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智仁波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8、因果不虚(索达吉堪布 译)
2014/9/3   热度:1257
华智仁波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8、因果不虚(索达吉堪布 译) 取舍善恶因果依教行,行为依照九乘次第上, 丙四(因果不虚)分三:一、所断之不善业;二、应行之善业;三、一切业的自性。 众生以各自所积累的善恶之业为因,而转生到轮回的善趣恶趣当中。实际上,轮回是由业力所生、由业果所成,上升善趣或下堕恶趣并没有其余作者,也不是由偶尔的因缘所生。为此,我们务必随时随地观察善不善的因果规律,悉心毕力止恶行善。 丁一(所断之不善业)分三:一、身恶业;二、语恶业;三、意恶业;四、十不善业之果。 戊一(身恶业)分三:一、杀生;二、不与取;三、邪YIN。 己一、杀生: 所谓的杀生,就是指针对某某人或某某旁生等对方,心中怀着想杀的动机而断绝他们的命根。(杀生也有多种类别,)诸如:将士奋战沙场击毙敌方是在嗔心的推动下而杀生的;贪图饱餐野兽肉、穿戴野兽皮而令其丧命,是由贪心的驱使而杀生的;由于不明善恶因果或者像外道一样认为杀生是善业等是受痴心的牵引而杀生的。其中尤为严重的是,杀父亲、杀母亲、杀罗汉,这三类杀业被称为无间业。这种弥天大罪是在今生与来世之间不经过中阴而径直堕入无间地狱的因。 现在我们当中有些人认为,只要自己没有亲自动手杀生,我就不会有造杀生的罪业。但一般来说,无论层次高低、力量强弱我们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在脚下踩死细微含生的罪业根本数不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今有些上师和僧人亲临施主家的时候,那些施主便宰杀家畜、烹调血肉供养他们。这时,僧人们对残杀众生之举既没有一丝一毫的追悔之心,也无有一点一滴的恻隐之情,只是贪爱血肉的美味,开心地大吃大喝,这样一来,施主和福田将无任何差别地获得同等杀生罪业。那些大人物、大官员们无论到哪里,都因迎请款待他们而杀害无数的生命。那些富翁们的牛羊无论有多少,衰老的时候几乎个个都免不了被宰杀的命运,自然死亡的也就只有一两个,因此杀生不计其数。到了春季,虫蝇、蚂蚁、鱼儿和青蛙等被牛羊连同草料一起吞进肚里或者前蹄后蹄践踏而丧命,包括在马粪牛粪中死亡的含生也是数不胜数,这些杀生的罪业也将一并落到它们主人的身上。 特别是,与牛马等其他牲口比起来羊更是无尽罪业的来源。作为羊只本身,要以小蛇、青蛙、鸟蛋等所有微小的含生为食。在春季人们进行毛纺的时候,每只羊的背上大约有十万生灵全部丧命;冬季产羊羔时,有一半的羊羔刚刚出生便被宰杀,所有母羊在精华没有耗尽之前,就是被用来挤奶或哺育羊羔,一旦老朽不中用的时候就会被宰,皮肉被主人享用。而所有的公羊无论到哪里都只有死路一条。羊身上长虱子时,每只羊背上大约一亿含生会丧命(剪羊毛杀生)。因此,拥有一百头以上羊只的主人必将堕一次地狱。 再看看依靠女人所造的杀业:所有女子长大成人,在与别人订婚以后,对方奉送聘礼、结婚迎娶等时候要宰杀无数的羊只。从此之后,女人每次回娘家的时候,家人也一定要杀一个众生来款待她,而且亲友们在宴请她的时候,如果摆上其它的食品,这个狡诈女人好像一点也不满意,似乎不会张开嘴动动腮来吃,假设宰杀一只肥肥的羊,将羊的胸脯、肠子等放在她的面前,这时候再看红面罗刹女,二郎脚一跷,掏出小刀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第二天,背着血淋淋的全牲肉(指牛羊肉腔),好像猎人返家一样回去了。