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道一禅法评析


2014/9/3    热度:298   

【内容提要】 马祖道一的禅法具有独特的内涵,其逻辑推演与理论阐释,层层递进。针对修行者而言,有三个层面:一、‘即心即佛’是思想基础,确立自信自立;二、‘非心非佛’是解脱关键,破除妄念偏执;三、‘平常心是道’是根本目的,坚持应世利人。‘平常心’是马祖道一禅法的突出特点和根本旨趣,它排除了善恶、染净等二元对立的区别性,主张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体现心性、张扬真理。它继承并发展了慧能等祖师们的禅法思想,也深受《华严经》‘事事无碍法界’等义理的影响。‘平常心’所体现出的平民化、世俗化、生活化、简易化等品质,促进了中国禅宗追求大乘入世精神的信仰价值趋向。

  【关键词】 马祖道一 即心即佛 非心非佛 平常心是道

  --------------------------------------------------------------------------------

  中国禅宗创立之后,在8世纪后期到 9世纪中后期的一百多年间,是南宗禅迅速兴起时期。其中,一枝独秀的是马祖道一为首的洪州禅。如果从禅宗史和禅思想史两方面综合考察,我们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结论,‘即马祖道一及其门下弟子与神会一样,是六祖惠能之后南宗禅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而马祖禅活动的中唐才是禅思想史上的真正的大变局’【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 6世纪到 9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294页。】。马祖(709~788)名道一,俗姓马,汉州什邡(今属四川什邡)人,一般称马祖道一。马祖道一的一生,依其活动地域和思想发展线索,可以明显地分为三个时期:1. 剑南时期(709~733)。中唐时期的剑南是唐玄宗时的十个节度使之一,约当今四川中部地区,下辖益、彭、蜀、汉、资、渝等州。道一幼年在本邑罗汉寺依处寂(665~736)出家。二十岁前后在渝州(今重庆)依圆和尚受具足戒。曾师从著名僧人、新罗国王子无相(683~762)。这一时期的游学,主要接受了五祖弘忍一系的影响,奠定了禅学思想的基础。2. 衡岳时期(733~742)。师从于怀让,度过了青年时代,接受了六祖惠能衡岳一系的教育。3.江西时期(742~788)。先后住在临川(唐时属抚州)西里山、南康(今南康县)龚公山,两地共三十余年(742~773)。唐代宗大历八年(733),移居钟陵(今进贤县)开元寺,地近洪州(今南昌),随后一直以洪州为中心广泛地开展弘法活动,创立了‘洪州禅’。他去世之后,唐宪宗元和年间谥号‘大寂禅师’。道一门下弟子很多,其中入室弟子依《景德传灯录》记载有139人,依《祖堂集》有88人,各自弘化一方【吴立民主编:《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37~139页。】。

  记述马祖道一禅法的资料主要有《景德传灯录》、《祖堂集》、《古尊宿语录》、《四家语录》等。在《四家语录》卷一里收有《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简称《语录》)一卷,是本文研究的主要依据【《卍续藏》第119册,810~816页。】。马祖道一的禅法,从引导修行者达到最好修行境界的角度看,分为三个阶段,即他用了‘三段论’,从‘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到最后的‘平常心是道’。

  一、 即心即佛:心性一如,佛性平等,自信自立,这是修行者的思想基础。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佛教信仰者,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信心,具备人格自立的思想基础。这就是马祖道一首先要讲‘即心即佛’的出发点。在《语录》中,马祖道一告诉弟子们:

  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达磨大师从南天竺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曰:‘心地随时说,菩提俱亦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在这段话里,马祖首先肯定即心即佛,然后指出它是达磨所传的上乘之法,又引《楞伽经》为证。其论证的推理过程是:因为诸法性空无自性,求法者应无所求;三界唯心,心性平等;所以众生心地佛性具足,即事即理,任运无碍。从而要求求法者,不要颠倒不要外求,‘着衣吃饭,长养圣胎’,思想上达到自信自立。

