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影寺慧远的净土思想(1)
2014/9/3   热度:487
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 1995.07 出版 提起净土教学,常途便会想起以往生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346 页 由于唐、宋以来, 净土宗昌盛,因此提到“净土思想” 一 净影寺慧远为地论学统南道一系的重要人物,学识渊博 (一)“净土”释名 《大乘义章》〈净土义〉之第一“释名门”, 对“净土” 言“净土”者, 经中或时名佛刹,或称佛界,或云佛 这里首先指出“净土”在佛经里乃是“佛刹”、 “佛界”、 亦名“佛土”。 又这些名为“佛刹”、“佛界”、“佛国” (二)净土分类 《大乘义章》〈净土义 > 第二“辨相门”, 对净土作出 言“事净”者,是凡夫人所居土也。 凡夫以其有漏净 事净土为凡夫所居的净土,为修有漏净业所感得。(注6)这 第一种事净土是凡夫求转生于轮回界的善趣, 通过修清净业而 言“相净”者, 声闻、 缘觉及诸菩萨所居土也。 相净土为声闻、缘觉、菩萨所居的土,为观察缘起道理, 修习 一是声闻、缘觉之人自利善根所得之土, 虚寂无形 ────────────── 349 页 声闻、缘觉修行是为了自利, 故其所感得的相净土是虚寂的、 言“真净”者,初地以上、乃至诸佛所在土也。 诸 真净土是初地以上的菩萨、( 注 14) 以至佛所居的土,为由证 一,“离妄真”︰谓诸菩萨所成真行,为妄所离; 所 第一种“离妄”真土是初地以上、 至修成佛果之前的菩萨所居 ────────────── 350 页 净, 但在佛陀应物时,它亦会跟妄染结合,这便牵涉及下文所 (三)佛土分类 以上分述的事、相、真三类净土, 唯真净土中的纯净土是 (佛)自所诧,名之为“真”;随他异现,说以为“应” “真土”是佛自身所居的土。这土是“平等法门”,绝对冥寂, 法性土者,土之本性,诸义同体,虚融无碍,犹如帝网; “法性土”为佛土的本性。具足一切真义;而这些真义是同一体 ─────────────────── 熏发的力量,令无量不同的庄严事相现起,由是而形成。“圆应 (四)佛土的因 《大乘义章》〈净土义〉第二“辨相门”举出“事、相、净” 分相论之,无始法性是法土因,诸度等行是报土因。摄相 这里提到“诸度”和“法性”。所谓“诸度”,当是指六度,亦 于中义分,有缘有正。缘、正相对,曲有两门︰一、别 ────────────── 在其中。二土齐用诸度业行以为缘因。虽俱诸度以为缘 引文所提到的“正因”和“缘因”,分别指直接因和助成因。引 应土之因,有无不定。摄用从体,更无别因。譬如世人 这里指出圆应土的因是“有无不定”,既可说是无,也可说是有 因有二种︰ ────────────── 353 页 “同类因”指诸佛相应各种圆应土所作的各种“应行”, 引 “法”者所谓无始法性。此法是其众生体实,妄想覆缠 如是看,修行者在成佛时所感得的净土,乃是以其自身本有的如 (五)净土和佛身 《大乘义章》以为修行者在成佛时,在感得佛土的同时, 言“本末”者,随相言之,身报依土; 穷实论之,国 这里指出要是从表面事相看, 佛身居于佛土中,依于佛土而 354 页 《大乘义章》在讨论佛身时,把佛身区分为法身佛、报 总相论之,三身一身,三土一土,以一佛身依一佛土 这里分“总”、“别”两方面, 把三种佛身跟三种佛土比配 (六)佛土和凡土 《大乘义章》 < 净土义 > 第五“凡圣有无门”, 提到 大乘佛教盛言宇宙间有无量数的佛,由是亦认为宇宙间 ( 一)阿弥陀佛信仰经典在佛说中之位置 《无量寿经义疏》发趾界定《大经》在佛说整体里的位 圣教不同,略要唯二︰一、声闻藏,二、菩萨藏。