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线间


2015/5/22    热度:157   

  在印度有一则古老的故事——

  一位伟大的圣人将他的首席弟子送去贾那克Janak国王的座下修习,他要这个年轻人向国王学习一件他身上所欠缺的东西。


  年轻人说:“如果你不能教我,那这个叫贾那克的人能教我什么?你是了不起的圣者,而他只是一个国王,哪里知道什么是静心和觉知呢?”


  伟大的圣人说:“你只管照著我的话去做,去到那里的时候,对他行礼如仪,不要自以为是,认为你是一名修道者,而他只是一国之主,不要心存他是尘世中人的想法而自视清高,把那些都忘掉。我要送你到他那里学习某件事,所以他算是你现在的师父。我知道,我已经在这里试过了,但是你需要一个不一样的环境来帮助你了解这件事,国王的宫廷将会为你提供一个正确的环境,你去就对了。记得要向他顶礼,这一阵子他将代表我的角色。”

  年轻人有些不情愿地去了,心里一面想,他堂堂出身最高阶级的婆罗门(Brahmin),这个贾那克是谁?他很富有没错,他拥有整个王国,但他能教一个婆罗门什么?向来都是婆罗门认为他们可以教别人什么的。贾那克不是出身婆罗门,他来自印度的武士阶级,这个阶级被视为在婆罗门之下,婆罗门是最高的阶级。要向这个人顶礼?这种事从来没有人做过!要一个婆罗门向一个武士致敬,这十分挑衅这个印度人的思维。


  可是师父已经交代下来了,他不得不遵照师父的话。他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到那里,也心不甘情不愿地向贾那克行礼。当他行礼的时候,心中真的很气他师父,因为这件事在他眼中是很丑陋的。这时有一位婀娜多姿的女人在大厅当中跳著舞,大家都在饮酒谈笑,贾那客坐在人群的中间,这个年轻人尽管心中再多批判,他还是行了礼。


  贾那克笑著说:“你不必带着你的批判向我行礼,还有,在你认识我以前,请先别对我有偏见。你师父对我的为人十分清楚,所以他才送你来我这里,不过你这不是学习该有的态度。”


  年轻人说:“我不在乎,他已经送我来,我也已经来了。但是明天一早我就会回去,因为我看不出在这里可以学到什么。事实上,我要是从你这里学到任何事情的话,那我这一生就枉费了!我可不是来这里看美女和饮酒作乐的”


  贾那克依然保持微笑,他说:“你可以明天一早就打道回府。不过!既然你已经来了,你一定累了……至少先在宫里休息一晚,到早上你要走就可以走。谁晓得?说不定晚上就变成让你学习的环境,这是你师父送你来我这里的目的。”


  夜晚国王安排他住进皇宫里最豪华的房间。还亲自陪他去到房里,悉心招呼了他的食物、睡觉的事,当年轻人上床时,贾那克也离开了。


  可是,年轻人整夜都睡不著,因为当他躺在床上,眼睛往上一看的时候,他看见一把没有上鞘的剑,仅仅用一条线系在他头顶的上方。这种时候他随时会有危险,因为剑随时会掉下来要他的命,于是他整晚都清醒著在当心那把剑,要是它真掉下来了,他才能躲得掉这场灾难。


  到了早上,国王问他:“床睡起来舒不舒服?房间住起来还可以吧?”


  年轻人说:“舒服极了一切都很舒服。不过那把剑的事你要怎么交代?为什么耍这种诡计?你这个人实在太残酷了!我一大早从师父森林里的道场出发,赶了一天的路后,到晚上我已经累垮了,而你却跟我开这种残酷的玩笑,用一根细得不能再细的线吊著一把没有上鞘的剑,这算什么?我很担心要是一阵微风吹过来,我的命就没了,我并不是来这里寻死的。”


  国王说:“我只想知道一件事,既然你那么累,你应该很容易就睡著了,但是你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是个攸关生死的险境,所以你很觉知、警觉,这就是我的教导。你可以走了,或者,你想要的话,可以再多留几天观察我。”


  “虽然我坐处在歌舞升华的的官殿之中,但我十分警觉到我头上那把发亮的剑,你看不到它,它的名字叫死亡。事实上我并没有在看美女,正如你无法享受富丽堂皇的房间,我并没有在饮酒作乐,而是觉察著随时会来临的死亡。虽然住在皇宫里,但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隐士,因为我始终对死亡保持警觉。你师父与我不仅相交甚笃,也相知甚深,他知道我所知道的,所以才把你送来这里。如果你要在这里待上几天的话,你可以自己再做观察。”

  你想知道如何更有觉知冯?只要更加意识到生活中的不确定;死亡随时会发生,或许下一刻它就找上你的门。假设你以为自己会长生不老,你可以继续无意识下去,否则,当死亡的脚步靠近,你怎能依然无意识地过活?不可能的!如果生命是一闪即逝的,如果生命就象泡沫一样,只要一根针一扎,它就永远消失了……你怎么能保持无意识?


  在每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有 “三 福 田”: 第一福田:是供养佛 、法 、僧 ,这叫敬田; 第二福田:是供养父母 、师父 、老师 ,叫做供养恩田; 第三福田:是供养贫困的人 、贫苦的人 、生病的人 、残疾的人 ,是属于悲田! 所以 ,有三福田的人,就能很快地得到回报…… 敬田 、恩田 、悲田,称为“三福田”! ​​​​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