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瑜伽师地论 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
2014/9/3   热度:393
白话文:瑜伽师地论 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 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 译文 如此已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经说完关於三乘修行人凭依、修行境界的基本义理部分。 其次,说对诸修行境界决断选择的善巧方法,以此抉择善巧方法作为依托,就能对一切境界的疑问正确回答。现当先说对五识体相应的境界、意境界的决断选择。 问:前面说到种子的依托即阿赖耶识,但是没有说到经文中有阿赖耶识、有阿赖耶识的因缘、关於阿赖耶识的广泛理义。什么缘故不在经文中说有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有什么因缘?有哪些关於阿赖耶识的广泛理义应当知晓? 答:由於这些内容的建立是佛世尊甚深的密意,所以不说,如世尊所说的: 关於阿赖耶识的道理,非常深奥,非常难懂,阿赖耶识中含藏的一切种子,就像瀑流一样连续不断。对一般的凡人、外道,我(佛)不愿宣说,就恐怕他们对阿赖耶识进行虚妄分别,妄执为「我」。 而且,咀柁南颂又略说: 执受、初、明了、种子、业、身受、无心定、命终,无皆不应理。 由八种相状证明阿赖耶识肯定是有的,这八种相状指如离了阿赖耶识,能有执持六根摄受六识的依托不合道理、诸识同流转最初生起不合道理、意识明了对象境界体陆相不合道理、具有种子性不合道理、认知识别有各种功用不合道理、根身有各种苦乐感受不合道理、能处一切心心所活动不再散动流转的无心定不合道理,命终时识逐渐舍身现象的存在不合道理。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能有执持六根摄受六识的依托不合道理?由於五种原因。哪五种原因?指阿赖耶识是以先世造下的业行作为因,眼等转识是以缘接识别现在世各种现实境界作为因,如所说的因为六根及对象境界、调动各种心理活动作用境界的力势,所以诸转识生起,直到关於转识的更广泛的说法,这些称作初因。又六识体是有善性、不善性和不善不恶性等性差别可得的,这是第二因。又六识体不可能具备不覆障善道的不善不恶性和含蕴异熟果报之类的功能,这是第三因。又六识体都是各依托各根身流转的,如果那些识都只是依托各自根身流转,那么应该存在著对那些根身的执持摄受:除六识体各自依根身流转外再无什么对它们执持摄受,就不合道理:假设六识体各别都能执持摄受其他所有识,也不合道理,这是因为阿赖耶识远离了,这是第四因。又如果六识体各别作为执持摄受其他根识的依托,那么它们会常常反复地发生执持摄受的过失,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眼识有时缘境流转有时不缘境流转,其他五识也是这样,这是第五因.……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诸识就不能同时流转生起,因而执迷一识最初生起不合道理?指有人发难说:「如决定有阿赖耶识,就应该有二识同时生起。」应告诉他说:「你将本无过错的诸识能同时流转生起的事相错误地看作是有过错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阿赖耶识是容许二识同时流转的。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有一人,同时想眼见以至想意知,随著只有一种识最初生起,就不合道理。这是由於这时调动内在各种心理活动趋向境界的内心活动是没有分各识先後差别的,根身、对象境界也是这样,凭什么缘故说诸识不能同时流转?」 