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九册 第一百七十一节课


2014/9/3    热度:373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九册 第一百七十一节课

 

  《智慧品》主要是抉择人无我和法无我。前面抉择了人无我,无论是遍计我还是俱生我,都是一种分别执著,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一点,大家先要从理论上明白,再思维它的内容,然后不断去串习。所谓的修行,一定要有修行体验,若没有长期贯穿这些道理,以后很难起到真实作用。就像一个医生,即使再精通中西医的理论学说,但没有临床经验的话,给别人治病也很难对症下药,自己生病时也无济于事。我们修行也是如此,理论上明白了还不够,一定要将理论付诸予实践。

  当然,在修行之前,首先要抓住修行的根本。《智慧品》主要抉择的是空性,空性中最关键的是人无我和法无我,若能通达这两个无我,将一切万法抉择为空性没有任何困难。所谓的我,是轮回的根本,若没有铲除,不可能从轮回中解脱。月称论师造《入中论》时阐述正文之前,首先说明了我执和我所执的危害,如云:“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众生若有我执和我所执,就会像水车一样,永远漂泊在轮回中,毫无自在。

  现在有些人喜欢修行,但修行不要建立在“我”存在的基础上,否则你大乘法修不成,小乘法也修不成。佛教与外教有本质上的区别,外道大多数是常派,认为“我”实有存在,而佛教抉择“我”不存在,若有“我”的念头,修行不会圆满究竟,这是观察胜义谛必须要了解的。因为“我”是一切轮回之因,若不断除这种对五蕴聚合的执著,在三界中绝对无法解脱。正如龙猛菩萨所云:“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有我执有业,有业亦有生。”只要有五蕴的执著,就会有“我”的执著,进而产生贪嗔烦恼,造作一切善业恶业。法称论师也说:“有我则知他,自他中执嗔,此等尽相系,而生诸过失。”倘若有了“我”执,定会产生与之相关的“他”执,于是贪爱自方、嗔恨他方的过患依之而起,可见,我执与所有烦恼痛苦紧密相连。

  我执的本体及其过患,大家一定要明白,这样的“我”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虚妄分别,用智慧来观察辨析时,就会认识到万法不存在,如同空中鲜花或阳焰水一样,世俗中只是一种显现分,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我们何时能了达这种本体,何时就能具有中观正见。

  如果经常串习万法不存在,通达中观的道理也不难。昨天我遇到中观班的一个法师,在交谈的过程中,他也认为多年传讲中观的原因吧,别的修行不敢说很有进步,但诸法空性方面,自己应该有比较坚固的定解。在座的道友也应该如此,依靠月称论师、龙猛菩萨以及寂天菩萨的智慧,不管抉择人无我还是法无我,在空性问题上不要生邪见。诸法实有的观点,理论上说不过去,比喻上也举不出来,就算你有再高的学历,也无法驳斥中观正理,既然如此,你又何苦执迷不悟呢?

  大家以后给别人传讲佛法或自己修行时,一定要明白佛法的根本就是空性,而空性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理解方法,这方面我们藏传佛教就有许多殊胜窍诀,只要以三喜[57]依止善知识,再加上自己苦行就可以获得。堪布阿琼在《前行笔记》中说:“漂泊轮回中的众生,最初觉得很快乐,最后会以痛苦收场;而希求解脱的修行人,暂时看起来很痛苦,但却是以快乐结尾。”世间人似乎很懂享受生活,但实际上他们因此而沉溺苦海,非常可怜。我就遇到一个修行人,他跟我说:“看见城市里不信佛的人,无法用其他语言来形容,只有一个词——可怜!”我有时候也有这种同感,现在很多人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确实没有多大价值,在此我恭敬祈求大家:短暂的人生中,宝贵的人身要希求解脱妙法,千万不要白白空耗了!

