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六册 第七十五节课


2014/9/3    热度:233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六册 第七十五节课

 

  前面讲了作害者的身不由己,今天讲的是遮破自由自主的作害者。

  寅二(遮破自主之作害者)分二:一、共破神我与主物;二、别破常我。

  在相关论典中,我们也知道,胜论外道和数论外道是一切外道的代表,破除了他们的观点,其他外道的观点基本上无法立足。尽管有些讲义的讲法也有不同,但按无著菩萨的注释,这里主要是遮破胜论派、数论派认为诸法有常有的造作者。

  昨天已经讲了,怨敌的作害是身不由己,也是因缘聚合的产物,故不应对其生嗔恨心。然有些外道认为,世间中的一切苦乐、贪嗔,及分别念、器世界等,均是造物主自主制造,嗔恨心的来源是造物主。通过以下分析,我们便会了知嗔恨心仍是因缘所生,若认为专门有个造作者,这种说法也不合理。

  卯一、共破神我与主物:

  纵许有主物,施设所谓我,

  主我不故思,将生而生起,

  不生故无果。     

  数论外道认为一切所知为二十五谛法,其中主物是世间的造作者;胜论外道承认有一种常我,具有五种特点,它能制造一切万物。对这些观点,作者在此进行破斥:你们所许的主物或常我,不可能造作这个世间,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承认它为常有,若是常有则不生,若连自己的本体都没有产生,那制造万物是根本不现实的,如同石女儿的本体都不成立,他要创造整个世间有没有可能呢?绝对不可能。因此,主物和常我不可能产生世间万物。或者,还有一种破斥方法:你们承认主物、常我是常有,既是常有之法,则恒时无有变动,又怎么会产生器情世间之种种呢?从两方面来理解都可以。

  因此,嗔恨心的来源也不可能是主物或常我。按照《善说海》的观点,外道承许它们是常有自在的,若是常有的话,则无法产生任何事物,犹如石女的儿子。

  在古印度,数论外道和胜论外道可以说是两大主派,他们均承认由常有的造作者创造万物。而现在其他的宗教也有类似说法,但我没有具体研究过,至于详细分类和某些观点,也不是特别清楚。

  比如说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基本上都承认有一个造物者。道教以《道德经》为依,在四十二章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然,此“道”并非所谓的道义、人道,而是相当于佛教的空性,如四十章中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种无中生有的空性,具体怎么样承认也不好说,但从某些字句上来看,他们认为“道”是恒常稳固的,依靠言语无法表诠、不可言说。如果承许道为常有,必须要远离上述过患,否则我们若用这种道理来驳斥,对方也是难辞其咎。

  伊斯兰教则以《古兰经》为圭臬,他们相信有一位真主,他制造了天地万物以及人类在内的一切现象,其教典中也再再强调:凡是穆斯林的教徒,必须要牢记这一点。然而,他们的真主到底是常有还是无常,这方面也需要值得观察。

  而基督教,一般认为上帝化为神,神次第创造了整个世间的天体地轮,《圣经》中讲道:第一天,神创造了白昼黑夜;第二天,造出空气等一切现象;第三天,造出大地、海洋、植物等;第四天,造出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鱼类飞禽;第六天,造出野兽以及人类的男女相。当然,他们各自解释《圣经》的观点也有所不同。

  以上三大宗教,按照他们的说法,都承认众生的苦乐、感受、器情万法,均依靠上帝或真主或道来制造。现在分析的时候,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承不承认这些是常有?如果承认常有,则无法避免刚才的过失;如果不是常有,那它们究竟是怎么造万物的?有些人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往往搪塞道:“这是神的境界,不可言说,分别念不能随便去揣测……”但佛教中的胜义境界,的确无法用分别念来衡量,可是世间万法若真有一个造作者,不管是上帝也好、主物也好,谁来造的话,应该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否则,很多问题恐怕无法自圆其说。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报道说:现在西方人专门组织了一批学者,准备采访各大宗教最核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这些人到底能问多少也很难说。作为佛教徒,我觉得即使你再聪明,最起码也要学一段时间佛教,对基本的知识有所领悟,不然可能连问题都提不出来。只有利用很长的时间,先把佛教思想弄明白,才有权力提出问题。至少对佛教来讲,我是这样认为的,其他的宗教也不太清楚。

