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十地经论 2卷二——初地欢喜地


2014/9/3    热度:702   

  

       白话文:十地经论 2卷二——初地欢喜地

  2卷二——初地欢喜地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如果众生能厚集善根,能善集诸种善行,善集诸三昧行,善供养诸佛,善集清白法,常得善友护助,善得清净心,心入深广境地,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显现大慈悲,如此众生,便能发无上菩提心。

  论释:以上十句,是说依何身而生菩提心。这裏有九种集:一是行集。随顺佛意以慧为主而持守眷属的戒律,如经所说「善集诸种善行」:二是定集。随顺佛意善修眷属的三昧,如经所说「善集诸三昧行」。三昧行即是殊胜观行;三是亲近集。善於见闻经教,修习闻智,如经所说「善供养诸佛」;四是聚集。善於思惟诸善法,修习思慧智,如经所说「善集清白法」;五是护集。修行真证,常得善友指导保护,如经所说「常得善友护助」;六是净心集。能得出世间正智,如经所说灵「善得清净心」;七是广集。心境深广,利益一切众生,如经所说「心入深广境地」;八是信心集。欣求佛智,坚信佛法,如经所说「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九是现集。多行慈悲,如经所说「显现大慈悲」。其中慈心是帮助众生超脱苦苦及坏苦,悲心是救度众生的行苦。

  九集之中,前二集是显示殊胜戒学与殊胜定学,行集是顺从佛意以智慧的生起为主而善持眷属的戒律,定集则是顺从佛意修入眷属的三昧;次四集显示殊胜慧学,亲近集是善习闻慧,聚集是以思慧智思维波罗蜜等诸善法,护集是善得善友指教启发,净心集则是修得出世间正智;後三集表示胜过声闻、缘觉等,广集是心境深广而能利益一切众生,信心集是欣求佛智,现集则是多行慈悲,此三集自利利他皆胜小乘。这十句经文中,厚集善根是总相,其余九种是别相;集是同相,别是异相;成是概括地说,坏是展开来说。已说依何身而生此心,次说为何而生此心。

  原典

  经曰:诸佛子,若有众生厚集善根故,善集诸善行故,善集诸三昧行故,善供养诸佛故,善集清白法故,善知识善护故,善清净心故,入深广心故,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故,现大慈悲故,如是众生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1)。

  论曰:如是十句说依何身。此集有九种。一著行集,善作眷属(2)持戒,如经「善集诸善行」故;二者定集,善作眷属三昧,如经「善集诸三味行」故,三味行者,观行增上(3)故;三者亲近集,善习闻慧智,如经「善供养诸佛」故;四者聚集,思慧智善思量波罗蜜等诸善法,如经「善集清白法」故;五者护集,修行实证善得教授,如经「善知识善护」故;六者净心集,得出世间正智,如经「善清净心」故;七者广集,深心作利益一切众生,如经「入深广心」故;八者信心集,求一切智智,如经「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故;九者现集,多行慈悲,如经「现大慈悲」故,於中慈念依苦苦、坏苦,悲依行苦(4)。

  是中初二种集显增上戒学、增上定学,行集善作眷属持戒故,定集善作眷泼三昧故;次有四集显增上慧学,亲近集善习闻慧智故,聚集思慧智善思量波罗蜜等诸善法故,护集修行实证善得教授故,净心集得出世间正智故;後三集显胜声闻辟支佛等故,广集深心作利益一切众生故,信心集求一切智智故,现集多行慈悲故。此十句中厚集善根是总,余九种是别。集者是同相,别者是异相;成者略说故,坏者广说故。已说依何身生如是心,次说为何义故生如是心。

  注释

  (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巴利语音译,意译为无上正真道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无上正真道心、无上菩提心。

  (2)眷属:指若以慧的生起为主的话,戒等只是辅助的作用,故称眷属。

  (3)观行增上: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一,三昧是止,行即是观,止观二门常相资助。今此文中以止为主,用观资成,观能起定,所以名为  观行。观行增长,定得深胜。

  (4)苦苦、坏苦、行苦:此称之为三苦。由於遇到苦事而生苦恼是苦苦;由於乐事消失而生苦恼是坏苦;由於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即是   行苦。

  译文

  经文:为得佛智,为得十种智力,为得大无畏智,为得佛平等法,为救一切世间,为净大慈悲,为得十方无余智,为得一切世间无障净智,为得一念中觉三世事,为得转大*轮无所畏惧,因而菩萨便生此心。

  论释:经中所说佛智,是无上智,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各显其相,这是如来自除苦、集,自得灭、道之大智。此佛智有九种业力,各有作用,为求佛智力,所以便生此心。佛智九种业分别是:

  一力佛智,问记业。这是如来十种智力之首,也就是处非处智力。此智力能实知一切因缘果报,为众生说因果,随问能记。如作善业,便知定得善报;如作恶业,便知得善报无有是处。所以诸经中多说力佛智,此处经文也说「为得十种智力」。

  二无畏佛智,破邪说业。佛有四种无畏智,即正等觉无畏、漏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佛的四种无畏智,便是大无畏智,所以经中说「为得大无畏」。

  三平等佛智,得人法无我、教导众生证入业。所以经中说「为得佛平等法」。

  四救佛智,以四摄法化众生业。所以经中说「为救一切世间」。

  五净佛智,此净为救摄因业。所以经中说「为净大慈悲」。

  六无余智的佛智,常以佛眼观众生业。所以经中说「为得十方无余智」。

  七无染佛智,一切世界无障无染、自然应化、使众生归信业。如来智心无碍,所以经中说「为得一切世界无障净智」。

  八觉佛智,於一念中能知三世众生心及各种心相业。所以经中说「为得一念中觉三世事」。

  九转*轮佛智,解脱方便善巧业。如来教法如滚滚巨轮,在百亿人间世界中同时回转,摧破众生迷障,使能解脱得道,所以经中说「为得转大*轮的无所畏」。

  经中所谓「生此心」,即是本分中所说「诸位佛子,此菩萨愿善决定」。为何只说生心,而不说生智及生其余各种心相?因为心中即包摄知、断、证、修一切助道法。已说为何而生此心,次说因何能生此心。