教 ────────────── (30) 《大乘义章》的净土理论, 近年吸引一些学者注 菩萨藏中所立二︰一、渐, 二、顿。言渐入者,是人 “渐”一类经是为“渐入”的大乘修行人而设立, 这些修行 教别二藏,谓声闻藏及菩萨藏。..... 此经乃是菩萨 就把《观经》归入菩萨藏中“顿”之一类,这点疏本有如下 此经是其顿教法轮。何故得知?此经正为韦提希说, 这里指出《观经》的直接教授对象为王后韦提希, (注 36) 从慧远把《大经》和《观经》同样收入菩萨藏之“顿” ────────────── 357 页 经》的教授对象同样是凡夫,可见他注意到阿弥陀佛净土教 ( 二)阿弥陀佛之身位 阿弥陀佛信仰经典的焦点人物自然是阿弥陀佛。“阿弥 此佛从其寿命彰名。寿有真、应︰真即常住,性同虚 《观无量寿经义疏》亦有一节相似的话︰ 然佛寿命有真有应,真如虚空毕竟无尽,应身寿命有 这两节话论及阿弥陀佛的寿命, 都提到佛的寿命有“应”、 ────────────── (37) 《大正藏》卷37,页92上。 358 页 明, 指出此经声称阿弥陀佛的寿命有终尽,其后观世音和大 无量寿佛者,是(此经)所观佛。 观佛有二︰一、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发愿:就是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发心,这个发心就是发愿。包括任何善事,我们在做之前都要有个计划,要做多长时间,要做多少次,要到达什么样的结果等等。如初学的人想要诵《地藏经》,那就要发心如要在多长时间内,要完整念诵《地藏经》多少遍,在诵经期间,自己还想吃素等等,还有我们发心念诵地藏经,愿六道众生都能得解脱,都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等等,这些都是发愿的内容……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pp.345-371)
廖明活
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
345 页
提要
为归趣的净土宗。 其实在中国佛教史里,对净土观念表现出
兴趣者非仅净土宗, 亦包括地论、摄论、三论、天台、华严
各主要佛教学统。 本文以地论学统的代表人物净影寺慧远
(523 ~ 592 )的净土思想为主题。慧远活跃于南北朝末叶,
那时中国净土教学还是在酝酿阶段; 慧远在其代表作《大乘
义章》, 特辟一章,讨论净土观念,并为《无量寿经》和
《观无量寿经》这两种基本净土佛典造注, 对中国净土教理的
形成,作出重要贡献。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慧远净土思想的纲要, 包
括慧远对“净土”一词的解释, 对各种净土所作的分类,对
各类净土跟各类佛身的关系所作的说明等。 第二部分列举跟
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有关的一些问题, 例如阿弥陀佛的身位
、 极乐净土的类别、往生极乐净土的行因、往生极乐净土的
众生的品类等, 逐一分述慧远在这些问题上所提出的意见,
并把其立场跟传统净土宗人所持者作出比较。
, 通常便会联想起以往生阿弥陀佛之极乐世界为旨趣的净土
宗教学。 其实在古佛书中,“净土”一词非专指阿弥陀佛的
清净国土,而对净土课题表示关注,亦非仅限于净土宗。 本
文介绍南北朝末叶地论学宗匠净影寺慧远( 523 ~ 592 )
的净土思想, 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慧远对净土观念
