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法戒录 劝塾师


2015/5/22    热度:165   

第一卷 法戒录 劝塾师

劝塾师(共二则,一法、一戒)

丧失节操、名誉败坏的行为,世间流俗之人都不应去做,何况是受人尊敬的教师,每天以礼义道德来规范学生。宁可失于古板,不能过于灵活。宁可让人把自己当成不善言辞的书生,也不要看作潇洒风流的才子。这样才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浙士某(《戒YIN汇说》)

明朝未期,浙江有一位书生,在一个指挥使家里做私塾教师。一天他有病感到寒冷,叫学生进屋去拿一床被子。学生不小心把家母的鞋卷在里面,掉在塾师的床下,师徒二人都没有发现。指挥使无意中看到了,便怀疑妻子与塾师私通,审问妻子,但她坚决不承认。指挥使就让家中的婢女假传妻子的意思,请塾师前去私会。自己拿着刀躲在门后,若是塾师出门赴约,就把他和自己的妻子一起杀了。塾师听到敲门声,问婢女有什么事?婢女说:“我家夫人有意请你相会。”塾师听后很生气,态度严厉地把她赶走。指挥使又强迫妻子亲自去和塾师约会,塾师说:“我是你们家请来的塾师,怎么可以背地里做见不得人的事呢?请立刻回去。”指挥使的怒气这才稍稍平息。第二天,塾师向他辞职,准备离开这里。指挥使这时才知道自己错了,向塾师表示道歉,详细述说了其中的缘由。不久这位塾师考中进士,后来的地位非常显赫。

[按]美女叩门,利刃高悬,态度稍有暧昧,立刻就会有人无辜地丧命!

张德先(余髫年时亲见其讣)

昆山的张德先,在乡村教书时与邻居家的女人私通,被她丈夫发现后,只好赶紧离开那里。康熙壬寅年(1662),张德先又经过这个村子,想和这个女人重修旧好,在夜里去敲她的门。这次又被她丈夫发现,把他抓住毒打,邻居也来帮忙,当下把他打死。然后一起悄悄把尸体丢弃,竟然没有人发现。

[按]佛说:“诸佛之法,国王大臣不能毁坏,而是被僧人自己毁坏。譬如狮子身上长出的虫子,反而要啖食狮子之肉。”我认为儒家的情况也是如此。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贵精不贵多”,你要是真的精通,那你是“一经通一切经通”!问题是:你是不是真的精通?我们看到不少学佛人,天天在求进步,但是效果不明显,原因是他学得太多太杂了,他那个不叫“精进”,叫“杂进”,所以效果就不是稻好。佛教法门很多,经典也很多,到底哪一个法门最好?从理论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从事上来说就不一样了。我们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聪明智慧不相同,有些法门我们修学起来方便,有些法门我们修学起来觉得很困难,所以,难易不在于法门,在于个人的根性!我们要想有成就,是广学多闻,还是一门深入?这两条路都有人走。我们从历史上看,自古以来,走一门深入这个路子,成就的人非常多;从广学多闻,成就的人少,那是属于特殊的天才,中下根性的人不行。我们不是上根利智、大彻大悟之人,我们没有特殊的能力,都是从一门深入。所以,对“精进”这两个字,我们要特别注意,要认真地去体会它。我们学佛的同修,要想有成就,而且快速成就,“精进”两个字很重要!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