  原典

  经曰:为得佛智故,为得十力(1)力故,为得大无畏(2)故,为得佛平等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故,为得十方无余智故,为得一切世间(3)无障净智故,为得一念中觉三世事故,为得转大*轮无所畏故,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

  论曰:於中佛智者,谓无上智,知、断、证、修(4)故。此佛智有九种业差别,为求彼故,生如是心。

  一者力佛智,问记(5)业。此如来是处非处智力(6)问记故,如修多罗(7)中说,如经「为得十力力」故。

  二者无畏佛智,破邪说业。如经「为得大无畏」故。

  三者平等佛智,得人法无我、教授众生证入业。如经「为得佛平等法」故。

  四者救佛智,以四摄法(8)化众生业。如经「为救一切世间」故。

  五者净佛智,是净为救摄因业。如经「为净大慈悲」故。

  六者无余智佛智,常以佛眼(9)观世间众生业。如经「为得十方无余智」故。

  七者无染佛智,一切世界无障无染、自然应化、令信作业。智心无碍,如经「为得一切世界无障净智」故。

  八者觉佛智,於一念中知三世众生心、心数法(10)业。如经「为得一念中觉三世事」故。

  九者转*轮佛智,解脱方便善巧业故。于百亿阎浮提(11)同时转大*轮,如经「为得转大*轮无所畏」故。(12)

  生如是心者,即是本分中说「诸佛子,是菩萨愿善决定」故。何故唯言生心,不言生智及余心数法?心中即摄知、断、证、修一切助道法故。已说为何义故生如是心,次说以何因生如是心。

  注释

  (1)十力:指佛的十种智力,即处非处(是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不智力、种种胜解智力、遍趣行智力、   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

  (2)大无畏:指佛四无畏智,即正等觉无畏、漏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

  (3)间:原本为「界」,今据《明本》校改。

  (4)知断证修: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一,知是知苦,断是断集,证是证灭,修是修道。此是如来自除苦、集,自得灭、道,并非泛观四谛   境界。

  (5)问记: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一,问记是明其作业,意思是说随众生所问因果皆能一一记之,随问能记是力作业。

  (6)是处非处智力:如来十种智力之一,如来能实知一切因缘果报,如作善业,便知定得善报,这称为知是处;如作恶业,便知得善报无有是   处,称为知非处。

  (7)修多罗:指诸经。

  (8)四摄法:是菩萨接引来生的四种方法,四法分别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9)佛眼:五眼之一。《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一说,肉眼、天眼见众生形色,法眼能见众生根性,慧眼能见众生空寂,佛眼了达众生实性。五   眼又总称为佛眼,具此五眼,则能见众生而为利益,此即是无余智之业。

  (10)心数法:指从属於心、与心相应的种种复杂的精神作用。

  (11)阎浮提:泛指人间世界。

  (12)依《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一,此处六、七、八、九四种智力即是五种无量,五无量是:一众生无量,谓知所化;二世界无量,知生住处   ;三法界无量,知生所起善恶等法;四调伏无量,知物根性;五调伏方便无量,谓知度众生法。四种智力与五种无量相应,无余佛智是   初无量,无染佛智是世界无量,觉佛智是法界无量,又是调伏无量,转*轮佛智是调伏方便无量。

  译文

  经文:此菩提心以大悲为首,智慧无上,同摄方便善巧,直心、深心淳至。如来力无量,善决定众生力智力。随顺如来自然智,能领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众生。其智慧广大无边,犹如法界,又如虚空,无所不包,通达未来,无处不至。

  论释:此菩提心以大悲为首,大悲之大,分为九种:

  一为增上大。以其殊胜智慧,能尽察微细苦恼,所以经中说「智慧增上」。所谓智,是说能观照因果、逆顺、染净之由来;所谓慧,是说能分辨自相、同相之意义。

  二为摄大。巧拔众生之苦,能与众生为乐,所以经中说「方便善巧之所摄」。

  三为淳至大。以前集诸善根时,便已发心利益众生,曰月修习,悲心淳厚,多行善事,普救众生,所以经中说「直心、深心淳至」。

  四为无量大。能摄取如来无量智力。所以经中说「如来力无量」。

  五为决定大。上妙智慧,能知众生本性,以此深智,可救众生脱离苦海,如经所说「善决定众生力和智力」。

  六为随顺大。随顺如来正觉实智,所以经中说「随顺自然智」。

  七为正受大。能受取殊胜法来教导众生,所以经中说「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

  八为最妙大。能摄受一切胜妙功德,所以经中说「广大无边,犹如法界」。

  九为住尽大。超脱无常因果报应,达到涅槃寂静境地,所以经中说「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

  已说因何而生此心,次说此菩提心发生时有何等相。

  原典

  经曰:是心以大悲为首,智慧增上,方便善巧(1)所摄,直心深心淳至。如来力无量,善决定众生力智力。随顺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

  论曰:此大悲为首,於中,悲大有九种:

  一者增上大。细苦智(2)增上(3)生故,如经「智慧增上」故。智者,因果逆顺染净观(4)故;慧者,自相、同相(5)差别观故。

  二者摄大。救苦众生方便善巧所摄,如经「方便善巧所摄」故。

  三者淳至大。向时许(6)乃至尽众生界作利益众生,悲心增上,如经「直心、深心淳至」故。

  四者无量大。摄取如来无量力,如经「如来力无量」故。

  五者决定大(7)。上妙决定信,深智胜对治(8),如经「善决定众生力智力」故。

  六者随顺大。随顺菩提正觉,如经「随顺自然智」故。

  七者正受大。能取大胜法教授众生,如经「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故。

  八者最妙大。摄受胜妙功德,如经「广大如法界」故。

  九者住尽(9)大。无量爱果因尽涅槃际,如经「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故。

  已说以何因生如是心,次说是心生时有何等相。

  注释

  (1)方便善巧:即菩萨为摄化众生,而善巧方便涉种种事,示现种种相。

  (2)细苦智:微苦尽察名为细苦智。

  (3)增上:这裏指细苦智超越世间之智。

  (4)因果逆顺染净观: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业烦恼等判以为因,苦乐等报名之为果,通而论之,十二因缘法皆是前後相生,後从前起   ,前者名为因,後者则名为果。由果而寻因即是逆,据因而推果称为顺。不善之因果是染,善法因果为净。照察名为观。