每次回家都是空手而来、满载而归,真比猎人还厉害。 那么,儿童们又是怎样造杀业的呢?这些小朋友在游戏玩耍的时候,在看见或者没看见当中所杀的生命,数也数不清,甚至在夏季手里拿牛鞭或皮鞭等抽打大地的时候,打死的含生也是不计其数。 可见,我们这些人有多么残忍,就是这样以杀生的事务来过日子,简直和罗刹一样惨无人道。 母牛,一生为人们所使用,为人类提供牛奶,如同父母亲一样养育我们,可谓恩深似海,可是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呢?就是将它们杀了,喝它们的血,吃它们的肉。想到这些,人类简直比罗刹更狠、更恶。 造杀业的人,如果具足了罪业的四种分支,就必然会圆满感受杀生的报应。那么什么是四种分支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一个猎人猎杀野兽,首先他亲眼见到一个獐子或鹿子等等野兽时,认准了这是某某野兽,这就是明确所杀的对象是众生,也就是第一分支。然后对这个野兽,生起想杀的动机,这是生起欲杀之意乐,也就是第二分支。之后,猎人用火箭、枪等击中它的要害,这称为加行采取行动,也就是第三分支。紧接着断绝那个野兽的命根,使它身心的聚合瓦解,这叫做究竟绝断命根,也就是第四分支。 再拿宰杀被人饲养的一只羊来说,首先主人家告诉仆人或屠夫要杀一只羊时,明确地认知所杀的众生是羊,已经具足了第一分支。他们心里有了要杀某只羊的念头时,就说明已生起杀心的意乐,这样就具足了第二分支。那个屠宰者拿着一根绳子前去捉住将要杀的那只羊,随即把它翻倒在地,再用皮绳将它的前蹄后蹄捆得结结实实,接着又用细绳勒住它的嘴唇等(用绳子将牲畜的口鼻周围紧紧缠绕使它闭气),这就是在采取杀生行动,已经具足了第三分支。这时,只见那个众生带着气息分解的强烈痛苦,内外呼吸都已经中断,瞠目直视,眼泪汪汪,尸体被拽到室内时,这就是究竟断绝命根,已经具足了第四分支。紧接着再看,主人用锋利的刀子剥皮时,那个牲口的肌肉还在一阵阵地颤动,这说明当时能遍的风还没有完全消尽,所以和活着一模一样。这时主人又立即将鲜肉放在火里烧烤,或者放在炉灶上炖煮,然后开始大模大样地吃起来。如果想到这些,生吞活剥有情的那些人简直与凶残暴虐的猛兽没有两样。 当前有些人生起杀害某一众生的想法或者口中也说诸如此类的话,虽然他们的杀生行动没有得逞,但是已经具足了知对境众生和生起欲杀意乐的两种罪业分支。尽管没有圆满正行那样的罪业严重,可是如同镜中映现影像一样,罪业已经染污了自相续。而且还有人认为除非是自己亲手杀以外,只是唆使别人杀生的人并没有罪业,或者认为虽然有罪业也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实上,就算是随喜杀生的那些人也有同样的罪业,更何况是唆使他人杀生的人呢?换句话来说,我们必须要明白,凡是参与杀生的每一个人都将得到杀生的整个罪业,而不是杀生这一罪业由许多人平均分配。 己二(不与取)分三:一、强权不与取;二、盗窃不与取;三、欺诳不与取。 庚一、权威不与取: 像国王之类势力强大的人,不是依靠合法税收而是以非法暴力强取豪夺或者动用军队等武力明目张胆地掠夺,诸如此类的不与取叫做强权不与取或势力不与取。 庚二、盗窃不与取: 诸如盗贼一类的人趁着主人没有看见而在暗地鬼鬼祟祟窃取饮食财物据为己有,这叫做盗窃不与取。 庚三、欺诳不与取: 在经商贸易等过程中,为了欺骗对方而以口说谎话、短斤少两、非法称斗(私下制造的秤斗)等手段获取对方的财物,这叫做欺诳不与取。 当前,我们中的有些人认为只要没有亲自去偷盗而仅仅以经商等欺骗手段谋取财物是没有罪业的。