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的思想特质--无


2014/9/3    热度:235   


  国际佛学研究创刊号(1991.12出版)页23-48


  --------------------------------------------------------------------------------


  页23

  一、关于南宗禅或坛经的思想特质问题

  如众所周知,禅分南北二宗;北宗禅只流行了一段短时间,南宗禅则自慧能以后, 历久不衰,对中国的思想与文化,有重大的影响。南宗禅创自慧能; 它的思想,也在代表慧能的说教的《六祖坛经》或《坛经》中奠定下来。 故《坛经》所反映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南宗禅的重要思想。 本文的目的,是要透过《坛经》这一重要的文献,看看它的思想特质为何。 这思想特质,自然也可以说是南宗禅的思想特质。
  不过,南宗禅或《繵经》的思想特质问题,很富争议性。若以自达摩禅以来所标榜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这一宗旨作为《坛经》的思想特质,则一方面有不符事实之嫌,而且也搔不到痒处。“教外别传”,“教”是甚么涵义,“别”又是怎样别法,都不易说清楚。即使说得清楚,也只是外在的说法,与内容无关。“不立文字”不是南宗禅所特别强调的。起码不是《坛经》的意思。(注1)。“直指本心,见性成佛”明显地表示顿悟的方式,但这是很表面的方法上的问题,不足以决定思想上的特质或中心思想。《坛经》便这样说过:

  页24

  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大
  正藏》48、353a)(注2)。

  这是说,就教法来说,并没有顿渐可言。顿渐是就悟入真理(本心、本性)的迟速分别言,故是方法学意义的,而且是很表面的,它不过是假名而已。不过,这里的“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与上来所提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都涵有强调本心、本性的意思,而在《坛经》中,亦多处提到性、佛性、自性及本心、特别是自性,则这性、佛性、自性、本心,能否说是南宗禅的思想特质呢?这还是有争议的。性、佛性、自性是指向佛性的问题。熟悉中国佛教史的人都知道,佛性自竺道生以来,一直都是中国佛教的中心课题。禅自然很重视佛性问题,它也很强调佛性或自性含具万法,和能生起种种功用、功德。但这仍谈不上思想特质。佛性问题不限于禅,而佛性含具万法,能生起功用、功德这些意思,在比禅早出的天台宗智者大师已有充量发挥了。(注3)。本心的问题,智者大师也谈过;《大乘起信论》与华严系的思想也发挥过。这都是学界所熟悉的事。单凭佛性、本心,并不足以决定南宗禅或《坛经》的思想特质。

  或许有人会提出:禅不是很强调禅定、瞑想这一类修行么?禅不是由于重视这种修行而得称为“禅”吗?又禅不是以强调自悟、自力以与别的佛教教派区分开来么?这样,我们不是可以说禅定修行与自力成佛是南宗禅的思想特质么?对于禅定的问题,我们的答覆是,禅定的修行,并不限于禅,天台宗也有; 不过,天台宗比较多用“止”一名相,而较少用“禅定”。 止与观合起来,是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实践上的双轨。 实际上,禅定的修行,在印度佛教很流行。般若系的思想中, 有六波罗蜜多( paaramitaa ),被视为菩萨所必须修习的德目,其中即有禅定波罗蜜多一项。 再进一步说,禅定、瑜珈这种修行, 或瞑想的实践,在原始佛教与释迦牟尼的教法中,已很受重视,甚至在印度教中,也有这种实践方式。(注4)故禅定不能视为南宗禅的思想特质。 至于自力成佛的问题,则我们要反问:禅是大乘佛教的一支, 在大乘佛教中,除了唯识与净土外,有哪一派思想不强调自悟、自力成佛的呢?当然,禅是非常强调自悟、自力的重要性的, 整部《坛经》都充满了教人要自家“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说法; 但这只表示在提倡自悟、自力


  页25


  成佛的程度上的不同而已,不能视为决定特质的要素。

  有人或者会提出,禅非常平实,富有生活气息; 禅趣与禅机,都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 马祖的“作用见性”,南泉的“平常心是道”, 庞居士的“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挑柴”,都是在这种脉络下提出的。 禅门也常提到穿衣吃饭,痾屎送尿,都有道在。这种平实的生活气息,是佛教其他教派所没有的。 这应可说是禅特别是南宗禅的思想特质吧。 关于这点,我们的回应是,就平实的生活气息言,禅表现得淋漓尽致,佛教的其他教派确是很少见。 它实在有很深厚的现世情怀( worldly concern )。《坛经》便说过:

  佛法在世间, 不离日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351-c )

  这里所谓的“世间”,自是指现实的一切日用行为而言。 禅道是不能远离现实的一切日用云为而表现的。经中也提到游戏三昧: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 无一法可得,
  方能建立万法。 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
  解脱知见。 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
  碍。 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
  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358-c )

  这游戏三昧,自是就在俗应世间中说,“应用”、“应语”,都是生活的表现。觉悟(见性,彻见自家的真性、佛性、自性)是在世间中表现;觉悟后,还是不离世间,以“化身”的形式,化度众生,“应用随作,应语随答”。这便是游戏三昧。不过,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禅很具有平实的生活气息固是事实,但原始佛教特别释迦牟尼的教法,也是很平实的,它不强调理论或形而上的问题,却是教人注目现实生活的苦恼问题,想办法对治它们。关于这点,四部《阿含经》表现得很清楚,至于说觉悟要在世间中表现,以至觉悟后还要回向世间,以化身或应身的变化身来化度众生,这在《维摩经》(Vimalakirtinirde`sa-sutra)中说得也很多,天台宗的思想也很有这种说法。无疑禅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但也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不足以决定它的思想特质。

  二、从不取不舍与自性到无

  这样也不是,那样也不是,到底南宗禅的思想特质是什么?或者说,它到底有无思想特质?