  (5)自相、同相:因缘之有是法自体,所以名为自相;空等一味称为同相。

  (6)向时许:指以前集善根之时,便已发心欲益众生。

  (7)决定大:《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说,照物机性,明了无滞名为决定大。

  (8)深智胜对治:意思是能以深心大智了知在胜进中救众生之苦的良药。

  (9)住尽:《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说,无常爱果之因受报随有,所以名为住;常果之因尽未来际所以名为尽。依上所释,下文「无量爱果」   当为「无常爱果」。

  译文

  经文:菩萨生此心时,立刻便超过凡夫境地,进入菩萨之位,便是生在佛家,种姓地位尊贵,无可挑剔,超过一切世间道,悟入出世间道,住菩萨法中,住在菩萨正处,入三世真如法中、如来种中,必定究竟无上菩提心。菩萨住於此法,名为住菩萨欢喜地,因为此地能不为烦恼所动。

  论释:超过凡夫境地,是表明超过凡夫境地之後,便证入出世间圣道。此「超过」有八种:

  一是入位过。初成出世间心而入菩萨位,如最初怀胎相似,如经所说「入菩萨位」。

  二是家过。如同出生家中一样,所以经中说「生在佛家」。

  三是种姓过。大乘法集起一切助道之行,可以继承佛位,如同王家所生王子可继王位一样,所以经中说「种姓地位尊贵,无可讥嫌」。

  四是道过。不摄世间道,而摄出世间道。出世间道超过世间道,如同人道超过三恶道一样,所以经中说「超过一切世间道,进入出世间道」。

  五是法体过。菩萨以大悲为体,普度众生,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利他即是自利,如同自己身体不可分割一样,正如经所说「住菩萨法中」。

  六是处过。不舍世间,而又不为世间烦恼所染,於世涅槃,寂用双依,超过凡夫小乘,此是菩萨正处,如同人间天堂,所以经中说「住在菩萨正处」。

  七是业过。顺空而得圣智,称之为业。冥心如道名为顺空,合空悟真名为得圣智。顺空圣智如同人之生命一样可贵,所以经中说「入三世真如法中」。

  八是毕定过。不断佛种,最终证悟涅槃道,如同人之成长完美一样,所以经中说:「如来种中,毕定究竟无上菩提心。」这是以凡夫之一生比喻菩萨之修成。凡夫已入胎不似未入胎,同样,菩萨已入位不似未入位,无烦恼不似有烦恼,名之为入位不相似。照此类推,则有家不相似、种姓不相似、道不相似、体不相似、处不相似、生业不相似、成就不相似。以上是解说住初地之「住」事,正如经中所说「菩萨住於此法,名为住菩萨欢喜地,因为此地能不为烦恼所动」。

  已说「住」之含义,次说释名。为何说是多欢喜故,而说名为欢喜?因何而欢喜?另外,此地中菩萨出於何念而生欢喜?以下经文,初说十句,後说二十句。

  原典

  经曰:菩萨生如是心,即时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种姓尊贵,无可讥嫌,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住菩萨法中,住在菩萨正处,入三世真如法中、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法故。

  论曰:过凡夫地者,以过凡夫地故,示现得出世间圣道。此过有八种。

  一者入位过。初成出世间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如经「入菩萨位」故。

  二者家过。家生相似法故,如经「生在佛家」故。

  三者种姓过。子相似法,大乘行生(1)故,如经「种姓尊贵,无可讥嫌」故。

  四者道过。世间出世间道不摄摄(2)故,异道生相似法(3)故,如经「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故。

  五者法体过。以大悲为体,於作他事即是己事,自身体相似法故,如经「住菩萨法中」故。

  六者处过。不舍世间,方便不染,善巧住(4)故,住处相似法故,如经「住在菩萨正处」(5)故。

  七者业过。顺空圣智(6)生命相似法故,如经「入三世真如法中」故。

  八者毕定过。佛种不断,究竟涅槃道,成就相似法故,如经「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如是示现凡夫生、菩萨生,人胎不相似(7),有烦恼无烦恼故。如是次第家不相似、种姓不相似、道不相似、体不相似、处不相似、生业不相似、成就不相似。如是说住此地中是名为住。如经「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法」故。

  已说住义,次说释名。云何说多欢喜故示名欢喜。以何欢喜?此地中菩萨欢喜复以何念?初说十句,後说二十句。

  注释

  (1)大乘行生:大乘法集起一切助道之行,堪继佛位,如同王子堪继王位。

  (2)世间出世间道不摄摄:是说不摄世间道,而摄出世间道。

  (3)异道生相似法:人道异於三恶趣,所以名为异道。出世间道超过世间道,与人道超越三恶道相似,所以说相似法。

  (4)不舍世间、方便不染、善巧住:不舍世间是不住涅槃,方便不染是不住世间,在而不染,所以名为方便。於世涅槃,寂用双依,名之为   巧住。

  (5)菩萨正处:凡夫执著於有,小乘住於空寂,不著有不住寂便是菩萨正法,菩萨正法名为菩萨正处。

  (6)顺空圣智:冥心如道名为顺空,合空真照称为圣智。

  (7)入胎不相似:已入胎不似未入胎,如同菩萨已入位不似不入位。以不「不相似」均与此义同。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此菩萨住菩萨欢喜地中,生成多种欢喜,多信敬、多爱念、多庆悦、多调柔、多踊跃、多堪受、多不坏他意、多不恼众生、多不瞋恨。

