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三课
2014/9/3   热度:636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三课 现在继续宣讲闻法方式中的总说,其中旁述法器。 其实,在显密经续论典中,对堪受大小显密佛法的法器都讲得很详细。比如,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如意宝藏论》、《功德藏》等论典中,对听受或接受显密佛法的法器就有详细的介绍,如在必须具备的功德方面,讲了弟子要有信心、精进、智慧等;在必须远离的过失方面,也要求弟子不能无信、无惭、无愧,等等。但这里不广说,大家可以参阅相关论典。 尽管对法器可以从必须具离的功过方面作多角度的观察,但概括起来,作为弟子必须具备以下四种条件,即听受净土法门的人必须具备这四点: 第一、对上师和净土法门要有强烈的信心和恭敬心。佛经云:“无信心之人,不生诸善法,如种被火焚,青芽岂能生?”没有信心的人不可能产生任何善法功德,就像被火焚烧过的种子不可能生出青色的苗芽一样。相反,如果我们具有信心,那一切善法功德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莲花生大士也说:“具有坚信得加持。”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上师和佛法产生强烈的信心和恭敬心,否则不可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也不可能生起一切善法功德。 在藏地,很多老年人都很不错,讲授佛法时他们都能以非常恭敬的神态合掌谛听,对正法也有极强烈的希求心,通过听受佛法,他们的相续自然就会有所改变。相比之下,年轻人的信心非常糟糕,他们对地位、名声、财产等特别执著,可以说被欲望的绳索已经紧紧捆缚,那这样的话,要想迈向解脱就不太可能。 第二、无有谄诳嫉妒心等,秉性正直。有些人秉性不正直、极其狡猾,他们在求法过程中欺骗上师和道友,说话不真实,做事情没有良心,以狡诈的手段谋求自己的私利,这非常不好。我们应尽力避免这些过失,最起码也要有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格。 第三、具有领悟法义之智慧。如果笨得跟老猪一样,无论对他讲多少法都一窍不通,那也不是法器。有些人认为:净土法门是老公公和老婆婆修的法,并不需要太高的智慧。其实净土法门并不是那么简单,虽然具足强烈信心的个别人不闻思也能往生净土,但大多数人还是需要闻思,否则连遣除往生违缘的基本方法都不懂,那也不可能顺利往生。所以一定要有智慧。 第四、对净土法门要有希求心。如果像在老狗面前放青草一样,对净土法门兴趣索然,那也不是所化的根机。有些人就是这样,即使阿弥陀佛来到面前,或者将殊胜的净土法门双手送给他,他也无所谓;但一听到歌声、一看见食品就生起极大的欢喜心,这种人也是非法器。所以我们应该观察,看自己对净土法门到底有没有兴趣,如果没有,那想依净土法门来获得成就也非常困难。 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也说:“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意思是,心术要正直,还要有通达法义的智慧和对正法的希求心,只有具足这三条,才堪为真正的法器。 下面讲断除无记心态。如果仅仅知道前去听法,坐在听法的行列中后,心里既无善的分别也无恶的作意,只是直愣愣地坐在那里,就像一块石头安住在听法的行列中一样,这就是无记的发心。有些人就是这样,既没有对正法的强烈希求心,也没有求生净土的心,当然明显的恶心也没有,只是看到别人去听法,他也去听;其实,这和安住在听法行列中的山羊、牦牛等并无太大差别。按照《俱舍论》的观点,以无记的心态来听法不会成熟异熟果报,只是种下一点点善根,所以大家应励力杜绝以无记的心态来听法。 安住在听法的行列中后,应反观自心,如果发现自己处于无记心态当中,就应马上提醒自己:“这样傻傻呆着毫无用处,一定要生起善心。”此时要么转变为菩提心,要么转变成出离心,或者安住在信心、恭敬心和希求心等善心所当中。如果心里能想:上师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他们随时都以大慈大悲心来观照我,在末法时代听受这样的大乘法非常难得,所以我一定要专心听法,能这样忆念的话,这也说明闻法者具有信心和难得之想。只有这样,听法才有真实的意义。 其实,从一个人听法的态度上,也能看出他信心的大小。比如,在我面前听法的人当中,每个人的表情都不相同,有一部分人听每一句法都有强烈的恭敬心,心也很专注,讲到一些重要问题时还会马上记下来;而有的人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听到什么样的话都没有反应。