的理解和分析, 第二部分申述慧远对跟阿弥陀佛净土信仰有
关的一些问题所持的意见。
,著述宏富; 史家每把他跟天台宗的智顗( 538 ~ 597 )
和三论宗的吉藏( 549 ~ 623 )并列, 推尊之为隋代三大
法师之一。 慧远现存著作中以《大乘义章》最著名。此书分
249 科, 申述大乘教学的意旨; ( 注 1) 当中 < 净土义 >
一科分六门讨论净土问题, 为研究慧远的净土思想的最重要
参考文献。 本部分的讨论,主要以此科为根据。
一词作出如下界定︰
国, 或云佛土,或复说为净刹、净界、净国、净土。
“刹”者, 是其天竺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
名也;约佛辨处,故云“佛刹”。 “佛世界”者,“
世”谓世间、国土、境界,盛众生处名器世间; “界
”是界别,佛所居处异于余人,故名界别; 又佛随化
,住处各异,亦名界别。 约佛辨界,名“佛世界”。
言“佛国”者,摄人之所,目之为“国”; 约佛辨国
,故名“佛国”。 言“佛土”者,安身之处,号之为
“土”;约佛辨土,名为“佛土”。.... 此无杂秽,
故悉名“净”。( 注 2)
“佛国”、“佛土”等词的异称, 继而逐一解释这些词的涵
义︰“刹”的意思是“处处”, 故“佛刹”一词是表诸佛的
居处。 又诸佛的居处跟众生的居处有所界别,并且是随著教
化对象的不同而相异,故亦名“佛界”。 又诸佛界各有其统
摄的众生, 就像世间的王国各有其统摄的人民,故亦名“佛
国”。 又诸佛国乃是众生安身之处所,就像土地承载万物,
故
───────────
(1) 《大乘义章》全书今不存,现存222科。
(2) 《大正藏》卷44,页834上。
347 页
、“佛土”之佛的处所, 是完全没有杂秽,故又有“净刹”
、“净界”、“净国”、“净土”的称号。(注3)
以上慧远对“净土”一词所作的释义,跟现代学者探究
“净土”一词原义所得的结论,颇为吻合。 现代学者对比汉
译和梵文经本,发现“净土”一词并无固定相应的梵语字。
汉译本作“净土”的地方, 或不见于梵文本,为译者所附加;
或有作 kbetra、buddhakbetra 等, 而 kbetra 的意思便是
土地、国家、界域、处所。(注4)
分类,大别之为事净土、相净土、真净土三种。 关于事净土
,有如下总述︰
业, 得净境界,众宝庄严饰,事相严丽,名为“事净”
。 然此事净,修因之时,情有局别;受报之时,土有
分限,疆畔各异。 又此修时,取相执定;受报之时,
国土庄严诸相各定。(注5)
些以宝物为庄饰,事相庄严华丽,故称“事净”。又凡夫修
有漏净业, 作为感得事净土之因时,对其所感得的净土的
形相,情尚彼此不同, 求取互有分别,由是其所所感得的
净土,是有分限、方域和固定相状。 《大乘义章》进一步
界别出两种事净土︰
──────────────
(3) 慧远《 维摩义记 》解说“佛国”一词,谓“国”亦即
是“处”,于佛经中亦名“土”和“界”。又 《 维摩
义记 》对“国”、“土”、“界”诸名的释义, 跟
《大乘义章》的大致相同。参见 《 大正藏 》 卷 38,
页 422 中。
(4) 有关“净土”一词的本源和意义的分析,参阅平川彰︰
〈净土思想?成立〉页 13 ~ 18 (载于氏著︰《平川
彰著作集第 7 卷︰净土思想?大乘戒》,东京, 春秋
社,1990 年);田村芳朗︰〈三种?净土观〉、页 17
~ 22 (载于日本佛教学会编︰《佛教????净土思
想》,京都,平乐寺书店,1977 年); 藤田宏达︰《
原始净土思想?研究》,页 507 ~ 511 (东京,岩波
书店,1970 年)。
(5) 《大正藏》卷 44,页 834 上~中。
(6) “净业”即清净的行业。 佛家把净业分作“有漏”和
“无漏”两种︰前者含烦恼性,会招致人、天等有漏果
