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十地经论 3卷三——初地欢喜地之三


2014/9/3    热度:751   

  

       白话文:十地经论 3卷三——初地欢喜地之三

  3卷三——初地欢喜地之三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菩萨发下如此诸大愿之後,则得调顺心、柔软心,这样便成为信者。相信诸佛如来的本所行入,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善能成就诸地,四种无畏、十种智力具足完备,殊胜佛法不退不坏。佛法不可思议,既无中间又无边际,如来境界由此而起,无量行门,皆入如来境界,信成而得果。简要地说,即是信一切菩萨行,乃至得如来智地果,这是由於说加。

  论释:「发如此诸大愿之後则得调顺心」,是说於信等诸善根中得殊胜自在。得「柔软心」,是说因证得胜法而心旷神怡。这样便成信者。其中所谓本行入,是从菩萨行入,乃至成菩提正觉。其中信菩萨行,包摄本行入,有二种相:一、何为菩萨行?即如经中所说「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二、如何渐次修成?如经中所说「善成就诸地」。

  菩提正觉包摄本行入之六种胜果,称为信胜。一是四无畏对治外道,十力对治魔怨,殊胜佛法对治声闻缘觉。如经中所说「具足无畏、力、不共佛法不坏」;二是不思议神通力殊胜。如经中所说「不可思议佛法」;三是不杂染胜。如经中所说「无中无边,如来境界由此而起」;四是一切种智胜。如经中所说「无量行门,皆入如来境界」;五是离胜。一切烦恼习常远离,如经中所说「信成而得果」。

  又略说此菩萨本行入的示现,如经所说「简要地说,即是信一切菩萨行,乃至得如来智地果的说加」。「说加」之「说」,是指佛所说化他教法:「说加」之「加」,是指得佛教化而证十地智,终得菩提果。此菩萨有三种观,对於众生起大慈悲:一远离最上第一义乐,二具足诸苦,三於彼二颠倒。

  何为远离最上第一义乐?

  原典

  经曰:诸佛子,菩萨决定发如是诸大愿(1)已,则得调顺心、柔软心,如是则成信者。信诸佛如来本所行(2)入,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善成就诸地,具足无畏力(3),不共佛法不坏故。不可思议佛法,无中无边(4),如来境界起,无量行门,诸如来境界入。信成就果。举要言之,信一切菩萨行,万至得如来智地,说加故。

  论曰:发如是诸大愿已,则得调顺心者,彼诸善根中得自在胜故。柔软心者,得胜乐行(5)故。如是则成信者。於中本行人者,从菩萨行入,乃至成菩提觉故。於中信菩萨行所摄本行人有二种相:一云何菩萨行?二云何次第成?如经「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故,「善成就诸地」故。

  此菩提所摄本行入有六种胜,是故信胜。一者外道、魔怨、声闻缘觉对治等胜。如经「具足无畏力,不共佛法不坏」故;二者不思议神通力上胜。如经「不可思议佛法」故;三者不杂染胜。如经「无中无边,如来境界起」故;四者一切种智胜。如经「无量行门,诸如来境界入」故;五者离胜。一切烦恼习常远离故,如经「信成就果」故。

  复略说彼菩萨本行人示现。如经「举要言之,信一切菩萨行,乃至得如来智地说加」故。说者所说,加者得证故。此菩萨三种观,於诸众生起大慈悲:一远离最上第一义乐(6),二具足诸苦(7),三於彼二颠倒(8)。

  云何远离最上第一义乐?

  注释

  (1)如是诸大愿:指上文(省略部分)所说十大愿:一、无余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一切恭敬;二、一切诸佛所说*轮皆悉受持;三、一切成   佛,无余一切世界住处;四、心得增长;五、教化众生;六、知一切世界之无量差别;七、一切佛土平等清净;八、与一切菩萨同心同行   ;九、乘不退轮,行菩萨行,身口意业益物不空;十、起大乘行,成大菩提。

  (2)本所行:即本行,指菩萨所修之行法,为成佛之因。

  (3)无畏力:指四无畏和十力。

  (4)无中无边:《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五说,无中无边可从两个方面解释:一就染净法相解释,生死为此边,涅槃为彼边,圣道为中。观生   死本性不有,则无此边,涅槃如故,亦无彼边,两边既无,圣道亦寂,所以无中;二就有无法理辩释,有为此边,无为彼边,非有非无即   是中。有即非有,所以无此边,无即非无,所以无彼边,两边既泯,中亦不存。

  (5)胜乐行:内证怿神名为信乐行。

  (6)远离最上第一义乐:涅槃之乐,乐中精极,殊胜无加,所以名为最上第一义乐。众生远离此第一义乐,甚可怜愍,所以菩萨起大悲心。

  (7)具足诸苦:指众生具足生死诸苦,甚可怜愍,所以菩萨起大悲心,以拔众苦。

  (8)彼二颠倒:指迷谬颠倒于苦乐二法,认苦为乐,乐处计苦,不离凡夫迷情,所以可慈可悲。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那菩萨心生此念:诸佛正法如此甚深,如此寂静,如此寂灭,如此空,如此无相,如此无愿,如此无量,如此最上。此诸佛法如此难得。

  论释:诸佛正法如此甚深,甚深有九种;一寂静甚深,二寂灭甚深,三空甚深,四无相甚深,五无愿甚深,六无染甚深,七无量甚深,八最上甚深,九难得甚深。

  所谓寂静,是远离妄计实有、妄计正取。所谓寂灭,是用合于体。所谓空、无相、无愿,是对治三障之解脱观。何为三障?即一分别,即妄想心体;二相,即依心起虚伪相、虚伪事;三取舍愿,即依相而生分别取舍之心。因此三者为舍愿之故。灭除此三障,便入解脱门。所谓无染,指惑障俱尽,智无垢浊。所谓无量,指佛果万德,不可计量不可思量,集诸善根,得佛智地。所谓最上,指智慧无上,自利利他,更莫能过。所谓难得,是说佛理幽微,修途长途,非积时累劫,无由得证。

  何为具足诸苦?

