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山奇遇
2015/5/22   热度:179
2007年六月初的一个清晨,我和丈夫驱车前往一直想游历的山西,下午就到了平遥,当日就看了平遥古城。第二天清晨就前往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静升镇的王家大院。丈夫虽然开着一辆有了些年头的老式捷达车,但这一路上还比较顺利,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去王家大院和去绵山的一个叉路口,一看去绵山和去王家大院都很近,按计划丈夫不同意去绵山,他说:“听说上绵山的路险,关键是车况不好,车的零部件有的已经换过,有的零件还不能保证可靠”。我说:“这次开了这么长时间一点事没有,都到跟前了,现在不去,啥时候去”?我很不高兴地说着,丈夫一看这样只好驱车前往绵山。 绵山位于介休县和灵石县之间,很快就到了上绵山的路,两个方向的车只有一条不太宽的路,路边还设有凸面镜子,以便观察对面车辆,必要时还需要停车让路。上山的路两侧一边是高耸的山体,另一边是陡壁悬崖,对于这条山路之险,有这样的描写:沿山腰间一条曲折的小路进入绵山深处,愈进愈深,愈走愈险。沿途,烟云缥渺,群峰矗立,两山对峙,怪石嶙峋。我坐在丈夫旁边,往外一看,道路之险,吓得我紧闭双眼,再也不敢往外看了。 感觉过了好一会才到了山门,路稍宽了一些,继续往前走看了抱腹寺,过了铁索岭,在竹林寺小憩,又在李姑岩逗留。出龙头寺,过吊桥门便是蜂乳泉。此处山势峥嵘,崖壁陡峭,仰视令人目眩。这里岩石裸露,崖壁上突出石泉10余处,形状似不雅词不显示下垂。石乳上苔藓茸结,泉水垂滴不断,如断线的珍珠缓缓泻于下面的石池中。水质清例,饮之沁人心脾。 一路上奇山、美景使人目不暇接,不觉得已到了中午时分,按计划该下山去王家大院了,我们驱车往回走,刚走一会儿,我又看到了一个道观,我说:停车,我还没见过道观,丈夫把车停下,说你自己去吧,我等你。我下了车,拾阶往上走,走了一半,我也不想走了,就回来了。上了车继续下山,刚走一会儿,车在一个隧道口突然熄火了,反复启动无果。万幸的是该隧道口位于绵山上一个较大的开阔地前,还没有正式开始下山,但只要过了该隧道就是下坡的险路了。 这时,刚巧有几个人路过,帮忙把车推到一个坡上,顺坡而下,车短时间启动后就有熄火了,多次启动无望后,经多方打听得知修理厂在山下,这可怎么办呀? 后悔不已,百般无奈之际,我双手合十,面向西方,心中默念阿弥陀佛,稍后我让丈夫再发动一次,奇迹出现了,车着了,很平稳,一路顺畅下山,按计划又游历了王家大院,吃过午饭,按当日安排返祁县游渠家庄园并住宿。一路上对于车的事没多想,但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到了渠家庄园,没有进去,感觉应该先找住的地方,也不知那有,瞎找吧。从下山以来,一路上该停就停,想走就走的车又一次熄火了。丈夫像想省油的出租车司机一样,一手把着方向,推扛着车停靠在路边。 路边是一个鞋店,正当丈夫向路人打听修车的地方时,一辆干净的轿车平缓地停到我们的车旁,开车的是一个精干的年轻人,丈夫上前询问,他将我们让进鞋店。原来,他正是这个鞋店的老板,曾开大车跑运输多年。他听了情况,随即联系了修理厂。 很快,修理厂来人把车拖走了。经检查,是汽油泵嘴儿脱落,属于汽车的硬伤,必须更换方可运行。换了汽油泵后,车恢复了正常。 此时,天已经黑了,我们没有急于找住处,而是返回鞋店向给予我们帮助的热心人道谢,鞋店已经打烊,我们只能通过电话向他道了谢。我们记住了他——祁县任一平。 第二天我们平安、顺利回到了家。 此次经历我们曾多次回想,有后怕,有不可思议,后怕的是一个给不上油的车在那么险的下山路上会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是车坏的地方恰恰是平坦的开阔地,还有明明是多次启动无望的车又一次启动;车是硬伤,怎么会坚持到我们的目的地?再有就是到了祁县怎么车偏偏就在一个认识修理厂人的热心人门口再也不动了。 这件事再加上以前曾在我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另述),我的心中就有了佛陀。 我觉得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心中不能没有“神圣”的东西,一个人可以不信佛,但心中不能没有佛性。 以上,是我真实的经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 因果故事 | 感应故事 | 宗门故事 | 名人学佛 | 成败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故事 | 身边故事 | 生活故事 |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大乘佛法的原点在《十善业》。《十善业道经》不长,佛讲得很清楚,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乃至于人天法,统统是依这个为根本。佛比喻十善好比是大地,大地上所有一切的生物都依大地而生长;没有大地,一切万物都没有了。如果我们没有十善业,等于说没有土地,什么种子都不能生长。所以说,佛法建立在十善业的基础上,我们要从这里下功夫。十善业道的精华,是教我们“转恶为善”。这种修行法,在佛家称为“根本法”。我们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离开十善业道,参禅不能离开十善业,念佛也不能离开十善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