什么缘故如无诸识同时流转,与眼等识同时运行的意识就不能认知清楚对象境界体性相呢?指有时忆想过去曾经接受过的境界,这时意识的运行不能认知清楚对象境界体性,并非是意识面对现前境界运行时得出如此不清楚的相,所以应该承认诸识同时流转,或承认单独的意识不可能认知清楚对象境界体性相。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存在种子性不合道理?指因为六识体辗转变化不定不能成为种子识。……又那诸识长时间停断运行,不合於种子识的相续长久时流转的特性,所以这也不合道理。 什么缘故如无诸识同时流转,认知识别有各种不同的功用不合道理?指概略说有四种功用:第一、认知识别身外物质世界整体相的功用,第二、认知识别自身感知器官及运行被执持摄受相的功用,第三、认知识别自我意识的功用,第四、认知识别六识各自境界对象的功用。此各种认知识别功用诸识可在极短极短时间裏同时流转中获得,所以说一种识在一个极短时间裏有如此等等不同功用是不合道理的。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根身有各种苦乐感受不合道理?指如有一人,或合理地思惟,或不合理地思惟,或处於无心定止停一切内心想动,或随有寻求察思,或处在定心,或不处在定心,这时在根身中种种苦乐感受同时生起,这并非一种而是多种感受差别根身应该是无有的,然而现前却得到多种不同感受,所以肯定有阿赖耶识。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能处在停止一切内心想动的禅定不合道理?指如无阿赖耶识,入这样的定心应该如同舍命时识离开身,而非不离开身。然而入这样的定心正如世尊所说的:应当在这时识不离身。 什么缘故如无阿赖耶识,在命终时识逐渐舍离身不合道理?指人在临命终时或者从上身部分识逐渐舍离,冶触的感觉渐渐升起;或者从下身部分识逐渐舍离。不是像那意识有时不运转。所以知晓只有阿赖耶识能执持根身,此阿赖耶识如舍离,即在身体部分有冶的感触可以得到,身体却没有知觉:意识因有时不运转,所以不是像这样逐渐舍离,所以如无阿赖耶识不合道理。 又其次,略语说: 所缘或相应,阿赖耶识和各种转识互为因缘,阿赖耶识与转识同时发挥作用,杂染流转与涅槃还灭。 概略说阿赖耶识由四种相状建立间杂污染流转,由一种相状建立涅槃返归净静。什么是四种相状建立间杂污染流转?应当知晓是由於建立在认知作用对象境界过程中流转,由於建立阿赖耶识与其他普遍相应的内心活动形式共同相应在认知作用对象境界过程中流转,由於建立阿赖耶识与其他转识互为因缘流转,由於建立阿赖耶识与诸转识同时流转。什么是一种相状建立涅槃返归净静?指因为由建立间杂污染流转和建立由涅槃从问杂污染返归净静。…… 什么是建立阿赖耶识由间杂污染涅槃返归净静相状? 指概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问杂污染法的根本。为什么这样呢?由於此识是有情世间生起的根本,能生出诸感知神经、感知神经所依托的器官及诸转识等;也是器世间生起的根本,因为此识能生起器世间;也是有情众生互相起长的根本,因为一切有隋众生相对互相作用促增……;又此阿赖耶识因为能够执持一切法的种子,在现在世是作为苦体存在,也是未来世苦体产生的原因,又是现在世使苦因集起的原因。…… 其次,阿赖耶识摄持的趋向涅槃解脱范畴和趋向现观方便决断选择范畴的等等善法种子,这些并非致世苦因集起的原因,因为趋向涅槃解脱范畴的善根是与流转相违反的。除趋向涅槃解脱范畴等善根外的所有世间的善根为因由,此趋向涅槃解脱的善根生出,转向更明了盛旺;由於得此因缘,那些世间善根的种子转得有功能,转得有势力,使得种子品位的增长很快成立;又由於这些种子品位增长,那些种种善法转生得更明了盛旺,又还能感招将来转成更高品位、更胜妙、可爱、可乐的诸异熟果报生 又由於依托这摄持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世尊说:有眼界、色界、眼识界圣有意界、法界、意识界等十八界。