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国师四十齿


2015/5/22    热度:190   

  清凉国师四十齿

  广化法师讲述

  经上说,如来四十颗牙齿洁白整齐,是怎么修来的呢?是从受持‘非时不食’戒而得来的。那么想要成佛的话,一定要具足三十二相,若要成就这三十二相之一的四十颗牙齿洁白整齐的福报相,非要持这条‘非时不食’戒不可,否则福报不够,就没有资格成佛。有四十颗牙齿的人,如果是在家一定做帝王,秦始皇就是一个实例,他在春秋战国时代能统一中国,可见福报之大,不知他在那一世受持八关斋戒,才得这么大的福报。出家人有四十颗牙齿的都是高僧。历史上的清凉国师有四十颗牙齿,所以,他身历九帝,作了七个皇帝的国师。诸位想想,修行是要福慧双修的,而修别种福报,还要起心动念去修,修这个‘不非时食’所得的福报,只要过午不吃就好了,这是最好修的福报,为什么不修呢!不想持这条戒的理由,大都是怕肚子饿,怕营养不良,其实在抗战时期,大部分的人也都只吃两餐,也没饿死,怕营养不良只是找借口。出家人如果不持这条戒,现前就是犯戒,将来还要堕焦肠地狱去受苦。

  录自《戒学浅谈》页三○八~三○九

  下一则:锄金不顾的贤者

  锄金不顾的大儒,姓管名宁字幼安,三国时,北海人,少与华歆同窗。有一天,与歆锄园种菜,见地有金,挥锄不顾,继续工作,与瓦石无异,歆捉而掷之。当时的人,由这件事,已知道他们的优劣了。黄巾之乱起,宁避居辽东,随从他去的人很多,居处旬月成邑,宁为讲诗书,民化其德。朝庭屡征为大中大夫,皆不就,清可知也。华歆为尚书令,佐曹贼倒行逆施,后不得善终。所谓‘已知优劣’者,皆应验矣。‘释子称贫’语出《永嘉证道歌》:‘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带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身贫道不贫,是高僧,亦是出家人本色;道贫者不贫,是痴人,亦是三恶道种子。世间儒士,尚且‘锄金不顾’,忧道不忧贫;出世沙门,一钵千家饭,试问‘蓄财何用’?迦叶尊者偈云:‘所食无过一升饭,眠卧惟须一小床,两张毡布足遮身,此外并是愚痴物。’诚金玉良言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从前那个时代,佛的那些常随弟子多半都在那边打坐修定,他心清静。他三衣一钵,他什么都放下了,他心清静,持过中不食是有道理的。但我们现在的人烦恼太多,妄想太多,你要是修日中一食,非生病不可!这个身体实在讲是一部机器,机器之所以能够运作,它得补充能量;补充不足,这个机器就要损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