报;后者完全没有烦恼,具有出离生死界的作用。
348 页
事净有二︰一是凡夫求有净业所得之土, 如上诸天所
居等。 是由从求有善业得,故受用之时,还生三有烦
恼结业,不生出道。...... 二是凡夫求出善根所得净
土,如安乐国、众香界等。 由从出世善业得,故受用
之时,能生出道。
感得,例如诸天的居处。 ( 注 8) 生于这种事净土的有情,仍
然未能去除对轮回存有的渴求, 会造烦恼业,未证得出世之道
。 第二种事净土是凡夫求出离轮回界,通过培养出世善根而感
得,例如阿弥陀佛的安乐国土、香积佛的众香国土等。( 注 9)
由于这种事净土是从造出世善业所感得, 故生于这种事净土的
有情,不会还生轮回界,得证出世之道。
关于相净土,《大乘义章》总述如下︰
...... 是此诸贤圣修习缘观对治无漏所得境界,妙相
庄严,离垢清净。...... 相中离垢,故名“相净”。
然此相净,修因之时,情无局别; 受报之时,土无方
限。 又此修时,心无定执;所得境界,随心回转,犹
如幻化,无有定方。(注 10)
对治烦恼的无漏行,从而感得。 这些土妙相庄严,没有垢秽,
故称“相净”。 又声闻、缘觉、菩萨修无漏行,作为感得相净
土之因时, 没有情尚和定执,由是其所感得的净土,是没有分
限、方域和固定相状。 《大乘义章》又界别声闻、缘觉所感得
的和菩萨所感得的相净土︰
......。 由从自行善根生,故受用之时,但生自行厌
离善根,不能自然起慈悲愿利他之行。...... 二诸菩
萨化他善根所得之土, 不舍众生,随物受之,如维摩
室。 由从化他善根生,故受用之时,自然能起利他善
行。(注 11)
(7) 《大正藏》卷 44,页 834 中。
(8) “天”为轮回界之六趣中最胜妙者, 相当于通俗所谓“神”。
(9 )有关阿弥陀佛的安乐国土,参见本文第二部分的讨论。有
关积佛的众香国土,参见《维摩经》〈香积佛品〉。
(10) 《大正藏》卷 44,页 834
(11) 同上注。
没有形相的; 居于那里的贤圣,是不能自然发起慈悲愿,作利
益他人的行为。 菩萨修行则是为了利他,故其所感得的相净土,
会随著其所接应的众生的需要,显现各种形色相,例如维摩的居
室;( 注 12) 而居于那里的贤圣, 能自然起作利益他人的善行。
关于真净土, 《大乘义章》总述如下︰
佛、菩萨实证善根所得之土, 实性缘起,妙净离染,
常不变故,故曰“真净”。 然此真净,因无缘念,土
无相状。...... 又此真土因无定执,土无定所;因无
分别,土无彼此、自他之异。(注 13)
悟究极真实所感得。 由于这些土是源自究极真实,为妙净离染
,常恒不变,故称“真净”。 又初地以上的贤圣无缘念、无定
执、无分别念, 由是其所感得的净土是没有相状、定所和彼此
分别。 《大乘义章》进而约妄和净的分别,界别出“离妄”和
“纯净”两种真净土︰
得真土,还与妄合,如空在雾。 于此门中,土随位别
,阶降不等。 随诸地位分分渐增,妄土渐灭,真土渐
现,如雾渐消,虚空渐现。 二,“纯净真”︰谓佛如
来所在之土,纯真无杂,如净虚空。 土虽清净,应与
染合。
的土。 这些土离开虚妄,但又未完全断绝虚妄,就如空中弥漫
著云雾。 而随著菩萨修行阶位升进,其所居的土的虚妄性渐渐
减退,就像云雾渐渐消失,晴空渐渐显现。 第二种“纯净”真
土是佛陀所居的土。 这土是完全无杂染,就如晴净的天空。又
佛陀所居的土虽然是完全清
(12) 维摩为《维摩经》的主人翁。据《维摩经》所记,维摩为
毗耶离城的长者 。 他虽在尘俗,然而精通所有佛说,非
佛陀之出家弟子所能及 。 维摩有大神通力,能叫其狭小
居室,容纳三万二千高广师子座,无所妨碍 。 参见《维
摩经》〈 不思议品〉。
(13)《大正藏》卷 44, 页 835 上。
(14)“初地”者,指《十地经》所记述菩萨修行所经历的十个