  偌大的一个佛教学派,南宗禅肯定是有其思想特质的。让我们还是从思想的渊源说起。《坛经》载五祖弘忍深夜为慧能讲《金刚经》(Vajracchedikaa-praj~napaaramitaa-suutra),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慧能便大悟,爆发出智慧的火花,特别提到自性的问题: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并且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弘忍下印可他的觉悟境界,并谓“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349a)这是关键性的地方,从中我们可以窥测到南宗禅的觉悟的消息,和它的思想特质。这消息是,觉悟并不是静寂不动的光板状态,心却是在运作著,不过,它对周遭的环境,并不取著(住)。取著即有所执持,而不免被所执持的所限制、束缚,而不得自在。不取著便能保持心灵的自在无碍状态,而能继续不停地运作。这心灵是我们的本心、本性,是成佛的潜能,故也是佛性。这个消息,显然源于两种思想:无住与佛性。下面失们即循著这两种思想探索下去。

  无住是般若文献的一个重要思想,甚至可说是一种实践。它的直接意思,是对诸法,不管是生灭的有为法,抑是无生灭的无为法,都不住著,不执取。此中的义理背景是,一切有为的生灭法,都是依因待缘而得成就。因缘聚合便生,因缘离散便灭,此中并没有一常住不变的自体( svabhaava )可得,故不应对之取著。另外,对于那些无生灭的法,或无为法, 如空( `suunyataa )、真如( tathataa )之类, 它们都显示真理,或事物的缘起无自体的状态,并不是在真理的世界中, 有一个称为空或真如的常住不变的实体可得,故我们亦不对之取著。 这便是无住。通常说无住,多是针对生灭性格的世间法而言,而较少涉及空、真如一类。

  诸法既是因缘和合而成,其中没有常住不变的自体,因而不应对之取著起执。同时,也由于它们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常住不变的自体,因此不会对我们构成

  页27

  真正的障碍, 因而也不必刻意去舍弃它们,甚至毁灭它们,而沦于虚无主义。 这便是不舍。故无住的直接意思是不取,也隐含不舍的意思;它是整全的意思是不取不舍。(注5)实际上,不取不舍的字眼,常出现于般若文献中。 著名的《八千颂》,或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A.s.tasaahasrikaa-praj~naapaaranmitaa-suutra ), 便这样说过:

  于诸法中无取无舍,乃至涅槃亦无取无舍。(注6)

  取即是取著。又说:

  般若波罗蜜不应取色中求,不应受、想、行、识中求。亦不
  离色求,亦不离受、想、行、识求。何以故?色非般若波罗
  蜜,离色亦非般若波罗蜜。受想、行、识非般若波罗蜜,离
  受、想、行、识亦非般若波罗蜜。(注7)

  这里以、色、受、想、行、识五蕴来说。五蕴是构成吾人的生命存在的要素,亦可视之为泛指一切法,一切现象。般若波罗蜜指智慧。其意是,智慧不能单表现于一切法中,亦不能表现于远离一切法中。单于一切法中求智慧,有住著于一切法中之嫌;远离一切法,则沦于虚无主义,亦不能表现智慧。这颢然有以上所说的不取不舍之意。同经有时又单说不取,如:

  般若波罗蜜是大珍宝,于法无所著无所取。(注8)

  有时又单说不舍,如:

  不坏假名而说实义。(注9)

  假名( praj~napti )是分别诸法而施设的名字, 通常可泛指诸法。 关于不取不舍,若就义理方面作进一步的发挥,则可以说,唯其能不取, 心灵才能在变幻无常的世界中,任运流通,而无滞碍,表现种种妙用。 唯其能不舍,心灵才能使其妙用在世界中落实,才能有作用的对象。 能不取不舍,便能还世界一个本来的面目,而不起种种颠倒见,因而不生烦恼。 要做到这个地步,需要有很高的智慧。般若文献便强调这种智慧,称之为般若( praj~naa )。

  如上面所说,佛性自南北朝竺道生以来,一直都是中国佛教的中心课题。这佛性思想在印度佛教中亦有很深厚的渊源。以盛言佛性而为人所留意、重视的,当推《大般涅槃经》(Mahaaparinirvaana-suutra)。此经有一段文字,详阐佛性的义理:

  页28

  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 所言空者,不见空
  与不空。 智者见空及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 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
  谓大涅槃。 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
  ,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 以是义故,佛性
  常恒,无有变易。 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
  见一切空,不见不空。 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
  ,不得第一义空。 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
  见佛性。(注10)

  这里提到有关佛性的多方面的义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解明了。我们只想强调一点:整段文字充满著关于真理的正面的、肯定的,甚至是建设性的涵义,佛性即在这种脉络下被介绍出来。如我、不空、大涅槃、常、中道这些具有积极涵义的名相,都用来说佛性。这与比此经早出的般若文献集中强调空的义理很不同。空是无自体之意,它毕竟是遮诠的作用,积极性总是不够的。只就空来说真理,不是究极的、第一义的。空固然要说,但亦要说不空,才能显扬涅槃的殊胜功德。这不空即是佛性。

  上面说佛性是正面的、肯定的、有建设性的语调下被提举出来。《大般涅槃经》更以乐观的语气说佛性是“常、乐、我、净”,不是“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注11)又强调佛性是觉悟的基础,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注12)又肯定佛性的普遍性,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即使是愚痴如一阐提( icchantika)之流,亦有佛性,只是由于无明覆盖著,不能显现而已。(注13)般若文献的不取不舍的思想或妙用与《大般涅槃经》的佛性思想,特别是后者,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不过,这两者却少有碰头的机会。 般若文献盛谈般若波罗蜜多(praj~naapaaramitaa),表示完全的、完满的智慧,又说般若智( praj~naa-j~naana )。对于诸法的不取不舍的妙用,都从般若智来说。 但智或智慧的涵义是偏于发用方面的,它应有其所本,这应是心体; 更彻底地说,应是佛性。 成佛的基础在觉悟,觉悟是心的作用;而心能发智慧,使人觉悟而成佛, 故心应可说是成佛的潜能,或成佛的可能性,这即是佛性。这种理解,是很自然

