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的要门三心与弘愿三心


2014/9/3    热度:799   

善导大师的要门三心与弘愿三心
  心莲居士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开端(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序题门”归纳‘观经’之内容而作出有名的“要弘二门判”,所谓: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入,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自力之第十九愿):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他力之第十八愿):如大经所云:“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要门”即是十三观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
  “弘愿”即是‘大经’之第十八愿,亦弥陀之“本愿力”。
  “要门”是自已修行定善及散善,回向求生;此龙树菩萨谓之“难行道”,昙鸾大师谓之“自力”。
  “弘愿”是全凭弥陀本愿力,为众生完成了不可思议的救度力,即大愿业力,十方众生万机不漏,善恶皆摄,弘广大愿,故名弘愿;此龙树菩萨谓之“易行道”,昙鸾大师谓之“他力”。
  因为观经一部的内容在说“要弘二门”之经,要门的观佛与弘愿的念佛之“念观两宗”,所谓“一经两宗”。然而观佛是自力难行道,既非弥陀本愿,也非释尊本怀,更非十方众生所能;而念佛是他力易行道,是弥陀本愿,释尊本怀,十方众生所能。因此观经的“流通分”释尊不付嘱要门之法,而付嘱念佛之法,释尊自己废要门立弘愿门而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体悟弥陀、释迦二尊一致之意而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正宗分>广泛地细说定散之十三观与散善之三福九品,依之而修虽有利益,回向皆得往生;然尚有更大的利益不在此定散两门,而在弘愿一门,亦即大经第十八愿之本愿念佛(大经流通分谓之大利无上功德),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呼唤(欲生我国)十方众生信顺(信乐)其真实不虚(至心)的救度(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释尊在此观经之流通分咨嗟赞叹付嘱阿难,要他“好持无量寿佛之名号”,亦即善导大师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在此有一向任凭阿弥陀佛的救度之意,因为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具足佛圆满无漏的功德,能救度十方一切众生,任何众生只要任凭弥陀之救度,就已领受弥陀之全部功德,之后的称名便成为感恩、赞叹之他力称名,而不是要门所修的回向之自力观佛或自力求救称名。
  观经“九品段”: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此三心是净土真髓,出离要道,有此三心即得往生,无此三心不得往生,为净土之核心。就其文意,三心有“要门三心”与“弘愿三心”之义。
  要门之定善及散善三心是“迥斯二行求愿往生”的“自力三心”。
  弘愿三心是“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他力三心”。
  “自力三心”是行者自己发起三心之故,机有千差,故各人所发之三心程度亦有万别,而且自力之三心不是虚假无真实心的凡夫所能发起的,故为“难行道”。
  “他力三心”是不论定善、散善、智愚、善恶、皆悉信顺弥陀真实之救度,故三心皆统摄于“深心”。善导大师说“深心即是深信之心也”,而开展出“七深信六决定”的解译,归纳之即是“二种深信、就人立信、就行立信”等三要义,再归纳之即是“二种深信”亦即机法两种深信。
  善导大师将此三心归纳于“深心”,而深心即是“深信之心”,“信机信法”为主要内容;是继承龙树菩萨所立之易行道名目:“是以信方便之念佛,得速至佛位之他力道。”以及昙鸾大师及道绰禅师的“信佛因缘”、“三不三信”等本愿思想。弥陀于本愿文说“至心、信乐、欲生”,此三心归纳于“信乐”之信心,故释尊解释本愿文之“信乐”成就文中说“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可知此之信心为往生之正因。
  法然上人于其‘选择集’<三心章>之“信疑决判文”云:“深心”者谓之“深信之心”,当知:
  生死之家,以疑为所止;
  涅槃之城,以信为能入。
  故圣道门之生死、涅槃之因,在于烦恼之断除与否,亦即在于迷与悟,迷则生死,悟则涅槃。
  净土之本愿法系他力之教,是全托弥陀大愿业力。以净土门而言,生死涅槃之因在信与疑,信则得生,疑者难生。故若信弥陀本愿者,昙鸾祖师谓之“业事成办”(即往生之业已经完成),“不断烦恼得涅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今天社会大众所看到的,假佛弟子太多太多了!出家人当中,假佛弟子、魔弟子也很多!哪些是出家的魔弟子?毁谤三宝的,这是魔弟子。在任何场合、任何人面前批评出家人、批评佛法、批评信徒、批评道场,这都是魔弟子。 如果是佛弟子,六祖能大师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那是佛弟子。 就是儒家孔老夫子的学生也知道隐恶扬善,看到别人的过失不说,看到别人的善事赞扬。儒、佛弟子,都是这样的形象。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