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长跪不起——记三个投身农村教育的热血青年(二)
2015/5/22   热度:199
师生关系看来不错,但两个年纪轻轻的大学生,怎么能一分钱不要,在这里教上一年半?他们靠什么生活?他们能呆多久?如果他们走了,这些学生怎么办?学校怎么办? 坐在杨华家的小木椅上,杨华向我讲述他办学的经过。 杨华上中专时就喜欢教育,经常看这方面的书,总感觉自己在教育上能干出点什么。周围贫困孩子上学的艰难,在校学生的厌学怕学弃学,老师发不出工资,师德的堕落,所有这一切都刺激着他。那年,正好中央电视台曝光他们利辛县辍学率高,于是他就想办一所学校。“我倒要看看,是学生的事,还是教育的事。”后又看了《一个也不能少》,他当即从干了两年的制药厂辞工,决心回家办学去。 2000年第一天,杨华在村里贴出一张招生启事,招收因家贫失学、厌学怕学的小学毕业生,免收一切费用。老师都是他的哥们儿。学校起名叫“复兴学校”,取“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之意。 教室是杨华花钱租的,黑板是往墙上刷的黑漆,板擦是学生家长缝的,课桌和凳子是学生从家里搬来的,课本是别人用过的旧课本。学校没有任何设备,只有两台旧586电脑,学生每星期能轮上十几分钟上机时间。 “学校就打算这样维持下去?”我问杨华。 他嘻嘻地笑:“是啊,老师不要工资,学生只交点书本费,将来影响大了,还会有新的老师来,教学效果好了,学生也会越来越多。” “还能找来不要工资的老师?” “能,”他肯定地说,“老师来了以后,学生的爱和情感会感染他们。” “如果人家不被感染呢?老师也要生活呀。” “肯定会感染的。”他好像很有信心。 “为什么学生多了学校就能运转?” “教学效果好,学生家长都愿意给我们捐款。” “你的学校开始收钱了?”看来“乌托邦”幻想没有资金支持也不行。 “第一学期没收,从第二学期开始收,现在是每人80元书本费,100元捐款,捐款是学生家长自愿的。” “是你暗示家长要交100元的?如果不交呢?如果家里困难呢?” “我没有明说,也有家里困难不交的,我们区别对待,交得起的交,交不起的就可以免收,这叫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我们的学校要保持希望性质。” 显然,杨华不知道希望工程是怎么回事,他一直称自己的学校为希望学校。 我翻看着那个破本子:“怎么都是100元,没人交50,也没人交200?你说区别对待,这不是都交了?” 杨华沉吟了一下:“也可能家长们自己商量过吧,没交的后来又都补上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 因果故事 | 感应故事 | 宗门故事 | 名人学佛 | 成败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故事 | 身边故事 | 生活故事 |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不能违背自然,违背自然就出了毛病。你看人的身体,父母生下来,这个身体各个器官的运作它是自然的,你要违反自然,你要把它改变,那你的麻烦就大了。有些人要改变容貌,她到美容院美容。有很多人美容几个月之后不敢见人,面目全非,这是违反自然最明显的例子。佛教给我们美容的方法是最好,相随心转,你的心善,相貌就善,你的心美,相貌就美,相随心转,这个方法是与自然法则相应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