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禅的缘故


2015/5/22    热度:233   

  一个山水竹石无不熏透清纯茶香的所在,要是不身临其境,你根本体会不到它的诗意与神秘,更理解不了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茶圣”陆羽为何要选择在这里隐居。
  
  时令正值晚秋,天气好得出奇。在瞻仰过径山寺、品尝过陆羽泉、参观过茶圣陈列馆之后,高长虹先生便将客人们延至一间雅致而敞亮的客厅,铺开雪白的宣纸,请各位留下墨宝。

  生于湖南成于台湾定居加拿大的著名诗人洛夫不假思索,提笔写下四个如椽大字:“曲径通禅”。他端详了一下屋外的花卉,又在另一张纸上写下了一句现代诗:“荷花的升起是一种欲望也是一种禅”。那潇洒的字体,那空灵的禅意,立即引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有大师在前,谁敢班门弄斧?其余三人都在签名簿上留言。北京诗人李青松写的是:“茶禅一味”;我写的是:“永恒,一盏足矣”;温州诗人叶坪写的是:“在禅与茶之间进入大师的境界”……

  径山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长乐镇西,建于唐天宝初年(公元742年),曾被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素有“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的美称。在该寺,主与客展开了一场禅与茶之关系的讨论。

  主人侃侃而谈。茶禅始于中国,发扬光大于日本。茶道与禅宗既殊途同归又相辅相成,因此“茶禅一味”被视为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据史料考证,明确提出“茶禅一味”的是唐朝的善会禅师,从理念上加以阐发的是两宋时期的圆悟克勤大师。他们先后研究禅与茶的关系,从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奥妙,相继开悟,圆悟克勤还挥毫写下“茶禅一味”四个大字,影响广远,荫庇华夏。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日本国师圆尔辩圆来到中国,师从径山寺无准法师,回国后将径山寺的“茶宴”仪式传入日本,逐步演变成盛行至今的日本茶道,“茶禅一味”也便成为日本高僧的生命哲学。

  客人各抒己见。或曰:茶是世俗与宗教的中介。当你手捧茶杯,注目翩翩下坠的茶芽,品味香甜苦涩诸味之时,不由得便想起佛家“平常心是道”之语。这种“当下体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是禅宗所倡导的“顿悟”,茶与禅就在这一点上“神合”了。或曰:茶是东方伦理与东方哲学的交汇。中国茶道讲究“廉、美、和、静”,日本茶道讲究“清、静、和、寂”,二者都赋予茶以极高的理想境界,既是茶德、伦理,也是哲学。有学者提出中国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钱穆语)。或曰:“茶禅一味”是诗意地栖居的途径。在社会转型、竞争激烈的当今,它可以涤去浮躁,排除诱惑,将人的心灵净化与提纯,使在场的与不在场的、显现的与隐蔽的、过去的与今天的互相沟通、互相融合,从而趋近海德格尔的理想,“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洛夫是为他的诗书双艺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而偕夫人来到杭州的。当他挥毫写就两幅字后,不禁乘兴纵论起禅与诗、禅与书法来。他说:“禅与诗都是一种神秘经验,但却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我对禅的理解是:从生活中体验到空无,又从空无中体验到活泼的生机。诗与禅都在虚虚实实之间,我采用生活的题材,写过不少意象单纯,含意则似有似无,若现若隐,表现方法在虚实之间的诗,诗评家都说是禅诗,如《金龙禅寺》、《寻》、《水墨微笑》等。”至于书法,洛夫认为:“书法本身有它艺术上的独立性,它是一种最具象、也最抽象的空间艺术,但因内容多为诗歌,所以也是时间艺术。字的笔画都很单纯,没有‘形’的限制,讲究的是生动的气韵和节奏,以及特殊的造型,这些素质合在一块可以使人感到一种生机,一种灵气,一种无言的禅意,其艺术性也许超过了绘画,而更接近诗与音乐。”洛夫以自己的现代诗作为书法的内容,以替代传统的唐诗宋词,不啻为一大创造。他尤其喜用“行草”,以表现诗中的韵律美与节奏感,追求知性与感性的平衡,使观众不但欣赏到他的书法,同时透过书法形式也欣赏到他的诗,从而收到双重的效应。

  这天晚上,我们住在双溪旅游区的竹海山庄,如置身于幽篁构成的大海浪尖,受了一夜的翠色浸泡,听了一夜的竹乐繁弦,梦了一夜的茶禅诗书……一早醒来,个个显得精气神十足,去双溪竹海漂流。

  所谓“双溪”,由天目溪与莫干溪汇合而成。天目溪源自西边的天目山,莫干溪发韧于北边的莫干山。谈起双溪两岸的景点,什么“双溪叠月”呀,“苎翁垂钓”呀,“夹堰险漂”呀,“田野放牧”呀,“双龙戏水”呀……高长虹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特别是与茶圣陆羽有关的典故与传说,他知道得更多,介绍得更详细。说着,说着,他就背诵起陆羽的《茶经》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其声清朗,山鸣竹应,锦鱼跳波,白鹭高飞。筏上人无不受到感染,心灵净化,物我两忘。

  李青松感动地问:“是什么机缘,使我们享受到这么美好的一天?”

  我想到洛夫的一首诗《因为风的缘故》,顺口答到:“因为禅的缘故。”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 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为什么有些人这一生是好人,得的是恶报;这一生是恶人,居然享福,所以很多人看到这个现象,不相信因果。这一生造恶,他前世余福太厚了,所以你没有看到他恶报。前世造的福,他可以享两百年的福,但是这一生当中他造作的恶业,他可以享六、七十年的福,那个福已经折掉了,打折扣折掉很多,可是他的余福没享完。有人一生做好事,果报并不好,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太重,就是他有余殃。因为他这一生中做了很多好事,弥补了很多,但是还没有弥补到完全,所以他还是受业报。因果通三世,你了解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你就不怀疑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