明十二支。
12.大智度论卷第5、第9、大正25.pp.96上100中,水野,前揭本
pp.13.14.参照。
13.S. N. Ⅱ p.104杂阿含12.大正2.p.80中-下、D. N. D. N.Ⅱ.
p.5-7.
64页
作为识的所缘,以表示其二支在虚分别的心识说中扮摈重要的角
色。
关于苦恼众生的理由“覆障故”(`chadanat`),世亲在《中
边分别论》说:“由无明障害如实见(`yathabhuta-darsana`")
的缘故”。安慧在《`Tika`》中,对此注释:“无明就是不见性
质的缘故 ....障碍实见生起的缘故”。(14)据《阿毗达磨法蕴
足论》(以下略称《法蕴足论》)卷第十一的说明,无明是无知,
就是对内、外、内外及四谛乃至六触处都没有如实知道的无知。
(15)《十地经》说:“对诸谛没有胜义地现知(`anabhijnana`)
,就是无明”。 (16)《八十华严》及《十地经》的说明与梵本
同义。但《十住经》说:“不如实知诸谛第一义故,有无明覆心
”(17)。如上述所说,无明因为有覆障如实见或心的性格,所以
众生受苦恼。
然而,如此以无明为缘的诸行是那一种的行为?关于此问题
,《杂阿含》卷第十二只有简单说明身行、口行与行三种而已。
(18)《法蕴足论》卷第十一说:“无明为前行;无明为标帜;故
起无量种恶不善法....乃至无明为缘、造福、非福及不动行....
”。(19)安总合上述的说明,而在`Tika`中说:“诸行是以身、
语、意业的福(punya)、非福(apunya)及不动(`aninjya`)为自体
,而现行后有("`punar-bhava`")的缘故:这就是行(`samskara`)
”。 (20)
《十地经》说:“执我....求有与无,专为不如理作意(`
ayoniso-man-asi-kara`),乃至积聚福、非福及不动的行”(21)
。此外又说:“事(vastu)是行”。(22)其意表示:行是一切的
结果与原因的基础(`vastu, foundation`
──────────────
14.MAVT.山口梵本p.35 l15-17. Pandeya本、p.28 l.23-25.据安
慧的说明,此处所说的实见是出世间的慧,但为达到得智及其
出世间慧而加行的闻,思与修所成的慧也是实见。MAVT山口梵
本p.35.l.18-20., Pandeya本p.28. l.25-27。
15.法蕴足论卷第十一缘起品21-1. 大正26. p.505下
16.Dbh B. BST本No.7. p.31. l30. Rahder本p.48. Konds本 p.97.
l.13.
17.十住经,大正10. p.514下。
18.杂阿含卷第十二(298),大正,P26. p.505下。
19.法蕴足论,卷第十一、大正26. p.506上。
20.MAVT山口梵本p.36. .1-3. Pandeya本p.29. l.2-3. 瑜伽论卷
第三十一、大正30. p454中说:“....愚痴为先,生福、非福
及不动行。行能摄受后有之识令生有芽,谓能摄受识种子故
”。 Wayman::`Amalysis of the sravaka bhumi
Manuscript`. p.114的文意与汉译多少相异。本论文注26参照

21.Dbhs. BST. No. 7.p.31. l.17-19. Rahder本p.48. Konds本
p.97. .1-5
22.同上p.32. l.12 "`vastu samskaro 'smimoho 'vidya`"
65页
);所以说事是行。
玄奘译的世亲的《摄大乘论释》中,说明由无明力所起的两
种执著是(23):[一],因为不知阿赖耶识是分别自性的缘起(即依
止阿赖耶识生起诸法的意思),所执著自性等是诸法因。[二],因
为不知分别爱非爱的缘起(即十二缘起)所以执著我是作者与受者
。如此表示其两种的“执著”皆是无明所生之行。然而关于前者
的“执者”,西藏文(24)译为sams(心、思惟),而对后者的“执
著”译为`ses`(知)。由此点可见当做行(`samskara`)的“执著
”是对某事的思惟或知解所引生的行为。
