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濒临死亡的体验
2015/5/22   热度:183
两次濒临死亡的体验 一直以来我总有个疑惑,为何我们总在一些濒死经验的故事中,发现到主角们在重回世间后,总是变得无私、大爱,并常常去当义工,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而这个疑问点,终于在最近看了一位名为Dannion Brinkley的先生的濒死经验故事后,得到了完整的解答。(注:见雷蒙•慕迪 医学博士 Dannion Brinkley著作,纽约书评畅销书) 这位先生一共有过两次濒死经验。自从第一次事件发生后,他就发现∶“人类向善的简单秘密,就是在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善良与爱,和你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将一样多。” 此话怎说?重点就是在于那个“回顾一生”的人生重现经过。 1975年的一次雷击,让Brinkley先生经历了第一次的濒死经验,并以“对方”的立场回顾了他一生所作出的所有善事与恶事。 例如他从小就是一个名震校园的大恶棍,在五年级到十二年级之间一共打过6000次架。除了自己前来讨打的以外,他也经常痛殴一些无辜的同学。而这些往事在死后的重现中,他发现自己跑到对方的身体中,去亲身体会到了受害者所感到的疼痛、惊恐、慌乱与无助。而其中,又以毫无理由地去殴打对方所受到的痛苦更大。 另外,他也曾因为家中的狗狗咬坏了地毯,而发了狂似地用皮带抽它。这时他才感觉到了狗狗不是故意的,狗狗也觉得很抱歉,也感觉到了狗狗对他的爱。 还有,他在参加越战时,被他杀害的北越军官在脑袋中枪那一瞬间所感到的疑惑,以及后续因无法再与家人见面的伤心、无奈、悲哀。更惊人的是,连后来军官家人在闻知死讯后连续好几年的痛苦,他都感受到了。 甚至他当年不过是帮助运送枪支到中美洲一个国家去,之后就回美国了。但那些枪支后来射杀了一些军人及无辜人民,他们死时的痛苦无奈,及他们的亲人——数以万计家属们的悲痛、失落、彷徨、无助,也都回到了他的身上。 所以Brinkley先生说:“从生命回顾中,我被迫观看了世界上因为我的行为所带来的死亡和毁灭。” “我们全都是人性大链环里的一个环节。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影响到其它的环节。” 而他这一辈子倒也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大坏蛋。例如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农夫正在痛殴一只山羊,打到山羊因乱窜而让头卡在围篱中,那农夫还是拼了命地毒打。这时,Brinkley先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跳下车拉开农夫,并狠狠给了农夫好几拳。就在人生回顾的这一阶段中,他感受到了农夫的羞愧,以及山羊以动物的方式向他说了声 “谢谢”! 正如前面Brinkley先生所说:“我了解到了人类向善的简单秘密,就是在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善良与爱,和你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将一样多。” 所以Brinkley先生很高兴地对“光灵”说:“我的生活将会因为知道了这个秘密而过得更有意义。”但那时他才猛然想起自己已死…… 所幸,他又重回人世,并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尽一切力量去帮助别人。因此,在14年后他因心脏衰竭而经历第二次死亡时,又在人生重现的阶段中,感受到了安宁病房中被他好心帮忙的老婆婆发自内心的感谢,以及他花钱请一群女流浪汉到中国餐馆吃饭时,她们所流露出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 因果故事 | 感应故事 | 宗门故事 | 名人学佛 | 成败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故事 | 身边故事 | 生活故事 |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古大德常讲“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就是布施的心。别人有善事、有善行,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他在做,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全心全力去协助他、去成就他,这就是布施。布施是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是放下烦恼。怎样才能得到清净心?把悭贪布施掉,把恶业布施掉,把嗔恚布施掉。把烦恼习气布施掉,你才能得到清净心。布施的心量愈扩大,你的烦恼就愈轻,智慧就愈长。实在讲,布施的物多寡没有关系,要紧的是布施的心。你布施很少,你的心量广大,你以诚敬心来修这个布施,布施的物虽然很小,果报不可思议。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