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注释(1-19课)


2014/9/3    热度:2358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注释(1-19课)

 

  --------------------------------------------------------------------------------

  [1] 即《摄功德宝经释》。

  [2] 见《智悲宝库·般若妙瓶》。

  [3] 即以幻化般的心对幻化般的外境起执著。

  [4] 详见《大圆满前行·华智仁波切略传》。

  [5] 现观八事:遍智、道智、基智、正等加行、顶加行、次第加行、刹那加行、法身。

  [6]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7]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共四卷,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又名四卷楞伽。

  [8] 即将本来不是实有之法执著为实有。

  [9] 即将本来存在之法执著为不存在。

  [10] 指萨迦耶见、疑见和戒禁取见。

  [11] 指第一地。

  [12] 鸠摩罗什大师译,亦名《摄诸善根经》,或《华首经》。

  [13] 与铠甲意义相同。(参考:《瑜伽师地论》云:“云何菩萨擐(穿)甲(铠甲)精进……”)

  [14] 见《喇荣课诵集·发心仪轨》。

  [15] 指:“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

  [16] 即:“空性显现凡夫前,虽似相违于现见,诸智者以奇语赞,说此双运真奇妙!”

  [17] 北魏·释昙鸾(476~542)撰,详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18] 即:“照见本义诸大德,极其郑重而宣说,必须通过修无我,方可根除我执见。此乃一切初学者,无有错谬之入门,口说最初即断此,乃是散布魔密语。”

  [19]《二规教言论》云:“所谓妙慧即智慧,即是无误取舍者,若无如眼此智慧,则彼无有其余德。彼亦取舍一切事,须先详细而观察,世间众生之遭殃,皆从未知未察来。或由年龄未成熟,或是孤陋寡闻者,自己往昔所做事,亦有众多自所笑。是故于诸善恶事,见多识广极为要,尤其大国大政规,广见多闻亦为要。”

  [20]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云:“譬如有人痴狂心乱,为作音乐不能了知。如是众生于二乘法未曾修学,贪嗔痴等猛利,烦恼扰乱其心,执著无因及断灭论。根机未熟,为说大乘,虽经多时而不能解。”

  [21] 《入中论》云:“离知真实义,余无除众垢;诸法真实义,无变异差别;此证真实慧,亦非有别异;故佛为众说,无等无别乘。”

  [22] 详见《显密宝库12》。

  [23] 《般若八千颂广释》云:“第一大劫从资粮道开始至一地之间圆满;第二大劫二地至七地之间圆满;第三大劫从不动地至佛地之间圆满。”

  [24] 即金刚铠甲心咒:嗡巴玛夏瓦热帕的 南巴修 纳嘎南 达雅塔 萨瓦沃热达 哈纳哈纳 班贼纳 恰恰所哈。

  [25]《佛学大辞典》云:“诸经论所说少异。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智度论十曰:‘有七种宝:金、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阿弥陀经曰:‘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虎珀、珊瑚,为七宝。”

  [26] 《华严经》有三译:一、六十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一名六十华严,或名晋经,或名旧经;二、八十卷,唐实叉难陀译,一名八十华严,或曰唐经,或名新经;三、四十卷,唐般若译,一名四十华严。

  [27]形色:形色即形状,《俱舍论》讲有八种形色,即:长、短、方、圆、高、下、正、歪。

  显色:显色即颜色,《俱舍论》讲有十二种显色,即: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

  [28] 乃《小品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异译。

  [29] 《中观根本慧论》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30] 法尊法师所译《释量论》为:“空见得解脱,余修即为此。”

  [31] 即《唐高僧传》。

  [32] 指菩提心。

  [33] 所谓含识,指一切六趣众生。《华严经》云:“普转妙法轮,利益诸含识。”而本颂所讲的含识,则指持撑灯火者,或自身能发光的萤火虫之类的生命。

  [34] 《萨迦格言》云:“即使嘱咐又催促,虽是旁生亦能知,他人未说亦未催,自觉领会方智者。”

  [35] 《俱舍论》云:“三福称为福德业,彼事如同业道也。”

  [36] 即俱致。《佛学大辞典》云:“(杂语)Koti,又作俱胝,拘致。数名。译曰亿。玄应音义五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万,或言亿。而甚不同,故存本耳。’慧琳音义一曰:‘俱胝音知,天竺国数法名也。案华严经阿僧祇品云:十万为一洛叉,此国以数一亿,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三等数法之中,此即中数之名也。’华严疏钞十三上曰:‘唐三藏译为百亿俱胝。测公深密记第六云:俱胝相传释有三种: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用此三者,以俱胝数或至百数或至千数或至百千。唐三藏译定千万也,故至百数。’”

  [37] 《佛学大辞典》云:“(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38] 另译为:《文殊根本续》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

  [39] 《中论》云:“有法不应生,无亦不应生。”

  [40] 《中观庄严论》云:“自他所说法,此等真实中,离一及多故,无性如影像。”

  [41] 《入中论》云:“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

  [42] 《三圣圆融观门》云:“谓文殊必因于信,方能成解。有解无信,增邪见故;有信无解,长无明故。信解真正,方了本原,成其极智。”

  [43] 《究竟一乘宝性论》云:“老病死诸苦,圣人永灭尽,依业烦恼生,诸菩萨无彼。”

  [44] 见《大圆满前行·发菩提心》之“安忍”。

  [45] 或者是:“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46] 《佛学大辞典》云:“又作罗护,星名。以能障蔽日月而使蚀,故印度传说谓之阿修罗王。大日经疏四曰:‘罗睺是交会蚀神。’希麟音义六曰:‘罗睺或云罗护,此云暗障,能障日月之光明,即暗曜也。’”

  [47] 《定解宝灯论》云:“破除柱子之空性,与余显现此二者,空与不空非双运,如黑白绳搓一起。”

  [48] 《佛光大词典》云:“以事象示人身空无常之八喻。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举出如下九种,即: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大般若经卷十一则说:幻、梦、响、像、阳焰、光影、变化事、寻香城等八种。”

  [49] 《释量论》云:“我执一因性,是因果事故,贪嗔虽互异,然非能违害。慈等愚无违,非极治罚过,众过彼为本,彼是迦耶见。见明逆品故,心所所缘故,说邪缘无明,故余不应理。相违此当说,空见违彼故,与彼性诸过。相违善成立。”

  [50] 《量理宝藏论》云:“慈等与我不相违,因非能断轮回根。无我与我相违故,现见无我彼即除。”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之难,难在它所说的意思是在言语之外,“意在言外”,说的是这个话,意思在外面,因此你不能执着言说,你执着言说,你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得不到。你要懂得它言外之意,那你就喜欢了,你就得受用了。古人常说,听经要懂得消归自性,什么是消归自性?消归自性就是心体离念。这归到自性,因为自性没有念。句句听得清清楚楚,决没有一点分别、执着、妄想,才叫消归自性。如果你把所听到的统统记在心里,那是不觉而有其念,就变成世间法,这是决定不可以的!那样学佛,无量阿僧祇劫也不能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