其实通过尔虞我诈的欺诳手段经营,无论赢得多少利润都与直接偷盗没有差别。 尤其值得提醒的是,在当今时代,许多上师和僧人根本不把经商的事情看成是过患或罪恶,甚至将毕生精力都放在这上面,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还自以为精明能干。孰不知再没有任何事情比经商更能毁坏僧人相续的了。为什么?你想想,经常为了作买卖而四处奔波,必然将求学参学、积资净障等该作的闻思修行忘得一干二净,而且也没有求学修行的机会,更有甚者,连晚上睡觉时也一直在考虑经营的帐目,如此一来势必会断绝信心、出离心、慈悲心等的根本,始终身不由己地处在迷迷茫茫的状态中打转转。 从前,米拉日巴尊者来到一个寺院,晚上在一位僧人家中就寝。那个僧人躺下以后心里便展开了这样筹划的一幕:明天杀一头牦牛,那么我该怎么来销售牲口的皮肉呢?它的头可以赚这么多,大腿赚这么多也没问题,前腿的肩胛部分也可以赚这么多,小腿也能赚上这么多……。他将牲口里里外外的所有部位都盘算好了,整个晚上都没有睡,除了那条尾巴以外一切都预先计划妥当。这时天也亮了,他立刻起来进行念经礼佛、供施食子等一系列的事宜。 看到米拉日巴尊者仍然沉睡不醒,于是他便走过来冷嘲热讽地说:“你自以为是个修行者,可是法事、诵经等什么也不能做,还在睡懒觉。”米拉日巴尊者说:“本来我平时是不睡懒觉的,但昨天夜里我一直在考虑如何出售那头被杀的牦牛,没有空出时间来睡觉,因此今天早晨才沉睡过去了。”尊者的这番话已淋漓尽致地揭穿那个僧人的丑恶内心。 同样的,现在唯一经商的那些人,白天晚上都是考虑经商帐目,经常处于迷乱、散乱之中荒废光阴,在死亡的时候,也只有在这种迷乱的状态中死去。 不仅如此,而且在销售的过程中,本来自己所卖的是低劣商品,反而油腔滑调地说:“先前某某人说给怎样怎样的价,但是都没有出售,我自己买进时也是花了多少多少钱……”全是一派胡言,这就是妄语。在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时,撒谎说自己想买某某物品而在买卖双方之间制造不和,这是离间语;口出不逊说对方的物品太次,或者依靠负债累累的原因而吵得天翻地覆等等,这是恶语;毫无意义地评论价格太高,本来不想买也与对方讨价还价等等,属于绮语;野心勃勃想把对方的财物据为己有,这是贪心;心里怀着把他人弄得一败涂地,这是害心;宰杀羊只作买卖等,就是杀生。可见,在经商过程中,十不善业中除了邪见和邪YIN以外全部已经直接具足。如果经营搞得不顺利,会使自他双方倾家荡产,使大家深感痛苦,最终损人害己,甚至自身会落得个饿死的下场。如果搞得好,生意稍微有起色,那么不论赚了多少也不知满足,一直贪得无厌,就算是拥有的财产与多闻天子不相上下,他也仍旧兴致勃勃从事罪大恶极的经商,就这样在忙忙碌碌、散散乱乱之中,人生的旅途已经到了尽头,等到临终之时只能是手抓胸口,成为恶趣的基石。使恶业不断增长并且毁坏自相续没有比经商更严重的了。生意场上的人们,平时心里装的就是欺骗他人的阴谋诡计,总是怀揣恶念,就像刀刃、矛尖、针尖一样与别人针锋相对,往往都是居心叵测,完全背离了饶益他众的菩提心,结果只能使无边无际的恶业一增再增。 不与取也像杀生一样具有罪业的四种分支,我们要清楚,甚至仅仅给猎人或强盗等少许口粮,也将分毫不差地得到他们所造的杀生或不与取的所有罪业。 己三、邪YIN: 邪YIN是针对在家人所要禁止的戒律。往昔西藏法王松赞干布在世期间,制定十善法规中明文规定:在家人也务必要遵守人伦道德,也就是以种姓来护持,以正法严以律己,也就是遵循正法而守护等,禁止邪YIN,一定要奉公守法,护持戒律。而作为出家人,那就必须从根本上杜绝非梵行。 