  页29

  的事。不过,般若文献还是很少谈佛性的问题。其中一个可能的理由是,般若的思路总是倾向遮诠、遮拨方面,透过否定的方式来展示诸法的真相,或真理。像佛性这种具有正面的、肯定的涵义的观念,般若思想大概难以容纳。但随著义理的发展,遮诠或否定的方式虽然可以避开一些思想的、概念的难题,例如囿于概念的有限性或做成概念的封闭性之类。但光是说遮诠、否定,终究难免沦于一偏,而成偏见,或边见;只见真理的负面,而不见它的另一面,即正面。为了消除这种流弊,佛性思想便应运而生。《大般涅槃经》所盛言的佛性的常、乐、我、净的殊胜德性,显然可以中和由遮诠、否定的思路所带来的偏于一边的流弊。 事实上,《大般涅槃经》是较般若文献为后出的。尔后发挥如来藏思想的经典,如《胜鬘经》(`Sriimaalaadevii-si.mhanaada-sutra)和《楞伽经》(Lankaavataara-suutra ),大抵也是基于这种思想背景而兴起的。 如来藏即是佛性也。 不过,这些文献,却又少谈般若智慧的不取不舍的妙用方面。

  把般若智慧的不取不舍的妙用依附到佛性上来说,或积极地发扬佛性的不取不舍的妙用的,是南宗禅,特别是《坛经》。不过,《坛经》很多时不用“佛性”这一字眼,而用“自性”; 意思仍是一样,只是“自性”更有自觉的涵义,更能显示作为成佛基础的潜能的内在性。 关于这点,我们在上一节介绍慧能因听闻弘忍讲说《金刚经》而开悟这一故事中已可以看到。 慧能开悟后后,到了南方,即当众宣称: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350c)

  这是以对一切法不取不舍来说佛性的显现。这不取不舍,其实即是佛性自身的作用。慧能在解释大或摩诃(mahaa)一词时又说: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
  善, 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350b )

  这是进一步强调对现象世界的种种物事,不以善、恶的分别心加以分割之,因而善则取之,恶则舍之。 却是教人超越这善、恶的二元对立,对善、恶之事物,不取不舍,只是随机运用而已。 这种随机运用,亦不限于一般的物事,即作为觉悟境界的涅槃( Nirvaa.na ),也是一样的对待。这个意思,可见于下面慧能一偈中:

  页30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
  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
  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
  中我, 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三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
  切法,不起分别想。( 357a-c )

  整首偈都在发挥不取不舍的思想或修行。凡夫、外道、二乘修行者对于涅槃,都有不正确的理解,这都来自妄情计执,以至于生起多种(六十二种)邪见。只有具有智慧的人,能通达涅槃的真相,因而对之不起取舍的分别心。不取著涅槃,因而不舍弃世间;不舍弃涅槃,因而不滞于世间。这便是不取不舍。对于五蕴所代表的现象世界,也视之为平等平等,空无自体,不起凡圣二分的分别想法。最后几句“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很有意思。这很能显示不取不舍妙用的旨趣。一个能体证佛性或自性的人,他的感觉机能(诸根)能不断在世间起用,但并不生起妙用的想法,因而不为某一妙用所束缚,能起这一妙用,也能起那一妙用。能分别诸法的相异之处,但并不生起分别的想法,为分别意识所束缚,因而能于异中见同。对于这“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的意思,慧能在另一处谈到一相三昧的禅定题时,有很重要的补充。他说:

  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 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
  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 此名一相三昧。(361a-b)

  事物的相( lak.sa.na, charateristic ),就作为感官的对象言,自是各别不同,因而使人生憎爱之情,跟著便有取舍的行为。 但不管是取抑是舍,都足以障蔽吾人对真相的了解; 这真相即是缘起无自体因而是空这一性格。 这是平等的,任何事物的真相都是这样。故慧能教人不起憎爱, 不取不舍,俾能保持虚静的心境,与真相或真理相照面。

  佛性或自性的这种对于诸法的不取不舍,确有它的奇妙性格。 我们日常的理性, 都有排中的思想倾向,这即是逻辑中所说的排中律(Law of the Excluded Middle )。即是,就有关取与舍的事例来说,我们不取著事物,便表示我们是舍弃事物; 另一方面,我们不舍弃事物,便表示我们取著事物。取与拾是相对反的,

  页31

  不是这个便是那个,不是那个便是这个;此中并没有第三个可能性,或中间的东西。这便是排中。但《坛经》说自性,却不是这样,却是它既不取著也不舍弃事物,在事物中表现灵机无滞的运作、作用。这便是所谓“妙用”了。“妙用”这个词汇,也出自《坛经》。慧能谓:

  汝若欲知心要, 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
  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360a )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352a)

  即是说,对一事物不起善恶的分别,因而不起住于善而舍恶的行为。这是体现心体的要诀。一切心念必须不能有滞碍。《坛经》到处都以心说性,因而亦可说这是体现自性的要诀,实亦是自性自身的表现。若能这样,心体或自性便能一方面保持寂然的状态,一方面却又有恒河沙数般无量数的妙用。这真是体用无间,动静一如也。

  对诸法的不取不舍的妙用,预认一种不取不舍的主体,或主体性,这也是上文提到的游戏三昧的主体性。这主体性是慧能综合了般若文献的不取不舍与《大般涅槃经》的佛性思想而建立起来的。我们以为这主体性是南宗禅或《坛经》的思想特质。这是佛教的其他派系(包括北宗禅在内)所没有的。 慧能的自性,便是这种主体性。对于这样意义的主体性, 慧能更透过具体的实践的方法展示出来,这便是“无”的实践。 “无”是道家的一个老观念,在《老子》中,它指作为万事万象运行的基础的那个形而上的原理,是实体( Substance )义。 其后佛教传入中国,为了使艰深的佛教义理,特别是空的义理,易于为人所理解与接受, 佛教徒便以《老子》的无,来诠释般若文献的空。 这是“格义”的一种有代表性的表现。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慧能在《坛经》中特别强调无。 不过,这无绝不是《老子》的无,也不全是般若文献的空。它是指我们的主体性的那种不取不舍的妙用或实践。 若要说主体性,它便是“无之主体性”。这“无”的义理,是《坛经》的思想特质。 它是具体显示,便是慧能所极为重视的三面实践( threefold practice ):无念、无相、无住。 以下我们即详论这三面实践。