当然,这也不排除有些人具有强烈的信心,只是表面上显得无所谓,可能也有这样的大菩萨。 以前,我在外面遇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年人,她每次都要从很远的地方坐一两个小时的车前去听法,当时《入行论》已听到一百八十多课,但她一课也没有缺。我向其他人打听:“她听得懂吗?”他们说:“大多数法义都听得懂,只是个别地方不太理解,因为她耳朵不好,文化也不是很高。”学院中有些道友也是这样,虽然智慧不是很高,但对佛法始终有希求心,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听法。我就认识一位藏族喇嘛,他二十年来每天都坚持听法,前一段时间我跟他开玩笑:“你怎么还没有得堪布学位?”他说:“没得到堪布学位没什么,反正我对佛法很有信心。” 总之,听闻佛法极为重要,闻法机会极其难得,而如法的听闻又不可缺少,故应以如理的闻法方式来听闻佛法。而心乃万法之根,故应以善心闻法,最起码也要以信心来摄持。 乙二(分说)分三:一、善根为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二、善根不为他缘所坏正行无缘殊胜;三、善根日日增上之结行回向殊胜。 大家一定要牢记,一切听法、修法等善法都不能离开三殊胜,即:最初发菩提心,中间专心致志行持,最后作回向。其实,三殊胜的窍诀并非藏传佛教独有,因为这在佛经中有明显记载。如《无量寿经》云:“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殖诸德本,至心回向。”讲得很清楚,前面要发菩提心,中间要一心一意修持善法功德,最后还要至诚回向。虽然汉传佛教的大德并没有这样明显地提倡,但还是有很多人在如是行持。因此,在修持任何一件善法时,大家都应以三殊胜来摄持。 另外,我非常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听课,也就是说一定要圆满《藏传净土法》的传承,同时还要常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如果大家能这样学修结合,那一定会获得殊胜的加持。当然个别人可能觉得,一边学《藏传净土法》一边念佛,会不会变成杂修?但我认为,一边学大乘法一边念佛,绝对不会成为所谓的杂修,因为以经论印持的念佛,根本不会有任何过失。奇怪的是,很多人只排斥纯洁无垢的佛法,而对自己净土思想中所混杂的世间八法的毒却全然不觉。但我想,既然有时间和精力来排斥佛法,那为什么不把自己心中的贪嗔痴好好清洗清洗呢? 如果这样的提倡是杂修,那很多祖师也是杂修。比如弘一大师,他是汉传佛教公认的大德,但他的佛学思想是:“以《华严》为境,以《四分》为行,净土为果。”也就是说,他的见解依《华严》,行为依《四分》,往生净土为此生修行的归宿。那这是否也成为杂修呢?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这样说。还有印光大师和蕅益大师,深入他们的著作我们就能看出,这样的修学绝对不是所谓的杂修。 以前,有一个没智慧的人说:法王如意宝最后都要往生极乐世界的话,那就说明修学密法很难成功,所以密宗一定要向净土宗投降……我看过他的文章,特别可怜,根本不值得破斥。如果他所说的是正确的话,那汉传佛教的印光大师等也应具足这样的过失,因为他们都是在广学各宗的基础上导归净土的。其实这并不是什么过失,因为我们的见解是大圆满或大中观,行为则按照小乘的别解脱戒来行持,最后往生极乐世界。但很多没有深入闻思过的人始终觉得这不合理。我确实想奉劝这些人,如果你们在见修行果上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的话,那就最好不要以自己的分别念来妄下结论。 因此大家一定要深入闻思,因为闻思佛法并不会成为往生净土的障碍,相反它还是往生的资粮。那往生净土的障碍到底是什么呢?比如诽谤密法,乃至诽谤其他传承的教法,以及相续中充满五毒为主的种种烦恼,这些都是往生的障碍。在相关净土经论中,往生的障碍讲得非常清楚,大家务必了知,否则极易造下此类恶业。 丙一、善根为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 有些人认为,往生净土需要发菩提心只是藏传佛教的说法,我们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为数不少。其实,如果你认真看了《无量寿经》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发菩提心。