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名为“欢喜地”。
(15)《大正藏》卷 44,页 835 上。
述的真佛土和应佛土的分别的问题。
佛所居的土,符合《大乘义章》自身所提出“净土”即是佛土的
定义;因此严格来说,唯这种土方是净土。《大乘义章》〈净土
义〉之“辨相门”所提出的其它净土分类,便大都是有关佛所居
的土的, 例如以下的“真土”和“应土”二门分类便是︰
。其真土者,即是平等法门之土,妙寂离相,圆备众义,
形无定所,无处不在。 ...... 虽无别状,不得言无土;
虽妙寂,而是缘起作用之性,万物依生。......其应土者,
随情异现,示有局别,染净躯分形殊,善恶诸相庄严事别
各异。(注 16)
没有形相和固定处所;又是备足所有真义,无处不在,并且会随
缘起用,为万物之所依。“应土”是佛在应会有情时所示现的土
。这些土有界限,有染净区分,有善恶诸相;总之,是有形质、
事相的分殊。
此外,《大乘义章》继出的“法性”、“实报”、“圆应”
三种土,也全部是佛土︰
亦如虚空,无碍不动,无所有等。 ...... 实报土者,菩
萨显前法性土时,旷修法界无尽行业。以此净业勋发之力,
于彼无边净法界处,无量殊异庄严事起,名“实报土”。
...... 圆应土者,前二真土,犹如净珠,能随众生,种种
异现,用无缺少,名“圆应土”。( 注 17)
性,相融无碍,就像帝释天之宝网上的明珠互相映照。法性土又
是没有障碍性,没有变动,以无为性,就如空间一样。“实报土
”是菩萨在成佛、证得法性土时,由于其旷劫所修清净行业所
(16) 同上注,页 835 中。
(17) 同上注,页 835 中~下。
351 页
土”是前两种佛土随著其所接应众生的不同,而有的各种不同示
现;就像宝珠随著其所接触的事物的不同,而现出不同颜色。
三门系统,为净土分类的总纲。但正如上文指出,这系统收入声
闻、缘觉、菩萨所居的土,跟《大乘义章》自身所提出的“净土”
为佛所居的土的定义,其实不大相应。由是《大乘义章》〈净土义〉
余下部分的讨论并没有采用这分类,而每环绕“法性、实报、圆
应”这三门佛土系统述义,是不难理解的。例如其第三“明因门”
,便是如此。这门叙述净土的成因,首先分“分相”和“总相”
两方面, 辨别法性和实报这两种佛土的因︰
言之,二土并用无始法性、诸度为因。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菩萨修行法门。
所谓“法性”,根据《大乘义章.如法性实际义》一科所明,是
指“法之体性”;(注 19 )这体性是常住不变,本来清净,只
是跟烦恼结合才有不净,当烦恼去除,其原来清净性便显现。
(注20) 上引文指出若各自“分”开来说, 当谓法性土以法性为
因,实报土以诸度为因;若“总”合而论,当谓法性土和实报土
同以法性和诸度为因。又于“总”合方面,《大乘义章》援用
“缘因”和“正因”一对观念,分“别相”和“通相”两重,作出
进一步说明︰
相说︰法性之土,无始法性以为正因,诸度等行以为缘
因。实报之土,诸度等行以为正因,以亲生故;法性为
缘。
二、通相说︰二土并用无始法性以为正因。虽俱法
性以为正因,而别名因。法土之因,本有法体,与后显
时体无增减,隐显为异。报土因者,本无法体,但于向
前法土因上,从本已来,有其缘起可生之义,遇缘便生
,...... 非先有法以
(18) 同上注,页 836 上。
(19) 同上注,页 487 中。
(20) 同上注,页 488 中。
352 页
因,于中细分,其义亦异。异相如何?诸度等行,有能
生义,说之以为报土之缘。 ...... 诸度等行,有能了
义,说之以为法性土之缘。(注 21)
文指出若分“别”而论,当谓法性土以法性为正因,以诸度为缘
因;实报土以诸度为正因,以法性为缘因;若“通”同而论,当