邪YIN的过患特别严重,而且对毁坏其它戒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来说说邪YIN的分类:包括男人自己出精、与他人的妻子或者别人已经付了赏钱的女人作不净行。就算是有人身自由的女人,但是在白天、受斋戒日、生病期间、妊娠期间、忧愁所迫、月经期间、产妇未恢复以及有三宝所依的地方等进行交欢,以上这些都属于邪YIN。另外,也包括对直系亲属、未成年的少女,以及在口和肛门等非处行YIN。 身为在家人,应当了解从环境、时间的角度所分的不同邪YIN种类,进而一并断除。 戊二(语恶业)分四:一、妄语;二、离间语;三、恶语;四、绮语。 己一(妄语)分三:一、一般妄语;二、大妄语;三、上人法妄语。 庚一、一般妄语: 一般妄语,就是指怀有欺骗他人之心而说的一切自性妄语。 庚二、大妄语: 信口开河地说行善没有功德、作恶没有罪过、清净刹土没有安乐、恶趣没有痛苦、佛陀没有功德等等,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为严重的弥天大谎了,因此这些被称为大妄语。 庚三、上人法妄语: 本来没有得地而说得地了,没有神通而说有神通等,凡是自己没有功德说成有功德,这一切都属于上人法妄语。在当今年代,骗子与圣贤比起来,是骗子更为吃得开的时候,人们的思想行为很容易改变。有些人自我标榜为上师或成就者,不择手段地诳骗坑害他人,比如有人说:“我已经见到本尊,并且酬谢供养了本尊。”或者说:“我已经看见了魔,并且消灭了那个邪魔。”口出此言的人大多数绝对是在说上人法妄语。 因此,我们不能随随便便轻信自欺欺人的大骗子,一定要依止一位非常熟悉、谦虚谨慎、表里如一的修行人作为善知识,在他面前求得今生后世解脱的正法,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有些人虽然具有世间道的一点有漏神通,但那只是暂时的,有时候灵验有时候不灵验。无漏神通只有圣者才能拥有,其他人根本不具备,要得到这样的无漏神通也有相当的难度。 己二(离间语)分二:一、公开离间语;二、暗中离间语。 庚一、公开离间语: 公开离间语,一般是指具有权威的人在两个人同在的场合里,当面以离间语使他们俩关系破裂而分道扬镳。比如说:“这个人暗地里对你如何如何恶语谩骂,而且明目张胆地对你如此如此迫害,今天你们俩好像不是那样的嘛?”类似这样直截了当挑拨离间的语言就叫做公开离间语。 庚二、暗中离间语: 本来两人情投意合,另有人到其中的一个人面前说:“你对他倒是情真意切,关怀备至,可是他对你却品头论足、说长道短。”这种背后以离间语让双方各奔东西的话就叫做暗中离间语。 在所有离间语当中,要数破僧和合最为严重,尤其是在密乘传法的上师与弟子之间进行挑拨而搞破他们的关系,或者在金刚道友之间制造不和,那罪业可是重上加重。 己三、恶语: 对于相貌丑陋的人公开宣扬他们的缺点。例如,对那些有生理缺陷的盲人、聋人等当面称呼瞎子、聋子。此外,凡是指责对方的过失或者口出不逊的语言都属于恶语。尽管不是粗恶语,但是通过温和的方式使对方心不愉快,这种语言也包括在粗恶语当中。特别是在上师、善知识、高僧大德们面前说乱七八糟的刺耳话罪过更大。 己四、绮语: 绮语所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婆罗门的咒语等本来不是正法反而认为它是正法的,或娼妇妓女的YIN秽语言、撩起自他贪心的靡靡之音、关于军事武力抢劫盗窃之类的高谈阔论,诸如此类凡是能引生贪嗔痴的无稽之谈,通通属于绮语的范畴。尤其值得提醒诸位的是,在别人诵经念咒等时,口若悬河地谈论许多令他们心思散乱的无关话题,会断绝别人行善的资粮,罪过极其严重。 