这是由於阿赖耶识中有种种界。…… 又此间杂污染的根本阿赖耶识,由於修习趋向涅槃解脱、趋向现观方便决断选择等善法,才能转成涅槃返归净静。此修习善法,如果是诸凡夫以自己内心的转识相作为对象境界起动认知思惟,保持住这修习方法,就能进入最初对圣谛的现前观察。如果不是未见圣谛的人在诸谛中未能获得如实现证的智慧,就能通达摄持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此未见圣谛的人修习了如此善法,或者进入声闻乘的圣者本性的脱离生死境界,或者进入菩萨乘的圣者本性的脱离生死境界。通达了一切法真实性,也能通达阿赖耶识,定然在这时能总观察到自心内一切问杂污染的法数,也能完全知晓自己因对身外境界未能破除妄执,从而被束缚不能如实趋向自在解脱,也能完全知晓身内因有执迷永恒真实主宰的粗重法拖累,从而使自己被束缚不能如实趋向自在解脱。 又修习观想心行的人,因为阿赖耶识是属於一切名言概念的种种虚幻心行法数的依托,概括那些在阿赖耶识中的心行法,总括一团无常、一积皆苦、一聚诸蕴。观察认知到了一五蕴假合虚幻,由於修习缘接到证悟真如境界的智慧并多加修习就能转依。转依不间断,应当已断灭阿赖耶识。由於此阿赖耶识已断灭,应当说已离绝一切问杂污染心性的法。应当知晓转依,由於与间杂污染流转法相违反,所以能永远对应治除阿赖耶识。又阿赖耶识体是变化无常的,具有取果受果性:转依是恒常不变的,没有取果受果性,因为只有修圣道证达真如境界才能涅槃返归净静。又阿赖耶识始终随带有一切粗重的执妄,涅槃返归净静却是最终远离一切粗重的执妄。又阿赖耶识能令烦恼相绩,障蔽解脱道现前「转依」则能令解脱道现前,不使烦恼相续生起,应当知晓阿赖耶识仅仅就此建立因性和非亲自生因性。又阿赖耶识使得在善法和不覆障圣道的非善非恶法中不能自在无碍:涅槃返归净静能致使在善法和不覆障圣道的非善非恶法中得到充分自在无碍。又阿赖耶识断灭相状,指由於此阿赖耶识真正断灭,就舍离二种取,那人的身虽然未变,如同有了变化。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未来後有身的 苦因断灭,就舍离了对未来後有身的取受;因为在现在法中的一切烦恼因永远断灭,就舍离了现在法一切问杂污染法的依托的取受。由於一切粗重拖累的执妄永远离绝,只剩维持身命的条件暂时存在。由於还有这维持身命的条件暂时存在,所以经文中说这时只是取有因自身内残有粗重执妄拖累所带来的感受、对资养生存的最低物质条件的用受,更详细说直至在现在法中一切所取有的感受,完全灭尽。 由於如此建立了间杂污染法的根本、调动内心修习趋向湼盘解脱等善法通达摄持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建立湼盘返归净静,应当知晓阿赖耶识的间杂污染由涅槃返归净静的相状。如此已依据最超卓谛义的道理,建立了心意识各种名称涵义差别,通过这些道理,应当随顺著决定明了三界等诸心意识的一切问杂污染法和清净的道理。其他小乘声闻敦法显现的心意识理义,只是随所软化的有情众生形成的差别,是佛菩萨为了软化婴儿般的小乘众,启示与他们相应的智慧权且作的宣说,是使他们容易进入圣道的善巧方式。 原典 摄决择分①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② 如是已说本地。 次说诺地决择善巧,由此决择善巧为依,於一切地善能问答。今当先说五识身地、意地决择。 问:前说种子依谓阿赖耶识,而未说有、有之因缘、广分别义③。何故不说?何缘之有?广分别义云何应知? 答:由此建立是佛世尊最深密记④,是故不说,如世尊言: 阿陀那识⑤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⑥。 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⑦。 复次,咀柁南曰: 朝受⑧初⑨明了⑩,种子业⑾身受⑿, 无心定⒀命终⒁,无⒂皆不应理。 