  作为佛教徒,我们应了解一些外道观点和世间学问。当然,你一辈子住在寂静的地方闭目实修,什么都不管,不了解这些也可以,但如果你要弘法利生、面对很多世间人,不知道这些恐怕有一点困难。在了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定佛教的见解,否则你逐渐逐渐身陷其中、无法自拔,那我觉得非常可惜。要知道,获得人身不学宗教非常可惜,学了宗教以后,不学佛教更是可惜。这一点,我是通过教证理证及多年的闻思修行后深信不疑的,绝不是贪执自宗、嗔恨他宗而信口开河。

  当然,我也非常羡慕其他宗教的一些方式,比如基督教为了宣传自己的教义,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他们很多人跟藏传佛教个别上师的做法截然不同。藏传佛教虽然不是大多数,但有相当一部分人每天都是宣扬自己、吹嘘自己,或以贫穷的方式、或以富裕的方式来搞世间法,依靠各种手段进行自我宣传。而基督教的很多人,把个人得失抛之脑后,千方百计将宗教的精神深入人心、相应社会,通过救护苦难众生等途径,令成千上万的人拜倒在它的脚下,恭敬膜拜。所以他们的有些行为,的的确确我非常赞叹。

  既然赞叹他们的行为,那我会不会加入他们的宗教呢?有生之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对佛教深信不疑,哪怕我今天粉身碎骨,这种信心半点也不会变,这是肯定的。但在某些行为方面,说实话,佛教徒和其他教徒相比,确实非常汗颜。有些享有名望的高僧大德,甚至不如其他宗教的一个普通教徒,他们的利他之心是什么样的?他们对社会的吸引、对自己宗教的维护,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许多事实摆在面前,不用我在这里班门弄斧。总之,大家需要了解一些其他宗教,但在了解的过程中,自己最好不要陷进去。

  辰一、破享用者:

  常我欲享果,于境则恒散,

  彼执亦不息。     

  数论外道认为:神我依靠主物能享用指定的对境。按照他们的观点,除了神我、主物是常有以外,其余二十三种现象皆依主物而生,神我虽非作者,但能享用色声香味等一切外境。

  这种说法也不对。如果神我是常有,则它对外境的执著应成永远不会消失。比如它看见怨恨的敌人,产生强烈的嗔恨心,那嗔恨心的本体,过去、现在、未来都不会息灭。假如今天生嗔恨心,明天不生,则说明神我随外境而有变化,就像外境消失、眼识也从此中断一样,神我需要依靠因缘而成,如此便成为无常之法,这是你们也不承认的。所以,神我在享受外境时,听到的声音要永远听到,看到的色法要永远看到;或者它刚开始没有看到、没有听到,那永远也看不到、听不到。通过这种推理来观察,外道的观点根本不堪一击。

  辰二、破能生果:

  彼我若是常,无作如虚空。

  前面主破数论外道,此处则破胜论外道。跟前面不同的是,胜论外道承许的常我是无情法,具有遍于一切、常有、唯一、能享受万法等五种特点。这些道理,我们以前学《澄清宝珠论》及其他论典时讲过,尤其在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如意宝藏论》、《宗派宝藏论》中,对这些观点分析得很广,以后有机会再讲,这里不广说。

  如果你们(胜论外道)所谓的“我”是恒常,这样的常我显然不可能产生任何果,也无法享受任何外境。原因何在呢?因为常有之故,如同虚空。

  倘若常我要产生嗔恨心,由于它是常有的,要么嗔恨永远不会产生,要么产生后永远不会退。但是,对常我所造的人类而言,嗔恨心偶尔产生、偶尔不产生,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所以他们的观点并不合理。