以上所说的身行、口行、意行及其种种的执著行为的诸行,
并不是在行为发生后就消失其影响力,而是在事后必定以某状态
留存于心中。就是说我们时时时刻刻皂所有行为经验必被积蓄保
存,而形成我们的知能与性格等。(2)换一句话说,构成我们现在
的知能与人格的潜在势力就是“行”(`sams-kara`。因此关于第
二苦恼众生的理由“安立故”(`ropanat`)的意思,世亲说:“
业的习气被诸行安立于识(`vijnana`)中故”。其中的、
"`vijnana`"玄奘与真谛都译它为“本识”,安慧也解释它是阿
赖耶识,(26)并不是转识的意思。其意可以解为诸行为发生后,
于本识中安立其所经验的潜在势力(习气),由此再发生其次一刹
那的新行为:这是刹那展转生起相的学说。但是安慧在`Tika`中
却没有这种看法,而把它看为对余生的生起相。因为他主张:“
有断绝转识能引导生处(`utpattisthana`)是不可能的....所以
在转识中由诸行安立业的习气是不能的”。换句话说,他主张只
有阿赖耶识才能引导生处。他又解释“业的习气”是“未来生的
种子、[或]因的体(`hetu bhava`)”。由此点可以看出安慧把无
明与行看做是属于过去世,或在世的因。我人也可推想:因为当
做原因的习气(即是未来世的根源)安立于能引导生处的阿赖耶识
中的缘故,所以安慧把它看做是对余世的生起相
──────────────
23.摄大乘论释,大正、31.p.329上、佐佐木、对照本p.13.附录
西藏译19. p版卷第112. p.219-1-6.关于前者(分别自性)是相
等于中边分别论所说的虚妄分的刹那展转的生起相,而后者(
分别爱非爱)是私于轮回生起的杂染相,就是十二缘起,但摄
大乘论对其十二支的内容没有说明。
24.D版、东北No.4050 1316-132a
25.水野弘元:“原始佛教”pp.154-155,
26.`vijnana ity atralaya-vijnanam abhipretam na tu
pravrtti-vijnaniam` MAVT山口梵本P.36. l.15-17.
Pandeya本p.29. l.12.。
66页
的根源。
《瑜伽师地论》所说的“阿赖耶识先世所造业行为因....
(27)”与上述的文意相同。因此“安立故”就是由于诸行使识的
有种子长的缘故,(28)以致众生受苦恼。这当然是以烦恼为中心
来看“行”(`samskara`);然而不是无明为缘,而以智慧为缘的
行为,亦即知四圣谛的真理,或根据正当的人生观所造的行为,
其所积集的习气,当然不会招引苦恼与不幸的后果。站在主张缘
起性旳唯识说的立场,这种看法是可以承认的、例如虚妄分别也
有还灭缘起的净识说。不过此处的《中边分别论》把重点摆在虚
妄分别的轮回生起(流转缘起)的杂染面来说明。
(二)、 识、名色、六处
据《杂阿含经》的说明,识、名色、六处是六识、五蕴、六
入处(根)。(29)但此三支也可看为次支“触”的根、境、识等三
要素。因为杂阿含卷第三说:
“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如是缘耳、鼻、舌
、身、意,缘意及法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30)
由此得知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境与眼等六识能三事和合而生触
。因此为配合上由此得知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境与眼等六识能三事
和合而生触。因此为合上述的识、名色、六处为识、境、根,可
以把名色解释为与识相对的外境(色等的六境)。(31)关于发生触
的三事的顺次,一般来说是根、境、识,但十二缘起的顺次的识
、名色(境),六处(根)。因为其三事是同时存在,所以其顺序两
者都可以。但后者的顺序,与其说是表示识的认识作用,不如说

──────────────
(27)瑜伽论卷第五十一、大正, 30.p.579上、宇伯寿:“印度哲
学研究”第六卷, p.546.