由八种相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谓若离阿赖耶识,依止执受不应道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有明了性不应道理、有种子性不应道理、业用差别不应道理、身受差别不应道理、处无心定不应道理、命终时识不应道理。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依止执受不应道理?由五因故。何等为五?谓阿赖耶识先世所造业行为因,眼等转识於现在世众缘为因⒃,如说根及境界、作意力故诸转识生乃至广说,是名初因。又六识身有善不善等性可得⒄,是第二因。又六识身无覆无记异熟所摄类不可得⒅,是第三因。又六识身各别依转,於彼彼依,彼彼识转,即彼所依,应有执受⒆;余无执受,不应道理;设许执受,亦不应理⒇,识远离故,是第四因。又所依止应成数数执受过失(21),所以者何?由彼眼识於一时转一时不转(22),余识亦尔,是第五因.……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谓有难言:「若决定有阿赖耶识,应有二识俱时生起(23)。」应告彼言:「汝於无过,妄生过想(24)。何以故?容有二识俱时转故(25)。所以者何?且如有一,俱时欲见乃至欲知,随有一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由彼尔时作意无别,根境亦尔,以何因缘识不俱转?一 何故若无诸识俱转,与眼等识同行意识明了体性不可得耶?谓或有时忆念过去曾所受境,尔时意识行不明了,非於现境意现行时得有如是不明了相,是故应许诺识俱转,或许意识无明了性。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有种子性不应道理?谓六识身展转异(26)故。……又彼诸识长时间断,不应相续长时流转,是故此亦不应道理。 何故若无诸识俱转业用差别不应道理?谓若略说有四种业:一了别器业,二了……依业,三了别我业,四了别境业。此诺了别刹那刹那俱转可得,是故一识於一刹那有如是等业用差别不应道理。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身受差别不应道理?谓如有一,或如理思,或不如理,或无思虑(27),或随寻伺,或处定心,或不在定,尔时於身诸领受起,非一、众多种种差别彼应无有,然现可得,是故定有阿赖耶识。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处无心定不应道理?谓人无想定或灭尽定应如舍命识离於身(28),非不离身。如世尊说:当於尔时识不离身(29)。 何故若无阿赖耶识命终时识不应道理?谓临终时或从上身分识渐舍离,冶触渐起:或从下身分。非彼意识有时不转(30)。故知唯有阿赖耶识能执持身,此若舍离,即於身分冶触可得,身无觉受。意识不尔,是故若无阿赖耶识不应道理。 复次,咀柁南曰: 所缘(31)若相应(32),更互为缘性(33), 与识竿俱转(34),杂染污还灭(35)。 若略说阿赖耶识由四种相建立流转,由一种相建立还灭。云何四柑建立流转?常知建立所缘转故,建立相应转故,建立互为缘性转故,建立讥等俱转故。云何一相建立还灭?譌由建立杂染转故及由建立彼还灭故.…… 云何建立阿赖耶识杂染还灭相? 谓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杂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诺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间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为增上缘故……;又即此阿赖耶识能持一切法种子故,於现在世是苦谛体,亦是未来苦谛生因,又是现在集谛生因(36)。