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有一束鲜花
2015/5/22   热度:206
这是一个老信徒讲的故事,一则真实、感人的故事:
当时,我们都是十八岁的学生军。记不起是何年何月何日,我们所住的市区遭敌军轰炸,房屋皆沦为灰烬。过了三四天后,我们清理散布各处的烧焦的尸体。那种惊人情景,令人记忆犹新。
记得当时尸体遍野,然而我们已经不再怕皮肤烧焦的惨状和尸体腐烂的臭味;只是每当清理一具尸体之前,我们会先向佛菩萨祈求,让死者能心安离去;然后诵念三遍往生咒,并回向死者往生净土。
其间,我们碰见一具奇怪的尸体,让我们印象深刻。他的姿态和其他尸体迥然不同,外表看来,没有异样,头发烧焦,皮肤外露,衣服全被烧毁;不过,其他尸体大半仰面躺着,不然就是伏在地上,而这具尸体却蹲伏着,脸朝向地面。
从烧焦的衣服看来,那是一具女尸。
我们赫然发现她手里还抱着婴孩,且地上有一个大洞。她的手指甲都已经脱落,满手沾染血迹和泥土。
我们猜想,这位母亲大概知道无处可逃,就用手挖了一个地洞,把婴孩放在洞里,然后自己伏身掩护婴孩,以免燎原火焰殃及孩子。
婴孩的衣裳完整无损,一无灼伤;一双小手仍紧握住母乳,但也已经气绝。
此情此景,让我们一行人不禁由衷悲泣,泪珠夺眶滚滚而下。我的一个同学悄悄离去,回来后拿了一块毛巾,轻轻擦拭女尸的脸,发现她是一个少妇,面貌安祥,毫无因灼伤、窒息烟气而表露的痛苦表情。
这是母爱的容颜。
有人哭道:“但愿我有一束鲜花。”
即使死了沦为鬼物,也会抱住爱儿幽魂,不肯割断爱心而稍有舍弃,这就是母亲。
《父母恩重难报经》中有这么一段:“慈母生儿日,五脏总开张,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生已闻儿健,欢喜倍加常,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
佛陀在世时,大众听闻佛陀所说慈母恩德,深生惭愧,垂泪悲泣,痛割于心;并且举身投地,捶胸自扑,以致全身毛孔中,悉皆流血,而闷绝倒地,良久方乃苏醒。
大众痛心疾首对佛道:“我们都是罪人,今知前非,心胆俱碎。唯愿世尊,慈悲哀愍,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报得慈母深恩?”
佛告弟子:“若欲报恩,须为慈母忏悔罪愆,须为慈母供养三宝,须为慈母受持斋戒,须为慈母布施修福。”
根据《生命之光》编录文/传慧图/中国佛教文化信息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 因果故事 | 感应故事 | 宗门故事 | 名人学佛 | 成败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故事 | 身边故事 | 生活故事 |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世间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自古以来,大家所体会到的事实真相。为什么会不如意?受业力的支配。什么叫业力?妄想。我们成天想东想西,成天在打妄想,妄想的结果就叫做业。这个世间人受业力的支配,想做一桩好事不容易,所谓“好事多磨”,折磨很多!这些折磨从哪里来的?无始劫以来,我们造作的恶业所感。我们希望事事如意,我有没有给别人如意?我们希望别人能够关怀我,我有没有关怀别人?希望人家关怀我,这是果报。果报从哪里来?我要关怀别人。我只关怀几个喜欢的人,不喜欢的,我不关怀了!喜欢跟不喜欢的,大概对比是十比一,那你不如意事就常八九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