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赞
2015/5/22   热度:295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浩浩红莲安足下,湾湾秋月锁眉头。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现在,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已经是最普遍的咒语,但很少人知道它的来由。如果我们知道“嗡嘛呢叭美吽”这六字真言是从观世音菩萨裂成千片的脑袋所开出,就会更另动容赞叹。
从前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弟子,他具足诸行,等解万法,等待众生,他在佛前发下一个伟大的誓愿,他说:
“尽我形寿,遍度一切众生,若有一众生不得度者,我誓不取正沉。若我于众生未尽度之时,自弃此宏誓者,则我之脑裂为千片。”
立下这个大誓愿后,观世音菩萨就应现各种神通,悲智双运地来度脱众生,经过无量动劫以后,他所度的众生已像恒河沙一样多得无法计算。但是,他环顾世间众生,看到生者无量,又因为愚痴堕落,受各种痛苦;而正在造恶业的众生也是无量无边,照这样子轮回下去,众生的痛苦是永远不能断绝的,而众生也就永远不能度尽。
想到这里,观世音菩萨就起了大忧恼,有点汇气,心想:“众生之苦乃与众生之生以俱来;世间既存,苦何能已?苦苦不已,度何能尽?昔年之誓,是徒自苦,而于众生亦无有益;无益之行。何必坚持?”
这一段译志白话是:“众生的痛苦,是和众生的诞生一起诞生的,世间既然存在,痛苦怎么会结束呢?既然是苦苦循环不断,对众生并没有什么利益,没有利益的行愿,又何必继续坚持呢?”
观世音菩萨心里就起了一丝退转之念,这个念头才升起,他的誓言已经实现,观世音菩萨的脑袋忽然自裂成千片,犹如一朵莲花。这时,阿弥陀佛就从裂成千片的脑中现身。对观世音菩萨说:
“善哉观世音!宏誓不可弃,弃誓为大恶;昔所造诸善,一切皆成妄。汝但勤精进,誓愿必成就。三世共十方,一切佛菩萨,必定加护汝,助汝功成就。”
并且即传授“嗡嘛呢叭美吽”的六字真言,观世音一听到六字真言,得大智慧,生大沉悟,更加坚持旧誓,永不退转。我们现在都知道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有千手千眼救苦救难广大灵感的伟大力量,他的力量就是成就于阿弥陀佛传授六字真言的那个时候,因此,一般把六字真言也称为“观世心咒”。
这是多么动人的故事,化成千片的菩萨之脑,开启了一朵千叶之莲,正是六字大明咒最美丽的象征,我们是不是也能、也愿意、也祈求即使身体碎为微尘,还能坚持一朵清净莲花的自在盛放呢?
记得我第一次听见唱育的六字真言,那素朴、庄严、单纯、清净、充满力量的美丽声音,就令我感动落泪,这世界,哪晨还有这样令人一尘不染、清净无畏的声音呢?
且让我们在优雅的六字大明咒的唱诵中,来读一首偈: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量小的人很可怜,小小的事情斤斤计较,坚固执着,生活得很苦。他为什么这么苦?心量太小,太窄小了,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真的可怜悯!社会为什么这么动乱?就是大家的心量都很小,彼此之间不相容;不相容才有争执、才有斗争。每个人心量都很大、都能包容,这个社会就和谐,不会有争执了。如果每一个人都执着自己的成见,不能够合作,那社会就乱了。现代人迫切的需要,就是如何能够将各种不同的族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宗教思想圆融整合。我们共同在地球上生活,只要大家能消除歧视、消除误会,互相尊重、互助合作、互相包容,就能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