我记得在《无量寿经》中有三辈往生的说法:上辈往生者必须出家,还应发菩提心一心念佛,并修积大功德,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大众便会亲来接引;中辈往生者虽然不要求出家,但也应发菩提心一心念佛,并随力修积供僧等善法,临终时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前来接引;下辈往生者虽不要求广做善法,但也要发菩提心一心念佛,临终时梦见阿弥陀佛得以往生。三辈往生中,虽然后者的神通、功德、智慧等远不如前者,但都要发菩提心。 确实,往生极乐世界乃无数众生朝思暮想的愿望,但一定要具足众缘。对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讲,大家普遍与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有较深的因缘,所以历代高僧大德皆普遍弘扬净土法门,往生者也络绎不绝。对于与法王结过缘的在座道友来讲,大家已经具有极殊胜的往生因缘,因为菩提金刚曾经这样对法王作过授记:“凡结缘者皆生极乐刹。”法王的上师喇嘛罗珠与嘛呢喇嘛(即观音上师)也对法王作过授记,即:“你在晚年将广泛弘扬净土法门,依此可使无量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根据这些授记,法王六十岁后就开始普遍弘扬净土法门,他老人家先后在色达、道孚、新龙等地,举办了规模极其宏大的极乐法会,每次人数都达数十万。前一段时间,我看了法王如意宝开极乐法会的实况录像,当时的场面真可谓人山人海,确实这并非一般人所能做到。我深信,依靠阿弥陀佛与殊胜上师的发愿力,无数众生皆可轻而易举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机缘,而认真修行净土法门。 下面具体宣讲发菩提心。前面也讲了,善心很重要,但要令善心变得广大,那就必须以方便摄持,也就是说一定要具备加行发心殊胜。《宝蕴经》云:“心乃一切诸法之前行。”故心广大,善根就广大;发心渺小,善根就渺小。比如两个人都向寺院捐了一百块钱,但一个人是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捐钱的,那这个善根就非常广大,可以说永无止境;而另一个人捐钱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好或事业圆满,虽然以三宝的加持,他的愿望很有可能实现,但由于他的发心渺小,所以所得的善根也仅此而已。正如《入行论》所说的那样:“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意思就是说,他的善根终将耗尽,果报成熟后就再也没有了,因为没有以菩提心摄持之故。 《功德藏》亦云:“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意思是说,任何法只能以动机的善和恶,才能确定它是有功德还是有过失,根本不能以善恶的形象来判断功过的大小。表面上看,一个人造的恶业非常可怕,但他却是为了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内心全是善念,那表面上的恶业也不一定有过失,就像大悲商主杀短矛黑人一样。如果内心特别恶劣,虽然表面上作造佛塔、建寺院等形象上的大善根,那也没有如是的功德。 《入行论》亦云:“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以前两母女一起过河,当时河水突然暴涨,在接近淹死时她们都互相生起了善心,结果都转生到梵天界当中。这是在说,仅仅生起一念明定之心,也能获得梵天之果。相反,如果只是表面身口的善根极其广大,而善心却很微弱的话,那功德也绝对不会广大。 可见,善法和恶法皆乃心之所造。如果我们能以菩提心摄持,那表面上再小的善法,也是异常广大的善根。对此大家一定要产生定解,否则虽然表面上做了很多善法,那也不一定有很大功德。有些佛教徒表面上也在修行、发心,甚至还干了很多年,但结果并未显现应有的功德,其实这就是自私自利心束缚的原因所致。 有些人从早上四点钟开始,一直声嘶力竭地念阿弥陀佛,直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才休息,但都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或者女儿身体健康、女婿生意成功……那这样的念诵也没有多大的功德。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了自己和家人暂时与究竟利益的发心,来闻思修行净土法门,以及行持一切善法。 如果能以为了一切众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进而获得佛果的菩提心来摄持闻法修法,那功德就非常广大。《入行论》亦云:“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意思是,菩提心的妙树能恒时出生果实,它不但不会耗尽,反而功德会越来越增上,就像汇入大海的水滴,在海水未尽之时它就不会穷尽一样。