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猜疑,其害无穷
2015/5/22   热度:323
生活中,不能缺少冒风险的勇气。对于一项需要冒险的工作,当别人犹犹豫豫的时候,你迅速做出决断,大胆承担起来,很可能这就是改变你的命远的关键性一步。 在人生中,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会失去更多成功的机遇。这种得不偿失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是更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冒险,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 一次,有人问农夫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生活中有不少人就像那个农夫一样,不冒任何风险,到头来,什么也做不成,什么也不是。他们不敢笑,因为他们怕冒愚蠢的风险;他们不敢哭,因为害怕冒别人耻笑的风险;他们不敢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因为要冒被牵连的风险;他们不敢暴露感情,因为要冒露出真实面目的风险;他们不敢爱,因为要冒不被爱的风险;他们不敢希望,为要冒失望的风险;他们不敢尝试,因为要冒失败的风险,他们被自己的犹豫猜疑所捆绑,是丧失了自由的奴隶。而有胆量,有勇气的人不是这样。 世界保险业的巨子克莱门提?史东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大萧条的寒流席卷了美国,许多中小工商业倒闭,人们都想把钱存下来以度将来更艰难的日子,再也没有人想到史东的保险公司去投保了。史东冷静地面对现实,他认为:“如果你在困难的时期以决心和乐观来应付,你总会有利益可得。”史东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自己的部下,现在推销队伍只剩下200人,他带领着部下艰难奋战。 一度十分兴盛的宾夕尼亚伤亡保险公司因不景气而停业,并愿以160万元出售。史东得到这一消息,决心乘此良机将该公司买下来,但是,他没有这么多钱,他对自己说了句:“现在就做!”带领律师走入了巴的摩尔商业信用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 “我想买你们的保险公司。” “很好,160万元。你有这么多钱吗?” “没有,不过,我可以借。” “向谁借?” “向你们借。” 这真是一桩不可思议的买卖。但是,经过多次洽谈,商业信用公司还是同意了。克莱门提?史东买下宾夕尼亚伤亡保险公司,苦心经营,终于将一家微不足道的保险公司发展成为今日的美国混合保险公司,史东本人也跻身于美国富翁之列,其财产至少在5亿美元以上。 人在社会生活中与别人相互交往,由于自身的或外来的原因,还有可能对人产生猜疑。如果在与人交往时总是猜疑别人,那么彼此的关系就难以继续维持。为了避免猜疑对社交活动的妨害,必须克服这种非正常的心理。避免无端的怀疑,首先应该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任何事情,都应该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决不为间接的消息所动摇。听到其他人传的消息,一定要反复甄别,仔细推敲,在没有证实的情况下,决不轻易信以为真。只有这样,才不会瞎起疑心。 如果朋友之间因为猜疑而发生了误会,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能疑神疑鬼。要仔细权衡和对方的交情,想一想这种交情是否能够承受这次误解的冲击力。还要不时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寻找消除误会的办法。越是发生了误会,越要珍惜彼此的感情,千万不能意气用事。要尽量把事情的真实情况讲明白,从而消除彼此心头的疑问。能否避免猜疑的关键,还是在于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的程度有多深。与朋友交往,一定要有诚意,要相互信任。如果相互之间没有信任,只有猜疑,相互提防,那就不是社交,那是玩心理游戏,很累的心理游戏。 持有猜疑想法的人,要么就是心胸狭隘,不够坦荡,为一次小纠纷耿耿于怀,总是把事情往坏处想;要么就是因为对朋友还缺乏了解,不能判断在一次争吵之后对方一般会是什么心理,以致凭空瞎猜,怀疑对方。要避免猜疑,就得放宽心胸,把所有的不愉快全部抛到脑后,尽量把人往好处想,不要总觉得对方会记恨在心、有一天会报复;要避免猜疑,就得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多观察、多交谈,从而加深对对方的了解,正确判断对方对于争吵是非常在意,还是事过便忘。如果是关系密切的好友,在发生争执之后,最好还是主动表示和好。如果是发生了误会,就应该主动跟他把事情真相讲清楚,让彼此心无芥蒂。让我们抛弃犹豫猜疑,以一颗轻松愉快的心去面对我们的人生。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 因果故事 | 感应故事 | 宗门故事 | 名人学佛 | 成败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故事 | 身边故事 | 生活故事 |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大势至圆通章》里头明白地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念佛指什么?心里面想佛,口里面念佛。 佛法里面常讲,“依报随着正报转”,《华严》里面也讲,“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是什么?识就是忆念,忆佛念佛就是识在起作用。 所以,你想佛的时候,想久了你就很像一个佛,想久了就像了。想什么就像什么,看相的人不也常说,“相随心转”,心里面常常想什么,这个相会变。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