  下面是说,对方若狡辩:常我本体上虽没有任何变化,但有时候产生、有时候不产生,这是观待俱生缘具不具足。譬如种子的相续本来就存在,地水火风的俱生缘具足时,才可以长出苗芽,但如果俱生缘不具足,它就无法生长。

  对方将相续与常有混为一体,这是非常大的错误。没有学过宗派的世间人,认为昨天的柱子是今天的柱子、昨天的河流是今天的河流,把相续不断误认为常有,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而对方也说:“我”的本体是常有,可是依靠俱生缘的缘故,有时候产生、有时候不产生。这种说法不合理,怎么不合理呢?

  纵遇他缘时,不动无变异。

  既然常我的自性无有迁变,就算遇到多少俱生缘,本体也应跟前面一模一样,又怎么会有前所未有的改变呢?因为它的本体就像金刚一样,始终都是无前无后、如如不动,若依靠俱生缘改变了它的原来状态,显然就成无常法了。

  或者说,假如它的本体是常有,那么接触俱生缘以后,其本体跟原来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是他体,则常有的“我”现在变成无常了;如果是一体,那没有接触俱生缘的本体,也应变成接触俱生缘的本体,或者接触俱生缘的本体,也应变成没有接触俱生缘的本体等等,有无量无边的过失。所以这无法自圆其说。

  作时亦如前,则作有何用?

  如果说,怨敌、不乐识等俱生缘具足时,常我的本体仍一如既往未曾改变,跟从前完全一样,那这种俱生缘对常我又有什么作用呢?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谓作用即此,我作何相干?

  如果说常我的本体不可思议,作用对常我的关系就是这样,那也不合理。你们所谓的作用与常我,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作用是一种无常法,而与之结上因缘的常我是一种常法,常和无常怎么会有关系呢?

  《量理宝藏论·相属品》中也讲过,所谓的关系(相属),不外乎同性相属、彼生相属两种。若是同性相属,常和无常不可能在一本体上同时存在,常有的时候绝不是无常,无常的时候绝不是常有;若是彼生相属,常有中不可能产生无常,无常中更不可能产生常有。因此,二者的关系不成立。

  当然,在我们佛教中,不管是承认如来藏也好、空性也好,都不会有这些过失。这个问题,前面一而再、再而三地讲过,学习《中观庄严论释》时,也给大家一一剖析过。但如果外道认为万物的造作者是常有,这些尖锐的理证的确会落到他们头上,让对方不知该怎么回辩。

  有些人可能想:“我又没有外道的遍计我执和邪知邪见,为什么花时间学这些呢?”尽管你现在没有这些邪见,但无始以来可能当过外道,相续中许多不好的习气一直以随眠的方式潜伏着,将来一旦因缘成熟,依靠邪知识和恶劣环境的影响,原来的习气很有可能马上成熟,对佛陀的合理正见也产生邪念。

  所以大家在闻思的时候,一方面要祈祷传承上师和文殊菩萨为主的智慧本尊,同时千万不能认为:“这是外道的说法,跟我没有关系,我又不是学外道的。”其实,与这些外道相似的观点,现在也是有很多,退一步说,即使没有的话,我们相续中若产生这样的遍计分别念,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对治,这一点自己也要有把握。

  以前上师如意宝非常重视破斥外道的观点,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在自己的论典中,也对外道进行了详细破析。然而现在有些人,包括藏传佛教的某些知识分子认为,这些外道只是在古印度时存在,现在早已销声匿迹了,何必浪费笔墨去遮破?对此,诚如麦彭仁波切所言,我们相续中很可能有这些遍计习气,所以每次破外道时理应反观自己。