  马祖的这种观点不是自己的发明创造,他直接继承发挥了禅宗祖师们的理论。初祖达磨大师在《二入四行论》里所讲‘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为‘理入’,与马祖的‘一心’是一样的意义。二祖慧可也说过‘是心是佛,是心是法’。四祖道信曾经引《无量寿佛经》中‘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提出:‘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无别佛’。五祖弘忍依据《金刚经》,更是发挥‘即心即佛’的思想。到六祖慧能,更加直接,明确众生心就是佛心。《坛经》中说:‘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是佛。……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菩提只向心说,何劳向外求玄?’当然,道一更直接地继承了怀让禅师的思想衣钵。在马祖问道时,怀让在运用了‘磨砖’、‘打车’等比喻后,总结出一首偈语:‘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这里的‘心地’被马祖直接引用,与《坛经》中‘心是地,性是王……性含万物为大,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的意味是一致的。

  关于马祖所谓‘一心’的含义,一般认为它所表达的是人的清净自性即佛性,人一旦悟到并归依自己的清净本性,也就与佛性没有什么差别了,从佛性或心性上讲,人与一切事物没有根本的差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当然,祖师们为了应机说法,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不同的人物、事情,用不同的概念、词语来表达,就出现了不同解释。但大致是指众生思维的功能和思维的活动(心识)、大乘佛教所说的精神性本源和本体(真如、实相、法性、佛性等)、佛教最高的人格化理念(法身)等。不过,马祖所讲的首先立足于佛性本源上,然后讲众生的心识功能。前者重在‘理’,强调本性的认同和平等;后者重在‘事’,强调事相的转化和意义。对修行者来讲,只有从根本上体会了凡圣的无差别性和可转化性,才可能坚定信念、培育精神。如果用《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等概念,那么,马祖的一心是可以用‘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来形容的。马祖的《语录》里不断地阐释‘即事即理’、‘理事无碍’的思想,主要是根据《华严经》思想。《华严经》用‘一真法界’来概括法界圆融的思想,它融摄一切万法是一切现象的本体是一切万有的‘本源真心’。它清净平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而展现宇宙万物。华严宗祖师法藏根据《华严经.十地品》的‘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把一真法界视为‘真心’、‘如来藏’,认为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是成佛的根源,也是形成万物的原因。之后,澄观、宗密等人也强调一心是万物的本原,是众生原本具有的觉悟之心,具备智慧和功德的灵知之心。宗密在《原人论》里讲:‘一切有情(众生)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法界缘起的一切现象在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共同作用下,互为因果,相资相生,彼中有此,此中有彼,彼即是此,此即是彼。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参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256~269页。】。

  马祖的‘即心即佛’说,显然是融合了佛教华严、唯识等理论,继承了禅宗祖师们的思想,而且简要直捷。这简约化的命题,却涉及到了佛教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彼此相关的问题:一是佛性问题即人的自性究竟如何;二是成佛途径问题即修行方式究竟如何;三是佛陀境界问题即真正解脱的境界究竟如何。它首先设定人的心灵本来就是清净无垢的,人的自性与佛性没有差别,如慧能所说‘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其次,当人领悟到自心是佛而回归自己的本性,就脱胎换骨似地进入超越和解脱的境界,即如慧能所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再次,人们一旦觉悟,回归自心,心中便是一片澄澈空明,水月朗照,纤尘不生,体验与感受宇宙和生命的真实境界,即如慧能所说‘内外明澈,不异西方’。这就与传统佛教禅宗渐悟之法不同。正因为‘即心即佛’简约而直接地表达了南禅顿悟之说在佛性论、修行论、境界论三个方面的独特思想,所以它成为中国禅宗南禅的著名命题【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317~319页。】。

  二、 非心非佛:妄念生死,迷悟一念,应无所住,才是修行者的解脱关键。

  如果说‘即心即佛’是为了破除修行者向外求觅而鼓励其自信自立的一种方便法门,那么,‘非心非佛’则是为了进一步破除修行者的知解执着的方法。前者原本在于彻底消解众生心灵本源上的二元对立,填平人们心理上的烦恼杂染与清净佛性之间的鸿沟,引发潜在的智慧功能,造福于生命的提升。揭示事物之间平等性的目的,就是要求人们不要妄念执着,不要迷信偏执,任运自然,减少和最终破除因为自己心灵的污染、扭曲而产生的烦恼和痛苦。但是,适得其反的是,一些修行者不仅不能断除烦恼障,而且又新增加了所知障,执着于方便施设的假名,迷恋于自己的‘境界’;不仅又拉大了鸿沟,而且从二元到多元的对立,更加地执迷不悟、痛苦不堪。马祖因此应病予药,用非心非佛来引导修行者。在《语录》里,有这样一断话:

  大梅山法常禅师初参祖,问:‘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常即大悟,后居大梅山。祖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云:‘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常云:‘马师向我道即心即佛,我便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常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常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祖,祖曰:‘梅子熟也。’

  法常与马祖的话都很巧妙,反映出两人‘心心相印’。马祖用‘梅子熟也’来称赞法常,说明了非心非佛仍然只是破除修行者的妄念执着,是方便施设而已。如果大家仍然不解一片苦心,那就是法常所说的‘这老汉惑乱人’了。在法常看来,既然所有言说只是方便,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也都是‘虚妄假说’,没必要理会它‘是’与‘非’——这是用双否定的方式,来显示心灵的自由无碍。这与马祖的本意是息息相通的。从《语录》中另一段话可以看出马祖的‘老婆心切’:

  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祖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祖曰:‘非心非佛。’曰:‘除此二种,人来时如何?’曰:‘且教伊体会大道。’

  十分清楚,马祖的意思是要求人们‘体会大道’,自己在实际修行和生活实践里体会、契合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道理,不执着于祖师们的言论。所以,当人向马祖请教如何修行时,他作了一番议论:

  僧问:‘如何是修道?’曰:‘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又问:‘作何见解,即得达道?’祖曰:‘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中不滞,唤作修道人。……对迷说悟,本既无迷,悟亦不立。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长在法性三昧中。着衣吃饭言谈,只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不解返源,随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种种业。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汝等诸人各达自心,莫记吾语。纵饶说得河沙道理,其心亦不增,纵说不得,其心亦不减;说得亦是汝心。

  在回答‘修道’的问题中,马祖从一般众生谈到声闻等修行中人,批评他们因为迷妄执着而不得解脱、不得顿悟本性。论述的要点一是佛性本来具足,长在自己的法性三昧中,因此,修行者不要向外追求形式上的东西;二是祖师的言教乃至三藏教典等种种教法都是随机说法,随类而解,不能生搬硬套,不求甚解,不切实际,还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这正是众生、修行者乃至声闻人烦恼、沉沦的最关键原因;三是只要一念回转,彻见本性,不随名逐相,不迷情造业,力行菩萨道,就能够转迷成悟、消解烦恼。总之,‘破执’是非心非佛的最终目的。

  应该说,马祖提出‘非心非佛’是有针对性的,也标志着禅宗佛性学说理论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第一,传统的所谓‘即心即佛’之说,是一种简单的肯定,缺乏辩证逻辑思维,而显得单调和粗浅;第二,自慧能提出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以来,即心即佛说的思想也深入人心,但是被一些修行者执着,几十年竟沦为窠臼,颇有‘异化’的危险。也就是说,即心即佛成了僵化的教条,使原本灵动的南禅精神面临退化的危险【参吴立民主编:《禅宗宗派源流》,143~144页。】。马祖用辩证的思想来纠正原有理论思路上的欠缺,来教正修行者实践中的错失。

  从经典依据上来看,南宗禅即心即佛说内在的矛盾来自早期祖师们对《楞伽经》与《般若经》思想的杂糅与调和【参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322页。】。《楞伽经》的如来藏说把人的自性看成是善与不善的本原,而善与不善是二元对立的,尽管经中也提出‘众生自心现流,一时清净’,但是要想化对立为一元即改恶从善,就必须逐渐地修行。对一般人来讲,作到改恶从善、转染成净,就必须调节身心去念佛、打坐,修种种方便法门,要不断地背离妄念、抑制恶行,经受着心灵的熬煎与锻造。《般若经》系列的般若思想却是利用‘空性’来破除二元的对立,试图消解迷悟、善恶、圣凡等的界限差别,确立佛性平等的观念。这种顿悟学说,对艰难修行的人来讲,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当他们舍弃实在的修行,迷恋于‘空性’时,执心、执佛就自然成了习气。这样,即心即佛被一些人‘玩味’成‘障道因缘’就不是意外的了。有‘心’即被‘心’所缚,有‘佛’即被‘佛’所缚,心灵中若有它们,就不可能自由无碍,口头上有它们,就只是口头禅。真正的无分别境界,便是进一步的‘空’去。马祖利用‘非心非佛’的否定语式,目的就是启发人们不断地瓦解原有理念而破除执着,到最后万念脱落、真性透彻。所以,马祖‘非心非佛’的出现使当时禅宗面貌发生了巨变。