  原典

  经曰:诸佛子,彼菩萨作是念: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静,如是寂灭,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愿,如是无染,如是无量,如是上。此诸佛法如是难得。

  论曰:诸佛正法如是甚深者有九种:一寂静甚深,二寂灭甚深,三空甚深,四无相甚深,五无愿甚深,六无染甚深,七无量甚深,八上甚深,九难得甚深。

  寂静者,离妄计实有(1)故,妄计正取(2)故。寂灭者,法义定(3)故。空、无相、无愿者,三障对治解脱门观故。何者三障?一分别,二相,三取舍愿故。无染者,离杂染法观故。无量者,不可算数不可思量生善观故。上者,依自利、利他增上智观故。难得者,三阿僧祇劫证智观(4)故。

  云何具足诸苦?

  注释

  (1)妄计实有:法本无体,而妄加计度,以之为实有。

  (2)妄计正取:集用实无,而妄加计度,取非为是。

  (3)法义定:指用合於体。

  (4)三阿僧祇劫证智观: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五,种姓以上至初地是一阿僧祇,初地以上至第八地是二阿僧祇,八地至佛地是三阿僧祇,八地至佛地是三阿僧祇。如来觉照名为证智观。

  译文

  经文:然而诸凡夫心堕邪见,其意识被无明痴闇所蒙蔽,常生憍慢心,执著有我,自高凌物,堕在念欲渴爱网中,贪爱外物,希求如渴;随顺谄曲之林,诈善无诚,常怀嫉妬,因而作成来世生处之因缘。多集贪欲瞋痴,而起诸种业行,嫌恨之情如猛风,常吹罪恶心火,令其炽燃。所作业行,皆是违背正理。随顺欲漏、有漏、无明漏,诸种烦恼相续不绝,而起心意识种子。

  论释:所谓凡夫心堕邪见,其邪见有九种:一是蔽意邪见。如经所说「其意识被无明痴闇所蔽」;二是憍慢邪见。如经所说「常生憍慢心」;三是爱念邪见。如经所说「堕在念欲渴爱网中」;四是谄曲心邪见。如经所说「随顺谄曲之林」;五是嫉妬行邪见。如经所说「常怀嫉妬,因而作成来世生处之因缘」;六是集业邪见。如经所说「多集贪欲瞋痴,而起诸种业行」;七是吹心炽燃邪见。如经所说「嫌恨之情如猛风,常吹罪恶心火,令其炽燃」;八是起业邪见。如经所说「所作业行,皆是违背正理」;九是心意识种子邪见。如经所说「随顺欲漏、有漏、无明漏,诸种烦恼相续不绝,而起心意识种子」。其中蔽意邪见、憍慢邪见、爱念邪见,这三邪见是由於妄计法义而起。无明迷覆真法,妄有所取,而生蔽意邪见;迷於世谛因缘之义,妄立我人,爱念外物,而生憍慢邪见与爱念邪见。

  以下依次是谄曲心邪见、嫉妬行邪见,此二邪见是在追求自我或追求外物时,心行产生过错。嫉是对身起邪行,妬是对资财等起邪行,因此轮回转生时堕在卑贱处,形貌鄙陋,生活困乏。第六是集业邪见。感受外境时,憎爱常颠倒;第七是吹心炽燃邪见。在怨恨时互相憎念,欲以恶行相报;第八是起业邪见。在作恶时相互加害;第九是心意识种子邪见。因为在作善业时,布施、持戒、修行善根等业,皆是依有漏而生起的缘故。

  原典

  经曰:而诸凡夫心堕邪见,为无明痴闇蔽其意识,常立憍慢(1)幢,堕在念欲渴爱(2)网中,随顺谄曲(3)林,常怀嫉妬,而作後身(4)生处因缘。多集贪欲瞋痴,起诸业行,嫌恨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燃。有所作业,皆与颠倒相应。随顺欲漏、有漏、无明漏(5),相续起心意识种子(6)。

  论曰:而诸凡夫心堕邪见者,邪见有九种:一者蔽意邪见。如经「为无明痴闇蔽其意识」故;二者憍慢邪见。如经「常立懦慢幢」故;三者爱念邪见。如经「堕在念欲渴爱网中」故;四者谄曲心邪见。如经「随顺谄曲林」故;五者嫉妬行邪见。如经「常怀嫉炻,而作後身生处因缘」故;六者集业邪见。如经「多集贪欲瞋痴,起诸业行」故;七者吹心炽燃邪见。如经「嫌恨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燃」故;八者起业邪见。如经「有所作业皆与颠倒相应」故;九者心意识种子邪见。如经「随顺欲漏、有漏、无明漏,相续起心意识种子」故。是中蔽意邪见、憍慢邪见、爱念邪见,此三邪见依法义妄计(7)。