谓这两种土同以法性为正因,同以诸度为缘因。引文进而解释谓
法性为法性土的正因,谓诸度为法性土的缘因,其根据跟谓法性
为实报土的正因,谓诸度为实报土的缘因,并不一样︰谓法性为
法性土的正因,是因为它本来具有法性土的体性;谓诸度为法性
土的缘因,是因为它们有叫这本来存有的体性显现的作用,就如
灯照了原来存在的东西。至于谓法性为实报土的正因,则并非因
为法性原来具有实报土的体性;而是因为当法性遇上诸度等缘时
,可以生起实报土。而诸度既然是实报土得以生起的缘,故谓它
们是缘因。
至于圆应土的因, 《大乘义章》有如下话︰
因形有影,影无别物;业见土异,非我为故。分用异体,
亦说有因,以是果故。( 注 22)
。说圆应土是无因,是因为圆应土乃是法性土、实报土在对应众
生时所有的示现,离开这两种土的本体,便无示现的作用;非有
独立存在于法性土和实报土之外的圆应土,以别一种法为本因。
说圆应土是有因,是因为圆应土毕竟是一种果,有其异于法性土
和实报土的特性,这不能没有原因。又于有因方面,《大乘义章》
进而分辨出“同类”和“异类”两种因︰
一、同类因︰还以应行,而为应因。诸佛如来得土已久,
现修诸行,庄严佛国。如弥陀佛国现修四十八弘誓愿及诸
所行,庄严西方世界,如是等也。
二、异类因︰实行真法,为应土因。然就应中,义别有二︰
一是法应︰净土三昧法门力故,现种种刹。二是报应︰以
本大悲愿力因缘,现种种土。( 注 23)
(21)同上注,页 836 上~中。
(22)同上注,页836中。
文举出阿弥陀佛为了庄严西方安乐国土所修的四十八弘誓及
诸善行为其例子。(注 24) “异类因”指各种“真法行”,
当中又可分为“法应”和“报应”两类。 顾名思义,前者是
促使法性土示现为圆应土的因, 后者是促使实报土示现为圆
应土的因。 慧远举出净土三昧所产生的力量,为前者之例子
;举出大慈悲愿所产生的力量,为后者之例子。
通观以上《大乘义章》所举出的各种净土之因, 以法性
最为重要︰它具足法性土的体性, 又遇缘而生起实报土;而
圆应土作为法性土、实报土的示现, 溯本归源也当是依于法
性而有。 上文已经指出《大乘义章》所谓“法性”,是指作
为所有存在的根本的那常住的、清净的实性。 值得一提的是
《大乘义章》认为法性乃是众生的实体, 并把它等同于《胜
鬘经》所说那为众生所本有的如来藏︰
,于已无用;后息妄想,彼法显了,便为佛体。......
如《胜鬘》说︰隐如来藏,显成法身。( 注 25)
来藏为本因。
亦证得佛身。 对佛土跟佛身的关系,《大乘义章》〈净土义〉
第四“约身明土门”有如下说明︰
土依身。 故《花严》云︰宝花云香诸庄严具,皆从如
来法身中出。 又彼亦言︰三世劫数及诸佛刹,于一佛
身一切悉现。(注 26)
活动; 故是佛土为本、佛身为末。但究实而论,正如《华严
经》所说, 三世所有佛土及其严饰,皆是出于法身,为法身
所变现;故是佛身为本,佛土为末。
──────────────
(23) 同上注。
(24) 有关阿弥陀佛的弘誓,参见本文第二部分。
(25) 《大正藏》卷 44,页 837 下。
(26) 同上注,页 836 下。
身佛、应身佛三种。 法身佛为众生所本具的法性,在去除烦
恼后, 得以显现,从而成就的佛体;报身佛为法佛体酬报清
净因行, 从而变现的相好庄严之身;应身佛为法佛体顺应其
教化的众生的根性, 从而示现的各种身。 ( 注 27) 《大乘
义章》分别把法性、实报、圆应三种佛土, 跟这三种佛身比
配︰
。随义别分,用彼三身,别依三土︰法性之身依法性
土,实报之身依实报土,应化之身还依应土。 (注28)
; 指出要是总合三佛身为一佛身,总合三佛土为一佛土,则
是一种佛身对应一种佛土; 要是别分一佛身为三佛身,别分
一佛土为三佛土, 则是法身佛对应法性土,报身佛对应实报
土,应身佛对应圆应土。
对于佛土、凡土为有为无的问题, 诸家的说法不一致︰例如