  要抉择无我空性,一定要先认识我执的祸患、我不存在的道理,通达了这两点之后,才能把对我的执著变成无我的理念。当然,这种理念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建立的,我们无始以来一直串习“我”为实有,俱生我执、遍计我执遍及每个众生的相续,现在明白这个道理后,一定要通过各种教理、窍诀及修行方法来摧毁我执,建立无我的理念而精进修持。从印度、藏地、汉地大成就者的传记中看,很多高僧大德刚开始也有一定的我执,他们没有入佛门时,我执可能相当严重,但后来用上这种窍诀之后,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大家也要看自己能不能在这方面下功夫,如果能,你的境界就可以与法的本体相应。

  无我是万法的真相,与我们的心有殊胜关系,所以每个人都有开悟的机会。只不过有些人暂时的障碍比较大,信心和精进不足,对无我法只是听听而已,没有付诸予行动,在我执的网罟中一直不得自在,因此今天开始讲法无我。

  法无我是对治法执的一种智慧。所谓法执,指除了人我以外,对外在器世界的物质、内在有情世界的心识所产生的一种执著。这种执著从凡夫地到十地菩萨末尾之间都有,凡夫地时非常粗大,一地以上越来越微细,但执著仍是存在的,它属于一种所知障。

  法执分为粗法执、细法执。一、粗法执,包括遍计和俱生两部分:1)遍计粗法执:如小乘宗所许,无分微尘、无分刹那真实存在;2)俱生粗法执:执著器世界的柱子瓶子等物质,或者有情世界的各种心态。这两种法执都是粗大的执著。二、细执著,也包括遍计和俱生两部分:1)遍计细执著:经过教理的剖析,认为柱子瓶子等的色相在本体上存在;2)俱生细执著:没有经过教理的剖析,直接认为色法为主的法相存在。

  一切法可摄于心法与色法中,那么心法与色法到底存不存在呢?下面作者开始抉择。抉择法无我有几种方法,最好方法就是四念处[58]。以四念处来分析诸法空性寂灭,就叫法无我,如《金光明经》云:“五蕴舍宅,观悉空寂,是名法无我。”法无我通过四念处来抉择,是佛陀最殊胜的教言。《大般涅槃经》中记载,佛陀近涅槃时答阿难四问,其中之一就是嘱咐阿难∶佛灭度后,比丘们应依四念处严心而住。当然,“比丘”只是代表,每个修行人都应该修四念处。有些人问:“我现在已经出家了,到底该修什么法啊?”佛陀没有让你天天修房子,也没有让你天天化缘,而是说应该以四念处为师。

  《增一阿含经》、《大念处经》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四念处法门,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四十八卷中也特别提到关于四念处的修学方法,并强调大乘行人应该修学四念处。这些教言极其殊胜,但是我担心现代人对生活很关心、对世间法很关心、对自己的身心很关心,而对佛陀的教言根本不关心,把这些统统放在书柜里、佛堂中,从来看也不看。我曾去过一个居士的家,他佛堂里有一套一套的书,我问:“你佛堂什么时候建的?”他说:“5年前建的。”我说:“当时是不是就有这些书?”“是,我是把书和佛堂一起买的。”我看了一下,书上布满灰尘,肯定一本都没有动过。当然,把书作为供养对境也有功德,但是作为修行人,还是应该对里面的内容有兴趣,一定要看。

  四念处不仅是小乘的修道要门,同样也是大乘的修道要门。《集学论》十三品将四念处的教言诠释得很清楚,但汉地不大提倡这种修法,由于古文晦涩难懂,很多人不愿意动脑筋,于是这种修法乏人问津。

  四念处的修法,大乘和小乘是不相同的。麦彭仁波切讲过,小乘修持四念处,是为了自我解脱,而大乘是为了安住寂灭之后广利众生。至于大乘的具体修法,《集学论》中讲得非常细致,其中引用《宝髻经》等经典说,胜义中将四念处抉择为空性;而世俗中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对治四种颠倒分别。

  泰国等南传佛教国家虽有四念处的修法,但跟本品抉择空性的修法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他们修的只是世俗谛。也就是说,众生认为身体清净,他们通过身念处抉择为不净;众生认为感受是一种快乐,他们通过受念处抉择为苦性;众生认为心是常有,他们通过心念处抉择为无常;众生认为诸法有我,他们通过法念处抉择为无我。《俱舍论》中也以总相和别相的方式进行剖析,摧毁这四种颠倒相[59]。

  南传佛教有一位著名的上师阿姜念,她讲了许多四念处的修法,教导我们先从观察呼吸开始,然后才修观身不净等等,否则以散乱心来观修,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在汉传佛教中,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也写过一本《四念处》,以大乘思想来讲解四念处的修行,但自此以后,很少有人宣扬这种修法了,这是很可惜的。

