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儒家 <上>


2015/5/22    热度:369   

 

 

  佛教于东汉时传入我国,佛法不但在我国的宗教方面占尽优势,在文化方面,

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相对的,佛教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中国化

的佛教,深具中国文化的精神与特色。
  两汉时期独尊儒学,整个社会思潮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佛法传入东土后,由

于与儒家思想有许多殊异处,也有不少共通点,因此一经接触,便互相激荡排斥,

也互相融摄吸收,终于形成一股澎湃的新流,使得中国文化日益壮阔。

  佛、儒思想由相拒而相和,其间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就佛教而言,融

入浓厚的中国色彩,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就儒家而言,吸取不少佛法的营养,从而

复兴沈寂千年的儒家,有所谓的“儒表佛里”、“援佛入儒”的理学。

  事实上,无论是儒家或佛教,从今日的观点来看,皆已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血

肉,难以分割。

  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比较

  早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印度从奥义书到六派哲学,都以研究生死问题及解脱生

死为归趣,直到佛陀,更加以归纳综合,创立佛教,因此以释迦牟尼佛思想代表印

度文化。佛法的内容是三藏十二部,所探讨的主题,是以人生解脱为中心,兼论及

宇宙等问题。

  在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孔子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孔子继承二千五百年来尧舜

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以礼、乐等六经为本,有系统的综合整理和树立一套道德伦理

,这就是儒家思想。自此以后二千五百多年,一直受其影响。所以,中国文化以孔

子的儒家为代表。

  佛儒思想,自隋唐以降,曾经彼此融洽、调和,互相影响销融,但二者还是各

具特色,自成一家。今比较概述如下:

  孝

  中国历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其主流,儒家学说则又以伦理道德为中华民族文化

的精髓,而孕育此民族精神者,首称孝道。因此,历代典籍莫不以孝道为其主旨,

其中尤以孔子言孝最详。比方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说:“

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所谓“求忠臣,必于孝悌门者”。因为一个人要能忠

于职,忠于国,忠于民族,首先就必先求其能孝于父母,友于兄弟。父母的恩德昊

天罔极,因此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能行孝,而希望他能对人尽忠,岂不是缘木求

鱼!

  讲到佛教的伦理道德,也是以孝为宗,以孝为戒。所以,昔日佛陀曾为净饭王

抬棺,成为众生报答父母劬劳之恩的典范;亲赴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俾使世人

行孝奉亲;教导弟子目犍连设盂兰盆会,救度他的母亲脱离地狱之苦。此外,佛经

中关于阐扬孝道的经典尤多。诸佛圣贤莫不以孝行为百善之首,视作立论之道,因

此,佛儒的伦理观实无冲突。

  佛教最重孝道,佛陀在《善生经》中揭示为人子者奉事父母应当:“一者、能

奉养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

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在《大宝积经》中说:“夫父母者

,皆愿利乐所生子故,难作能作,能忍一切难忍之事。假令种种不净秽恶,皆能忍

之。乳哺养育,无疲厌心。”佛陀强调父母的恩情,是要人们由体认父母无限的慈

爱而引发孝道的思想。

  孝是众善的根本,若无孝道,则无以为善,所以说“百善孝为先”。孝有世间

孝与出世间孝二种,世间的孝道是现世孝,譬如儒家认为甘旨供养,使父母现世安

乐,衣食无缺,光宗耀祖,就是孝。出世间的孝道是永久的孝,不仅要孝养现世父

母,接引父母学佛,使他们免于轮回之苦,就是过去世的累劫父母也要救度,使他

们解脱六道轮回,了生脱死,永得安乐。因此,佛教所说的“孝”是世出世间的大

孝。

  儒家注重家族制度,为维持代代香火不绝,认为继承家嗣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而佛教的割爱辞亲出家,有乖无后为大之义;断发燃顶,有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