各种各样的绮语表面看起来好像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大多数绮语都是由贪心与嗔心引起的,在说绮语的过程中自他相续中萌生了多少贪嗔,罪业就有多大。 再者说,诵经念咒等期间,如果掺杂一些废话,那么不管你念诵多少咒语都不会有什么收获。特别是在僧众行列中如果有一个人废话连篇,那么僧众全体的善资都会断送在这一个人的手中,而且也会损毁施主所积的资粮。 本来在印度圣地除了具足功德、远离过患的人以外,其他人没有资格享用信财,世尊也没有开许。然而,现在我们有些人只是学了一两套密宗仪轨,刚刚会念诵便肆无忌惮地享用信财。通过密宗仪轨的方式来享用信财,如果是没有获得灌顶、不具足誓言,对生圆次第(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之简称,密乘中修习本尊三身为生起次第,修习风脉等为圆满次第)一窍不通、没有圆满念修的人,随随便便念诵密咒仪轨,那就成了苯教(古代西藏原始宗教名。创始人兴饶,年代待考。盛行时分本地、外来和窜易三派,黑苯、白苯两支。早期但以祷神伏魔为人禳病、荐亡为业,及至吐蕃王布德共杰时,干预国政。松赞干布以后,吐蕃王室扶持佛教,佛苯之间斗争甚为激烈,赤热巴坚因尊佛抑苯被苯教徒所杀,朗达玛尊苯抑佛被佛教徒所杀,成为吐蕃王室趋于分裂灭亡的一个近因。其后苯教在见、行、修道之法诸方面,产生了众多和佛教相似的经典,晚近渐趋衰微)的吟诵一样,因此罪业相当严重。 事实上,黑财就像燃烧的铁丸子,除非具足生圆次第双运铸铁之牙齿的人才有能力享用,如果普普通通的平常人享用,只会自讨苦吃,焚毁相续,如颂云:“黑色信财乃是生命之利刃,过分享用斩断解脱之命根。”暂且不说具足生圆次第,有些人甚至都不能流利地读诵,只不过是认识词句罢了。尤其作为仪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念诵,如果念诵期间打开绮语的伏藏门,也就是以言说各种贪嗔的无关语混日子,结果只会损人害己。因此,诸位僧人平时也要断除绮语,默言不语而精进念诵,这一点非常重要。 戊三(意恶业)分三:一、贪心;二、害心;三、邪见。 己一、贪心: 对于他人的财物,心里打着“如果这财物为我所有那该多好”的如意算盘,并且三番五次地思量:我有什么办法才能将这份财产弄到手中据为己有呢?诸如此类凡是对别人的财物生起谋求的心态都属于是贪心。 己二、害心: 对他人痛恨在心,满怀愤怒之情而想:我应当如此这般损害某某人。见他人拥有荣华富贵心里便不高兴,并且暗自诅咒:如果这个人不安乐、不幸福、没有这样的功德该多好!当别人遭遇不幸,受到挫折时,在一旁幸灾乐祸。诸如此类凡是对他人生起损恼的心理都属于害心之列。 己三(邪见)分二:一、无有因果之见;二、常断见。 庚一、无有因果之见: 认为行善无功、作恶无过的观念就叫做无有因果的见解。 庚二、常断见: 总的来说,邪见可以分为三百六十种或者六十二种等等(《如意宝藏论》中有详述)。但如果将所有的邪见归纳起来,完全可以包括在常见和断见当中。 所谓的常见,就是认为神我常有,大自在天、遍入天是造世主等等的看法。 断见,也就是指认为一切诸法是自然而生、前世后世、因果不虚及了脱生死等均不存在的观念。比如《黑自在书》中说:“犹如日出水下流,豆圆荆棘长而利,孔雀翎艳诸苦乐,谁亦未造自性生。”意思是说,持断见的人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不是谁牵引而上的;河水向下流淌也不是谁人引领下去的;所有的豌豆都是圆形也不是谁人抟成的;一切荆棘刺又长又尖、非常锋利这也不是谁削造的;孔雀的羽毛五彩斑斓、绚丽多彩这也不是谁绘制的,而是因为它们自己的本性就是如此。