  外道认为万物依靠造物主来产生,在他们的眼里,这些道理天经地义。好比格鲁派的某些观点,我们按自宗的论点进行驳斥时,觉得他们的确不对,很容易遮破。但如果一开始就学格鲁派,接触的都是那些观点,可能也会觉得言之有理。同样,有些外道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所以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学会举一反三,将这些知识结合起来运用。

  寅三、摄义:

  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

  知已不应嗔,如幻如化事。

  总而言之,世间万物均是依靠缘起力而生,堪布根霍在《入行论注疏》中说:“生嗔恨心需要具足众多因缘,如怨恨的敌人、非理作意、前世的业障,并不是依靠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就能自主产生,而必须要依靠他力。”凡学过中观的人都清楚,依靠金刚屑因等胜义量来观察时,世间中的万物并非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既然不是这四生,那是什么所产生的呢?仁达瓦尊者(宗喀巴大师的上师)在《入中论讲义》中说:“世俗中不能承认四生,应当承认第五生——缘起生。而在胜义谛面前,这种生也无法成立。”《入中论注疏》中,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与此基本一致。(1989年法王去拉萨时,我在学院讲《入中论》,当时记得有这么一句。)因此,所谓的产生,在胜义中绝不存在,但在世俗当中,没有经过观察时,在因缘聚合的前提下,如幻如梦的境界是可以现前的。

  所以,世间上自主的任何事不可能有,敌人的加害犹如幻化一样,完全是不由自主,依靠因缘而产生。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包括火星等无情法以上,都不应该产生嗔恨心,去嗔怒无实中显现如幻化般的一切事物。

  既然诸法现而无自性,那嗔恨者、被嗔恨者以及嗔恨的本体,跟阳焰、乾闼婆城没有任何差别。了达此理之后,就像禅宗三祖所说的“一种平怀,泯然自尽”,苦乐喜忧等皆融入无执的状态中,灭尽相续中的烦恼,进而很容易达到《入行论·智慧品》所描述的无喜无忧的境界。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也说,了达诸法如幻的人,即使在六道中流转投生,也像入于花园一样快乐,纵遇兴盛衰败,也不会被烦恼染污[13]。

  当然,我们一下子要达到这种境界,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只要遵照大乘论典来修行,对盛衰、喜忧、得失等没有强烈执著,久而久之一定会水到渠成的。现在很多人整天对名利事业、世间八法执著得特别可怕,这样没有任何实义,做事情应该对自己真正有一点利益,这才是最关键的。

  大家得到这些法以后,应当摧毁自己的嗔恨心、贪心,尤其是傲慢心。我在修学的过程中,不管对自己也好、他人也好,总觉得特别傲慢的人,即使他能飞到空中,这个功德也不一定用得上。有些稍有闻思的修行人,懂一点点知识就傲气冲天,谁都不放在眼里,但这种傲慢,不要说在诸佛菩萨面前,就算在我们普通人面前,让他讲一遍《大圆满前行》,也不一定讲得来。所以,相续中若有傲慢心,功德是不可能增上的。即使你有学问、有名声、有钱财,这些也像幻化师变出来的幻相一样,根本没有实质可言。轮回中的万法犹如幻化,通达这一点就不会特别执著。平时大家若依靠无垢光尊者的教言来对治相续中的烦恼,以后即使遇到各种对境,也能够泰然面对,这样修行肯定会有进步的!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释迦牟尼”:“释迦”翻作能仁,用我们中国话来说,就是慈悲的意思;“牟尼”翻作寂灭,意思是心地清净,一念不生。在一切境界里面不起念,所谓不起念,是不起妄念,不是没有正念。如果连正念都没有,那就不是佛法。什么叫妄念?妄念是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正念是什么?正念是眼前一切的受用了了分明。眼能见,你看得清清楚楚,这是正念;耳能听,听得明明白白,这是正念;舌能尝味,意能知,六根都起作用,六根起作用这是正念分明。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