  如是次第,谄曲心邪见、嫉妬行邪见,此二邪见於追求时心行过故。嫉者於身起邪行故,妬者於资财等,是故生生之处堕卑贱中,形貌鄙陋资生不足故。第六集业邪见。受诸受时憎爱彼二颠倒境界故;第七吹心炽燃邪见。于怨恨时互相追念,欲起报恶业故;第八起业邪见。於作恶时迭相加害故;第九心意识种子邪见,於作善业时所有布施持戒、修行善根等业,皆是有漏故。

  注释:

  (1)憍慢:执著有我,自高凌物。

  (2)念欲渴爱:贪爱外物,希求如渴。

  (3)谄曲:外相诈善名为谄,内无诚实名为曲。

  (4)後身:来世之身。

  (5)心意识种子:据《十地经论义疏》卷三及《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五,经中多说业为种子,是相对于苦乐之相而言;此处以心意识为种子,   是就因缘体性或本性而言,一切生死皆由心起。但《义记》以六识统说为心意识,《义疏》则说识为第七识与第六识合为心意识,是生死   根源。

  (6)依法义妄计: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五,蔽意邪见是依法妄计,指无明地迷覆真法,妄有所取。憍慢邪见、爱念邪见是依义妄计,即迷   於世谛因缘之义,妄立我人,爱念我所。

  译文

  经文:於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地更有名色萌生,即所谓名色共生不离。此名色增长,而成六入之聚。成六入之後,内六入与外六入相对而生触。触为因缘而生受,深乐於受而生渴爱,渴爱增长而生取,取增长而更起後有,有因缘而有生老死忧悲苦恼。众生如此生长苦聚,其中皆空,既无主体之我,又无客体之我所,无知无觉,如同草木石壁,又如无声之响。然而,诸众生对此不知不觉,所以受尽苦恼。

  论释:此中所说因缘有三种:一自相。从「更有名色萌生」,乃至於「有」;二同相。即生老病死等过程;三颠倒相。离我、我所等。自相有三种:一为报相。名色共阿梨耶识而生,如经所说「於三界地更有名色萌生,即所谓名色共生」。所谓名色共生,即名色共阿梨耶识生;二为彼(阿梨耶识)因相。此名色不离彼(阿梨耶识),依彼(阿梨耶识)共生,正如经中所说「不离」;三为其果依次之相。从六入乃至於有,如经所说「此名色增长,而成六入之聚。成六入之後,内六入与外六入相对而生触。触为因缘而生受,深乐於受而生渴爱,渴爱增长而生取,取增长而更起後有,有因缘而有生老死忧悲苦恼。众生如此生长苦聚」。

  经中所谓离我、我所,是表示二者皆空。所谓无知无觉,是说自体无我,并非众生一般所说之动或不动,如经所说「如同草木石壁,又如无声之响」,因缘诸法其体空寂,离妄想心识而无知无觉,动而无知与草木相似,不动无知与石壁相似,动与不动,皆似无声之响。为何於彼二(最上第一义乐与十二因缘之苦)成颠倒?如经所说,是由於「诸众生对此不知不觉,所以受尽苦恼」。

  原典

  经曰:于三界地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1)不离。此名色增长已,成六入(2)聚。成六人已,内外相对生触。触因缘故生受,深乐受故生渴爱,渴爱增长故生取,取增长故复起後有,有因缘故有生老死忧悲苦恼。如是众生,生长苦聚,是中皆空,离我、我所,无知无觉,如草木石壁,又亦如响。然诸众生不知不觉而受苦恼。

  论曰:是中因缘有三种:一自相。从「复有芽生,乃至於有」;二同相。谓生老病死等过;三颠倒相,离我、我所等。自相者有三种:一者报相。名色共阿黎耶识生。如经「於三界地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故。名色共生者,名色共彼生故。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离彼,依彼共生故,如经「不离」故。三者彼果次第相。从六入乃至於有,如经「此名色增长已,成六入聚,成六入已,内外相对生触。触因缘故生受,深乐受故生渴爱,渴爱增长故生取,取增长故复起後有,有因缘故有生老死忧悲苦恼。如是众生生长苦聚」故。

  是中离我、我所者,此二示现空。无知无觉者,自体无我故。彼无知无觉,示非众生数动不动事,如经「如草木石壁,又亦如响」故,因缘相似相类法(3)故。云何于彼二颠倒,如经「然诸众生不知不觉而受苦恼」故。

  注释

  (1)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据《十地论义疏》卷三及《十地经论义记》卷十六,前说诸种邪见成业因,今明邪行之报果。报果之生如草木,所以说芽生。名色是报果之名。报果依真识(阿梨耶识)而生,所以说是共生。

  (2)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内六入),或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外六入)。六根六境互相摄入而生六识。