同样,世间中显现的各种喜怒哀乐、善恶吉凶也都是由本性造成的,因此他们一口咬定往昔业力、前生后世等并不存在。我们如果认为他们的宗旨千真万确并且随之而行,或者,虽然没有随行,但认为佛的经教、上师的言教、智者的论典等不是真实的,满腹怀疑或者妄加诽谤,这些都属于邪见。 在十种不善业当中,要数杀生和邪见这两种罪业最为严重,如云:“杀生之上无他罪,十不善中邪见重。” 除了地狱众生以外,谁都贪生怕死,而且每个有情最为珍爱的莫过于自己的生命,因此杀生也是罪大恶极,杀害一个众生需要偿还五百次命债。此外,《念住经》中说:杀害一个众生需要在地狱中住一个中劫。 尤其是依靠塑佛像、印佛经、建佛塔等善举为借口而造杀生等恶业,罪恶更为严重。帕单巴尊者说:“依恶建造三宝像,将被后世风吹走。” 有些人自以为把上师、僧众迎请到家中以宰杀众生的荤腥血肉供养他们是在行善,实际上这种做法必将使一切施主、福田的相续都染上杀生的罪过,施主供养食物成了不清净的供养,对于福田来说也已成了邪命养活,这种罪业远远超过了所行的善事。除非是有起死回生能力的圣者,一般人相续没有不被杀生罪业染污的可能,上师们这样做也一定会危及自己的寿命与事业。因此,除非的的确确能够将所杀众生的神识超度到极乐世界,否则必须竭尽全力断除杀生这一恶业。 再来说一说邪见,对于某个人而言,即使相续中生起了一刹那的邪见,也将失毁一切戒律,而不能列入佛教徒的群体中,也不算是闲暇的人身。一旦相续已被邪见染污,从此以后,即使是奉行善法也不能踏上解脱之道,而且造罪也没有忏悔的对境。 戊四(十不善业之果)分四: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四、士用果。 十不善业中的每一种不善业都有四种果报,也就是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 己一、异熟果: 无论是十不善业中的任意一种,如果是以嗔心所导致的,就会堕入地狱;如果是以贪心的驱使而造成的,就会投生为饿鬼;如果是在痴心的状态中进行的,就会转为旁生。万一堕落到那些恶趣中,就必然要感受各自的痛苦。或者说,按照烦恼的程度以及动机的大小而分为上中下三品。所谓上品恶业是指贪嗔痴极其粗重,并且长期积累,以这样的滔天罪恶就会下堕地狱;造中品恶业的人会投身饿鬼;积累下品恶业的人则转为旁生。 己二(等流果)分二:一、同行等流果;二、感受等流果。 所谓的等流果,是指从异熟果所牵引沦落的恶趣中解脱出来以后获得人身时所感受的报应。当然,在恶趣中也有许多等同与各自业因的各种痛苦。等流果分为同行等流果、感受等流果两种。 庚一、同行等流果: 所谓的同行等流果就是说今世与前世所造的业相同。如果前世是以杀业为生的人现世也喜欢杀生,如果前世是以不与取为业的人现世也喜欢偷盗等。所以,有些人在孩提时代,只要见到虫蝇等便杀害它们,喜欢杀生的这些人就是在感受前世荼毒生灵的等流果。 从幼年时起,人们由于各自前世业力所感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有些人喜欢残杀众生,有些人喜欢偷鸡摸狗,有些人对此毫无兴趣而热衷于行善修福,这都是前世作业旧习的惯性或者是等流果所致。如经云:“过去生何处,当视今此身,未来生何处,当视今此身。”不仅仅是人,动物也是如此,比如,鹞鹰或豺狼等喜爱杀生,老鼠喜欢偷盗,这些都是各自前世所造恶业的同行等流果。 庚二、感受等流果: 十不善中每一种不善业都有两种感受等流果。 杀生的感受等流果:也就是说,前世造杀业,今生必然要感受短命、多病的报应。有些婴儿刚一出生就死去,完全是前世造杀业的等流果,而且这些人绝大多数在多生累世中都是刚刚出生就断气身亡。还有些人从小到老一直遭受多种不同疾病的折磨,可以说有生之年几乎没有不病的时候,这些也是往世残杀殴打生灵的业报。