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观堂的弥勒


2015/5/22    热度:287   

  我国后五代时,也是梁代,在浙江省奉化县有一位布袋和尚,自称「契此」,此契字,在经注上说:「契为契合此方众情,故云契此。」又外号「长汀子」,因身体肥硕故名。终日袒胸露腹,出语无定,常持锡杖,肩荷布袋,右手提罗汉珠,游化十方,见人则求乞,藏於布袋,故世人称为布袋和尚。有一次作「游戏三昧」於浙江天童寺。

  故事是这样的:当天傍午,闻寺中梆响,随众僧到「五观堂」受供,顿时风雨大作,他现出嘻笑疯颠的模样,老实不客气的就爬上了中央方丈和尚的饭桌,这时僧值师喊他下来,他不理睬,僧值师又叫行堂师把他拖下来,无奈他稳如泰山,动也不动一动。这时僧值师光火了,赶忙走到中央,气冲冲地用他的右手,抓住他垂肩的左耳,想把他拉下座来;僧值师拉住他的耳朵只顾往前走,岂知他的耳朵就跟著他拖了一丈多长,而身体却丝毫不动。这时,两旁大众见了这情形,都吓得目瞪口呆起来。

  「大和尚来了!」侍者师见到僧值师没有呼「站起来」,於是就向僧值打招呼似的说了这么一声。

  僧值师见到方丈和尚来了,就走近将这件事说明给他听,这时,僧值师满以为法座上的布袋僧要吃大和尚的耳光了,那知大和尚反而呵斥他起来。并且很和蔼地对布袋和尚说:

  「请慈悲他的愚昧吧!就请你坐在这儿。」

  「我要天天坐在这里!」布袋和尚这样地回答。

  因为这位方丈和尚对於这位布袋僧,早就有所认识了!於是就另立座位於对面,从此以后,每天受午供的时候,布袋僧也就来了,老实不客气的总是坐在中央饭桌上,而那位方丈和尚,从此以后,中央的座位也就不坐了!至今,家家寺院五观堂中,中央还有弥勒像的遗风,就是从这则公案而来的。后来,每个寺庙里,所塑奉的弥勒菩萨,还都是布袋和尚的容态呢!

  到了梁贞明三年,布袋和尚就挂锡於岳林寺,因为他游戏人间的因缘尽了,就向大众告辞,结跏趺坐在殿前大磐陀石上。这时,寺中的大众都聚集了来,静听他的法旨。他取后遗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於人,时人自不识。」

  由这两段公案,足见弥勒菩萨与我国众生,真有一段不可磨灭的因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 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你要去打听,那不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没有必要读的书,你要去读它,阿赖耶里头落印象,你怎么会清净自在?清净心是觉心!学佛的人,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都要保持清净心,修道才会成就。没有必要认识的人,最好不要认识!如果你喜欢热闹,喜欢交际应酬,你的道业决定不能成就。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你要去攀缘,记他的名字、记他的电话,那不叫自找麻烦?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