  (3)相似相类法:指因缘诸法其体空寂,离妄想心识而无知无觉,诸法有动有不动,动而无知与草木相似,不动无知与石壁相似,动与不动皆无知,所以皆如无声之响相似。

  译文

  经文:菩萨见众生难脱苦恼,於是便生大悲智慧:「我应教化这些众生,使他们进入涅槃极乐的境地。」由此菩萨便生起大慈悲智慧。

  论释:何为具足苦聚?何为远离最上第一义乐?前面已说,这是为了说明大慈悲的意义。

  原典

  经曰:菩萨如是见诸众生不离苦聚,是故即生大悲智慧:「是诸众生,我应教化令住涅槃毕竟之乐。」是故即生大慈(1)智慧。

  论曰:云何具诸苦聚?云何远离最上第一义乐?此先已说。示现大悲慈(2)等故。

  注释

  (1)大慈:依《宫本》等诸本,当为大慈悲。

  (2)大悲慈:依《宫本》等诸本,当为大慈悲。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菩萨随顺如此大慈悲法,住在初地,於深妙心,对於一切物都无所吝惜。为以法而求佛大妙智,修行大舍,於是所有可施之物皆能施舍,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皆能施舍。或舍金银、摩尼、真珠、琉璃、轲贝、□□、玛瑙、生金等,或舍宝庄严具、璎珞等,或舍象马、车乘、辇舆等,或舍寺舍、园林、楼观、流泉、浴地等,或舍奴婢、僮仆等,或舍国土、聚落、城邑、王都等,或舍妻子、男女等,或一切所爱之事皆能施舍,或舍头目耳鼻、肢节、手足一切自身器官等,这样一切可舍之物皆不吝惜,为求无上佛智慧,所以要行大舍。菩萨住於初地,如此便能成大舍。

  论释:所有可施之物皆能舍,是为了求得无上大妙佛智。经中所谓一切物,大略有二种:一外,二内。外物又有二种:一所用,二贮积,如经所说「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其中具体说,依次有八种,即从金银等乃至一切所爱之事。内物是自身肉体。此外事舍中,初舍是总,其余九舍是别。舍是舍去二种喜:一藏摄喜,二利益喜。藏摄喜指金银等。利益喜又有八种:一是严饰利益喜,指宝庄严等;二是代步利益喜,指象马等;三是戏乐利益喜,指园林、楼观等;四是代苦利益喜,指奴婢等;五是自在利益喜,指国土、聚落等;六是眷属利益喜,指妻子等;七是坚著利益喜,指一切所爱等;八是称意利益喜,指头目耳鼻等。

  原典

  经曰:诸佛子,菩萨摩诃萨随顺如是大慈悲法,住在初地,以深妙心於一切物无所悋惜,以智(1)求佛大妙智故,修行大舍,即时所有可施之物皆悉能舍,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舍。或以金银、摩尼(2)、真珠、琉璃、珂贝、□□、马瑙、生金等舍,或以宝庄严具、璎珞等舍,或以象马、车乘、辇舆等舍,或以寺舍、园林、楼观、流泉、浴地等舍,或以奴婢、僮仆等舍,或以国土、聚落、城邑、王都等舍,或以妻子、男女等舍,或以一切所爱之事皆悉能舍,或以头目耳鼻、支节、手足一切身分等舍。如是一切可舍之物而不贪惜,唯求无上佛智慧故,而行大舍。如是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能成大舍。

  论曰:即时所有可施之物皆悉能舍者,求佛无上大妙智故。是中一切物者,略有二种:一外,二内。外者复有二种:一所用,二贮积,如经「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故。如是次第於中广有八种,从金银等乃至一切所爱之事。内者自身所摄。是外事舍中,初舍是总,余九舍是别。依二种喜:一藏摄喜,二利益喜。藏摄喜者,谓金银等。利益喜者复有八种:一者严饰利益喜,谓宝庄严等;二者代步利益喜,谓象马等;三者戏乐利益喜,谓园林、楼观等;四者代苦利益喜,谓奴婢等;五者自在利益喜,谓国土、聚落等;六者眷属利益喜,谓妻子等;七者坚著利益喜,谓一切所爱等;八者称意利益喜,谓头目耳鼻等。

  注释

  (1)以智:依《知恩院本》,当为以法。

  (2)摩尼:梵语、巴利语音译,意译为珠、宝珠、是珠玉的总称。

  译文

  经文:菩萨以如此大施之心,救一切众生,辗转推求世间、出世间利益胜事。菩萨在推求利益胜事时,心不疲倦,因而成不疲倦心。成不疲倦心之後,对一切经论心不怯弱,精心钻研,于是便成一切经论智。如此成一切经论智之后,便能善于筹量应作不应作之事,对于上中下众生随其所宜而行教化,随其接受能力,尽己所能而加以感召,因而菩萨成就世俗智。成世俗智後,把握时机,量己度物,以惭愧庄严之心,修习自利利他之道,於是菩萨成惭愧庄严,於此精动修行,使得不退不转力。由小菩萨又成坚固力,得坚固力後,勤行供养诸佛,依所闻之法,如说修行。

  诸位佛子,此菩萨已明知生起如此清净诸地法:即所谓信、悲慈、舍、不疲倦、知诸经论、善解世法、以惭愧心、坚固力、供养诸佛、依教说修行。

  论释:经中所谓依此世智,随其所宜而行,如《发菩提心论》中所说,是指随自己能力及随众生接受能力。所谓依惭愧而知时知量,是说修行有三种时:一是念时。修行之念始起,未能相续,但可随分念念渐习;二是日夜时。修习心转胜,能日夜不断;三是所作必得不断时。修行最终成就,常不断绝。所谓依坚固力而修行,是指依信等而修行。精勤修行有二种:一不退力。自信坚固,不舍修行;二不转力。精进不息,行解转明。所谓供养诸佛,如说修行,其中也有二种:一是利养供养,二是修行供养。