(28)MAVT山口梵本p.37.l.4-5. Pandeya本p.29. l.19."
`samskarair vijnane punar-bhavabijadhanat jagat
klisyate`"。前揭注(18)所说的瑜伽论卷第三十--的意思与
此意多少相异。Dr. Wayman(前揭本p.114)说:
"`punar-bhava-vijnanan-kura-pradur-abhavaya tadbiam
vijnana parigrhitam`"(为使后有的识生芽,其种子被识所摄
受 )。此文与`Ti ka`同样表示识保持种子的趣旨。
(29)杂阿含经卷第十二(298),大正2. p.85上S. N.Ⅱ. p.3说名
色的名(`nama`)是受,想、思、触、作意,但汉译本说受、
想、行、识的四无色阴。
(30)杂阿含经卷第三(68),大正,2. p.18上。
(31)水野弘元:原始佛教p.16有主张此学说。又他在“十二缘起
????”日本印佛研究第三卷第一号p.19中、引用故赤沼
智善教授及舟桥一哉教授明示名色是识的对象,尤其为证明
其学说而引用汉巴杂阿含说:“内有识身、外有名色、由此
二缘生六触处”、参照赤沼:“原始佛教之研究”p.256舟
桥:“原始佛教思想?研究”p.107
67页
表示识体,就是先有识体,然后名色(境)显现,同时在完具六处(
根)时才发生三事和合的触。因此水野博士以为种顺序比较合理。
(32)
此处所说的识是识体,其意是指认识的主体,并不是指轮回
的主体。因为《中阿含经》曾说一位渔师之子,名为荼帝的比丘
(`Satissa nama bhikkhuno`....)执著「此识是流转轮于生死,
并不是别的东西”(23)的恶见,对他激烈反驳,然后教他识是缘
起(`paticca-samupannam vinnanam`)的道理。
以上是阿含经所主张的是识六识,也是认识的主体,并不是
轮回的主体,因为识是缘起性。此外《杂阿含经》所说的识与名
色的互相依存关系的心识说也是很有名的。其学说不但在《法蕴
足论》(34)有详细的说明,也常被唯识论书所引用。因此下面将
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来看诸唯识论的解说。
首先关于《中边分别论》所说的苦恼众生的理由“将导故”
(`nayanat`),世亲主张:“由识(`vijnana`)使到生死故”。就
是表示十二支中的第三支“识”的作用是保持后有种子的习气,
而引导从死处至生死。此处的"`vijnaana`",真谛译为“本识及
意识”,玄奘译为“有取识”。其意都是表示引导生处的结生识
(`prati-samdhi-vijnnan`)。不过依据玄奘译,可推想他不承认
本识是结生识。但真谛承认本识以外,染污意识也具有结生识的
作用,这是两者的相异点。然而依据《摄大乘论》(35)所称位的
结生识是染污意识来看,真谛译的“意识”是没有错误。虽然他
在意识以外又本识为结生识,以致令人推想他承认本识意识的两
识存在,而与他己的一识思想发生矛盾,但是若据《摄大乘论》
所说的意思:中位的染污意识在母胎与羯罗蓝(kalala)和合时,
其染污意识就从中位消灭,又其时的和合识不是意识,而是异熟
识的一切种子识。(36)因此可以说,真谛所说的“本识及意识”
不是两识的意思,而是结生识的同义语。(37)
──────────────
32.水野:“十二缘起????”(前揭)p.20
33.M. N. 1 (38) `Mahtaanhasankhayasutta`(大爱尽经)p.256
"`idam vinnanam sandhavati samsarati anannan-ti`"中
阿含经卷第五十四(20)茶帝经、大正, Ⅰ. p.766下一
34.法蕴足论卷第十一、大正26. p.507中-下。
35.摄大乘论、佐佐木、对照本p.18
36.同上p.18,同附录西藏译28p版卷第111. p220-2-2.