  论释:所谓欢喜,是指心喜、体喜、根喜。此欢喜有九种:

  一是敬欢喜。恭敬佛、法、僧三宝,如经所说「多信敬」。

  二是爱欢喜。乐观真如法,如经所说「多爱念」。

  三是庆欢喜,自觉所悟殊胜,所以经中说「多庆悦」。

  四是调柔欢喜。喜心转胜,充遍内外,身心无苦,远离忿恼,如经所说「多调柔」。

  五是踊跃欢喜。遍益身心,无比满足,如经所说「多踊跃」。

  六是堪受欢喜。自知已接近菩提智慧,所以经中说「多堪受」。

  七是不坏欢喜。自心调和平静,论议、解说时心不动摇,如经所说「多不坏他意」。

  八是不恼欢喜。教化摄取众生时,慈悲调柔,如经所说「多不恼众生」。

  九是不瞋欢喜。见众生不能依照教说修行、威仪不正,也能忍而不怒。如经所说「多不瞋恨」。

  已说多种欢喜,次说出於何念而成欢喜,下第二十句、第三十句即说此念。此念有二种:一念当得,二念现得。何为念当得?

  原典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菩萨欢喜地中,成就多欢喜,多信敬、多爱念、多庆悦、多调柔、多踊跃、多堪受、多不坏他意、多不恼众生、多不瞋恨。

  论曰:欢喜者,名为心喜、体喜、根喜。是欢喜有九种:

  一者敬欢喜。於三宝中恭敬故。如经「多信敬」故。

  二者爱欢喜。乐观真如法,如经「多爱念」故。

  三者庆欢喜。自觉所证校量胜(1),如经「多庆悦」故。

  四者调柔(2)欢喜。自身心遍益成就,如经「多调柔」故。

  五者踊跃欢喜。自身心遍益增上满足,如经「多踊跃」故。

  六者堪受欢喜。自见至菩提近,如经「多堪受」故。

  七者不坏欢喜。自心调伏,论义解,说进心不扰动,如经「多不坏他意」故。

  八者不恼欢喜。教化摄取(3)众生时慈悲调柔,如经「多不恼众生」故。

  九者不瞋欢喜。见诸众生不如说修行、尉仪不正时,忍不瞋故,如经「多不瞋恨」故。

  已说多欢喜,次说以何念故欢喜成。是第二十句,第三十句说。是念有二种:一念当得,二念现得。何者念当得?

  注释

  (1)校量胜:《明本》为较量胜。

  (2)调柔:喜心转胜,充遍内外,身心无苦,离於忿恼,所以说是调柔。

  (3)教化摄取:原本为教化他摄取,今据《宫本》等删去「他」字。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菩萨住此欢喜地中,念诸佛而生欢喜心,念诸佛法而生欢喜心,念诸菩萨而生欢喜心,念诸菩萨所行而生欢喜心,念诸波罗蜜的清净相而生欢喜心,念诸菩萨地殊胜而生欢喜心,念诸菩萨力不退转而生欢喜心,念得诸如来教化法而生欢喜心,念能利益众生而生欢喜心,念入一切如来智行而生欢喜心。

  论释:如何是念?念即是思念佛之所得,我也应得到。此念佛有九种:

  一是念佛法。如经所说「念诸佛法而生欢喜心」。

  二是念佛菩萨。如经所说「念诸菩萨而生欢喜心」。

  三是念佛行。如经所说「念诸菩萨所行而生欢喜心」。

  四是念佛净。如经所说「念诸波罗蜜的清净相而生欢喜心」。

  五是念佛胜。如经所说「念诸菩萨地殊胜而生欢喜心」。

  六是念佛不退转。如经所说「念诸菩萨力不退转而生欢喜心」。

  七是念佛教化。如经所说「念得诸如来教化法而生欢喜心」。

  八是念佛利益。如经所说「念能利益众生而生欢喜心」。

  九是念佛入。如经所说「念入一切如来智行而生欢喜心」。

  其中第一、第二念都是念佛,思念佛之所得我也应得到。念佛法就是念诸佛法,佛与佛法是为二之故。念佛菩萨又有二:念诸菩萨,念佛行、念诸菩萨行。接下来有六句:念佛净,念诸波罗蜜的清净相;念佛胜,念诸菩萨地殊胜;念佛的不退转,念诸菩萨力的不退转;念佛的教化,念得诸如来教化的法;念佛利益,念能利益众生;念佛入,念入一切如来智行。这些是随菩萨行而显现,随以上诸念而显现。显现何物?显现涅槃清净相。如何而显?从初地乃至九地,行修依次转胜,到第十地位满上升,涅槃净相圆现而至於佛地。此中其余的最後三句是得教化法,作利益众生行不虚,入如来地行。其中的念佛行,既是总相,又是别相。

  已说念当得而生欢喜心,次说念现得而生欢喜心。

  原典

  经曰:诸佛子,菩萨住是欢喜地中,念诸佛故生欢喜心,念诸佛法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摩诃萨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所行故生欢喜心,念诸波罗蜜清净相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地较量胜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力不退故生欢喜心,念诸如来教化法(1)故生欢喜心,念能利益众生故生欢喜心,念入一切如来智行故生欢喜心。

  论曰:云何念?如佛所得,我亦当得,如是念。此念佛有九种:

  一者念佛法。如经「念诸佛法故生欢喜心」。

  二者念佛菩萨。如经「念诸菩萨摩诃萨故生欢喜心」。

  三者念佛行。如经「念诸菩萨所行故生欢喜心」。

  四者念佛净。如经「念诸波罗蜜清净相故生欢喜心」。

  五者念佛胜。如经「念诸菩萨地较量胜故生欢喜心」。

  六者念佛不退。如经「念诸菩萨力不退故生欢喜心」。

  七者念佛教化。如经「念诸如来教化法故生欢喜心」。

  八者念佛利益。如经「念能利益众生故生欢喜心」。

  九者念佛人。如经「念入一切如来智行故生欢喜心」。

  於中初二念共念佛,如佛所得我亦当得故。念佛法、念诸佛法(2)故,佛、佛法二故。念佛菩萨二,念诸菩萨故,念佛行、念诸菩萨行故。如是次第余有六句:念佛净,念诸波罗蜜清净相故;念佛胜,念诸菩萨地较量胜故;念佛不退,念诸菩萨力不退故;念佛教化,念诸如来教化法故;念佛利益,念能利益众生故;念佛入,念入一切如来智行故。随所显彼菩萨行(3),以何显如是诸念应知。复何显?彼波罗蜜净显。云何显?彼菩萨行地较量胜转去(4)故,地尽去(5)故。于中余者(6)得教化法故,作利益众生行不虚故,入如来地行(7)故。是中念佛行者,亦总亦别。

  已说念当得故生欢喜心,次说念现得故生欢喜心。

  注释:

  (1)念诸如来教化法:依《十地经论义记》,当为念得诸如来教化法。

  (2)念佛法、念诸佛法:疑当为念佛、念诸佛法。

  (3)随所显彼菩萨行:即彼菩萨行随所显,意思是菩萨行随念佛而显。

  (4)地较量胜转去:指从初地乃至九地,行修依次转胜。

  (5)地尽去:指第十地位满上升。

  (6)余者:指经文中念诸如来教化法等最后三句。

  (7)入如来地行:指十地中受佛智职及大尽等,从初地乃至法云地,入佛境界而显相正,名为入如来地行。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菩萨又作此念: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而生欢喜心,近入如来处所而生欢喜心,远离凡夫地而生欢喜心,近到智慧地而生欢喜心,断除一切恶道而生欢喜心,与一切众生作依止而生欢喜心,近见一切诸佛而生欢喜心,生诸佛境界而生欢喜心,入一切菩萨真如法而生欢喜心,我离一切怖畏毛竪等事而生欢喜心。

  论释:所谓转离一切世间境界,是指转离一切凡夫所执著之事。此转离有九种:一是入转离。如经所说「近入如来处所而生欢喜心」;二是远转离。如经所说「远离凡夫地而生欢喜心」;三是近至转离。如经所说「近到智慧地而生欢喜心」;四是断转离。如经所说「断除一切恶道而生欢喜心」;五是依止转离。如经所说「与一切众生作依止而生欢喜心」;六是近见转离。如经所说「近见一切诸佛而生欢喜心」;七是生转离,如经所说「生诸佛境界而生欢喜心」;八是平等转离。如经所说「入一切菩萨真如法而生欢喜心」;九是舍转离。如经所说「我离一切怖畏毛竪等事而生欢喜心」。

  其中入转离,显示事不相似,指佛法与凡夫六尘之事不相似。远转离、近转离,则表示自身不相似,菩萨智慧身不似凡夫之识身。其余有六句:断转离、依止转离、近见转离、生转离、平等转离、舍转离,依次是行不相似、迭相依止不相似、他力不相似、处不相似、生业不相似、成就不相似。所谓怖畏,是指不爱、疑虑、忧想与心相应。又所谓身相的差别就是毛竪等事。

  其次说什么是怖畏,什么是怖畏之因,如何远离此因而无怖畏。

  原典

  经曰:诸佛子,菩萨复作是念: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故生欢喜心,近入如来所故生欢喜心,远离凡夫地故生欢喜心,近到智慧地故生欢喜心,断一切恶道故生欢喜心,与一切众生作依止(1)故生欢喜心,近见一切诸佛故生欢喜心,生诸佛境界(2)故生欢喜心,入一切菩萨真如法(3)故生欢喜心,我离一切怖畏毛竖等事故生欢喜心。

  论曰: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者,转离一切凡夫取著事。此转离有九种。一者入转离。如经「近入如来所故生欢喜心」;二者远转离。如经「远离凡夫地故生欢喜心」;三者近至转离。如经「近到智慧地故生欢喜心」;四者断转离。如经「断一切恶道故生欢喜心;五者依止转离。如经「舆一切众生作依止故生欢喜心」;六者近见转离。如经「近见一切诸佛故生欢喜心」;七者生转离。如经「生诸佛境界故生欢喜心」;八者平等转离。如经「入一切菩萨真如法故生欢喜心;九者舍转离。如经「我离一切怖畏毛竖等事故生欢喜心」。

  於中入转离者。显事不相似(4)故。远转离、近至转离者,示自身不相似(5)故。余有六句:断转离、依止转离、近见转离、生转离、平等转离、舍转离,如是次第行不相似(6)故、迭相依止不相似(7)故、他力不相似(8)故、处不相似(9)故、生业不相似(10)故、成就不相似(11)故。怖畏者,不爱、疑虑、忧想共心相应故。复身相差别,谓毛竖等事。

  次说何者是怖畏,云何怖畏因,远离此因无怖畏故。

  注释

  (1)依止:依赖而不离。这裏指菩萨慈悲益他,为众生之所依赖。

  (2)生诸佛境界:依《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世间涅槃,佛常游处,名为佛境界。依此发起不助道行名为生。

  (3)入一切菩萨真如法:依《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空是真如法。菩萨所证就人显法名为菩萨真如法。证会名为入。

  (4)事不相似:指佛法为事,不似凡夫六尘之事。

  (5)身不相似:指菩萨智慧身不似凡夫之识身。

  (6)行不相似:指断转离。出世净行不似凡夫恶道行。

  (7)迭相依止不相似:指依止转离。悲依生起,还为物依,名为迭相依止。异此不能作依止,名为不相似。

  (8)他力不相似:指近见转离。上得如来助道行力,不似未得。

  (9)处不相似:指生转离。生诸佛境界处,不似其他处。

  (10)生业不相似:指平等转离。入菩萨真如法与未入不相似。

  (11)成就不相似:指舍转离。摆脱一切怖畏,成就胜德,与未成就胜德不相似。

  译文

  经文:这是为什么?因为此菩萨进入欢喜地之後,所有怖畏即皆远离。所谓怖畏,即是不活畏、恶名畏、死畏、堕恶道畏、及大众威德畏,得入欢喜地,即离此等一切诸畏。为何能离此诸畏?此菩萨离於我想,己身尚且不贪,何况身外之物,所以无有不活畏。心不希望得到供养恭敬,只想自己应该供养一切众生、供给一切所须之具,所以无有恶名畏。远离我见,无有我想,所以无有死畏。此菩萨又作此念:我死之後,来生必不离诸佛菩萨。所以无有堕恶道畏。「我所志乐,一切世间身心无与等比,何况更有胜於此」。所以无有大众威德畏。诸位佛子,菩萨这样便离诸怖畏毛竪等事。