可毁伤之训。然而佛教却是以出家为大孝。因为佛教的辞亲出家,是为了广度众生

,报答亲恩,更是大孝。法琳的《破邪论》卷上说:“夫出家者,内辞亲爱,外舍

官荣,志求无上菩提,愿出生死苦海,所以弃朝宗之服,披福田之衣,行道以报世

恩,立德以资三有,此其大意也。”强调出家行道是报四恩,以救济一切众生为目

的。

  五戒与五常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为安定社会,纲纪人伦的立法条目,都不能超越五戒的范

畴。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佛教所谓的五戒。不杀生曰仁、不偷

盗曰义、不邪YIN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曰智。但儒家的五常,仅止于勉人律己

;而佛教的五戒,约自利而言:受持五戒就是入道的正因,若能精进不懈,则惑业

渐消,功德渐长,最后得证圣果。约利他而言:五戒是净化人心的良药,一人受持

,一人得益;万人受持,万人得益;若全世界人类共同受持,则大同世界指日可待

  慈悲与仁

  《缁门崇行录》说∶“仁义礼智,人之四端也,而仁为首;慈悲喜舍,佛之四

心也,而慈为先。”儒家的仁爱与佛教的慈悲,经常被相提并论。

  儒家所说的“仁”,从语原学来说,是二人的组合,孔子就是用“仁”来论述

人与人的相互对待的关系,所以儒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又说:“推己及人。”在儒家的观念里,爱有亲疏,爱由亲始,从尊敬自己的

长辈推而及于他人的长辈,体恤自己的幼小广被至他人的幼小;从自己的父母、妻

子、儿女,进而亲戚、朋友,由自己血缘至亲推广开来去爱和自己相关的人。甚而

爱心越扩大,连亲疏差别都泯除,这就是民胞物与、物我一体的胸襟,也就是佛教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怀,简要的说,儒家的仁是从五伦“父子亲,君臣义

,夫妇别,长幼序,朋友信”,进而扩大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恻隐之心

”的发挥。

  佛教的慈悲是主动积极的拔苦与乐。《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

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佛教的慈悲是建立

在众生平等上,视一切众生与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缘无缘众生都要度化摄受。因

此佛教的慈悲像源源不断的活水,累劫累世绵绵无有止尽。例如地藏菩萨的“地狱

不空,誓不成佛”是永恒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

舟”,也是永恒的慈悲。《金刚经》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一种无私无念的自然悲行。《法华经》的“今此三界,皆为我有,其中众生,

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是诸佛如来的慈悲,其

力量无限的大,程度无限的深,内容无限的宽,对象无限的广,价值无限的重,利

益无限的多。

  所以,佛教提倡素食,以慈悲为怀,就是由于体认因缘法、众生平等、法性一

如的真理,以慈悲的精神,建立自他互易、怨亲平等的观念,爱护一切众生。如古

人说:“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为了怜悯老鼠饥饿无食,特地留下剩饭

;为了慈恤飞蛾扑火,不敢轻易点灯,在慈悲之前,原本令人厌恶的老鼠也得到了

难得的关爱。至于儒家所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啖其肉”、“君子远庖厨”等,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道与中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儒家

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佛教讲不落两端的中道似乎与儒家的中庸相近,事实上,较之中庸之说,其内

容更为深广。因为儒家的中庸,重于人道;佛法,可说一切都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是离二边的极端、邪执,取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

正之道。佛教认为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不离于有

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所以,中道具有实践上与理论上的两种不同意

义。在实践意义上的中道,以实践八正道为主;在理论上的中道,可以说就是“缘

起”,也就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并举”的智慧。如《金刚经》

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所强调的就是佛法的中道生活。有了中道的生活

,不但能不被八风所吹动,而且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这就是智慧,就是

佛法。

  业与命

  孔子认为人的实际遭遇由命决定,而个人的道德修养、国家的政治廉明,则决

定于人的行为意愿,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当政治理念不为诸

侯众人采纳时,孔子会自我安慰:“老天是了解我的。”这说明他对“天”的信仰

,但他也曾说,得罪了老天,祷告是没有用的,这又显示孔子并非凡事崇神迷信。

阐扬孔子思想的孟子主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些说法

近于佛教的因果业报论,不过佛教说业力是自己创造,不由神力;业报是机会均等

,绝无特殊;业是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因果通于过去、未来、现在,所谓“欲知

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了解“善恶因果决定有报”的

三世因果观,可以让我们舍恶行善,转恶缘为善缘。尤其从三世因果观中,知道业

道众生世世生生轮回,互为眷属。有了这层体认,必能激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的慈悲心。能够清楚的认识因果业报,必能把握业力而谋求自己的幸福。