37.主张染污意的结生识不是阿赖耶识的别体的学说出于山口益;
“中边分别论释疏”p.68注(5)及宇井;“摄大乘论研究”
pp.307-8.
68页
又玄奘对结生识译为“有取识”,与安慧在Tika所说的“缘
行的前时的存在(有)识”(`purvakala-bhava-vijnana`)(38)同
义。又《三十颂释》说:(39)“没有阿赖耶识时,轮回的流转
(`samsara-pravrtti`),或还灭(`nivrtti`)是不合理,其中轮
回的流转,就是在他众同分中的结的缚....”。由此说明可以看
出结生识识也是阿赖耶识的同义语。
十地经说:“依住行(`samskara-samnisrita`)的最初的心
是识(`prathanam cittam vijnana`),(40)此外又叙述识的二种
作用:(41)[一],作有的结生,[二],为名色的现起的原因。由
此可说《十地经》也有结生识的文意。因为《十地经》不是唯识
论书,所以其结生识并没有看做是阿赖耶识的同义语。虽然《十
地经论》中世亲说:“凡夫如是愚痴颠倒,常应于阿梨耶识及阿
陀那识中求解脱....”(42),以致世亲把十二支中的识看做是阿
梨耶识,但却没有表示它是结生识。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说:
“由此随业识,乃至命终终流转不绝,能为后有相续识因
,此识将生果时,由内外贪爱正现在前,以为助缘....在
母腹中以因识为缘,相续果识前后次第而生....”(43)
此文中的重要点是说明随业识是因识,而相续识是果识,以
示在胎中的因果关系。虽然此文中没有《摄大乘论》所说的染污
意识、和合识、一切种子识、阿赖耶识等名称,但又说明此果识
在胎中的羯罗蓝等位与名色俱,到衰老时转成受业的名色与异熟
果,也就是说异熟识依名色而继续转。尤其卷第五十一为了证明
阿赖耶识的存在所说的八种相中,其第二相的说明是:“若无阿
赖耶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因此《瑜伽师地论》的后有
相续识,
──────────────
38.MAVT山口梵本p.37. l.10-11. Pandeya本p.29. l23杂集论卷
第四、大正、31.p. 711下也有叙述“有取识”。
39.`Levi`:`Trimsika` p.14-15
40.D bh S,βST. No7. p.31 l.31. Rahder本p.48.八十华严与
汉译十地经是与梵文本同样的说明,但十住经说:“依诸行、
有初识”。
41.同上p.32-l.19. Rahder本p.49.
42.十地经论卷第八、大正26. p.170下,此处是对大悲随顺观的
四种中的第二,余处求解脱明的,然而P版卷第105-3-2以下
的文的说明与汉译有多少相异。尤其汉译说阿梨耶识以外也有
说阿陀那识,但西藏译"`kungsi dan hyng pahi rnam par
ses pa rnams`"”,就是说阿赖耶识与诸转识这是两者的相异
点。
43.瑜伽论....九、大正,30. .321上,此文意与卷第九十三的文
意相同。
69页
或异熟识,可以说是阿赖耶识的同义语,以上诸唯识论所解释的
识是注重于结生识,其意义与初期的阿含经所说的识不同。
其次关于苦恼众生的理由“摄持故”(`samparigrahat`),
世亲说明:“由名色摄持自体(`atmabhava`)(44)的缘故”。据
安慧的解释,名色是五蕴。又说它是受结生的揭逻蓝(kalala)与
頞部昙(arbuda)等未生位,而以识为缘的名色。这当然与杂阿含
以认识论来说明不相同。
关于《杂阿含》所说的“名缘识、识缘名色”的互相依存说
,《法蕴足论》虽有认识论的解释,但还有底下胎生学的说明:
“此识无间于母胎中与羯剌蓝自体和合,此羯剌蓝体和合
名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识名为名,是名识缘名色....尔