  论释:此五怖畏是入初地之障。经文中又说了除五畏入初地之殊胜利益。此五布畏之中,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身。所谓依身,是指爱憎善道、恶道等,离五怖畏即是舍得依身。为何只说五怖畏?怖畏虽有多种,但综括起来,皆可纳入此五畏。此怖畏之因大略有二种:一为邪智、妄取、我想、我见、爱著;二为善根微少。这个的对治是,应如经所说「离於我想,己身尚且不贪,乃至无有大众威德之畏」、「无有怖畏毛竪等事」。为何要分说怖畏与毛竪等事?因为前是说身怖畏,後说怖畏之表相。

  原典

  经曰: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得欢喜地已,所有诸怖畏即皆远离。所谓不活畏(1)、恶名畏(2)、死畏(3)、堕恶道畏(4)、大众威德畏(5),离如是等一切诸畏。何以故?是菩萨离我想故,尚不贪身,何况所用之事,是故无有不活畏。心不希望供养恭敬,我应供养一切众生,供给一切所须之具,是故无有恶名畏。远离我见,无我想故,无有死畏。又作是念:我若死已,生必不离诸佛菩萨。是故无有堕恶道畏。 「我所志乐,一切世间身心无与等者,何况有胜」。是故无有大众威德畏。诸佛子,菩萨如是离诸怖畏毛竖等事。

  论曰:此五怖畏是初地障。复说地利益胜。是五怖畏,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身。依身者,爱憎善道、恶道,舍得依身故。何故但说五怖畏?打缚等诸畏皆五所摄故。此怖畏因略有二种:一邪智、妄取想、见、爱著(6)故;二善根微少故。此对治如经「离我想故,尚不贪身」乃至「无有大众威德畏」故、「怖畏、毛竖等事」。何故二处说?前说身怖畏,後说异身怖畏(7)故。

  注释

  (1)不活畏:是指人虽行布施,但又惧怕自己不能生活,所以往往不能尽施其所有。五畏之一。

  (2)恶名畏:是指畏惧人讥谤。五畏之一。

  (3)死畏:是指怕死而不能舍身命。五畏之一。

  (4)堕恶道畏:是指害怕死後堕入三恶道。五畏之一。

  (5)大众威德畏:是指在大众中或有威德者之前,惧怕自己言行有失,而不能善解法义、作狮子吼。五畏之一。

  (6)想、见、爱著:想即我想或我相,指凡夫以我为实有。见即我见,执著实我实法之见。爱著是执著於爱欲。

  (7)异身怖畏:指身怖畏所现之种种差别相,异身并非身外之义。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为首,深心大心坚固,而且精勤修行,成就一切善根。

  论释:所谓深心大心坚固,是说其对佛法的观照,不为烦恼小乘所破坏。所谓精勤修行,成就一切善根,是指所说诸善根皆在此地得以摄受。何为勤修?其中有三种成就:一信心成就,二修行成就,三回向成就。有三十句来说明三种成就,前十句说信心成就。

  原典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以大悲为首,深大心坚固,转复勤修一切善根成就故。

  论曰:深大心坚固者,烦恼小乘不能坏此观故。转复勤修一切善根成就者,诸所说善根此地摄受故。云何勤修?於中有三种成就:一信心成就;二修行成就;三回向成就。有三十句示现,初十句说信心成就。

  译文

  经文:所谓信心增上,就是多恭敬,信清净。多以信心分别思量,能起悲愍心,成就大慈心,此心无疲懈。因有惭愧心、庄严相,所以能成就忍辱安乐,敬顺诸佛教法,信重尊贵。

  论释:所谓信心增上,就是随所遇之事,皆能相信佛之教化,成就至上信心。信增上有九种:

  一为敬信增上。尊敬佛、法、僧三宝,如经所说「多恭敬」。

  二为净信增上。自能证悟真如净智,如经所说「信清净」。

  三为分别信增上。常以己之信心,思量救度众生,令他证悟净智,如经所说「多以信心分别」。

  四为悲信增上。

  五为慈信增上。善巧教化众生,如经所说「起悲愍心」,「成就大慈」。所谓悲,是以除苦之心及除苦之能,决意救济众生。所谓慈,是能与为乐,永与众生作无量乐。

  六为不疲倦侰增上。教化无量众生,久处世间。常作益事,如经所说「心无疲懈」。

  七为惭愧信增上。不著世间相,对於怪吝等涅槃障法深感惭愧,如经所说「以惭愧庄严」。

  八为安乐信增上。对於同行佛法者不忧不恼,如经所说「成就忍辱安乐」。

  九为敬法信增上。增强敬信殊胜之心,如经所说「敬信诸佛教法,信重尊贵」。後三句分别说明:一修何种行?是修波罗蜜行;二谁为同道者?同事安乐之人;三入何法中?入诸佛教法。这便是信心成就。

  什么是修行成就?