竺道生( 360 ?~ 434 )主张诸佛无土、凡夫有土, 诸佛
在教化众生时,应现住于凡土中。鸠摩罗什( 344 ?~ 413)
则主张诸佛有土、凡夫无土, 诸佛顺应其所教化众生的需要,
于一佛土,作出各种示现。还有人主张诸佛和凡夫皆有土,
他们各自依于其所造不同的业因, 住于不同的净土果中。《
大乘义章》以为这三种说法其实是相通, 不可偏取︰它指出
要是“摄实从相”, 专就凡夫事相界的层面看,是凡夫有土
, 诸佛无土;要是“摄相纯实”,专就诸佛实相界的层面看
, 是诸佛有土,凡夫无土;要是“分相异实”,把凡夫事相
界和诸佛实相界分开来看, 是凡夫和诸佛皆有土。要注意的
是《大乘义章》虽然对偏取三种说法同样反对, 但其批评的
矛头, 则以集中于偏取第一种说法者身上,斥之为“谤佛果
德, 其罪至重”, ( 注 29) 语气异常严厉,可见它对“无
佛土”的说法, 尤其反感。另一方面,它在上文分析净土种
类时, 肯认有凡夫的事净土和佛陀的真净土的存在,并一一
标举其不同的行因, 表现出近似第三种说法的观点。(注30)
──────────────
(27)有关这三种佛身,详参《大乘义章》 < 三佛义 >一科。
(28)《大正藏》卷 44,页 836 下。
(29)同上注,页 837 中。
355 页
二
有无量数的净土。 在大乘佛经所提到的众多净土中,最吸引
中国佛教徒注意的, 首推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大乘佛
经述及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者为数甚多, 当中描写最详
尽、而又影响中国佛教发展最深远者, 要为《无量寿经》(
简称《大经》)、《阿弥陀经》(简称《小经》)和《观无
量寿经》(简称《观经》), 它们被合称为“净土三部经”
, 为中国净土宗的最基本教典。净影寺慧远虽然非净土宗人
, 但他对这些以阿弥陀佛信仰为主题的经典表现出浓厚兴趣
, 其所作的《无量寿经义疏》和《观无量寿经义疏》,为现
存最早的《大经》和《观经》注释书, 对日后这两种经的各
家注解,有重大启导性作用;(注 31) 而其所表达关于阿弥
陀佛信仰的意见, 跟正统净土宗所言者有同的地方,也有异
的地方, 亦饶富趣味。本节以这两种注释为主要根据,并参
考《大乘义章》 < 净土义 > 的有关部分, 略述慧远对跟阿
弥陀佛之极乐净土有关的问题之见解。
置,说︰
声闻法,名“声闻藏”;教菩萨法,名“菩萨藏”。
...... 今此经者,二藏之中,菩萨藏收。( 注 32)
慧远把佛陀的教说大别为“声闻藏”和“菩萨藏”两门,
前者是为小乘声闻人所设的教法, 后者是为大乘菩萨人所设
的教法; 而他认为《大经》为属“菩萨藏”一门。慧远又进
一步把菩萨藏分为“渐”和“顿”两类, 主张《大经》为属
“顿”一类︰
意。 参阅日置孝彦︰ 〈净土教?研究(一)── 净影
寺慧远? 净土思想????〉,页 108 ~ 121 ,《金
泽文库研究纪要》,第 10 期,1973 年; 望月信亨︰
《中国净土教理史》, 页 90 ~ 9 8 (京都,法藏馆
, 1964 年)
(31) 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慧远为现今可知最早把《大阿弥
陀经》称作《大经》的人,而其所作的《观无量寿经义
疏》的组织、用语和释义,对日后各家《观经》注释,
有重要启导作用。 参阅 Kenneth K. Tanaka, The Dawn
of Chinese Pure Land Doctrine (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 part 1,
chaps. 4 ~ 6.