时非理作意俱生,名色为缘起俱生识,是名名色缘识。”
(45)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46)也用胎生学的方式说明识与名
色的互相依存关系。然而其卷第九(47)与卷第九十三虽也有如上
述以胎生学来说明,但却还有认识论的说明。尤其卷第九十三说

“异熟生识,复依名色相续而转,谓依眼等六依转故,由
是说言名色缘识,俱生五根说名为色。无间灭等说名为名
,随其所应能与六识作所依止,识依彼故,乃至命终数数
随转。又五识根,根依大种,根处大种,所生诸色及诸余
名。由彼执持所有根等,随在相续流转不绝,此二总名随
转依止,由是故言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于现在世犹如束
芦相依而转,乃至寿住如是....”。
此文中把名色解说为六根,即是把识之认识要素的俱生五根
视为色,而无间灭[识]视为名,所以此名色是六识的所依(六根)
。但识常执持所有的根等,以致其两者的关系:识缘名色、名色
缘识,就如束芦相依而转。
《成唯识论》卷第三说:
“又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
....。若无此识
──────────────
44.关于此`atma-bhava`,山口博士译为“后世的身”(中边分别
论释疏p.59,长尾博士译为”自己的存在”(世界名著,“大
乘佛典”p.405)。
45.法蕴足论卷第十一,大正,26. pp.507508上。
46.瑜伽论卷第十一、大正、30. p.328上。
47.同上卷第九、大正30 p.321中,卷第九十三,大正 30.
p. 827. 下,同页注“依”是“根”。
70页
,彼识自体不应有故。....眼等转识摄在名中,此识若无
,说谁为识,亦不可说名中识蕴,谓五识身。识谓第六识
,羯逻蓝时无五识故,又诸转识有间转故,无力恒时执持
名色,宁说恒与名色为缘。故彼识言显第八识。”(48)
此文强调名色与识互相关系中的识,并不是眼等诸转识,而
是第八识,(48)因为有此第八识时才能执持名色;换言之,必须
有第八识的识及诸转识的名,与其相对诸法的色才能成立互相展
转。又《摄大乘论》所说的“若离异熟识,识与名色互相依,譬
如芦束相依而转,此亦不成”(49)的文意也与此意相同。此学说
,当然,是从世亲在《十地经论》简述的“识名巴迭互相依”
(50)的学说所发展的唯识说的特色。
其次关于苦恼众生的理由“圆满故”(`puranat`),世亲简
单说:“由六处[圆满故]”。据安慧的注释,(51)名色[刚成]时
没有眼等的处(`ayatana`),所以身体并不圆满。又该时虽有身
处(色)与意处(名),但没有能依(`asrita`)与所依(`asraya`)的
圆满,所以它并不圆满。然而成立六处时,眼等已经具足,所以
其所依就成为圆满。此解释可以说与前述的识与名色的说有关,
柁们都是胎生学的说。《瑜伽师地论》卷第十说:“结生相续,生
相续故,诸根圆满....”,(52)这也是同样的属于胎生学上的说明

举要说,《中边分别论》所说的识、名色、六处的说明并没有
像《杂阿含》卷第十二所说的那样,以认识论的观点来说明。但可
以说是受部派佛教以来所解释的三世两重因果说的影响,所以用
胎生学的方式解释无明与行是过去世因,而于现在世生出身心的形
成状态。关于胎生学的说明在《阿含经》是属于鲜见的学说,然而
《增一阿含》也有这种学说。(53)何况经过部派佛教以后的《中
边分别论等诸经论中说明“识”是“结生识”也是势所使然。尤
其《阿含经》中识与名色互相依存的重要学说,被《瑜伽师地论
》、《
──────────────
49.摄大乘论、佐佐木对照本 p.19
50.十地经论卷第八、大正26. p.169,上P版卷第104. p103-4-7.
51.MAVT山口梵本p.38. l.6-12. Pandeya本p.30. l.15-18.