因此,在闻法修法乃至做任何善事时,大家都要调整自己的心,也即一定要以菩提心来摄持。 从无始以来,众生皆因我执的牵制,唯虑一己私利,结果一无所成,导致如今仍旧漂泊在轮回当中。可悲呀!无数众生在我执与我所执的牵引下,始终只考虑自己和亲朋好友的短暂利益,结果连阿罗汉果位都未能获得。虽曾无数次转为人或天人,也做过无数善法,但都是为了私利,所以毫无成就。如果现在还不发菩提心,那以后仍将如此。而今,我们已值遇无比殊胜的大乘佛法和上师,那就不要再走生死流转的老路,而应选择诸佛菩萨的大道,也即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奋斗。 如果现在唯一为了他利而闻法修法,那自利同时也可成办,最终必将成就真正利他的佛果。譬如,为生火而点柴,火点燃后,虽然不求烟,但它也会随之而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而拼命追求,但如果他们能真正帮助众生,或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菩提心,那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名声和地位。世间当中,很多人都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帮助他人上,他们不但从未为自己的生活发过愁,而且名声地位还蜂拥而至;而有些人始终拼命为自己奋斗,但自利根本无法成办,他利就更不用说了。可见,利他乃非常殊胜的窍诀,也是不可违背的规律与法则。 寂天论师亦云:“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意思是说,这不用很多篇幅来说明,愚笨的凡夫人无始以来都追求自利,但始终也无法成办,反而永远流转在恐怖的轮回深渊当中;而释迦牟尼佛的所作所为唯是为了利益众生,结果他很快就成就了无上的佛果,在认真观察了这二者的差别之后,我们就能明白:利他乃一切安乐的源泉,利自乃一切痛苦的根源。麦彭仁波切也说:“何人最初能发起,菩提根本菩提心,彼之功德无有量,无等佛亦言不尽。”意思是:在最初时,谁能发起菩提根本的菩提心,那他的功德就无有限量,即使无等佛陀也宣说不尽。所以,在行持任何一件善法之前,大家都要励力发起一切安乐之源的菩提心,这非常重要。 在讲《入行论》时,我也反复强调过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已清楚发心的重要性。当然,我更希望修学净土法门的广大信众都能发起菩提心。念佛人中,有些人是以自私自利心来念佛,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获得安乐;可能有的还希望:往生极乐世界后,能成为阿弥陀佛手下非常了不起的眷属,那时再来人间报仇,好将敌人统统消灭……而且,很多念佛团体内部还勾心斗角,竞争也极为激烈。所以,只要大家能真正反省,那就会坚信:在修学的旅途中,菩提心绝对不能缺少。因此,大家一定要有利他的菩提心,这样念佛也能成功,参禅也能成功。 在了解菩提心的重要性之后,就应真实发起菩提心。可能大家都清楚,发心需要从根本悲心中产生,悲心又需要缘一切有情而生起。那具体应怎样修菩提心呢?应按阿底峡尊者知母、念恩、报恩等七重因果[ 七重因果: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大悲、增上意乐、菩提心。]的教授来次第修行。首先必须了知,一切有情都当过自己的母亲。当然,这并非口头上说说就可以,内心一定要生起这样的定解,这样菩提心才有落脚处。 确实,虚空遍布的地方都充满众生,每一众生相续当中都充满业、烦恼和痛苦。而所有众生无一不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只是由于不断投生流转,现在认不出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而已。实际上,每一众生做每个众生的父母的边际也无有尽头,更何况说一切众生呢?就拿刚出生的牛犊、羊羔等旁生来说,它们一出生便可在牲畜群中认出自己的母亲,这也说明是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致。 以前放牛的时候我就发现,小牛犊刚生下来后,母牛马上就会舔破它的胎盘,否则被胎盘包着的小牛犊很可能会闭气而死;而小牛犊一出胎盘就知道寻找母奶,能站的时候,就能将自己的母亲跟其他母牛分别开来,根本不会错认。当时我感觉非常稀有:母牛怎能知道以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刚刚出生、连眼睛都没睁开的小牛犊,又怎能知道寻找母奶?