…… 复次,阿赖耶识所摄持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等(37)善法种子,此非集谛因(38),由顺解脱分等善根与流转相违故。所余世间所有善根(39)因此生故,转更明盛;由此因缘,彼所摄受自类种子转有功能,转有势力,增长种子速得成立;复由此种子故,彼诺善法转明盛生,又复能感当来转增、转胜、可爱、可乐诺异熟果。 复次,依此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故,薄伽梵说:有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识界(40)。由於阿赖耶识中有种种界故。…… 复次,此杂染根本阿赖耶识,修善法故(41),方得转灭。此修善法,若诸异生(42)以缘转识为境作意(43),方便住心,能人最初圣谛现觊。非未见谛者於诺谛中未得法眼(44),便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此末见谛者修如是行已,或入声闻正性离生(45),或入菩萨正性离生。达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达阿赖耶识,当於尔时能总观察自内所有一切杂染(46),亦能了知自身外为相缚所缚(47)、内为虫重缚所缚(48)。 复次,修观行者,以阿赖耶识是一切戏论所摄诺行界(49)故,略彼诺行於阿赖耶识中总为一团、一积、一聚(50)。为一聚已,由缘真如境智修习多修习故而得转依(51)。转依无间当言已断阿赖耶识。由此断故,当言已断一切杂染。当知转依,由相违故,能永对治阿赖耶识。又阿赖耶识体是无常,有取受性(52);转依是常,无取受性,缘真如境圣道方能转依故。又阿赖耶识恒为一切虫重所随,转依究竟远离一切所有虫重。又阿赖耶识是烦恼转因,圣道不转因;转依是烦恼不转因,圣道转因,应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53)。又阿赖耶识令於善、净无记法(54)中不得自在;转依,令於一切善、净无记法中得大自在。又阿赖耶识断灭相者,谓由此识正断灭故舍二种取,其身虽住,犹如变化。所以者何?当来後有苦因断故,便舍当来後有之取;於现法中一切烦恼因永断故,便舍现法一切杂染所依之取(55)。一切粗重永远离故,唯有命缘暂时得住(56)。由有此故,契经中言尔时但受身边际受(57)、命边际受,广说乃至即於现法一切所受究竟灭尽。 如是建立杂染根本故、趣人通达修习作意故、建立转依故,当知建立阿赖耶识杂染还灭相。如此已依胜义道理(58)建立心意识名义差别,由此道理,於三界等诺心意识一切杂染清净道理应随决了。余处(59)所显心意识理,但随所化有情差别,为婴儿慧(60)所化权说,方便令彼易得人故。 注释 ①摄决择分:统摄决断选择部分。本部分是对本地分中的许多问题进行抉择解疑,并对本地分中的深隐要义进一步展开阐述。本部分内容即本论的五十一卷至八十卷。 本部分共分为十二节: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本论卷五十一至五十七)、有寻有伺等三地(本论卷五十八至六十一)、三摩咽多地(本论卷六十二至六十三上)、非三摩咽多地(本论卷六十三中)、有心地(本论卷六十三中)、无心地(本论卷六十三下)、闻所成慧地(本论卷六十四)、思所成慧地(本论卷六十五:六十六)、修所成慧地(本论卷六十七上) 、声闻地(本论卷六十七下至七十一)、菩萨地(本论卷七十二至八十上)、有余依及无余依地(本论卷八十下)。 ②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即对五识身相应地意地的决断选择,主要阐述了唯识与法相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注译仅选录了唯识理论的主要部分,这部分内容论述了阿赖耶识存在的必然性以及流转、杂染与还灭的机制。 ③未说有、有之因缘、广分别义:没有讲述经文中有阿赖耶识、有阿赖耶识的因缘,关於阿赖耶识的广泛理义。阿赖耶识由大乘创立,迟至弥勒、无著时代才形成有关理论,在龙树前的大、小乘经典中尚未说及,所以本论在决择时首先解决阅於阿赖耶识是否存在的疑问。 ④佛世尊最深密记:佛世尊隐藏最深的确定必然存在的理义。 ⑤阿陀那识:Adanaviknana,即执持识。实为阿赖耶识的别名。 ⑥一切种子如暴流:一切种子的刹那次第相续转变如同瀑急水流。 ⑦恐彼分别执为我:恐怕他们(凡俗人、愚人)妄生认知识别将它(阿陀那识)执迷成永恒真实的主宰的我。 上面引用的偈颂出自《解深密经》,此经约产生於大乘中期,它在传统六识基础上另立第七识,称之为阿陀那或阿赖耶,并建立了唯识论的理论基础。後来《入楞伽经》又拟出末那识(Manaviknana),并定为第七识,而将阿赖耶识移为第八识。 唯识论八识说自此全数。 ⑧执受:即依止执受,意即藏持积存的根识觉知识别的结果经验,并摄持众色根和合运转变化。 ⑨初:即最初生起,意即一识最初生起。 ⑩明了:即明了体性,意即意识认知清楚对象境界的体性。 ⑾业:即业用差别,意即识知的各种功用。 ⑿身受:即身受差别,意即根身的各种苦乐感受。 ⒀无心定:即处无心定。无心定即灭尽定、无想定,一切心心所活动都不再散动流转 ⒁命终:即命终时识,意即命终时刻识逐渐与身舍离的现象。 ⒂无:执受至命终等若无阿赖耶识。 ⒃眼等转识於现在世众缘为因:眼、耳、鼻、舌、身、意等转识足以缘接识别现在世各种现实境界为因。转识,唯识论以阿赖耶识为根本识:六识依阿赖耶识转,意识又以末那为中介。 ⒄六识身有善不善等性可得:六识体有善性、不善性、无记性等性的差别可得。言外之意,阿赖耶识是无记的无性差别的,所以才能依止执受;六识身因为有性差别,所以不能依止执受。 ⒅六识身无覆无记异熟所摄类不可得:六识身不可能得到不覆障善道的不善不恶性含蕴异熟果报之类的功能。言外之意只有阿赖耶识才有此功能。 ⒆即彼所依,应有执受:六识都是各别依托某某流转的,那些识所依托的应有执受 暗指所依的阿赖耶识。 ⒇设许执受,亦不应理:假设六识各别都有执受,也不合道理。因为只有阿赖耶识才能成为所有识的依托。 (21)所依止应成数数执受过失:如果六识身成为执受依托,那么它们常常反复发生执受的过失。 (22)眼识於一时转一时不转:眼识有时缘境流转,有时不缘境流转。所以眼识如作为执受依止就会经常出现过失。而阿赖耶识则是无间断流转的,所以作为执受依止不会出现过失。 (23)二识俱时生起:阿赖耶识容转识多种同时生起。二识并非仅指二种。 (24)汝於无过,妄生过想:你将本无过错的二识俱生事错误地看作是有过错的。 (25)容有二识俱时转故:由於阿赖耶识的存在是容有二识俱转现象存在的。外论者在假定人的认识只能从一种识最初生开始的前提下,向本论者提出如承认有阿赖耶识存在就必然存在二识俱转,以此想证明阿赖耶识不存在。而本论者则指出一识最初生说是错误的,因为阿赖耶识所容的二识俱生现象本是现实存在的现象。 (26)六识身展转异:六识体辗转变化不定。意即六识体本身不能作为种子识。 (27)无思虑:即无心定。 (28)入无想定或灭尽定应如舍命识离於身:此意是说如果没有阿赖耶识,那么入无想定或灭尽定就应该如同舍命时识离开身躯的相状一样。 (29)当於尔时识不离身:在入无想定或灭尽定时应当是识不离身的。本论者以此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 (30)非彼意识有时不转:阿赖耶识不同於意识有时不运转。本论以此证明意识不可能在命终时执持身。 (31)所缘:即所缘流转,意即在对所缘接的对象境认知作用过程中相续流转。 (32)相应:即相应流转,指阿赖耶识五徧行心相应法,即作意、触、受、想、思恒共相应缘境流转。 (33)互为缘性:即互为缘性流转,指阿赖耶识与众转识互为因缘,阿赖耶识作为种子只有通过生成众转识才能流转,而众转识的流转必须依托阿赖耶识才能运行;众转识熏习阿赖耶识种子,阿赖耶识经受众转识熏习又生植将来异熟果的种子。