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卖主可曾有过轻慢的心态


2015/5/22    热度:292   

你对卖主可曾有过轻慢的心态

以前我去买小鱼小鸟,总是对卖主不屑一顾,有一种高傲的心态在作祟:你们这些不懂因果的可怜人,做这种捞鱼打鸟的恶业,将来早晚要受报的!到了菜市场看到屠夫摔鱼杀鱼,更不由在心里咒骂:将来你要下地狱的!

所以虽说放生带给我精神很大的快乐和身体疾病的几乎完全康复,但我偶尔还是会因自己的妄想执着而起一些烦恼,有时甚至想:我不断的放,卖主得了利益就不断的捕,这不是恶性循环吗?我该何去何从啊?

终于我遇到了一个佛菩萨般有智慧的放生人,他的言行深深打动了我。

那是一个冬日清晨,我照例去花鸟市场买麻雀,有打游击的散摊儿、也有持照的商贩。就在我刚要掏钱时,忽听身后一个男子说:

师傅,这笼麻雀是您自己逮的吗?

是啊,小伙子你买几只吧。

天这么冷,您岁数也大了,逮这些小家伙也不容易吧?

唉,人老了,家里有个病老伴儿,日子不好过,只能做这个没本儿的买卖。

您看我全买下500元够吗?

买那么多,你是放生吗?

是啊,您看钱够吗?

呵呵,成啊成啊,放生好啊。卖给你啦,小伙子谢谢您啊!我能请您帮个忙吗?

行啊,别客气。

咱们一块儿放生好吗?

啊?您说啥?我!

是啊,老菩萨,就是您啊,来,咱爷儿俩现在就让它们回家吧

哦,好。好。

老大爷打开了笼门儿,那双曾把鸟儿们送进牢笼的手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了。

刹那间,小麻雀们争先恐后的飞向天空,各个发出清脆的鸣叫,和先前在笼子里那种垂头丧气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场围观的人都不由的赞叹“嘿,真好!”

感谢您,老菩萨!愿阿弥陀佛保佑您全家健康、幸福!年轻人说。

我,老大爷已饱含泪水,声调也哽咽了:我接触过不少放生人,但你是我从未见过的。我从没想到自己会亲手放生,我只想抓鸟换钱,给老伴治病,别的也顾不上多想。可今天我居然也成了善人,成了功德主了我.

老菩萨,咱们把今天放生的功德回向给您老伴儿好吗?愿她在阿弥陀佛的慈光中早日康复!

好!

这时,周围的人也都不约而同双手合十,闭眼默祷。

我也在回向的人群内,感动的说不出话,只能默默在心里祈福了,一些没有飞远的小麻雀也停在周围枝头,喳喳的叫,好像它们也想表达一下感恩的心情。

小伙子,这300你拿回去吧,其实这些鸟不值这么多钱。

老菩萨,您拿着给大妈看病吧。其实每一只小鸟都是无法用钱来衡量价值的,因为生命是无价的。我这有一些放生、念佛治愈顽疾得健康长寿的真实材料,结缘给您好吗?阿弥陀佛!

好好,我回去一定看!阿弥陀佛!

直到今天,我还能清晰的回忆起那温暖的一幕,后来我向那个年轻人请教了许多学佛中遇到的疑惑,他非常慈悲,天那么冷,他竟然耐心的解答了近1个小时。我记忆最深的是:

“我们放生,放的是累世的父母,那些抓鸟啊鱼啊的卖主,不也是我们累世的父母吗?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积功累德,对他们却冷冰冰只是交了钱走人。如果是我们的亲人在造抓捕、倒卖众生的恶业,我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劝他改行,因为因果太厉害,谁也逃不掉。

我们是佛弟子,首先是深信因果的。但为什么换做其他人就转而对其冷漠甚至责骂呢?我们不是一直在念金刚经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经文吗?我们一定要把一切众生当母亲来供养,让佛陀的智慧法露滴入每一个众生的八识心田,并真心祝福他们早日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不再造业受报、轮回苦海。

也不要去看他人的过失,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明,就是不知自己在犯错,所以别人有过失我们也有过失!什么过?没有让他知道自己在造恶业、将来要受苦报。

你看现在这些摊主有好多都是新面孔,以前那些老菩萨都不愿再做捕鱼鸟换钱的营生了,因为众生本来是佛,我们把道理讲明,他们的无明污垢就被洗掉了,佛性的光辉也就显现出来,反而买小米到公园喂鸟护生去了。也有一些摊主确实暂时无法说通,那我们就把放生的功德回向给他,愿他早日发菩提之心、破迷开悟。至于那些新摊主,就是我们新的道友,这里就是我们传法的道场啊!

我们的敌人是无明,不是还被无明无情折磨的亲人们!总有一天,我们放生会放到无生可放,因为大家都觉悟护生去啦,对吗?”

寒风中,他的背影渐渐模糊,我庆幸今天见到了佛菩萨。

就是那利欲熏心的小贩子,也是苦众生,而且智慧品德不够,这是最苦的众生。

佛就是要度这些最苦的众生。

我们明白佛的心,就不会去轻贱、傲慢这些作恶的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善知识!念念不间断就是功,心行平直就是德;自修心性就是功,自修身行就是德。善知识!功德必须向内见到自性,而不是藉着布施供养所能求得到的,所以福德与功德是不同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