  以上十种修行显示二种殊胜成就:一为深心成就,即信、悲慈等;二为修行成就,即舍、不疲倦、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如说修行等。其中信是依自利行,能信菩萨行及诸佛法,求必能得。悲慈、舍是依利他行,悲拔危苦而能使众生安稳,慈能与物乐心;舍是以财物而行利他之事。不疲倦,指自摄法行。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是以法摄他行。其余三行皆是护信之行:一为不著行,以惭愧心排除过失,信而不著有过;二为不动行。有坚固力,信心不可动摇;三为修行。如说修行,就是清净彼垢的依止,供养诸佛之行,摄受信等善根。

  依上述二种供养,可得二种身:一是上妙身。初地菩萨报得妙色庄严身,见者心生敬重,利益众生不空;二是调柔心。自性善根成就,乐行大法。前文所说三十句,从信增上等乃至常求上上胜道,是清净地法,修治净地,净於见道。今此所说十句,从信等至供养诸佛,都是尽障地净法,排除障垢,练向修道。以上所说是修行较量胜。

  如何是果利益较量胜?

  原典

  经曰:菩萨如是以大施心救一切众生故,转转推求世间、出世间利益胜事。彼推求利益胜事时,心不疲倦,是故菩萨成不疲倦心。成不疲倦已,於一切经论心无怯弱,是名成一切经论智。如是成一切经论智已,善能筹量应作不应作,於上中下众生随宜随宜而行,随力随感,是故菩萨成就世智。成世智已,知时知量,惭愧庄严,修习自利利他之道,是故菩萨成惭愧庄严,如是行中精勤修行,得不退不转力,如是菩萨成坚固力。得坚固力已,勤行供养诺佛,随所闻法,如说修行。

  诸佛子,是菩萨悉知生起如是清净诺地法:所谓信、悲慈、舍、不疲倦、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如说修行。

  论曰:是中依此世智随宜随宜而行者,如论中说(1)随自己力随彼能受故。依惭愧知时知量者,示三种时:一者念时;二者日夜时;三者所作必得不断时。依坚固力如是彼行中者,如上所说信等故。精勤修行者,有二种:一不退力,不舍行故;二不转力,精进不息故。供养诸佛,如说修行者,有二种:一利养供养,二修行供养。

  此十种行显二种胜成就:一深心成就,谓信、悲慈等;二修行成就,谓舍、不疲倦、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如说修行等。於中依自利行,谓信,能信菩萨行,及诸佛法,求必能得故。依利他行,所谓悲慈,能安隐与乐心故;舍者,以财摄他行故。不疲倦者,自摄法行故。知诸经论、善解世法者,以法摄他行故。余有三行摄护信等:一者不著行。以惭愧对治障,信等不著行故;二者不动行。有坚固力,信等不可动故;三者修行。彼垢清净依止行,供养诸佛,摄信等善根故。

  是中依二种供养故,得二种身:一者上妙身。所可见者,心生敬重,利益不空故;二者调柔心。自性善根成就,乐行法故。前所说三十句,从信增上等乃至常求上上胜道,是清净地法。今此十句,从信等乃至供养诸佛,尽是障地净法(2)。是名修行校量胜。

  云何果利益校量胜?

  注释

  (1)如论中说:指世亲所著《发菩提心论》中所说。

  (2)尽是障地净法:疑为是尽障地净法。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此菩萨住此欢喜地後,便能多见诸佛。依靠大神通力、大愿力,能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依靠大神通力、大愿力,此菩萨在见诸佛时,能以上心、深心而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皆加奉施,诸菩萨以极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回向无上正等正觉。此菩萨因供养诸佛,而成教化利益众生法。

  此菩萨常以四摄法中的前二摄法接引众生,即所谓布施、爱语二摄。对於後二摄法,则只以信解力为重,而行则尚未十分通达。此菩萨最著重十波罗蜜中的布施波罗蜜,并非不修其余波罗蜜,而是量力随机而行。此菩萨随处供养诸佛,教化众生,使众生皆能受行清净地法。如此如此,其诸善根皆回向一切智,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位佛子,这正如炼金师,善巧炼金,数次入火,如此如此,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位佛子,菩萨也是这样,如此如此供养诸佛,教化众生,令其皆能修行清净地法。既正修行,如此如此其诸善根皆回向一切智,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

  论释:果利益较量胜有四种:一调柔果利益胜,二发趣果利益胜,三摄报果利益胜,四愿智果利益胜。调柔果利益胜,正如炼金相似,信等善法犹如真金数次入火,此有三种入:一功德入,即供养佛、僧;二悲心入,即教化众生;三无上果入,即愿回向无上正真道。所谓以大神通力见诸佛,是以殊胜神通力见色身佛。所谓大愿力,是以内正愿力见法身佛。所谓多百佛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佛,是方便善巧示现多佛,显佛数量之多。

  供养有三种:一恭敬供养,指赞叹等,显彰佛之功德;二尊重供养,指礼拜等;三奉施供养,指花香、涂香、末香、幡盖等。所谓诸菩萨以极妙乐具,指诸菩萨以具足所有的不共世间之物,奉施一切众僧。

  如何是发趣果利益胜?