  三、平常心是道:心行清净,事事无碍,应世利人,这是修行者的根本目的。

  马祖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从‘肯定’到‘否定’,运用辩证逻辑的推理方法,最终成立他的根本禅法即‘平常心是道’。《语录》在回答关于‘修道’问题时认为: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道。’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菩萨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门?云何言无尽灯?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经云:‘识心达本源,故号沙门。’名等义等一切诸法,皆等纯一无杂。若于教门中得随时自在,建立法界,尽是法界;若立真如,尽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尽是理;若立事,一切法尽是事;举一千从,理事无别,尽是妙用,更无别理,皆由心之回转。……一切法皆是佛法,诸法即是解脱,解脱者即是真如,诸法不出于真如;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待时节。……若见此理,真正不造诸业,随分过生,一衣一衲,戒行增熏,积于净业。但能如是,何虑不通!

  马祖在这里揭示了‘平常心是道’的含义。他立论的依据一是‘心为万法之根本’,所以要‘识心达本源’;二是‘一切法皆是佛法’,所以要‘事理双通’。由此,他提出‘平常心’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也就是说,平常心是没有被‘生死心、造作、趋向’等污染的‘菩萨道’。紧接着论述的内容,都是阐明‘沙门’(显然也包括所有修道者或信徒)应该作到的事,概括地说就是‘随分过生’、‘积于净业’。菩萨道是修行者的理想和追求,是佛教的实践观、修行观、入世观、解脱观,是大乘佛教的本质体现,是佛教‘出世间’精神的实质。从其思想的建立依据看,仍然深受《华严经》‘四法界’的影响。世界一切有差别的事法(事法界)都有平等的理性(理法界),相互之间圆融无碍(理事无碍法界),事法的差别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其本质都是相互契合的,每一事法都蕴涵与代表了一切万法理性,一多相即,重重无尽(事事无碍法界)。由于事物都是互为因果,都是‘因陀罗网’上的一颗颗‘宝珠’,互融互摄。《华严经》中用‘海印三昧’来描述事物间圆融无碍的最高境界,形容世界上的森罗万象像海水一样被显现出来,每一滴水都具有百川之味与水性,相互包容,相互贯通。马祖在论述‘道不属修’而反对妄念执着时,也用‘海印三昧’来形容,他说:‘摄一切法,如百千异流,同归大海,都名海水;住于一味,即摄众味,住于大海,即混诸流。如人在大海中浴,即用一切水。’又讲:‘有为是无为家用,无为是有为家依。’从而,要求人们应该‘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这其中的‘不尽’肯定的是事法、世间法、一切的日用行事,‘不住’是提倡的是不偏执于理法、出世间法、个人的证悟境界。如果修行者在心中消解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等偏执妄念,排除矫揉造作等不实枉行,同时也能够培育宠辱不惊、任运自然的良好心态与精神品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天下,利益群生,这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的基本内涵,其本质是菩萨道。

  ‘积于净业’的菩萨道,作起来并不容易。 破除情执是第一关。人们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观察世界,按照自己的善恶喜好去规定事物的。即使佛教修行者,也大多容易沉湎于自己的一些理解或满足于已经感觉的一些境界,由此引发出不少的障碍。佛教提倡‘应无所住’的目的,要求人们虽然是凡夫,但不要沉溺于情欲、烦恼;即使是‘圣贤’也不要贪图境界享乐而背离社会生活和苦难众生。否则就不是平常心,就是心存污染。《大乘起信论》中认为,‘一心二门’是众生出入于世、出世间的桥梁。马祖在《语录》里,用有为与无为、迷与悟、识与智等来类比‘生灭门’与‘真如门’,最终用‘无生法忍’来代表‘一心’。他说:‘若心取法,即涉外因缘,即是生灭义;不取诸法,即是真如义。声闻闻见佛性,菩萨眼见佛性,了达无二。名平等性,性无有异,用则不同。在迷为识,在悟为智;顺理为悟,顺事为迷。……俱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妄想即不生,即是无生法忍。’对待‘修’与‘不修’,也要‘俱了心及境界’,不生妄想。因此,马祖所谓的‘道不用修’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修行、不做善法、不努力精进,而是反对那种自以为是、心存杂念的造作,自欺欺人、哗众取宠的形式,不求实际、误人子弟的表象,提倡真实体悟、没有分别执着的自然而然的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修行中生活。在破除情执中,对修行者来讲,如何面对祖师甚至佛陀的教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最后克服‘所知障’的关键,也是考验‘平常心’的一个重要标准。马祖在他的‘应机接物’过程中,一再粉碎弟子们对教法的执着。