  页32

  三、无念、无相与无住

  慧能在《坛经》的定义品中正面地就实践面来阐释他的禅法,所谓“法门”。他宣称:

  我此法门, 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 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
  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 言语触刺,欺争之时
  ,并将为空,不思酬害。( 353a )

  这便是无的法门,或三无法门。“宗”、“体”、“本”并没有根本的分别,都表示有基本的重要性的意思。对于这三无法门,都需要就不取不舍这一思路来了解。 对于诸法的种种样相,不必刻意舍弃, 但要和它们保持距离,不要被任何样相所系缚,所束缚,要能“离相”。否则,便是能见一相而不能见其他的相了。这是“无相”。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总会有种种想法、念头生起,这是很自然的事,不必刻意压止; 但不能停滞于某一种想法或念中,否则,我们的心思便会被它所窒息,不能活转了。 这是“无念”。至于无住,慧能是扣著空来说的。 他教人对于世间一切相对的事物与关系,如善恶、美丑、怨亲,都不要刻意起分别,因而起相应的、相对的回应, 如怨(冤)则害之,亲则酬之。 此中的理由是,诸法都是缘起而得成就,并无常住不变的自体, 它们的性格,为善为恶,为美为丑,都是我们意识上的施设。 若对之刻意起分别与回应,无异是自已以意识封限了自已。 跟著慧能对这“三无”有较详尽的阐释。要注意的是,这无念、无相与无住的三面实践, 意思是相互牵连的,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心思想即在自性的对诸法的不取不舍的妙用中。任何一面“无”的实践,都不能在离开其他二者的脉络下理解。 关于无住为本,慧能说: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
  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353a)

  念有所念,这即是境。 我们对所思所念的境,在思念过后,便应忘却,不应滞著于其中。 不然,便会为这境所束缚,不得自由。必须对境随念随忘, 心灵或主体才能恒常地保持机灵动感,才能起用无穷。而对境的忘却,亦不必是绝对义

  页33

  的舍弃。任何的境,都是可以再现的。

  关于无相为体,慧能解释说:

  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
  为体。(353a)

  外境呈现于我们的感官之前,而有种种不同的相状。 这些相状只在心境的相对关系中成立, 它们自身并无常住不变的自体,不能说实在性。 对于这些相状,我们不应取著,而应就其为无自体、无实性而了解之,这即是法体、法的本性。这其实是空的另一表示方式。

  关于无念为宗,慧能解释说: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 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
  心。 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
  大错。 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
  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353a )

  无念即是对于外境不起染著。“不于境上生心”,此心是分别心、妄执心,以境为有自体的心念。这种心念必须舍弃。要注意的是,无念绝不是不作念想,心灵不起运作之意,不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以至“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之意。若是这样,则生命便如槁木死灰,了无生气。无念却是在念想、念虑中运作,而又不为念想、念虑所滞。这无念自是主体性的活动。是甚么主体性呢?慧能标之为“真如自性”。他继续说:

  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只说见性, 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
  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 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
  ,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
  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 念者
  念真如本性。 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
  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
  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353a-b )

  真如自性是一个有新意的概念,而且复合的。它表示真如与自性等同。在哲

  页34

  学上,这表示真理(真如)与主体性(自性)是同一,真理并不外于主体性。文中说:“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无念中的念的确义,和无念自身的确义。于境上有念,念上起邪见,这意思显然是有滞著,而起不正确的了解,甚至邪见;以为境是有自体的,常住不变的。这便不见空的正理。一切烦恼(尘劳妄想)便由此生起。这种念必须要否定,要无念。是谁去“无念”呢?这便是真如自性。故真如自性是无念之真如自性,这种主体性是无念之主体性,或无之主体性。从这点看,文中的后半段在行文上是有些问题的,需要清理的。文中谓无是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因而无是遮拨之意。但“无念”的“无”所遮拨的“念”,文中却说是念真如本性,是发自真如而作为真如的运作(用)的念,是真如所起的念。这便不顺适。 因念若是起的念、运作,则不应有染著,应是清净的,不必“无”,也不应“无”。 我想这里慧能其实是说真如的那种没有念虑、分别之念的运作, 或念,这即是“无念之念”。 前一“念”表示有分别妄执的念,后一“念”则表无分别妄执的念。 我们是不可能没有念想的;没有念想,心灵的运作便停滞,失去生机。 这不是慧能的意思。他的意思应是,在念想中,我们不住著于这念想,不在这念想中起虚妄执著。 这便是没有虚妄念想的念想,亦即无念之念。关于这点,后面会再有补充。

  以上是《坛经》第四定慧品对三无(无念、无相、无住)的阐述、如上所说,这三无的意思是各各相涵的。如无念是不于境上生起邪见,而滞著于其中,这显然有无住的意思。于境上生起邪见,这亦是著于境之相,要避免这种做法,自然要不著于境之相,这便是无相。这种各各相涵的关系,这里不多赘。我们要指出的是,在这三无的三面实践中,慧能较注重无念。在定慧品是如此,在经中的其他处,亦显示这一倾向。为了对这三无作进一步了解,我们要就经中他处说到这种思想的地方,阐述一下。

  首先看无住。上面提到,慧能是扣著般若文献的空的思想来说无住的;他开悟的关键,是《金刚经》的那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另外,《坛经》多次提到《维摩经》(见第五节),而该经的一个很著名的说法,是“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注14)另外,较慧能早出的天台宗智者大师,亦曾多次论及无住本及以之立一切法的问题。(注15)

  页35

  慧能说无住,很可能受到这些说法的影响,起码受过《金刚经》思想的启发。上面我们解释定慧品所说的无住时,强调慧能是以空的义理来化解我们对世间事物的相对意识与滞著。这涵有我们对世间事物需保持一种任运通流的态度的意思,能任运流通,才能无滞碍,心灵才不会为事物所束缚。关于这个意思,《坛经》在别处说得很清楚:

  迷人看法相, 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
  行三昧。 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
  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 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 352c-353a )

  此中的关键语,自是“道须通流”。道是道路、真理。上面我们解慧能的“真如自性”,说慧能有真理即主体性的意思。 故道须通流、即主体性须通流。 能通流才能不滞。通流、不滞都是就主体性在万法的运作中说。 如何才能达致这个境界呢?慧能谓“心不住法”,即心灵或主体性不住著于任何事物中。 这便是无住。对于这种境界,慧能又以偈表示如下: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362b)

  主体性不住著于相对性的善恶中,因而是任运自由,荡荡然无所寄。能无所寄,亦自然可以无所不寄。

  般若文献说空,是空却作为生灭法的事象的自体,亦有空却作为不生不灭的真理的空的自体之意,这即是所谓“空空”,表示空的的自体亦是没有的,亦要空却。(注16)这种空空的说法,在《坛经》的无住思想中亦是相当强调的。慧能说:

  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350a)

  无著或无住的对象,除了世间法外,还有出世间的空。
  上面刚说过的意思,在《坛经》亦以无相的说法被表示出来。这实是《坛经》定慧品说无相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慧能说: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
  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355c)

  此中以外说相,应是指外境而言。以内说空,不一定很顺适。其意都是教人要离相,不住著于外境的相,也不著于空的相。总之,相是不能执取的,不管

  页36

  是生灭法(外境)的相,抑是不生不灭的真理(空)的相。两头不取,才是无相的整全意思。

  至于无念,无论在定慧品或他处,都有详尽的阐述。例如,慧能在他处说: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
  ,亦不著一切处。.... 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
  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是边见。 善知识,悟无
  念法者,万法尽通;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
  至佛地位。( 351a-b )

  这里以心不染著一切法来说无念,以念为念诸法,很明显地是取无住的意思。无念与无住,意思是相通的。“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有不取不舍之意。用自是佛性或自性的起用,这起用遍及一切处,在一切物事中作用。若无物事,则这用便无所施了;故这有不舍的涵意。不著一切处,即是不取。另外,慧能很强调无念不是没有念,完全不起思虑作用的意思,而是在起念虑中,要常保持清明自由状态,不为所起的念所束缚的意思。“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生命心灵便枯槁,是不成的。这不断念虑的意思,在他处更有强调:

  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
  与语。(350b)
  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360c)
  惠(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358b)

  慧能的意思很明显,思想或思虑绝不是坏事,我们的自性,也实在要时常思想、思虑,才能表现与发挥其妙用。问题是自性不能系于思想、思虑自身,也不能系于所思想、所思虑的东西中。这便是无念,或无念之念,或上引定慧品所说的“念而无念”。种种说法,都是一样。

  以上是《坛经》对无念、无相与无住的说法。这三无都是就对诸法不取不舍而起妙用言。无相与无住固是就诸法言,即无念亦不例外。刚才说慧能以心不染著一切法来说无念,即是以念为念诸法之意。另外,念自身亦可作为一种心法看,对于这种心法不取不舍,亦可为无念的所涵。若取著某一心法,则其他的心法或

  页37

  念便无法生起。另一方面,我们亦不必或更不能舍弃心法或念,因这表示主体性运作的停滞。故对于心法或念应不取不舍。

  总的来说,《坛经》对三无的说法,还是较偏重不取方面的意思,这从上面的引文也可看到。但不舍的意思还是在那里。经文多次说到自性含具万法,以至建立、生起万法,如上引慧能闻《金刚经》而开悟所说的话。他也曾就建立万法来说功的问题: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352a)

  也曾就成一切相说心:

  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355a)

  这是在讨论即心即佛的问题。慧能认为心、佛是在根本上无差异的,只是动态、静态不同而已:心倾向于动态,佛则倾向于静态。在本质上,动静仍是一如。“成”一切诸法的相,语气较不舍更为积极。(注17)故不舍的意思,还是在那里,慧能只是较多说不取而已。实际上,他认为最高的教法(最上乘),是同同时不取不舍的。他说:

  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
  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356c)

  只会背诵文献,不求甚解,是小乘,只从事义理上的、概念上的了解的,是中乘,理解后而依教法来修行的,是大乘。即使是大乘,还未瑧完满。必须顺著不取不舍的思路或方法来实践,才是最完满、最上乘的教法。“万法尽通”,而又“万法俱备”,便有不舍的意思,且语气更有正面性、肯定性。能通才能说妙用。“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正是不取的意思。


  四、无之哲学与实践

  由这无念、无相与无住思路所开出的禅,可以说是无之哲学与实践。它的内涵是自性或主体性对诸法表现为不取不舍的妙用,或对诸法的不取不舍的妙用依附在自性或主体性中说。这里所谓“哲学”与“实践”,是连系在一起而成一总体或综合体(integrity)的。哲学不是离开实践的概念的组合,实践也不是没有哲学

  页38

  观念所表示的精神方向的一套行为。却是哲学表现于实践中,实践也以哲学为基础。就无相来说,诸法的性格本是缘起无自体,是空,它们有如是如是的相或相状,只是这些缘起无自体的东西呈现于我们的感官,使感官有如是如是的相状而已。因此我们不应对之取著,亦不必舍弃之。缘起无自体是哲学,不取不舍是实践。不过,缘起无自体这种性格,须在实践中体会,才有真切、真实的涵义;而不取不舍这种做法,亦须有义理上的基础,才能有方向。故哲学与实践,在禅来说,是密切地联系著的。就无相的情况来说,哲学与实践的结合,成就了对诸法的相状同时不取不舍的无相之主体性。

  其实慧能的无之哲学与实践,不必到他在定慧品中提出三无的思路才开出,早在行由品他提出著名的“无一物”偈时,已具雏形。按行由品,五祖门下神秀与慧能各作一偈,以显示自家的开悟境界。神秀的偈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348b)

  慧能的偈是: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idem)