  南传佛教的四念处修法,与本论所强调的四念处修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很多讲义中说,如果只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则无法从轮回中解脱,也无法完全根除我执。因为仅仅对身体观一个不净,但身体还是存在的,对去除我执起不到很大作用,故一定要将身体抉择为空性,按《大念处经》、《宝髻经》等大乘经典的观点,一一抉择身体、感受、心为空性,只有了达一切法如虚空,才不会有任何执著。

  这次寂天菩萨讲的窍诀,跟南传佛教的有点不同。原来我去泰国时,那里有很多四念处修法,每次开大法会,很多上师就弘扬四念处,尽管每个上师的讲法各异,但几乎都是围绕身体不净等宣讲的。当然,这种讲法在许多教典中也有,但我们要知道四念处的修法有两种——世俗中摧毁四种颠倒,胜义中将一切抉择为空性,若能如此修持,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修持四念处,可以趋入四圣谛,这种必要性在《辨中边论》中也已经讲过[60]。

  以上介绍了修四念处的必要性及其修行方法。

  庚二(深入法无我)分四: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

  辛一(身念住)分三:一、具支分之身不成立;二、支分不成立;三、摄义。

  壬一(具支分之身不成立)分二:一、对境身体不成立;二、身执说为迷乱。

  癸一(对境身体不成立)分二:一、破与分支相联之身;二、破与分支不相联之身。

  子一(破与分支相联之身)分三:一、破各自分支为身;二、破身住于每一部分中;三、摄义。

  丑一、破各自分支为身:

  这些科判很重要,无著菩萨在科判中有非常细微的窍诀,希望大家将科判与颂词相结合,详加了解。

  前面剖析了头发不是我,牙齿不是我……身体每个支分都不是我,但这里没有说“不是我”,而是说“不是身体”。因为抉择法无我和人无我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二者有一定的差别。

  平时很多人认为,即使“我”不存在,“身体”也应该存在。但这只不过是虚妄分别念所假立的。就像未经观察时认为车存在,不管马车也好、轿车也好,各种零件的聚合就称为车,但若一个一个分开观察,每个零件都不叫车,除了零件以外也没有车,因此人们的执著完全是一种错觉。

  当然,这样的说法,世间人是不会承认的,可是他们不承认也举不出理由,因为相续中有深重的邪见,一听说身体不存在,他们就目瞪口呆:“怎么不存在啊?身体就是这个嘛,你看你看!你们佛教太可怕了,怎么说连身体都不存在?”其实我们不会有这种过失。如果说身体真实存在,那身体每个支分与身体的关系,要么是一体,要么是他体,此外不会有其他方式。假如身体与支分是他体存在,那么除了支分以外,另外还有一个身体,这是谁也不承认的。因此,身体与支分唯是一体,身体唯有在支分上安立,既然如此,下面就会观察:支分上是否有身体的真实存在。

  如果能通达下面的推理,就会明白所有法都是执著分别假立的。《集学论》中引用教证说:“由是观察身如虚空,则见一切诸法皆空。”《四百论》也说:“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了达身体的空性之后,依此类推,任何人的身体都是空性,因为大家的执著方式一样,迷乱因缘也完全相同。

  下面是怎么样剖析的呢?

  身非足小腿,腿腰亦非身,

  腹背及胸臂,彼等复非身,

  侧肋手非身,腋窝肩非身,

  内脏头与颈,彼等皆非身,

  此中孰为身?

  抉择人无我时是从上往下分析,此处抉择法无我时是从脚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分析。

  很多人认为身体存在,但身体存在于哪一个部分呢?首先,腿骨以下的双脚不是身体,如果它是身体,那砍断了脚,身体就不存在了。而且,众生所执著的身体是完整的整体,有头、有目、有皮肤,可是光有一个脚掌、脚跟,这与众生的执著截然不同,其法相也不符合。再加上,如果说脚就是身体,有两只脚的人就有两个身体了,任何人都不会这样承认。

  同样,膝盖到踝骨之间的小腿、膝盖到腹股沟之间的大腿以及腰,都不是身体。(有些人特别喜欢腰很细,听说梦露的纤细腰肢就是通过去掉两根肋骨才达到的。)因为所谓的身体从时间上讲,是一种连续性,从形象上讲,是一种整体性,但无论小腿、大腿还是腰,都无法独立具足身体的法相,因此它们不是身体。(个别人可能认为:“这些虽不具备身体的完整法相,但却具足身体的部分法相,所以应该是身体。”这一点我们下面会破,你们的分别念先不要冒上来。)

  然后,前面的腹部、后面的背脊、腹部上面的胸部、胳膊、两边的肋骨、双手、腋窝、肩膀、腹腔和胸腔中的内脏、顶部的头以及脖子等等,这些也不是身体。既然身体的所有支分都不是身体,那身体又在哪里呢?

