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法忠禅师悟道因缘


2015/5/22    热度:406   

  黄龙法忠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牧庵法忠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姚,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法忠禅师少时即出家,十九岁试经得度,一度专习天台教法,已悟一心三观之旨,但是尚未能泯绝能观所观之迹。

  于是,他便放弃义学,遍历禅席,后投龙门清远佛眼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法忠禅师看见流水推动着水磨在旋转,于是发明心要,当即述偈云:

  “转大*轮,目前包裹。

  更问如何,水推石磨。”

  法忠禅师后将此偈呈给佛眼禅师。

  佛眼禅师见后,便问:“其中事作么生?”

  法忠禅师道:“涧下水长流。”

  佛眼禅师为了进一步勘验他,便道:‘我有末后一句,待分付汝。“

  法忠禅师一听,便掩耳而出。

  佛眼禅师遂予印可。

  法忠禅师后至庐山,在同安的一棵大枯树中,绝食清坐。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湘潭一带大旱,当地老百姓想尽种种办法祷雨,皆不应验。

  一日,法忠禅师跳进一个龙潭里,大呼道:“业畜!当雨一尺。”

  话刚说完,大雨随至。

  法忠禅师后移居南岳,经常跨虎出游,当地儒释信众皆望尘而拜。

  法忠禅师住山后,曾有僧问:“如何是佛?”

  法忠禅师道:“莫向外边觅。”

  那僧又问:“如何是心?”

  法忠禅师道:“莫向外边寻。”

  那僧问:“如何是道?”

  法忠禅师道:“莫向外边讨。”

  那僧又问:“如何是禅?”

  法忠禅师道:“莫向外边传。”

  那僧再问:“毕竟如何?”

  法忠禅师道:“静处萨婆诃。”

  六祖讲,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无论是佛、是法、是禅,还是实相,均不离当人现前一念心性。因此切忌向外寻觅。法忠禅师对来僧的开示,其要旨莫非此乎?

  再看法忠禅师的另外两则上堂法语——

  上堂:“今朝正月半,有事为君断。切忌两眼睛,被他灯火换。”

  上堂:“我有一句子,不借诸圣口,不动自己舌。非声气呼吸,非情识分别。假使净名杜口于毗耶,释迦掩室于摩竭,大似掩耳偷铃,未免天机漏泄。直饶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若向牧庵门下检点将来,只得一橛。千种言,万般说,只要教君自家歇。一任大地虚空,七凹八凸。”

  按传统习俗,江南各地,正月十五都要闹花灯。法忠禅师以此为话题,告诫弟子们,修行的最关键处,就是要透得过声色,于六根六尘中,作得主,“切忌两眼睛,被他灯火换。”

  那么,怎样才能作得主呢?“千种言,万般说,只要教君自家歇”,说一千道一万,只在一个“歇”字,也就是放下。果能放下,“一任大地虚空,七凹八凸,于我又有何碍哉!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有过去世,有未来世,聪明人会为来世着想,把生死置之度外。有生,哪有没有死的道理?早死跟晚死,有什么差别?其实没有差别。这一世时间短促,来世的时间长。能够想到来世,起心动念为来世负责任,这个人就有智慧。佛在经里面常提醒我们,“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第二世,所以一定要懂得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为来世着想。佛告诉我们,死了以后,摆在我们面前是十法界,等于说是十条路,我们要走哪一条路?要到哪里去?这个很重要。对于来世要认真!来世,一个是三途,一个是三善道,一个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我们来世要到哪里去?我们现在要把全副的心力来办来世的事情。人不只是这一生,人有来世,觉悟的人,不会为这一世着想,他为来世着想!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