52.瑜伽论:卷第十、大正,30. p.324下
53.增一阿含经卷第十二、大正,2. p.602下
71页
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所引用,而当做胎生学上,或认识
学上的说明,可谓是唯识学说旳特色。然而此学说在《中边分别
论》并没有说明。我人可推想其因是:此论特别想强调当做染污
面的虚妄分别的心识,必须与无明与行连结,才能做为轮回生起的
作用。十地经的心识说除了以十二支的识看做结生识以外,又特
别主张三界唯心,或十二支依一心。这一有名的心识说当然表示
真实心,但也可以说与染污心共通。
(三)、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关于苦恼众生的理由“三分别故”(`triparicchedat`),世
亲只有简述:“由触[分别故]”。虽然《杂阿含》卷十二说,触是
眼触等的六触身的意思,但安慧与《杂阿含》卷第三同样说明根
、境、识等三种和合时,才有触的成立。前面曾说过:以根、境
、识为十二支中的识、名色、六处等三支的学说,是把十二支解释
为日常心的刹那展转的因果关系的学说;与此相反,以十二支为三
世两重因果关系来解释的学说,是提识、名色、六处解释为母胎内
的身心形成状态的学说。因此,说明触的根、境、识的三种和合,
当然是说明具备六根与六识圆满的身体出母胎后,直接与外界的六
境接触的意思。安慧对此没有说明,然而,如前所述,他在六处的说
明中,曾解释说:名色位时,没眼处丢,所以身体没有圆满,但在六处
位时,眼等已经具足,所以身处圆满。因此对此处的触,所解释的根
、境、识的三事和合的说明,当然可以说是圆满身体出母胎后之事

其次关于苦恼众生的理由“受用故”(`upabhogat`),世亲简
述:“由受[受用故]”。《杂阿含》卷第十二说受是触受等的六
触受。据安慧在`Tika`中的注释"upabhoy"有对“受”享受,及对
“受”知觉的两意,即是享受福等的业果(karma-phala)(54)故,
受是受用。又知觉苦、乐、舍等的绿故,受是知觉(anubhava)。
无论如何,其意解释知觉乐等时,于彼增长乐等的缘故,由随贪、
嗔、痴而众生被苦恼。
还有关于苦恼众生的理由“引起故”(`karsanat`),世亲说
:“由爱[引起]从业所引发的后有故”。《杂阿含经》卷十二说爱
有欲爱、色爱、无色爱的三种,而《相应部经典》(55)说色爱乃至
法爱的六种。无明是引起苦
──────────────
54.MAVT山口梵本p.38. l.25.但Panpeya本p.31.l.3.没有phala(
果)的字。
55.S. N. Ⅱ. p.3.
72页
恼的根本原因,而此爱也同样是引起苦恼的直接原因。因此据三世
两重因果来说,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是引起现在世的识与名色等的原
因;与此相对,现在的爱是引起未来世的结果,即是后有的身体的原
因。据`Tika`所说的主旨来看,(56)缘无明的诸行因更进一步熏习
于识,以致生长后有的种子,而为引起后有的身体的原因;其后有的
身体更以爱的欲求为原因而再生后有。此文意虽然与两重因果的
说明有同样的旨趣,但也可以视为一重因果的学说。亦即爱能引起
后的必然条件是:先由根、境、识的认识作用而发生苦、乐等的感
受,然后再由其诸感受而发起贪、嗔、痴的诸行;此诸行在识中当
做诸业习气,而成立后有的种子为根本原因;此根本原因再受爱欲
这直接原因的滋润,就像爱水旳滋润一样,才能引起后有的再生,这
样的过程足以表示一重因果的关系。
又关于苦恼众生的理由“连缚故”(`nibandhat`)世亲说:“
由诸取而使识与随顺再生的爱欲等[连缚故]”。真谛对此译为“
执著者,由四取能令诸识染著欲等,四处随从得生故”。其中“取