  当然,没有观察时,说支分的聚合是身体,这是可以承认的,就像车的零件聚在一起称为车一样。其实零件聚合在一起,也要有一定的规律,否则一堆零件堆在那里,这也不能叫车,只有把车轮放在车轮的位置上……这样逐一安装,才能成为车。身体也是如此,将它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在大毛毯上,这不叫身体,而叫人肉。如果有一种特殊“安装”,把双手放在两边、头放在中间,就可以形成完整的身体,名字上可以这样叫,分别念也可以这样想。但实际上身体这个东西根本不存在,不管是“我”也好、“身体”也好,确实都找不到。佛经中最深奥的就是无我,假如身体没有了,“我”又在哪里存在呢?

  众生都认为“我”存在,甚至很多人说“我”在大脑中,但这种说法不正确。以前六世达赖见过一个无头人,他没有头却活了很多年。汉地也有这样的公案:南宋时期,有个叫刁端礼的文士,因事路过浙江境内一个村庄,看见一个没有头的老人在打草鞋,动作非常利落。刁端礼感到惊奇,就上前询问,房里走出一个壮年男子,他说:“这老人是我父亲,宣和庚子那年(公元1120年)时逢战乱,被斩首。我在死人堆里找到父亲的尸体,他的手和脚还能活动,我们不忍心把他安葬,只是把他的头埋到屋后,又用药敷在他脖颈的伤口上。后来创口痊愈,中间喉管处可以发出啾啾的声音,我们从这孔窍给他灌粥汤,竟然一直活下来了,至今已有三十六年。他七十多岁了,还能干活。”刁端礼听后,惊讶不已。

  无独有偶,唐朝开元年间,某地县令崔广宗犯法被斩首,家人把他的尸体抬回去,也一直活着。他每当吃饭时,就用手画地写“饥”字,家里人把食物粉碎成屑状,从他食管中塞进去,用汤冲下;吃饱了,他又用手在地上画“止”字,这样一直维持很多年。而且,他还可以和妻子一同生活,后来妻子生了一个男孩。(他的妻子很喜欢他啊!)

  这些公案说明,“我”并不是存在于头脑中,“我”的存在方式,对于现代神经学、医学而言,完全是一片空白。现在有些人邪见比较重,一听说佛教的无我空性,就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假如你真有一些理由,那不妨拿出来进行辩驳,但我觉得你的见解恐怕是靠不住的。

  总之,这里所讲的是,观察身体哪一个部位有身体的存在。你们也可以观察一下,这不是讲其他法是空性的,而是在你自身上观察,应该是很容易的。

  刚才讲了身体不是各个支分,明白这个道理后,下面进一步观察身体是否遍于每一个支分:

  丑二、破身住于每一部分中:

  若身遍散住,一切诸支分,

  分复住自分,身应住何处?

  有些人说:“手不是身体、脚不是身体、头不是身体,每一个支分确实不是身体,因为不具足身体的法相,这方面没什么可怀疑的。但手、脚、头每个支分上,都有一个身体的东西,因此身体还是存在。”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观察:你所谓的身体存在,是身体总覆于每一个支分上?还是身体分别住于每一个支分上?

  如果是第一种,认为身体是一个总体,覆盖在所有支分上,就像一个大毛毯,盖在一大堆菠菜、土豆等蔬菜上一样。这种观点是经不起观察的,假如身体遍住于一切支分,那应该能被五根识发现,但除了各个支分以外,根本没有发现一个覆盖全部的身体。每个支分都住在自己的位置上,比如手臂住在手臂的位置上,除了手臂的自体外,绝对没有一个身体依附着它,或者与手臂以无二无别的方式存在。打个比方说,车的零件——车轮上有没有车的整体呢?如果认为有,那你只要买一个轮子,就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跑了,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车。可见,身体总体并非真实,只是你想象出来的而已,这种身体根本不存在,不仅与支分一体的方式不存在,以隐藏的方式也不存在。