  《语录》中记载,大珠慧海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问:‘来此拟须何事?’慧海答:‘来求佛法。’马祖当即斥责:‘自家宝藏不顾,?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慧海又问:‘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马祖便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觅求?’于是,慧海顿然觉悟。这里的‘自家宝藏’,不仅有佛性清净心的意思,还包括众生日常的起心动念,表示一般的日常行事本身就是‘一切具足’。世俗世界就是佛国净土,平常的生活蕴涵着佛法大意,人在举首投足、扬眉瞬目、自然而然之间能够显示出生命的真谛,一念回转就可以获得心灵的自由与生命的超越。所以,马祖在回答百丈怀海所问‘如何是佛旨趣’时,直截了当地说:‘正是汝安身立命处!’——这些,都是否定那些只是纠缠在经典词句与祖师言论、妄想藉此证悟解脱的浮华作风,以及远离现实生活的修行方式。

  在回答药山惟俨关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问题时,马祖说:‘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一天,马祖又问惟俨‘今日见处作么生?’时,惟俨回答:‘皮肤脱落尽,惟有一真实。’马祖在称赞之后,将计就计,让他‘将三条篾来束取肚皮,随处住山’,暗示惟俨‘惟有一真实’所流露的差别执着和不彻底性。接着,马祖教谕惟俨说:‘未有常行而不住,未有常住而不行。欲益无所益,欲为无所为。宜作舟航,无久住此。’这里,马祖说的是双关语,三句话成递进关系。当时佛教界中人流行‘行脚’,名义上是参拜善知识学习禅法,求得开悟的良师。但是,‘云游四方’、浅尝辄止的做法也形成了浮躁不实的不良风气,没有补益。同时,也不符合佛教禅法、特别是南宗禅法的根本精神。如果把‘未有常行而不住’理解为‘契理’,那么,‘未有常住而不行’就可以理解为‘立事’,就是实际行动和生活实践。后面的两句,是‘常行’的内容,有两个层次:精神品质上要有‘无所益’、‘无所为’的非功利主义目的,理想追求上要有‘宜作舟航’而广度群生的气度与胸襟。

  为了破除弟子们‘有所得’的习气和心态,让他们当下回心转意,彻悟心性平等,自然生活,马祖运用了灵活多样的传法方式,‘应物接机’。接机,是禅宗特有的一种教化方法,是师徒之间直接、巧妙、意外的问答形式,多采用非一般的语言作略,诸如暗示、隐喻、反诘、棒打、喝斥等,目的是让对方脱离语言名相束缚与表象迷惑,而达到彻悟。从整体上看,禅宗南禅从慧能到他的弟子神会、怀让、行思、慧忠等第二代,主要是用正面的说法和引导来传授禅法,然而到了马祖道一、石头希迁等第三代之后,采取暗示、反诘语句、动作乃至棒喝的方式传授禅法和接引弟子们的现象增多。这些方法本来源自现实生活,传递某种信息,彼此交流参禅心得和悟境,充实了以正面言教为主的传统模式,从而使禅宗丛林生活带有一种吸引世人注意的粗犷气息和朝气【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319页、320页。】。马祖接机方法的运用,与中唐时期禅宗思想上孕育的普遍怀疑、否定、泛神、自由化情绪有关,对于佛祖乃至一切精神束缚的普遍怀疑、否定倾向,就是个体精神对于自由的强烈追求意愿,最终完成了中国思想史上一次局部的思想解放运动【吴立民主编:《禅宗宗派源流》,149~150页。】。不过,时代的思潮固然可能影响个人思想价值趋向的选择,却并不一定会根本改变其价值选择的初衷。马祖接机方法广泛运用否定之否定,归根结蒂是突出其‘平常心是道’的思想主张。当然,他的后世弟子们在效仿其接机方法时,有的已经有意无意地改变了其本来的意义和作用,‘呵佛骂祖’,不仅是普遍地怀疑与否定,而且禅风流于虚玄、庸俗,最后动摇了信徒们信仰的基础,适得其反。这是马祖始料不及的结果。