  我们在另一文(注18)中已提过,神秀的偈显示出作者把心体看成是一清净如明镜的主体性,且把它置定在一个超越的位置,因而造成心体与万法、超越与经验分成两截的二元对立形势。慧能偈则无此二元对立的问题。它并未把主体性与万法分别置定在超越的与经验的位置,本来“无一物”也。却是两者同起同寂。有作用时便同起,未有作用时便同寂。此“时”亦非时间义,而是理论义。主体性与万法,都是在作用的脉络下说。既是在作用方面同起同寂,故主体性对万法,并无要取要舍的问题,因而是不取不舍。此中根本不表现取、舍的意识。但倘若不是这样,倘若主体性与万法被分别置定在那里,不是同起同寂,则在二元对立的形态下,主体性对万法势必有取或有舍;取则万法泯没于主体性中,舍则万法一寂便永寂。 无论是取是舍,都有泯灭万法的倾向,这便流于出世与消极。这不是健康的精神方向。惟其主体性能不取不舍,才能保住诸法,才能真正显示现世情怀,才是健康的精神方向。这里我们是以现世情怀来说健康的精神方向也。

  这“无一物是慧能偈的关键语。其后慧能也曾多次提到这语句或相似意思的语句:

  页39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350a)
  说似一物即不中。(357b)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
  方能建立万法。(358c)

  上两句的所说,都是就主体性言,但仍不出上面的意思。即是,主体性不能如我们一般看外物那样,可以被置定于某一个位置中,因而将之看成一个对象,或对象化。最后的引文:“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意思深微,耐人寻味。此似是就主体性对万法的作用而言,其意是,主体性不执取任何一法,才能成就其他的万法。为什么呢?依我们的理解,倘若主体性为任何一法所囿,而执取之,则可能造成对主体性的束缚,使之无余暇照顾、成就其他万法。“无一法可得”是不取,“方能建立万法”是不舍。合起来,刚好是不取不舍。此仍是指涉主体性对万法的态度与作用问题。

  无一物与不取不舍思想成就了禅的主体性,也直逼出这主体性的一个很根本的性格,这即是“不二”或“无二”。在哲学来说,二表示二元对立,是相对层面;它的作用是分割(bifurcation)。绝对的真理是不能由这个层面说的,它是一个绝对的整一体,不能被分割。任何二元的对立概念,不管是善恶、有无、一多、动静之类,都势必沦于相对的边见或偏见,障碍真理的呈现,也破坏它的绝对性与整一性。故要显现真理,必须破除一切二元对立的关系。这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实践:在《坛经》来说, 便是“不二”或“无二”。由慧能以心或主体性来说性或真理, 故“不二”、“无二”亦可显示主体性的性格,这是绝对的性格。 这性格自身是一种思想,需要透过实践来体证。

  在《坛经》中,有关无二的说法是很多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佛性非常非无常,....佛性非善非不善。....无二之性,即
  是佛性。(349c)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
  实性。(360a)

  页40

  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354c)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
  是无非,无住无往。(362a)

  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
  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
  全执空,即长无明。(360b)

  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 湛然常寂,妙用
  恒沙。( 360a )

  最后两段文字,且有很重要的实践意味。这点是很明显的,我想不必多作解释。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任何二元的对立概念,都是“无一物”,我们都应不取不舍,才能显现主体性的智慧的妙用。就佛教的立场来说,二元的对立概念的所指,不管是状态(例如动、静)、关系(例如左、右),或性质(例如善、恶),都是我们的分别心识计度的产物,在客观方面,并不是真有那件东西摆放在那里。它本来是无的,“无一物”也。对于这些东西,我们习惯于采取一种或取或舍的反应,例如取善舍恶,或取动舍静。不管是取抑是舍,都会使我们的内心失去平衡;也无从发挥主体性的妙用。若是取之,则会为所取所束缚,不能发挥其他的妙用; 若是舍之,则会沦于断灭,妙用便无处可施。 故慧能教人无一物,不取不舍。这些义理,都是无之哲学的所涵。 无之哲学的目标,自是要我们从相对性的二元对立的层面超越上来,而臻于绝对的境地。 这便是慧能所说的“佛性”、“实性”,或“自性”。这都是主体性的异名。

  说到无二或不二的问题,我们自然会想到《维摩经》。这部经典以宣示不二法与入不二法门见称。 维摩( Vimalakiirti )居士最后且现身说法, 以“默然无言”的方式,显示真入不二法门,引来文殊师利( Ma~nju`srii )菩萨无比的赞叹。(注19)就不二的涵义言, 《坛经》与《维摩经》的理解都是一样的,都是要超越相对性的二元对立的层面以展示绝对的境界。 不过,《维摩经》说入不二法门,是只就菩萨这种理想人格的实践言,此经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开首即介绍维摩居士对诸菩萨所提的问题:


  页41


  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注20)

  《坛经》则不同,它是就佛性或自性的性格说,即是,佛性或自性具有由不二或无二所表示的绝对的性格。故两者说不二脉络不尽相同。

  不二或无二是否定相对概念的两端,这是一种双边否定。在佛教的传统,双边否定总是指向中道这一目标。佛陀或原始佛教教人不要搞苦行,也不要纵情欲乐,应行中道,便有这个意思。中道的实践意味是很重的。(注21)尔后的大乘佛教,大多言中道。特别是中观学( Maadhyamika ),更以发挥中道的义理与实践著称。《坛经》也论到中道。慧能谓:

  若有人问汝义, 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
  以凡对。 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
  即不失理也。( 360c )

  这样说中道,与传统佛教的说法不同。它充满灵机与动感,可使人当机立悟。 即是,它是以相对概念的一端(如有)与另一端(如无)作对比, 而将之消去,自家亦消去,结果两端都否定掉,同归于寂,中道即在这种两端否定,同归于寂的脉络下显示出来。 这表示绝对的真理是不能以任何相对的概念来说的。 传统佛教说中道,通常是透过同时否定相对的两端而显; 以一端来抵消另一端,而同归于寂的方式是很少见的。从这点亦可看到南宗禅妙用的一面。