  孔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但是佛教主张除了顺应天命、乐天知命外,更要

进一步洗心革命。因为佛教的业是前途光明,希望无穷的,业的定律告诉我们,自

己的前途操纵在自己的手里,即使犯了滔天罪恶,只要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法门,洗

去心中的尘垢,净化生命,终有天清月现,朗照大地的时候。

  以人为本

  在中国历史上,先秦思想文化首度出现重大转折,是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

之前的思想界所强调的是对“天”、“帝”的信仰,“天”不仅是众神之首,而且

是社会政治道德的立法者;宇宙的秩序,万物的生长,乃至世间王朝的更替,国家

的大事,一听“天命”。从孔子起,开始把视野转向现实界,把眼光转向人,注重

对人事的探讨。而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说法也是以人为本

,期望人能学佛、行佛,达到离苦得乐的解脱境地。着重人间教化,以解决现世困

厄为课题,佛儒双方的立场是一致的。

  佛教与儒家皆是主张以“人”为本,但两者间不同的是,儒家的修持阶位是属

佛教“五乘”(菩萨、缘觉、声闻、天、人)中的“人乘”,以获得现世福乐为旨

趣。

  佛教是人间的佛教,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佛教认为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成佛,但是要进趋佛果的前阶却是做人

,所谓“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佛果也就完成。做人的条件很多,儒家说的是

忠、信、孝、悌;佛教则说布施、持戒、禅定,这三者不但能让我们将人做好,并

且能使我们进一步生至天上;而人天福若是具足了,必能从人道渐次进入佛道。

  自利利他

  儒者是经过致知、诚意、正心而完成修身的目的,学佛者则以戒、定、慧三学

为修持,两者都是以自利利他为宗旨。佛教认为菩萨以利他为先,从利他中去完成

自利。所以经典上说:“自未得度先度他,菩萨以是初发心。”儒家虽然也是“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时刻不忘仁民爱物,不过在修学的过程,必先完成

修身。能修身,然后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佛、儒皆认为:为学皆以修身

为本,成圣成贤必须先从修己做起;但是佛法主张完成自利的同时,可以广度众生

,庄严国土,儒家则以为修其身而后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教的自利利他,可以说是无限的深广。谈修身,是要彻底地去除我见,达到

自在解脱;儒家的修身,虽然和佛教意旨相近,但是深度却不够。至于佛教的利他

,论对象,不光是人类,且遍及一切众生;论时间,不但是现在,更尽于未来际;

论空间,则遍三界,不舍弃一个众生。儒家但着重于人类,止于现在,局促在这个

小天地。

  又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于此表露无疑。然而儒家所谓的

“天下”,始终以政治为要,因此“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的目的,往往是为

了治国、平天下,但事实并不能尽如理想,或陷溺于名利追逐中,逞个己之私欲;

或道行不通,只能独善其身,明哲保身。

  佛教在利己利他的修行过程中,强调菩萨道的无我精神,能淡泊名利,不慕荣

华,不逞私欲,不贪求、不分别、不执着,只要是不危害社会而能利于大众的工作

,都愿意尽心尽力的努力负责去做,为大众谋求真正的福利。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 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今天许许多多人学佛,为什么功夫不得力?为什么没有成就?因为有业障。业是不善的起心动念、不善的言语造作,业会产生障碍,障碍我们的善心、障碍我们的善行、障碍我们对于经教的理解、障碍我们修行功夫向上提升,会造成这些障碍,这个业障一定要忏悔。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