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太守绝子绝孙
2015/5/22   热度:261
酷太守绝子绝孙
明朝万历年间,江苏省高邮县有一个姓徐的读书人,历任郡守的官职。他执法极严,因为严励得过分,竟残酷成性,对于部下小小的错误,也必予以重责,绝无宽恕余地。衙门中的差役,如果做事稍有误期,常要受到笞打的惩罚。有一个差役,因为办事误了六天,徐太守竟大发雷霆,把那差役连打三十大板,打得遍体鳞伤,虽经旁人代为苦苦求饶,仍不能息去怒火,以致差役竟死于杖下。可怜差役的家中,遗有弱妻幼子,那幼子听到差役惨毙,惊吓致死,差役的妻子,也上吊自杀,一家三口的性命,就此断送在徐太守的手中。后来徐太守罢官返乡,家中只有一个爱子,有一天,这宝贝儿子忽然生病,对父亲说:‘有人来追我了。’接著又说:‘我有什么大罪?要杀我一家三口呢?’说完以后,这唯一的宝贝儿子,竟一命呜呼。从此徐太守成为一个绝子绝孙的孤人。
湘清按:佛教认为嗔恨是人类心理三大毒素之一。像本篇故事中的徐太守,就因为嗔恨心太重,以致怒不可遏而致人于死,终于受到绝子绝孙的恶报。而嗔恨心的发生,大多由于缺乏宽容而起,所以我们学佛人要宽大为怀,才能祛除嗔恨的心理毒素。还有说到绝子绝孙,有二点要说明,就是恶报与自愿牺牲有别,例如和尚为了普救众生,自愿绝子绝孙,或是在家人也有为了专心一志致力于救人救世的伟业,自愿断绝生育,这种自动的牺牲,是一种最大的善因,绝不能与恶报相提并论。犹如吴凤为了救人,自愿受到被杀的惨死;而世上的恶人,也会受到恶报而惨死;但同样的惨死,一是自愿的牺牲,一是恶行的恶报,二者有霄壤之别,不能混为一谈。本文的‘绝子绝孙’一语,是为了警世而记事,但此语绝不能用于对人。若以‘绝子绝孙’一语对人,那就是最大的恶口。尤其我们中国人的子孙观念最重,若说人绝子绝孙,是最令人刺心伤心的。凡是有关此类语句,切忌对人,免犯恶口之戒!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之人是学佛而不是搞佛学,佛是真实平等即如来藏。要将平等性知安住自心真实受用,什么叫平等?就是冤亲平等,好坏善恶一样看待,粪便与黄金一样不落两边,真性不变,不动就是真智,辩别正邪即是智慧。善能分别诸法相而作一切利益门,就是分别智、菩提心的相貌,就是清净生产自救慈悲正觉,方便而为菩提就是成佛度众生之心,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佛者心也,真心妙用也。佛的四大菩萨就是四大班首,四位教授各授一方,来成全你的佛果。学地藏菩萨大愿,发愿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学习大智慧文殊菩萨用大智慧断除一切生死无明烦恼,尽除无余。学习大行普贤菩萨行愿之,为落实十大愿王无我无私心,尽除业障,恭敬真诚,尊重赞叹诸佛如来功德之利,成就诸佛如来世功德。于一切众生,一切僧、法、师能作世间照明者不生嫉妒,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法久常住世,能度一切众生之苦,所修一切善法功德都要回向无上真正法界性,而且以这功能消除众生一切罪业障,念念都在佛道,不退转广渡众生而无私心,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成就佛果,成就普贤不思议智。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知众生心应所知量,千手千眼三十二应广渡无边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方便度之和合大慈大悲大誓愿、大行愿、大智慧于一心就是大菩提心种性。所以要成就佛法要与佛相应,就是心与佛相应,远离嫉妒、障碍、贡高傲慢,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