  原典

  经曰:所谓信心增上(1)故,多恭敬故,信清净故。多以信分别(2)故,起悲愍心故,成就大慈故,心无疲懈故。以惭愧庄严(3)故,成就忍辱安乐故,敬顺诸佛教法,信重尊贵故。

  论曰:信心增上者,随所有事於中信增上成就。此信增上有九种:

  一者敬信增上。尊敬三宝。如经「多恭敬」故。

  二者净信增上。自证真净智,如经「信清净」故。

  三者分别信增上。令他证净智,如经「多以信分别」故。

  四者悲信增上。

  五者慈信增上。教化众生,如经「起悲愍心」故,「成就大慈」故。悲者除苦相(4),决定救济故。慈者与乐相,永与无量乐故。起者转复现前故。

  六者不疲惜信增上。教化无量众生,久处世间,能利益故。如经「心无疲懈」故。

  七者惭愧信增上。不著世间故,於悭(5)等波罗蜜障法深惭愧故,如经「以惭愧庄严」故。

  八者安乐信增上。于同法者(6)不恼乱故,如经「成就忍辱安乐」故。

  九者敬法信增上。增益敬信殊胜心故,如经「敬顺诸佛教法,信重尊贵」故。後三句示修何等行?波罗蜜行故。谁为等侣(7)?同事安乐故。入何法中?谓诸佛教法故。如是信心成就。

  云何修行成就。

  注释

  (1)信心增上:信心至深,决定不疑。

  (2)分别:思量、计度。

  (3)庄严:法身殊好,不著世间。

  (4)除苦相:除苦之能。

  (5)悭:悭吝,指不愿施舍财物,或不肯施法教人。

  (6)同法者:同行法者。

  (7)等侣:同类人,同道者。

  译文

  经文:日夜修集善根,永不满足,亲近善友,经常爱乐佛法,多闻无厌,真正领悟所闻大法,心不贪著外物,不著利养、名闻、恭敬,不求一切资生之物,常生如实心无有满足。

  论释:此十句是说修行成就。什么是修行成就?就是无休无止地集诸善根,如经所说「日夜修集善根,永不满足」。集诸善根有八种:

  一是亲近集。求法之心时刻不忘,如经所说「亲近善友」。

  二是乐法集。在问答中论说解释佛法,心喜,心乐,如经所说「经常爱乐佛法」。

  三是多闻集。如经所说「多闻无厌」。

  四是正观集。如经所说「真正领悟所闻大法」。

  五是不著集。如经所说「心不贪著」。以上所说多闻集、正观集、不著集,依次是闻、思、修三慧。所谓不著,是说在三昧中无爱著。

  六是不贪集。

  七是不求集。对已得利养不因贪著而障菩萨戒,对未得利养不因追求而退菩萨戒,如经所说「不著利养、名闻、恭敬」,「不求一切资生之物」。

  八是如实心集。出世间心念念常现,如经所说「生如实心不厌足」。这便是修行成就。

  什么是回向成就?

  原典

  经曰:日夜修集善根,无厌足故,亲近善知识故,常爱乐法故。求多闻无厌故。如所闻法正观(1)故,心不贪著故。不著利养、名闻、恭敬故,不求一切资生之物故,常生如实心(2)无厌足故。

  论曰:此十句说修行成就。云何修行成就?集诸善根无休息故,如经「日夜修集善根无厌足」。此集有八种:

  一者亲近集。不忘诸法(3),如经「亲近善知识」故。

  二者乐法集。于问答中论义解释心喜、心乐故,如经「常爱乐法」故。

  三者多闻集。如经「求多闻无厌」故。

  四者正观集。如经「如所闻法正观」故。

  五者不著集。如经「心不贪著」故。向说多闻集等三句,是闻思修慧如是次第。不著者,于三昧中无爱著故。

  六者不贪集。

  七者不求集。於已得利养不贪,未得利养不求。障菩萨戒退菩萨戒(4),如经「不著利养、名闻、恭敬」故,「不求一切资生之物」故。

  八者如实心集。出世间心念念现前,如经「常生如宝心无厌足」故。如是修行成就。

  云何回向成就?

  注释

  (1)正观:相对於邪观而言,以正慧了知真如称为正观。

  (2)如宝心:依《宫本》等诸本,当为如实心,即契合於真如实理之心。不文中如宝心同此。

  (3)不忘诸法:指求法之心时刻不废忘。

  (4)障菩萨戒退菩萨戒:依《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贪於已得著心重,所以说障菩萨戒;求於未得,其过失较轻,所以说退菩萨戒。

  译文

  经文:求一切智地,求诸佛十种智力、四无所畏等殊胜法,求诸波罗蜜无著法,离诸谄曲,如说能行,常护实语,不玷污诸佛家,不舍菩萨戒,不动如大山王而生大智慧心,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善集诸种修行方法而不懈,以助成菩提智慧,常求上上胜道。诸位佛子,菩萨如此成就净治地法,便是安住菩萨欢喜地。

  论释:「求一切智地」等语是说何等事?是说回向成就。经中「求一切智地」是总括地说,求如来十力、四无畏等是分别来说。具体分别有十一种:一观求一切智地,二无障求一切智地,三离求一切智地,四如说能行求一切智地,五护求一切智地,六不污求一切智地,七不舍求一切智地,八不动求一切智地,九不舍成就求一切智地,十集求一切智地,十一常求求一切智地。

  首先说求何等事?是求一切智地;接著说如何观求?即观求诸佛十种智力、四无所畏等殊胜法;观求何物?即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此三求分别是家、依家、无障求。一切智地是所求正处,所以求一切智名之为家求;於如来一切智中分别观察十力、四无畏是依家求;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是无障求。波罗蜜无著法,是菩萨到达涅槃境地的胜妙行法。

  诸波罗蜜中,布施波罗蜜有二种垢染:一是谄曲,见到乞求者,编造谎言,不肯施与;二是先答应施与,而後不与。对治此等垢染的方法,正如经中所说「离诸谄曲」,「如说能行」。

  持戒波罗蜜有一种垢染:不护守实语,违背本来所发「能持」之言而犯戒,不护覆藏而犯戒妄语。对治此种垢染的方法,正如经中所说「常护实语」。

  忍辱波罗蜜有一种垢染,即玷污如来家。为何说菩萨玷污如来家?因为恼乱他业。如果利益他业,便是如来家。所以菩萨生於此家,恼乱他业决非善事。对治此种垢染的方法,正如经中所说「不玷污诸佛家」。