”(`upadana`)是取著的意思,这是从爱僧的心念,生起强力的取
舍选择的行动。《杂阿含》十二说“取”有欲取、见取、戒取、
我取的四取。安慧解释:“由有现贪与欲贪相的四取,使业所引的
识连缚于随顺生的欲(`kama`)、见(`drsti`)、戒禁(`silavrata`)
,我语(`atmavada`)而使立住,因为识是由现贪所起的缘故”。由
此诸文意而得知:真谛对“诸取”译为四取是与阿含及安慧的学
说一致的。
总之,如前所说,爱引起后有的生时,必须诸行于识中安立后有
的种子,而使其保持后有的种子的识与随顺再生的欲等连缚而安住
,因为诸取有如此的职务,所以取支与爱支都相等于最初的无明支
。此中特别强调:因为由诸取使识连缚,以致使众生有种种苦恼。
其次,关于苦恼众生的理由“现前故”(`abhimukhyat`),世亲
说:“为了由有(bhava,存在)对后有(punar-bhava,再生)给与结果
成熟(`vipaka`异熟),以致[在过去世]已作的业现前故”。关于有
支的说明很多。据《杂阿含》十二所说的“有”是欲有、色有、
无色有的三有。(58)《法蕴
──────────────
56.MAVT梵本p.39. .5-9. Pandeya本p.31. l.6-8.取其文意。
57.同上p.39. l.12-14. Pandeya本p.31. l.11-14.此本没有初句
“现贪”(`abhinivesa`)一字。
58.法蕴足论卷第十二、大正26. p.512中、水野:前揭本印佛研究
2. pp.-1220
73页
足论》所说的三种有是:(1)三界与五蕴的存有。(2)能感后有业的
业有。(3)当做生分五蕴的生有。因为其中的业有是过去的善、恶
业、所以有支应解释为业有。此善、恶业有支可以看做与第二支
的“行”相等。无论如何,“有”与“行”是日常的经验行为,同
时也是行为的潜在力,就是应为后有的习气,所以是识的因,也是引
起异熟果的潜在力。因此才说:袖于有现前已作的业,才致使众生
苦恼。
最后关于苦恼众生的理由“苦故”(`duhkhanat`),世亲说:“
由生与老死[是苦的缘故],众生受苦恼”。安慧对此解释识是从“
有”现成后有时,最初于胎内受种种的苦恼,乃至出胎时也受种种
苦恼。除此以外又说明:“出生后,由秃、白发相的老,及有名色
的破坏相的死,又可爱的壮年与生命也衰坏,[于是]众生受苦恼”
。(59)
(四)、三种杂染等与十二缘起
以上是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来说明与苦恼众生的理由有
关的十二缘起的意义与心识说。但此论相品第十一偈后半说:
"`tredha dvedha casamklesah saptadha 'bhutakalpanat`"(因
为是虚妄分别,所以有三种,二种及七种的杂染),其意表示:由于十
二缘起都是从虚妄分别所发生的缘故,所以十二缘起有三种(烦恼
、业、生)的杂染,二种(因、果)的杂染,或七种(颠倒因....厌怖
因)的杂染。为什么十二缘起是从虚妄分别所发生?关于此一问题
,前述的十二缘起的说明没有直接谈到虚妄分别,但是第三识支的
性格曾说明:识是由诸行安立后有的种子(习气),又由其种子增长
而引导生处;还有第九“取”支的性格曾说明:由诸取使识与随顺
再生的欲等连缚。由这些说明来看,引起众生苦恼的生老病死忧悲
等苦果的原因都是识,即是以虚妄分别的心心所为依性;所以十二
缘起是从虚妄分别所发生,而被称为杂染;换句话说,它只有说明十
二支的流转缘起的杂染部分,而没有说明其还灭缘起的清净部分。
烦恼、业、生的三种杂染的名称早已出于《解深密经》卷第
三,(60)但把
──────────────
59.MAVT山口梵本,p.40. l.5-7. Pandeya p.31. l.21-23.