其中末那识是意根的依托,即意根;末那以阿赖耶识为缘境,并执阿赖耶识为自内我,产生我见等意识。根据互为缘性说及八识关系,可列表如下: (34)识等俱转:即阿赖耶识与转识同转,有时阿赖耶识与一识即末那识俱转,有时阿赖 耶识与二识即末那、意识俱转,有时阿赖耶识与三识或更多种识俱转,以至阿赖耶识与七识俱转。 (35)杂染污还灭:即杂染流转与涅槃还灭。还灭即涅槃。人心性本净静,因杂染流转,涅槃止息流转返归净静。杂染与还灭是佛家各宗派都注重的课题,本论是从唯识论来闸释的。 (36)现在集谛生因:现法中十二因缘、业报因果产生的原因。集谛,阙於苦因集合的谛义,主要内容为十二因缘、业报轮回说,此处集谛即指代十二因缘、业报因果。 (37)等:即指见道、修道、究竟道等无漏道。 (38)非集谛因:实为道谛因。 (39)所余世间所有善根:除顺解脱分等善根外的世间所有善根。世间所有善根,指与流转不相违的无贪、无瞠、无痴。顺解脱分等善根则是与流转相违的。 (40)有眼界……意识界:即六根、六境:六识共十八界。 (41)修善法故:此善法即指顺解脱分、顺抉择分等善法。 (42)异生:即凡夫,因受种种别异果报得名。 (43)以缘转识为境作意:具体指四寻思观与四如实观,即寻求思察诸法的名(名称)、义(涵义)、自性(本质性)、差别(现象类别种差),观得这些都假有实无。由於对这些内容的修习都是加行位思惟观想,所以称修此善法为缘转识为境作意。 (44)法眼:即法慧,如实现证的智慧。 (45)正性离生:圣者本性的脱离生死。 (46)自内所有一切杂染:自己内心以阿赖耶识为缘境的末那执迷的我见、我慢、我爱、我痴。 (47)自身外为相缚所缚:自己对身外境因不能知晓它的虚幻性,从而被束缚不能如实趋向自在解脱。 (48)内为虫重缚所缚:身内因有执迷永恒真实主聿的粗重法拖累,从而使自己被束缚不能如实趋向自在解脱。 (49)阿赖耶识是一切戏论所摄诸行界:阿赖耶识是一切属於戏论(以名言概念显现的虚幻诸法)范畴的种种心行法数的依托。 (50)一聚:意即此诸蕴认识五蕴假合原本虚幻。三种一,意味著修行人从内执自我中超脱出来。 (51)转依:即转舍劣法之所依,而证得胜净法之所依。就如唯识宗所说,由修圣道,断灭烦恼、所知障,而证得涅槃、菩提之果,此二果即称为二转依果,或二转依妙果 ,此乃修习之最殊胜境界。又上记之中,所断除之烦恼、所知二障,即是所转舍之法,所证得之涅槃、菩提二果,即是所转得之法。 (52)取受性:取果、受果性,即异熟所摄性,即阿赖耶识种子作为果报现象的因果。 (53)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仅仅就此建立因性和非作为亲自生因性。因性,指阿赖耶识作为根本识是流转和还灭的依持。非生因性,指阿赖耶识仅仅作为流转与还灭的依持,而不是本身直接生出流转与还灭。 (54)净无记法:即无覆无记。 (55)现法一切杂染所依之取:即指末那执迷阿赖耶识为自内我。 (56)唯有命缘暂时得住:只有维持寿命的条件暂时存在。 (57)身边际受:最後身中自身内因残留有我执等粗重精神拖累所带来的感受。身边际受,也即身受边际。边际,即终端。 (58)依胜义道理:依据最超卓谛义的道理,或在最超卓谛义的道理。胜义,最超卓胜妙的理义范畴,往往是大乘对所建立的究竟涅槃范畴理义的褒扬。 (59)余处:即小乘声闻教法。 (60)婴儿慧:佛家将人天、声闻、缘觉比喻为婴儿,菩萨出於大悲心以小慧启示教化他们,称婴儿慧。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从前那个时代,佛的那些常随弟子多半都在那边打坐修定,他心清静。他三衣一钵,他什么都放下了,他心清静,持过中不食是有道理的。但我们现在的人烦恼太多,妄想太多,你要是修日中一食,非生病不可!这个身体实在讲是一部机器,机器之所以能够运作,它得补充能量;补充不足,这个机器就要损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