仅在能站的时候,它又怎能无误认识自己的母亲?其实,旁生界母亲关心孩子,孩子无误认识母亲等现象,也蕴含着许多极为甚深的道理;但上生物课的老师却说:这是动物的本能,再追问就无可奉告了。其实这完全可以说明,佛陀所讲的每一个众生都当过自己母亲的说法千真万确。 现在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研究生命轮回的中心非常多,他们很多都想通过现代的思想理念,来研究动物界母子关系所蕴含的甚深轮回奥秘。其实,不依靠佛教的教证理证,光依赖凡夫的庸俗分别念,这也非常困难。 下面讲一则公案,以进一步说明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往昔,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及其眷属行至途中时,路旁一位贫穷的老妇女看到佛陀后无比欢喜,一边喊着:“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一边奔跑过来准备拥抱佛陀。这时,很多比丘拦住她。世尊说:“她往昔曾经连续五百世当过我的母亲,这是她以前的习气,你们不要阻拦。”比丘们问:“为什么这一世她没有成为您的母亲?”佛陀说:“此有两个因缘:一是我今生的母亲曾发愿在我成佛时做我的母亲;二是她五百世连续做我母亲时,经常对我布施、生出离心造违缘,我也对她生起了厌烦心。”后来,她出家修法证得阿罗汉果。在佛教历史上,她在比丘尼中是“解经第一”。由此可见,一切众生做自己母亲的次数多之又多。龙猛菩萨亦云:“地土抟成枣核丸,其量不及为母数。” 以前,巴塘一位格西在文革后圆寂,后来他转生到拉萨。一次,格西的姐姐到拉萨朝拜,当她经过一所幼儿园门口时,一位六七岁的孩童跑过来抱着她说:“我的姐姐,我的姐姐!”她觉得非常稀有,怀疑面前这位小孩就是格西弟弟的转世。当时,刚好有两位格西前世寺院的出家人到拉萨请《大藏经》,于是他们三人一起去看望这位孩子,而他也能准确认出一同前来的两位出家人。后来他们把他带回原来的寺院,因为他前世是寺院三大格西之首,所以他径直坐在原来最高的法座上。但因当时各种因缘不具足,寺院未能为他举行坐床仪式,后来他被送到拉萨一所寺院求学,背诵以及解经深义都胜过常人。后来他又被送到印度,很多高僧大德都无误认定他为前世格西的转世,据说现在仍然居住在印度。 可以说,这就是前世后世存在的铁案。如果大家都能相信前世后世,那接受一切众生都当过自己母亲的说法,就非常容易。对学佛人来讲,每个人都要坚信前世后世的存在,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相信,那要承认一切众生都当过自己的母亲,以及真正生起菩提心,就非常困难。现在很多人连前世后世都不承认,却想往生极乐世界,甚至还想证悟大圆满,真的非常稀有。可以这样说,在没有真正搞懂轮回真相之前,学佛都必将是表面上的文章。 总之,学佛一定要发菩提心,而发菩提心首先要认识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很多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在讲述这个问题时,都会通过大量的教证理证来让大家产生信解,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所以大家在没有生起定解之前,一定要反复观修,到一定的时候,相信大家看到任何众生都会作母亲想,而没有认真修学过这样殊胜法门的人,就很难做到这样了。就拿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来说吧,她们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一切,可是让她关心怨敌或他人,那几乎不太可能,真的非常可怜。如果她们都能以爱子之心来爱每一个众生,那很快的时间当中就会获得解脱;可惜的是,很多母亲只关心自己的孩子,爱护其他人的想法丝毫也没有。 其实,这样的理论非常深奥。可能,对大乘佛法一无所知或刚刚学佛者,在听到这样的教言之后,不但不会生起信心反而会产生邪见。当然,这就是大乘佛法非常甚深,没有智慧的人根本接受不了的原因所致。所以大家千万不能认为,空性、密法和大圆满极为甚深,而净土法门非常简单。其实净土法门非常深奥,不生怀疑、邪见,真正能接受它,这样的人还很难找。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不是一定要你出家,也不是让你变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真正的佛弟子就是一个正常生活的人,一个善良的人,懂得用佛法降伏自心、调柔安静,消除贪婪、傲慢、嗔心等烦恼,做个有正能量的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