  精进波罗蜜有一种垢染:菩萨戒无量劫数长远难持难行,生退转之心。对治此垢的方法,正如经中所说「不舍菩萨戒」。

  禅定波罗蜜有二种垢染:一是事中攀缘,心神不定,二是妄取分别,内情难调。对治此垢的方法,正如经中所说「不动如大山王而生大智慧心」。

  般若(智慧)波罗蜜有三种垢染:一是无善巧方便,或于世间一向不现而涅槃中现,或於涅槃一向不现而世间中现,即同於二乘或同于凡夫;二是不修集诸善,不得出世间道;三是愿欲心薄,不能常求胜上证法。对治此等垢染的方法,依次如经中所说「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善集诸种修行方法而不懈,助成菩提智慧」;「常求上上胜道」。

  以上便是回向成就,又名之为勤行具足成就。此勤行有四种:一信,二欲,三精进,四方便。前十句说明信增上成就,此信增上即包摄受欲。第二个十句是日夜修集善根无厌足,说明精进。第三个十句是求一切智地,说明方便。这便是此地中所说的安住。为何说是安住?正如经中所说「诸位佛子,菩萨成就如此净治地法,便是安住菩萨欢喜地」。

  以上已说完此分了。

  原典

  经曰:求一切智地故,求诸佛力无畏(1)不共法(2)故,求诸波罗蜜(3)无著法故,离诸谄曲故,如说能行故,常护实语故,不污诸佛家故,不舍菩萨戒故,不动如大山王生萨婆若(4)心故,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故,集助菩提分法(5)无厌足故,常求上上胜道故。诸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净治地法,名为安住菩萨欢喜地。

  论曰:求一切智地等说何等事?示现回向(6)成就故。求一切智地是总,求如来力等於一切智地是别。一者观求一切智地,二者无障求一切智地,三者离求一切智地故,四者如说能行求一切智地,五者护求一切智地,六者不污求一切智地,七者不舍求一切智地,八者不动求一切智地,九者不舍成就求一切智地,十者集求一切智地,十一者常求求一切智地。

  於中求何等事?求一切智地故;以何观求?观诸佛力无畏不共法故;云何求?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故。此三求者是家(7)、依家(8)、无障求(9)。故云何求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故此无障求差别异求(10)。

  於中檀波罗蜜(11)有二种垢:一者谄曲,见乞求者,诈设方便无心许与。二者不随先言,许而不与。对治是垢,如经「离诸谄曲」故, 「如说能行」故。

  尸波罗蜜(12)有一种垢:不护实语,违本所受(13),犯已覆藏(14)。对治是垢,如经「常护实语」故。

  羼提波罗(15)有一种垢:污如来家。云何菩萨污如来家?恼乱他业故,利益他业即是如来家。是故菩萨生此家者,恼乱他业非善事故。对治是垢,如经「不污诸佛家」故。

  毘梨耶波罗蜜(16)有一种垢:菩萨戒无量劫数长远难持难行,生退转心。对治是垢,如经「不舍菩萨戒」故。

  禅波罗蜜有二种垢:一者乱心(17),二不能调伏忆想(18)分别。对治是垢,如经「不动奴大山王生萨婆若心」故。

  般若波罗蜜有三种垢:一无善巧方便。世间涅槃一向不现现(19)故;二不修集。出出世间道故;三於胜上证法中愿欲心薄故。如是次第对治是垢,如经「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故;「集助菩提分法无厌足」故;「常求上上胜道」故。

  如是回向成就,是名勤行具足成就。是勤行有四种:一信,二欲,三精进,四方便。初十句示现信增上成就,是信增上即摄受欲。第二十句,日夜修集善根无厌,示现精进。第三十句,求一切智地,示现方便故。是名此地说中安住。何以故?如经「诸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净治地法,名为安住菩萨欢喜地」故。

  如是说分讫。

  注释

  (1)力无畏:指如来十种智力及四种无畏。

  (2)不共法:指凡夫及二乘所不具备的殊胜功德法。

  (3)诸波罗蜜:指菩萨到达涅槃境地所必备的六种胜行或十种胜行。六种胜行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十种胜行是此六种   之外再加方便善巧、愿、力、智四种。

  (4)萨婆若:一切智,即佛智。

  (5)菩提分法:指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种追求智慧的修行方法。

  (6)回向: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佛道。

  (7)家:一切智地是所求处,名之为家。

  (8)依家:指于一切智中分别观察十力、四无畏等。

  (9)无障求:即求波罗蜜无著法。

  (10)故云何求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故此无障求差:依《宫本》等诸本无此十八字,但在「别」字之上有一「著」字。但依文意,疑以上十八字   及以下「著」、「别异求」皆是衍文。

  (11)檀波罗蜜:即六波罗蜜中之布施波罗蜜。

  (12)尸波罗蜜:即六波罗蜜中之持戒波罗蜜。

  (13)违本所受:不能护守当初受戒时所发「能持」之言。

  (14)犯已覆藏:不护覆藏,犯戒妄语。

  (15)羼提波罗蜜:即六波罗蜜中之忍辱波罗蜜。

  (16)毘梨耶波罗蜜:即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

  (17)乱心:指事中攀缘不定。

  (18)忆想:指内情妄取。

  (19)世间涅槃一向不现现:意思是,或於世间一向不现,涅槃中现,此同於二乘;或於涅槃一向不现,世间中现,此同凡夫。此二「一向」,皆无善巧方便。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 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起的念头是因,阿赖耶识里结业习种子是果。世间人最大的业障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里面最严重的是贪心。从贪心里面贪得了,于是就吝啬;贪不到就生嗔恚、生嫉妒,由于嫉妒、嗔恚,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既然造作罪业,就不能没有果报。世出世间,真相说穿了,无非是因缘果报而已。所以佛家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因果转变不空,这个转变是刹那在转变,念念不住;因果相续不空、因果循环不空。我们念头刹那不住,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所以佛劝我们修一切善,劝我们断一切恶。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