  原典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欢喜地已,多见诸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1)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因供养诸佛故,成教化利益众生法。

  是菩萨多以二摄摄取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後二摄(2)法但以信解力,行未善通达是菩萨十波罗蜜中檀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集。随力随分。是菩萨随所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能受行清净地法。如是如是,彼诸善根皆愿回向萨婆若,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佛子,譬如金师,善巧炼金,数数人火,如是如是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如是如是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能修行清净地法。正修行已,如是如是彼诸善根皆愿回向萨婆若,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

  论曰:果树益校量胜有四种:一调柔果利益胜,二发趣果利益胜,三摄报果利益胜,四愿智果利益胜。调柔果利益胜者,金相似法,信等善法,犹如真金。

  数数入火者,有三种入:一功德入,供养佛、僧故;二悲心入,教化众生故;三无上果入,愿回向大菩提故。以大神通力见诸佛者,以胜神通力见色身佛。大愿力者,以内正愿力见法身佛。多百佛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佛者,方便善巧示现多佛,显多数故。

  供养者有三重:一恭敬供养,谓赞叹等,显佛功德故。二尊重供养,谓礼拜等;三奉施供养,谓花香、涂香、末香、幡盖等。以诸菩萨上妙乐具者,是诸菩萨所有世间不供之物,具足奉施一切众僧故。

  云何发趣果利益胜?

  注释

  (1)那由他:印度数量名称,一那由他为千亿。

  (2)後二摄:即四摄法中布施、爱语之外的利行、同事二摄法。四摄法是菩萨接引众生入佛道的四种方法,这四种方法分别是:一布施摄。若   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乐法则布施法,令生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受道;三   利行摄。起身、口、意之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   由此入道。

  译文

  经文:又,诸位佛子,菩萨住此欢喜地,在此初地中诸相得果之後,应向诸佛、菩萨、善友推求请教修成诸地之法而不厌足。菩萨如此住初地中,应向诸佛、菩萨、善友推求请教第二地中诸相得果、成地诸法而不厌足。如是推求请教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诸相得果,应向诸佛、菩萨、善友推求请教修成十地之法而不厌足。此菩萨善知如何对治诸地障垢、善知诸地之成坏,善知地相,善知诸地之如何修得,善知诸地清净分,善知地地转行,善知诸地住处,善知地地较量胜智,善知如何得地不退转,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诸位弟子,菩萨如此善起地相:从初地出发,决意修行不止,乃至转入十地,无障无碍。因其得十地智慧光明,所以能得诸佛智慧光明。

  诸位佛子,譬如善巧导师,要率领人众向一大城,未发之前应先问道中利益诸事,再问道中如何排除患难、避免过失,再问途中各处胜事,再问途中各处如何排除患难、避免过失,预备路途中所需资粮,作所应作之事,多方推求请教。未发之初,此大导师便已深知如何到那大城。未发之初,此导师便已运筹帷幄,备足资用,令无所困乏,正确引导众人最终得到大城,排除千难万险,自身及众人都无忧虑烦恼。

  诸位佛子,菩萨善巧导师也是这样,住在初地,善知如何对治诸地障垢,乃至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那时菩萨已具备大福德助道资粮,善以智慧助道,要把一切众生引向佛智大城。未发之初,应先问诸地功德,再问如何退除诸地障患,再问各地中胜事,再问各地中如何退除障患。具备大功德智慧资粮,作所应作之事,应向诸佛菩萨推求请教。未发之初,此菩萨便善知如何对治诸地障垢,乃至善知如何能到佛地大城。未发之初,菩萨已有如此分辨大智,具备大功德智慧资粮,率领一切众生,遵从教化,超越世间艰难险阻,乃至令众生住於佛地大城,不为世间险恶所染,自身及众生无诸烦恼。诸位佛子,因此菩萨常应心不疲倦,勤修诸地的业及胜智的本行。

  诸位佛子,此是略说菩萨入初欢喜地门,如果要广大展开的敍说,则无量百千万亿劫都难以道尽。

  论释:所谓诸相,是指诸地中所有诸相及对治诸障之相。所谓得,是指证悟出世间智。所谓果,是指由於证悟智力而得世间、出世间智。所谓成地之法,是指信等行体,这是成就地相的条件。成就诸地相有五种方便:一观方便,二得方便,三增上方便,四不退方便,五尽至方便。观方便指障对治的成坏之善巧,如经所说「此菩萨善知如何对治诸地障垢」,「善知诸地之成坏」。因为要对治十种地障,所以名为十地,这在本分中已说。

  以下依次说,所谓成坏,即是聚集和散灭。得方便指欲入方便、已入方便、胜进方便,如经所说「善知地相」「善知诸地之如何修得」,「善知地清净分」。增上方便指地地转行、地地住处、地地增长善巧,如经所说「善知地地转行」,「善知地地住处」,「善知地地较量胜智」。不退方便是经中所说「善知如何得地不退转」。尽地方便指菩萨地尽而入如来地,如经所说「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

  经中「诸位佛子,譬如善巧导师,要率领人众向一大城」,是说令众生得正行。其中所说导师有二种方便:一是不迷道方便。在道路中是利还是害,在道路各处是胜还是劣,导师皆能善巧先知,如经所说「先问道中利益诸事」,「再问道中如何除患、避免过失」,「再问途中各处胜事」,「再问途中各处如何除患、避免过失」;二是资具利益方便。如经所说「预备路途中所需资粮,作所应作之事」。

  如何是摄报果利益胜?