  综上所述,分析或评价马祖道一的禅法,‘平常心是道’是其突出特点和根本宗旨,它经过‘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的逻辑推演,而最终得以确立。平常心是道,剥离出有关理论的阐释,显现出的是现实主义的精神旨趣,建立在彻悟心性基础之上和利益群生的前提之下。如果说过去南禅祖师们重在‘心性’的理体上的顿悟,那么,马祖则全力打破染净、顿渐等二元对立的差别性,重在‘心行’即平平常常的实际生活,在切实的生活中体现平等的心性,就是《华严经》的‘事事无碍法界’,一滴水映现太阳的光辉。一颗平常心,可以把人的本心与宇宙的本体连接起来,把心灵的小宇宙与宇宙的大心灵连接起来,用个人的道德实践体现宇宙万法的真理,推动法界众生的境界不断提升。

  一颗平常心,使中国佛教禅宗的面貌为之一变,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有专家提出,‘没有流民,就没有唐、五代的禅宗;没有士大夫,就没有两宋的禅宗’【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导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6页。】,揭示了社会现实生活状况对禅宗理念的影响,是很有道理的。禅宗最初主要来自民间,其创立与北魏以及隋末的流民问题有很大关系。南禅的发展与唐朝‘安史之乱’后的逃亡民众也有不小的关系。与神秀一系的‘官禅’不同,他们不是依靠朝廷官僚的政治势力支持,而是代表下层普通民众的‘民禅’。下层民众的精神与生活需求,直接影响着禅法思想的相应特色,这就是平易近人。那么,那种高高在上的自我欣赏就显得格格不入,必须凭借一颗平常心‘与民同乐’。马祖道一是生长在远离皇城的边民一卒,他的‘平常心’自然带有平民化、世俗化、生活化、简易化等特点;也正是这种‘阶级立场’,体现了中国禅宗平实入世的精神品质。马祖的后世弟子们普遍接受了他的‘平常心’,特别是百丈怀海禅师脚踏实地,从自身的日常生活着手,建立了《禅门清规》,提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改变了丛林中人‘坐而论道’的习气。以一颗平等心、平常心去实现‘道不用修’的旨趣。从‘民禅’到‘农禅’,开启了禅宗‘农禅并用’的新风,对改变中国佛教的形象和命运,对建立禅宗模式和确定禅宗发展方向,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以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成为南宗禅的主流,使其在唐朝中后期取代神秀一系的北禅,发展为中国佛教的特质。对此,有人评价说,‘对于禅宗来说有幸有不幸:幸的是它终于完成了禅思想的中国化的历程,使它的理路有一个终结,把般若之空与老庄之无融会贯通成为一种自然人生的最高境界,进入了中国中古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不幸的是它自己也从而衰减了它对意识形态的正面影响力,成了宗教性自我瓦解的内在因素,从而无法收拾中唐以来散乱的人心’【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352页。】。这是从研究禅宗对士大夫‘自心超越’的角度所下的结论,自有其道理。但是,‘平常心是道’属‘民禅’一系的精髓,却始终没有失去其魅力;相反,却是封建士大夫们以及禅门中人深陷‘自性葛藤’里,扭曲了这颗平常心,使之散乱不羁,自我瓦解,同时也淡化了修行者的终极信仰,弱化了作为社会主体信仰或者社会辅助力量的功能;终使绽放的清净之花,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叹息中,悄然枯萎。

  [刘元春,1963年3月生,河南南阳人。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副研究员。发表有《达摩禅法与中国禅宗》、《延寿‘一心为宗’的现实意蕴》、《大乘佛教道德的现代价值》等论文。]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人讲的「吃亏是福」,这个话讲得非常正确,吃亏的人到天堂,不肯吃亏的人到地狱。不肯吃亏的人,现前所得到的小福报、小甜头,享受的时间很短。吃亏的人现在很苦,受苦的时间不长,将来到天堂享福的时间长。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