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胎 六 年


2015/5/22    热度:337   

  释迦牟尼佛在未出家这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悉达多。太子的父亲是净饭王,即迦毗罗卫国的国君。净饭王宽厚、仁慈,全国臣民十分爱戴他。
  净饭王的妻子摩耶夫人,具有很高的智慧,她具备所有的美德,且才华横溢,性情温和,纯洁无瑕,深受人民的尊重。
  摩耶夫人在恬静的环境中,由右胁生出太子悉达多。太子的降生给全国增添了福德与欢乐。但太子出生不久,王后摩耶夫人便离开人世,升入天界。
  王后的亲妹妹波者波提将悉达多太子抚养成人,国王又立波者波提夫人为王后。
  悉达多自幼智慧超人,国王敬请全国最好的老师教太子武艺、哲学、数学、医学、工巧及其它知识。太子文武全才,他的才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人。
  悉达多太子长大成人后,力挫群雄,以其无可比拟的才华战胜诸国太子,得以迎娶绝世佳人耶输陀罗公主为妻,立为太子妃。
  悉达多太子有两位夫人。一名够毗耶,一名耶输陀罗。够毗耶是宝女,所以不曾怀孕。耶输陀罗则从悉达多太子修菩萨行,出家之夜起,便觉自己已身怀有孕了。
  耶输陀罗太子妃怀身孕六年不产,众人都议论太子妃,说道:。太子出家修菩萨行,太子妃怎么会怀孕呢?难道太子妃品行不端吗?”
  耶输陀罗公主面对众人的议论,义正辞严地宣誓:“我无他罪,我所怀子确实是太子遗留之体!”
  诸家族人都说:“那为什么久不生产,太子离家六年,你才怀孕呢?”
  耶输陀罗太子妃回答说:“这不是我所能明白和说清的。”
  诸释迦众人聚会商议此事,都诽谤太子妃与他人不轨而怀胎,想禀告净饭王,并狠狠地治耶输陀罗的罪。
  够毗耶太子妃便向净饭王说:“我经常与耶输陀罗共住一室,我为她做证,她确实无罪。众人议论皆属诽谤。等待她生下孩子,看孩子与悉达多太子相似否,到时再处置她也不晚呀。父王,您一定要分清是非啊!”
  净饭王素知儿媳品格高贵,行为端正,故相信公主是被诽谤,净饭王宽厚处之,众族人也就不敢再有所举动。 等到悉达多太子成佛之夜,罗睺罗诞生了。
  净饭王因太子出家,非常悲哀,时时思念出家苦行的儿子。净饭王见到刚刚出生的孙子,极像他的父亲悉达多太子,爱怜孙子如珍宝,以至忘记了因太子出家给他带来的忧伤。
  净饭王告诉群臣说:“我的儿子出家至今未归,今得其子与父无异。耶输陀罗,我的儿媳品行端正,为国生子,其功莫大,以后再不可诽谤太了妃!”
  举国上下皆大欢喜,庆贺罗睺罗的诞生。耶输陀罗公主终于得以昭雪。
  悉达多太子修行成佛以后,为度父母及本国众生,回到故国迦毗罗卫国。
  净饭王思儿心切,已白发苍苍。闻儿子回到故土,欣喜异常。耶输陀罗公主常独守内宫,思念夫君,日日祈祷,得知太子成佛归来,更是悲喜交加。儿子罗睺罗年已七岁,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释迦牟尼佛。
  佛回到迦毗罗卫国,度化众生,法轮常转,开启智慧。当时,净饭王及耶陀公主,常请佛入王宫饮食。
  耶输陀罗精心准备了一百味欢喜丸欲敬献佛陀。也将百味欢喜丸交给儿子罗睺罗,让罗睺罗捧持献给父亲。
  佛用神力变化为五百罗汉,个个皆如佛形象,与佛无异。罗睺罗年方七岁,从未见过父亲,却持欢喜丸径直走到佛前,奉献给佛祖。
  此时佛收摄神力,又恢复比丘相,诸罗汉钵内皆空,唯见佛钵内装满欢喜丸。
  耶输陀罗见儿子与夫君如此相知,想起自己曾蒙受的不白之冤,恭敬地问佛陀道:“我以前因为什么因缘怀孕六年?”
  佛回答道:“罗睺罗前世时,曾做国王。当时有一位五通仙人来到王国,对国王说道,‘闻王以法治贼,请您治我罪!我总是偷用王水,用王杨枝。’
  “国王说道:‘我刚刚登上国王尊位,今有水和杨枝,施于一切。’
  “仙人道:‘国王虽已施杨枝与水,但我心不安,愿王治罪,不要让我以后有因果罪业之报。’
  “国王说道:‘如果你一定让我治你的罪,可稍等片刻,待我从宫中返回时再说。’
  “国王入宫六日方出,仙人在外饥渴难忍。仙人见王出宫,说道:‘恐怕国王是以此方法治我之罪吧?’
  “国王出宫,仙人辞谢离去。由此因缘,五百世后,罗睺罗得六年在胎之果报。”

——据《大智度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 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菩萨自始至终,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都是修布施,也就是修放下。你说佛法繁琐,佛法不繁琐,简单的很:“看得破、放得下”。放得下就是布施,看得破就是般若、就是智慧。智慧从哪里开?放下。只要放下,智慧就会开。你越肯放下,智慧就越增长;你智慧越增长,放下就越彻底。你看不破,放不下,心里面有贪爱、有忧虑、有牵挂,这都是烦恼,这都是六道轮回的病根。六祖说,清净心里头“本来无一物”,那才是你的真心、才是你的本性。你要不把那些牵肠挂肚的东西舍得干干净净,你的真心本性就透不出来。禅宗讲明心见性,你决定明不了心,也见不了性,为什么?你不肯放下,你没有把这些烦恼舍掉。所以,要把烦恼布施掉,把生死布施掉。烦恼布施掉,你就没烦恼;生死布施掉,你就不生不灭。修佛道的人是菩萨,菩萨他修学的目标是成佛!所以,一定要知道,要舍得干干净净,你才能修菩萨道,你才能圆成佛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