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
2015/5/22   热度:819
行善不昌,祖有一殃,殃尽必昌
海空法师开示
我们谈到因果关系这个问题,很多人就说,你要说因果,那么为什么很多做了恶事的人,他也没有得到恶报呢,为什么做了很多好事的的人,他也还没有得到善报呢,这个因果怎么说的通?在这个问题上,我就讲几件事给大家听,大家也就会明白。事实上呢,因果定律,它是两大类,你已经造了因,必然要得果,因果是不消灭的,因果也是不抵消的,因果定律是不能抵消的。
经典当中有一句话:“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意思就是,假使我们种下了这个因,这个种子,百千万劫,就是很多年,它都是存在的,这叫业力种子。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稻种麦种,时间长了它就烂了。这个业力种子它是存在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做了事情,留下了这个业,它就是所造的这个业,它是存在的,这个业力呢,也不可能抵消。
比如我们在一块地里,我们先种的小麦,我们再又种些杂草,就把小麦比作善果,把杂草比作恶果,那么是不是因为种了小麦过后,就把杂草的因断了呢,是断不了的。是不是种了杂草,就可以把小麦的善果断了呢,也断不了,因为小麦结的果是小麦,杂草结的果是杂草,因果是不相抵毁的。我们过去造的杀业,我们现在去修桥铺路,是不是就减得了杀业的果呢?减不了的。因为啥子减不了?因为你造了杀业过后啊,你的果那就是杀业果,你修桥铺路的因做造成的,就我们现在说,杀人填命,我去修几条路就不填命呐?照样杀人的果,还是杀人的业果,它是一个道理。
就像我们现在的人,他懂的因果关系呀,他总是把它弄来混淆。主要过去种了点善根,它现在过的好日子,那么现在做了恶事,他是不是以前的好日子就不过了呢?因果不昧,这一课题,无论你是在事业上也好,在健康上也好,它都要说通,它都是离不开这个因果关系。
实际上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讲那么多问题,它只贯彻两个字,一个“因”,一个“果”,那就是因果关系,我刚才所说的,为什么过去种善事,现在得不到善报?就是说你前半部分,做了好多好事,现在还没有得到好报,你看那些社会上做了很多坏事的,还在逍遥法外,他还没得到报应呢?他是跟他的因果关系不相抵消的。
我前次讲的中江有个观音崖,有副对子:“作恶不尽,祖有余德,德尽则灭”“行善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作恶的人,他过去祖上有德在那里,他自己种的有点在那里,像种庄稼一样,种的有点在那里,他去年努力,今年还有存点在那里,他今年不饿饭,这道理是这样的。今年,你做了很多善事,为什么没有得到好的报应?是因为你的善因还没成熟,如果你的善因成熟了,报应就体现出来了。所以说,因果关系,就是我们讲一切法的前提,我们要知因识果,首先要明事理,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 因果故事 | 感应故事 | 宗门故事 | 名人学佛 | 成败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故事 | 身边故事 | 生活故事 |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嗔恚是什么?嗔恚是发脾气。发脾气要不得,一定要止住!人在嗔恚当中,理智都失掉了,完全是什么?感情用事,会做出很多的恶业。嗔恚是严重的烦恼,是地狱道的业因。如果你遇到逆境、恶缘,常常发脾气,死了以后必堕地狱。所以我们遇到一些恶人,有意无意来找麻烦、来障碍、来破坏,最重要地,不能发脾气,一定要记住,嗔恚是地狱道的业因佛经上说,嗔恚是火,这个世界上的人要是没有嗔恚,这个地球不会有火山爆发,不会有火烧森林。佛在经典上说“火烧功德林”,功德是你的清净心,是你的定慧,你修再多的功德,一发脾气就完了。嗔恚是恶业,是烦恼,是业障,用什么方法可以破除?佛告诉我们,忍辱能破除。嗔恚是地狱的因,我们一定要学忍辱。一切众生做最严重的不善,我们也不会发脾气,也不生气,好处是什么?不作地狱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