  以上所述,是《坛经》所展示的南宗禅的无之哲学与实践,它的思想骨干在佛性、自性或主体性对诸法或现象世界的不取不舍的妙用方面。《坛经》和南宗禅的思想特质,都应从这里说。从哲学理论言,慧能实已把“无”在主体性对世界的不取不舍的妙用这一脉络下,提炼成一个理念( Idea )。 尔后南宗禅的发展,不管是义理方面,抑是实践方面,都是环绕著这个理念而展开的。 这点可以在南宗禅的很多基本典籍中得到证明。 即使是发展到公案禅,“无”字也成为一核心的公案,为修禅者所必须通过的门关。 著名的公案结集《无门关》,便是以“无”字命名。 作者无门慧开在这部公案结集的开首,便开宗明义地说:

  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注22)

  又说:

  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注23)


  页42


  “无门”中的“无”,可指遮拨义的无,亦可指理念义的无。若取后者,则是无之门,是参透无之哲学的实践或方法、门径。在该结集的第一则题为“赵州狗子”的公案中,无门慧开又说:

  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 且道:如何是祖师关
  ?只者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 透得
  过者, 非但亲见赵州,便可与历代祖师,把手共行,眉毛厮结
  。 同一眼见,同一耳闻,岂不庆快!莫有要透关底么?将三百
  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 昼夜提
  撕, 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如吞了个热铁丸相似,吐又吐
  不出。 荡尽从前恶知恶觉,久久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如
  哑子得梦,只许自知,蓦然打发,惊天动地。 如夺得关将军大
  刀入手,逢佛杀佛,逢祖杀祖。 于生死岸头,得大自在;向六
  道四生,游戏三昧。 且作么生提撕?尽平生气力,举个无字。
  (注24)

  这段文字的涵义,精妙之极,禅的无之哲学与实践的动感与力量,表露无遗。这实在把禅推至一个高峰。不过,由于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范围,这里便就此打住,由读者自已去推敲、领会其中的精妙之意。


  五、不是不立文字,而是不取不舍文字


  最后,我们想澄清两个问题,这都与上面所说的禅的思想特质有关。第一个问题是,很多人把禅理解为以孤寂为目标的修行法,所谓“禅寂”。禅当然有其孤寂的一面,特别是在修行的途径中,到某一个阶段,是需要与外界隔离,俾能专心于生命的净化。但这决不是禅的终极目标。禅的终极目标,就南宗来说,还是在转化世间方面,一切不取不舍的妙用,都不能离开这个目标。修禅而沦于光板孤寂,超离世间,只是不善修学而已。这在宗门被讥为蛤蟆禅、老婆禅,或野狐禅。(注25)

  另外一个问题是,很多人以为禅是不立文字,甚至要舍弃文字,排斥以文字来记载祖、佛的觉悟经验的经典。这是不正确的,起码作为南宗禅的哲学与实践的基础的《坛经》,并不是如此。南宗禅是禅的主流,我们通常也以它来概括禅。


  页43


  实际上,慧能在《坛经》中常提到或引用佛经。此中包括《金刚经》(注26)、《大般涅槃经》(注27)、《维摩经》、 《净名经》(注28)、《楞伽经》(注29)、 《法华经》(注30)(注 30 )、《菩萨戒经》(注31)。 另外,整部《坛经》有很多处提到般若波罗蜜多,可见它与般若思想的渊源,非常深厚。 慧能自已也曾明确地说:

  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359a)

  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已。(355c)

  慧能对经典的态度,非常清楚。他自认自已的所传,并不违于佛经;佛经自身绝不足以构成吾人在思想方面的障碍。吾人或迷或悟,都是自已负责。这里似隐含一个意思:慧能固不排斥经典,亦不鼓励人过份倚赖经典, 却是要人努力修为,基本上以自家的力量进于佛道。 至于文字,那是用以构成经典者,慧能亦从未排斥,亦未提倡不立文字。他对文字的态度,就关到诽谤经典的问题,表示如下:

  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 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
  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 360b )

  又说:

  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文字,亦是文字。 汝等须知,自迷犹
  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Idem. )

  慧能不但反对人诽谤经典,因为这样会招来罪障、恶业。他对那些要舍弃文字的人也不以为然。文字的外在表现(相),便是语言;舍弃文字,也应舍弃语言,这是不当的。另外,“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即是说,文字有它自身的作用,即使我们说不立文字,否定文字的存在的价值,我们仍要靠文字来表示这个意思。这种论证不是很好的。维摩居士不是以默然无言来表示入不二法门么?这显示出要超越文字,并不一定需要文字来做,不一定要“以言遣言”的。不过,慧能的意思很清楚,他未有提倡不立文字,也未否定文字作用与价值。

  尽管这样, 宗门发展至后期,还是有呵祖骂佛的事发生,有人烧毁佛经,和焚烧佛像。 这殆是慧能想像不到的。这些极端的事情的发生,恐怕有其背后的原因。 一般的推测是,禅发展至末期,佛、祖师与经典的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前


  页44


  二者,高至被宗徒当作偶像和咒文来崇拜,这大违六祖慧能强调自悟、自觉的理性的精神。因此有人呵祖骂佛,烧毁佛经、佛像来提醒宗徒不要搅偶像和咒文崇拜。这是很可理解的。这种做法,实有其象征意义(symbolism)。不过,这并不足以显示禅特别是慧能禅不立文字。

  慧能对文字经典到底持甚么态度呢?他未有说不立文字,也对不用文字的人不以为然。这很明显表示他对文字(经典)持不舍的态度。 但这并不意味他非常重视文字经典。他虽说佛经没有“过”,又说自已不敢违背佛经, 但他毕竟念念在自悟,强调“迷悟在人,损益由已”。 觉悟的关键,在乎自己已能否凭自已的力量,开出智慧的火花。 佛经在这方面帮不了很大的忙。若自已能开出智慧的火花,而得觉悟,则一切佛经都可以作为觉悟的注脚,因而可以“转经”。 否则,若只识背诵经文, 而不求自悟,则只能跟著经文的脚跟转,或是“被经转”。对于这个意思,他说:

  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355c)

  他并说下面一偈: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Idem.)