  原典

  经曰:复次,诸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菩萨欢喜地,於初地中诸相得果,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成地诸法无有厌足。如是菩萨住初地中,应从诸佛、菩菩、善知识所推救求请问第二地中诸相得果、成地诸法无有厌足。如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诸相得果,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成十地法无有厌足。是菩萨善知诸地障对治,善知地成坏,善知地相,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清净分,善知地地转行,善知地地住处,盖口知地地校量胜智,善知地得不退转,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诸佛子,菩萨如是善起地相,发於初地不住意成,乃至转入十地,无障碍故。以得十地智慧光明故,能得诸佛智慧光明。

  诸佛子,譬如善巧导师,多将人众向彼大城,未发之时应先问道中利益诸事,复问道中退患过咎,复问道处中间胜事,复问道处中间退患过咎,具道资粮,作所应作,推求请问。未发初处,是大导师乃至善知到彼大城。未发初处,此导师能以智慧思惟筹量,具诸资用,令无所乏,正导众人乃至得到大城,於险道中免诸患难,身及众人皆无忧恼。

  诸佛子,菩萨摩诃萨善巧导师亦复如是,住于初地,善知地障对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尔时菩萨具大福德助道资粮,善择智慧助道,欲将一切众生向萨婆若大城。未发初处应先问地道功德,复问诸地退患,复问地道处中间胜事,复问地道处中间退患。具大功德智慧资粮,作所应作,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未发初处,是菩萨善知地障对治,乃至善知能到萨婆若大城。未发初处,菩萨如是智慧分别,具大功德智慧资粮,将一切众生如应教化,出过世间险难恶处,乃至令住萨婆若大城,不为世间生死险过所染,身及众生无诸衰恼。诸佛子,是故菩萨摩诃萨常应心不疲倦,勤修诸地业胜智本行。

  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入初菩萨欢喜地门,广说则有无量百千万忆阿僧祇事。

  论曰:诸相者,随诸地中所有诸障及对治相故。得者,证出世间智故。果者,因证智力得世间出世间智故。成地诸法者,所谓信等,为满足彼故。有五种方便:一观方便,二得方便,三增上方便,四不退方便,五尽至方便。观方便者,障对治、成坏善巧,如经「是菩萨善知诸地障对治」故。「善知地成坏」故。十种地障对治故,名为十地,如本分中说。

  如是次第,集故成、散故坏。得方便者,欲入方便、已入方便、彼胜进方便,如经「善知地相」故。「善知地得修」故。「善知地清净分」故。增上方便者,地地转行、地地住处、地地增长善巧,如经「善知地地转行」故。「善知地地住处」故。「善知地校量胜智」故。不退方便者,如经「善知地得不退转」故。尽于方便者,菩萨地尽入如来地善巧,如经「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故。

  诸佛子,譬如善巧导师,多将人众向彼大城者,令得正行故。於中导师者有二种方便:一者不迷道方便。于道路中是利、是退患,於道路处是胜、是过咎,皆善巧知,如经「先间道中利益诸事」故。「复问道中退患过咎」故。「复问道处中间胜事」故。「复问道处中间退患过咎」故;二者资具利益方便,如经「具道资粮,作所应作」故。

  云何摄报果利益胜?

  译文

  经文:菩萨住此初地,多为人间世界之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此菩萨能以大布施接济众生,善於消除众生悭贪、嫉妬等污垢,常行大舍而无穷尽,所作善业如布施、爱语、利益、同事等四摄法,此诸福德全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不离念诸菩萨,不离念菩萨行,不离念诸波罗蜜,不离念十地,不离念十种不坏智力,不离念四种无畏,不离念佛之殊胜大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佛智。此菩萨常生此种心:我应当在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之所依止。

  诸位佛子,此菩萨如果愿意舍家勤行精进,便能遵照佛法舍家、舍妻子、舍五欲,出家之後,动行精进,於一念之间便得百三昧,得见百佛,能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能入百佛世界,能照见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之众生,能百劫长寿,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门,能变身为百,并且一一身又能显示百菩萨以为眷属。

  论释:摄报果利益胜有二种:一为在家果,二为出家果。在家果又有二种:一是上胜身。即人间世界之王等,如经所说「菩萨住此初地,多为人间世界之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二是上胜果。即巧妙消除悭贪、嫉妒等,如经所说「能以大施接济众生,善於消除众生怪贪、嫉妒等污垢」。所谓能以大施接济众生,即是自行布施,同时善劝他人布施,诱导众生,善於转变众生悭、嫉之垢,以四摄法巧妙接引众生,令众生入道。所谓不离念佛等,是说不离念自利益事。於事中行如此诸念,便成大恭敬,消除诸种妄想。

  此念大略有四种:一是上念,即念三宝;二是同法念,即念诸菩萨;三是功德念,即念自身他身菩萨行、自体转胜;四是求义念,即念佛诸种智力,此是真实究竟。如何是上念?由於念佛、念佛法,对施者、受者、财物及菩提智等皆不生分别、不加染著,这样一切所作业中便不著於作者、不著於境界、不著於所作之事、不著於果报,以如此一切诸行皆愿回向佛之无上智慧。

  所谓为首,有二种:一为胜首,指光明功德;二为大首,独一无二。「胜」有二种:一为妙智,是自在胜;二为微妙,离一切烦恼之自在胜。「大」有二种:一是上,指无与等比;二是无上,指无能超过。这是说明自体功德。所谓导,是指依据经典,分别法义,正确说教。所谓将,是说令众生证悟法义,灭除诸种烦恼。所谓师,是教授佛法,令众生悟入正道。「乃至为一切智智之所依止」,是说以无上大智慧而行教化。以上是说在家菩萨之摄报果利益胜。