  五蕴聚合的身体中,其实并没有真正主宰。《集学论》云:“菩萨观于身,如刻木众像,筋骨假连持,应知无主宰。”菩萨明白身体如同雕刻的木像一样,唯是皮肉筋骨连在一起的假象,不可能有实有的东西在操纵。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认为有一个我的身体,现在通过这种分析,对身体应该有所认识。前面观察了“我”不存在,此处观察“身体”不存在,假如认为有“我”的“身体”,就如同石女儿说空中鲜花是自己的财物一样,非常荒唐可笑。然而可怜的是,无量众生十分迷乱,他们最珍贵的、最爱执的身体,犹如泡影一样不存在却不自知,我们理应对其生起大悲心。

  若谓吾一身,分住手等分,

  则尽手等数,应成等数身。

  如果是第二种观察方式:认为身体不是总覆于每一个支分上,而是分别住于每一个支分上,比如手上有一个身体,脚上有一个身体,眼睛上有一个身体……很多人手痛时就叫:“哎哟,我身体好痛!”头痛时也是大叫身体好痛,这说明头上有一个完整的身体,手上也有一个完整的身体,这样的话,过失非常大。因为正常人有两只脚、两只手,还有一个头,单拿一只手来讲,手有手背、手掌和手指,手指又有五个,假如说每个支分上有一个身体,那一个人就有无数身体了。手指上若有一个完整的身体——指头上有眼睛、有嘴巴,看了就觉得特别可怕!

  因此,“我”本来是空性的,就像河流、雨水、空宅,本体一点也不成立,诚如麦彭仁波切在有些修法中所说:“若观我本空,如河雨空宅,如是定解中,一直当安住。”然而众生由于被分别念所惑,永远认为“我”存在、身体存在,其实这都是一种假象,若能真正安住于无我的定解中,即是观察轮番修的第一个要点。

  总而言之,若每个支分上有一个完整的身体,那身体有多少个支分,就会有多少个身体。不说别的,光是一个手指,就由无数微尘组成,如此承许,身体就会有微尘数那么多,这样一来,一个人不止有一个身体,而是有无量个身体,这与众生执著一个身体的习惯不合,正常人都不会这样承认。因此,身体本体是空性的,只是众生颠倒迷乱,糊涂地将之执为实有。

  丑三、摄义:

  内外若无身,云何手有身?

  综上所述,通过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的剖析观察,在外面的皮肤、肉,里面的骨髓、内脏中寻找遍了,也找不到身体的真实存在。假如总的身体都没有,那手、脚、头等支分上怎么会有身体呢?众生妄认为四大是自身,《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通过这种方式观察可知,身体就像虚空一样不存在,故佛经中说:“观身如虚空,是为身念处。”

  关于抉择法无我的众生之差别,有些传承上师以比喻说,好比一个幻化师变出大象骏马,一部分人的眼识被迷惑,认为外境中有自相的象马,对此既有显现也有贪执;幻化师面前虽有显现,但一点贪执也没有;未被幻术迷惑的人,看不到象马的显现,也没有对其的贪执。同样,对于骨肉血液组成的身体,凡夫人既有显现也有执著;作为大乘菩萨,后得时(出定)有身体的显现,但却没有对身体的贪执;获得佛果以后,既没有身体的显现,也没有对身体的贪执。

  我们作为凡夫人,对无我法门刚有初步了解,肯定既有显现也有贪执。但这是不真实的,就像在做梦时,认为梦境中的人真实存在,接触也有感觉,吃东西也能饱肚子,但醒过来以后就会发现,这完全是心的幻变。同样,三界众生所执著的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先要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想方设法把它推翻,建立正确合理的观点。若能在无我见解的摄持下进行修持,则可逐渐根除执我的分别妄念,豁见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大家务必要定位自己的修行方向。

  以上宣讲了身念处的一部分内容。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对于佛法要有信心,没有怀疑的,一门深入的人,确实有效果。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的身体健康、相貌丰满、气色好了,往往学佛三、五个月,他就变了,这是真正得到法的利益。这是不是佛菩萨加持?不是的,是他心理产生变化。以前心里妄想分别执着烦恼多,人身体不健康,气色不好,对佛法有了坚定的信心,一门深入,他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心清净了,心清净身就清净,身体健康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