60.本解深密经卷第三大正, 16. p.700.上。
74页
它分配于十二支的说明是出于《中边分别论》、《杂集论》(61)
、《瑜伽师地论》(62)、《成唯识论》(63),及《十地经论》(64)
。虽然这些书中所说的名称多少有所不同,但同样都说无明、爱与
取是属烦恼(惑),行与有是属于业,其余诸支是属于生(苦)。然而
《成唯识论》说明有虽然是属于业,也是属于苦。又《杂集论》说
识是属于业,因为一切种子识的识支是积聚诸行的习气所熏习的种
子;所以此论在这点上的说法比其他诸论说法较有特色。
还有三种杂染中,前二种是属于因杂染,而后一种是属于果杂
染,这种说法出于《中边分别论》与《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
《中边分别论》中,虽然没有将其因果关系说成三世两重因果,但
却由十二支的顺序来说明其因与果的二种杂染的关系:就是从无明
与行的过去因生识、名色、六处、触兴受的现在果;又从爱,取与
有的现在因引起生与老死未来果。这种关系仍可视为三世两种因
果关系,因为《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也曾有此说法。《摄大乘
论》,(65)若无阿赖取识就无烦恼、业与生的三种杂染;换句话说,
有三种杂染即有阿赖耶识。《中边分别论》自己曾主张十二支是
从虚妄分别的心心所生起,但于此又分类识支不是属于因,而是属
于果,就是对无明与行的二因之果。这种说法似乎与《中边分别论
》自己的学说互相矛盾。《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说,从识支至
受支的五支虽然是属于现在苦(果),但这五支也是属于未来苦困的
原因。此一学说可以说比《中边分别论》的学说合理。虽然如此,
《中边分别论》又与《瑜伽师地论》不相同,而把十二支分配为颠
倒因等七因(七种杂染)。如此表示十二支各各也具有因的
──────────────
61.杂集论卷第四、大正,31. p.712中,在此论所叙述的名称与中
边分别论的名称同样。
62.瑜伽论卷第十、大正30. p.318中,此论所说名称也如上述的名
称,但p.325中说烦恼道、业道、苦道。卷第五十六、大正30.
p.612中称烦恼、业与事。
63.成唯论论卷第八、新导本p.363、说明惑、业、苦的三种。
64.十地经论卷第八、大正,26. p.271中,此论与八十华严经卷第
三十七(大正, 10. p.194中)及十住经卷第三、大正,10.
p.515中同样说烦恼道、业道、苦道、然而十地经卷第四以“
流”的字代替上述的“道”字。
65.摄大乘论、佐佐木、对照本p.16.附录西藏译24。
追记:本论文原来是属于拙著:‘唯识思想?研究--根本真实?
???杂染相”(台南市高长印书局出版,1975年3月,后改为东
京都国书刊行会出版1975年9月pp.167-204)。现在因为篇幅有
限,以致其前后两小段取其大意,而集中于十二缘起说,所以改
题名为“唯识思想的十二缘起说--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
75页
性格,此学说比其他诸论书都来得较有特色。成唯识论主张十因果
的一种因果说;又把十二支分为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与所生支
的四种。此一学说当然与《中边分别论》的学说相异,因此我人将
在下面做两者的比较图表。
总而言之,无论是烦恼、业与生的三种,或是因与果的二种,乃
至从无颠倒因至厌怖因的七种,都称为杂染,这是因为其中的任何
一种都可表示苦恼众生的十二支,所以《中边衯别论》主张以虚妄
分别的杂染面的心心所为所依的性格都是杂染。其冘的是为使诸
瑜伽行者能如如实实地了解苦因与苦果都是杂染,以便努力修行尽
早消灭杂染,而达到虚妄分别之还灭缘起的安乐幸福的清净境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智慧德相是自性本具的功德,一切众生统统具足,现在显现不出来,是被妄想、分别、执着障住了。佛教我们回归自性的方法就是“看破放下”,对一切法,不再分别、不再执着。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