  另外,出家菩萨禅定胜业,其胜业有二种:一是三昧胜,即所谓於一念之间便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二是三昧所作胜,指见百佛等,由於得此三昧力,所以能见十方诸佛,能得诸佛所加神力,能得诸菩萨所修习智慧。「能动百佛世界,化导众生归於正信」。「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之众生」,是说能往至及能见百佛世界,并能正化众生。所谓能百劫长寿,是因佛摄护而得长生。所谓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是指教化众生勇於率先离恶,说善恶业道。所谓能善入百法门,是说为增长自己智慧,能思惟种种法门。「能变身为百,并且一一身又能显示百菩萨以为眷属」,是为了多作利益,并且速疾而行。

  如何是愿智果利益胜?

  原典

  经曰: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能以大施摄取众生,善除众生悭贪、妬嫉之垢。常行大舍而无穷尽,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不离念诸菩萨,不离念菩萨行,不离念诸波罗蜜,不离念十地,不离念不坏力,不离念无畏,不离念佛不共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於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

  诸佛子,是菩萨摩诃萨,若欲舍家勤行精进,於佛法中便能舍家、妻子、五欲,得出家已,勤行精进,於一念问得百三味,得见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能善人百法门,能变身为百,於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

  论曰:摄报果利益胜者有二种:一在家果,二出家果。在家果复有二种:一者上胜身,阎浮提王等,如经「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故;二者上胜果,善巧调伏悭贪嫉妒等,如经「能以大施摄取众生,善除众生悭贪、嫉妬垢等」。能以大施摄取众生者,自行布施,善劝他施,摄取众生,善转众生悭嫉之垢,方便善巧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故。不离念佛等者,示现不离,念自利益事。如是诸念於事中行已,成大恭敬,除诸妄想。

  此念略有四种:一者上念,念三宝故;二者同法念,念诸菩萨故;三者功德念,念自身他身菩萨行、自体转胜故;四者求义念,念诸力等,此是真实究竟故。何者是上念?念佛等,念佛法等故,於施者、受者、财物及菩提不生分别、不取著故,如是一切所作业中作者不著、境界不著、作事不著、果报不著。以此一切诸行皆愿回向大菩提故。

  为首者有二种:一者胜首,光明功德故;二者大首,独无二故。胜者有二种:一者妙智,自在胜故;二者微妙,离一切烦恼自在胜故。大者有二种:一者上,无与等故;二者无上,无能过故。如是显示自体功德故。导者,於《阿含》中分别法义正说故。将者,令他证得义,灭诸烦恼故。师者,教授令入正道故。乃至一切智智依止者,以大菩提道教化故。是名在家菩萨摄报果利益胜。

  复次,出家菩萨禅定胜业,胜业有二种:一者三昧胜,所谓於一念间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胜,谓见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於十方诸佛及佛所加诸菩萨所修习智慧故。能动百佛世界者,令可化众生生正信故。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众生者,往至及见正化众生故。能住寿百劫者,摄取胜生故。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者,化诸众生作离恶上首,说善恶业道故。能善入百法门者,为增长自智慧,思惟种种法门义故。能变身为百,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者,作多利益速疾行故。

  云何愿智果利益胜?

  译文

  经文:就菩萨愿力而论,愿力的自在作用无穷无尽,菩萨愿力示现广多无量,过於百数。能示现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此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胜数。

  论释:其中所谓身,是一切菩萨行所依之根本。依其身而有光明及神通,依光明而有天眼,因有天眼而见眼前境界。顺便说到,应知眼有五种,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依神通而有音声及行、庄严、加等。音声应其言说;行可遍至十方,赴感为化;庄严是随物所宜,现种种身;加是神力加其身;信依三昧门而现神通力,随诸众生信乐不同而与利益成就;业是依慧眼观照总持佛法而教化众生。这是略说一切诸地各有因体果相。

  原典

  经曰:若以愿力自在胜上(1),菩萨愿力示现过於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於中身者,是一切菩萨行根本所依故。依彼身故有光明及神通,依光明有天眼,以有天眼见前境界。一切眼有五种(2)应知。依神通有音声及行、庄严、加等。音声者应彼言说故,行者遍至十方故,庄严者作种种应现故,加者神力加彼故,信者依三昧门现神通力,随众生信利益成就(3)故。业者依慧眼所摄陀罗尼门(4)现说法故。略说一切诸地各有因体果相应知。

  注释

  (1)胜上:指胜过上述出家果中百三昧等。菩萨愿力,其德广多,示现无量,不止於上述之以百为数。

  (2)五种:指五种眼力,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3)随众生信利益成就:即随诸众生信乐不同而与利益成就。

  (4)陀罗尼门:指总持佛法而不忘失的能力。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 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清净心是好心,我们要存清净心。清净是一定没有污染,什么东西是污染?自私自利是污染,名闻利养是污染,贪嗔痴慢是污染。我们真学佛,要做到心地清净。平等心是好心,平等心是一定没有高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向乞丐托钵,对于乞丐的态度,跟对待国王的态度没有两样。佛对于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看待,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佛看一切众生看佛性,这就讲,完全看人家美好的一面。佛性是自性觉,是至善,没有比这个更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从这里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