  “法华”即《法华经》,泛指一般佛经。“心行”即是主体性能作用,能实践。“心不行”则否。这“心行”是觉悟的关键,要靠自力。口诵经文是无关重要的。若主体性能开发出智慧的火花,则能觉悟,一切经典都成了觉悟的注脚。这表示慧能并不很重视经文,或口诵经文。他对文字经典的态度,殆是劝人不要取著它们,一切要以自家觉悟为主。

  我们以为,慧能对文字经典的态度,是既不舍弃,亦不取著,即是不取不舍。这亦可以说是主体性或自性的一种妙用。


  后记

  这是一篇透过《坛经》来看南宗禅的思想特质的文字。我们把南宗禅的思想,归结到无之哲学与实践上去;此中的焦点,是无之主体性对诸法的不取不舍的妙用。实际上,学界研究《坛经》思想的文字很多,我自已也看过不少。这里我只


  页45


  把自己的见解写出来。这些见解,恐怕也受了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影响。 关于这些研究成果,我并不全感觉满意。我在这篇文字中能做到甚么程度,自已也不敢说,也不便说。 这有待高明的读者来作评论了。在这里我只想补记一点,这便是日本的禅学宗师久松真一以“无相的自我”来说禅(特别是南宗禅)的主体性的问题。 对于这一说法,我是抱保留态度的。依久松,“无相的自我”( Formless Self )指那超越一切相对相状、 不执取任何特征的真正的自我, 或真我( TrueSelf )。这个说法,散见于他的很多著作中。(注32)首先,“无相”一词与般若思想和中观学有密切的关连。它们盛言三三昧(三种禅定、观法), 其中即有无相三昧(注33),其意是我与我所有的东西都是缘起而成, 都无自体,都是空,因而没有固定不变的相对相、差别相,我们不应对之起执。 慧能说无相,大抵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他是附在自性或主体性的脉络下说。 故“无相”不必能“在性格上确定”( characterize )禅的特质。 再者,《坛经》说三无:无念、无相、无住,如上所示, 无念占较重的分量:若说禅是无相,倒不如说禅是无念。实际上,无念更能显出主体性的灵机与动感。
  至于以“自我”说禅,也是可争论的。《坛经》盛言自性,以之为吾人的主体性,但却少说我。这“我”在佛教中是有些问题的。原始佛教说“无我”,大乘佛教则说如来藏我、佛性我,以常、乐、我、净来说涅槃。 当然这两种我的意义层面是不同的。“无我”所无的“我”,是执著的我、生死的我; 如来藏我、佛性我或涅槃我的“我”则是精神意义的主体性, 它有无限性、绝对性、主宰性与规范性。这正是哲学上的“主体性”( Subjectivity )的意思。 不过,为了避免引起误解, 我想还是少用“我”为佳,用“主体性”便很恰当。实际上, 久松自已也常用“主体”、“主体性”这些字眼来说大乘佛教的精神主体。

  在这篇文字中,笔者用“无之主体性”来说禅的精神主体,而不说“无相之自我”,便与上面的考虑有关。“无”固可涵无相,同时亦可涵无念与无住。这“无”当然不是虚无,一无所有,而是对诸法不取不舍的妙用。


  页46

  注释


  注02 我们所根据的《坛经》是宗宝编的本子,收于《大正藏》第48
  卷中。以下所引《坛经》文字,为省篇幅起见,不再标“大正
  藏四八”字样,而只标页数与栏位。

  注05 有关般若文献的无住的说法,参看拙文〈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
  现逻辑〉,载于拙著《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中,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8,页28-30。这里说无住有不取的意思,也有不舍的
  意思,可以说是基于般若文献的双非或双边否定的思考方式,
  即同时否定相对的两边或两端。取与舍正是相对的两边也。有
  关这双边否定的思考,参看上提拙文,页27-28。

  注07 《大正藏》八,541a。

  注09 《大正藏》八,541a。

  注11 《大正藏》一二?768a。

  注13 《大正藏》一二?769a。

  注15 例如:《法华文句》卷三,《大正藏》三四,37c;同书卷七,
  《大正藏》三四,91a-b,《维摩经玄疏》卷四《大正藏》三八
  ?545b;《维摩经略疏》卷八,《大正藏》三八?677a。

  注17 要注意的是,慧能说建立一切法,或生起一切法,并不是构造
  论或创造论的意思,如西方哲学的那种。 他仍然是就佛教的根
  本的缘起的义理来说。 建立与生起一切法,实是成就,成全一
  切法之为缘起因而无独立的自体这一性格之意,而不是要建立有
  独立的自体的法,亦不是要透过从无到有的方式来创造一切法
  之意。

  注 19 关于《维摩经》所论的不二法与入不二法门,参看《大正藏》
  一四?550b-551c。

  注21 有关中道及其践,参看拙文〈从巴利文与汉译经典论原始佛教〉
  载《狮子吼》,第二十八卷第四期,1989年4月。

  注23 Idem.

  注25 蛤蟆禅、老婆禅都指疲弱无力,了无生气的禅法。野狐禅则特
  别指那些以远离世间、不落因果的现象界以独善其身的禅法。
  参看《无门关》第二百丈野狐公案(《大正藏》四八?293a)。

  注27 349c、356c、359a。

  注29 356a。

  注31 353b。  and Resurrection",in The Eastern Buddhist,Vol.VIII,
  Nos.1 and 2,1975.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有很多人相信,人死了有轮回,人死不过是身体死了,灵魂没有死,灵魂又去找一个身体去投胎。我们身体就好像我们穿的衣服一样,灵魂就像我们自己本人一样,衣服旧了,脱了,再换一件。所以这个身有生死,身命有生死,灵魂没有生死。灵魂将来再换一个身,换什么身?如果这一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他那个身愈换愈庄严,福报愈来愈大;即使他再得人身,来生一定比这一生幸福。如果他造作一切罪业,他换的身比这一生就差了,他变畜生、变饿鬼、堕地狱,越换越差。懂得这一个事实真相,接受这个说法,自自然然他会断恶修善,你对于这一生的际遇就不重视了,重视来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