(32) 《大正藏》卷 37, 页 91 上~中。
356 页
过去曾学大法, 中间习小,证得小果,后还入大;(
大)从小来, 称之为“渐”。 ...... 言顿悟者,有
诸众生, 久习大乘相应善根,今始见佛,则能入大;
大不由小, 因之为“顿”。 ...... 今此经者,
...... 为根熟人顿教法轮。云何知顿?此经正为凡夫
人中, 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
不从小大,故知是顿。 ( 注 33)
人过去曾学习大乘法, 中途退而学习小乘法,后来回转再学
习大乘法。 “顿”一类经是为“顿悟”的大乘修行人而设立
, 这些修行人一往修习大乘法,久种善根,现今见佛,即时
能悟入大乘道。 慧远指出《大经》乃是以厌畏生死之苦,追
求正确禅定之道的凡夫为教授对象, 教他们发心,往生西方
极乐净土, 而经内没有提到这些凡夫是从小乘转归大乘,故
可知它为“顿”一类经。 至于《观经》方面,慧远同样判定
之为属于菩萨藏中“顿”之一类。 《观无量寿经义疏》一开
始便称言《观经》“乃是菩萨藏所收”︰
藏收。(注 34)
解释︰
下说韦提是凡夫。为凡夫说,不从小入,故知是顿。
(注 35)
而韦提希是凡夫,没有从小乘归向大乘的“渐入”经历。故
知此经是“顿”。
一类,可见他认为阿弥陀佛净土教学在内容上是纯粹大乘性
质,不涉小乘成分。又从慧远以为《大经》和《观
(33) 同上注。
(34) 《大正藏》卷 37,页 173 上。
(35) 同上注。
(36) 《观经》记述佛陀应摩揭陀国王后韦提希夫人的请求,
示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并讲述往生彼世界的方法。
学把佛法普及化的取向。
陀”为梵语字 Amitayus 和 Amitabha 的音译,意译分别为
“无量寿”和“无量光”。 据《大经》的记载,过去于世自
在王佛在世时, 有比丘名法藏。他受世自在王佛的教化所感
动, 许下众多弘大愿望;经过长时期修行,累积功德,其愿
望得以成就, 于十劫前成佛。由于其所成佛的寿命和光芒,
非算数所能计量, 遂有“阿弥陀”之称号。慧远替以歌颂阿
弥陀佛之德力为主题的《大经》和《观经》造疏, 可见他对
阿弥陀佛的重视。 这两种疏本的一些话,反映出慧远对阿弥
陀佛之身位的看法。 《无量寿经义疏》谈到阿弥陀佛的“无
量寿”名称时,说︰
空;应寿不定,或长或短。今此所论,是应非真。于
应寿中,此佛寿长,凡夫、二乘不能测度,知其限算
,故曰“无量”。命限称“寿”。云何得知是应非真
?如《观世音及大势至授记经》说︰无量寿佛寿虽长
远,亦有终尽。彼佛灭后,观音、大势至次第作佛。
故知是应。 ( 注 37)
长有短。今此所论,是应非真。故彼《观音授记经》
云︰无量寿佛命虽长久,亦有终尽,故知是应。此佛
应寿长久无边,非余凡夫二乘能测,故曰“无量”。
命限称“寿”。( 注 38)
“真”两种, 前者有长短段限,后者为常住无穷。今观《大
乘义章》〈三佛义〉论法、报、应三种佛身, 曾把前两者合
称为“真”身, 跟“应”身对举; ( 注 39) 又观上引第
二节话谈到佛寿命之“应”的一种时, 用到“应身寿命”一
词; 由是可推知慧远所谓佛寿命的“真”和“应”,前者当
是指法身佛、报身佛的寿命, 后者当是指应身佛的寿命。以
上所引两节话都认定阿弥陀佛的寿命为“应”; 并同样举出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的话为证
(38) 《大正藏》卷37,页173下。
势至两位菩萨相继他成佛, ( 注 40) 可见阿弥陀佛之寿
命虽然甚为久远, 但还是有终结的一天。至于“无量寿”的
“无量”一词, 根据第一节话的解释,是表示“凡夫、二乘
不能测度, 知其限算”,并没有无限量的意思。从慧远一再
表明阿弥陀佛的寿命为“应”, 可见他以为阿弥陀佛的身在
三种佛身中, 为属应身。再者,《观无量寿经义疏》把观佛
分为真身观、应身观两种, 指出《观经》所陈说的阿弥陀佛
观, 乃是应身观,这亦反映出阿弥陀佛为应身佛的看法︰
身观、二、应身观。 观佛平等法门之身,是真身观;
观佛如来共世间身,名应身观。 ...... 今此(经)
所论,是应身中粗净信观矣。( 注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