所以,当我们生病时,不要一直冥思苦想摆脱眼前这些疾病的医疗方法,而应当将精力放在发露忏悔往昔所造的罪业,下决心痛改前非、弃恶从善等等恶业的对治法上面。 不与取的感受等流果:前世偷盗就会感得今生受用非常贫乏,即便有一点点财产,也是被强夺或偷走等等,被迫与敌人共同享用。现在一贫如洗的那些人,与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劳作,下了大如山王般的功夫,还不如积累微微火星般的福德好。事实上,如果自己没有以往昔布施果而发财致富的福分,就算是今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会有什么收益效果。看看大多数明抢明夺的土匪以及暗偷暗盗的窃贼每次所获的赃物,如果他们经常性获得那么多,恐怕整个大地也难以容纳,可事实上,那些以光天化日强抢以及趁人不备暗偷度日的人们最终却往往因为山穷水尽而落得个饿死的下场。那些商人或享用信财之人等,无论谋取了何等丰厚的财利也没有得到什么益处,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如果自身具备往昔布施的果报,那么不费吹灰之力,也会拥有一生用不完的财物。如果你实在想财富源源不断滚滚而来,就必须勤奋努力上供下施。本来在这个业力之地的南赡部洲,前半生造业,大多数后半生就会成熟果报,倘若遇到一个殊胜的福田,那么转眼之间也会得到好报。 可以说,为了发财而挖空心思使用欺骗手段来经商或者一门心思干些偷盗等勾当的人,心里所想与身体所行往往都是相反,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在数劫之中也脱离不了饿鬼处。今生今世也是同样,到头来或者以业力感召而变得越来越穷、越来越惨;或者拥有微乎其微的财产也没有权力享用;或者,由自己吝啬的原因而导致自己越是富裕就越发觉得贫困寒酸、一无所有;或者他的财产反而成了恶业之因等等。有些人虽然拥有财产但却没有派上用场,简直就成了饿鬼守护宝藏一样。因此,对于外表上看起来似乎财力十足的那些富翁,如果好好观察,他们的财产如果没有能用在作为今生与来世幸福之因的正法上和丰衣足食的生活问题上,那么他们比穷人更可怜!而且他们现在就已经感受了饿鬼的等流果,这完全是不清净布施的报应。 邪YIN的感受等流果:丈夫或妻子相貌丑陋、懈怠懒惰,双方犹如势不两立的仇人一样。现在大多数夫妻之间整天无休止地吵吵闹闹、甚至大打出手,进而怀恨在心,他们往往都认为造成夫妻不合的原因就在于对方性格恶劣,其实这完全是由各自前世邪YIN的等流果所导致的。因此,夫妻之间不要心生嗔恨,大动肝火,理当认识到这是自己往昔造恶业的果报,尽可能忍气吞声。正如单巴仁波切所说:“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言诤吵当热瓦。” 妄语的感受等流果:就是自己常常遭到诽谤或者上当受骗。如果现在自己无缘无故蒙受不白之冤、妄遭诽谤等等,要明白这是自己前世说妄语的果报。因此,我们不要对造谣生事者恨之入骨或者恶口谩骂,而要尽可能地观想:依靠这场风波可以净除我的累累恶业,这样说来,他们对我的恩德实在不薄。由此而满怀喜悦之情。 持明无畏洲说:“怨敌反对亦使修行增,无罪遭到诬陷鞭策善,此乃毁灭贪执之上师,当知无法回报彼恩德。” 离间语的感受等流果:眷属仆人之间格格不入,或者主人遭到攻击等等。比如说,有些上师的弟子、官员的随从、家里的雇佣等内部大多数人相互之间不和,而且上师、主人再怎样费尽口舌他们也不听从,反而进行辩驳。一般家庭的雇佣,主人指派他们做一件简简单单的小事,可是说了两三次他们还是充耳不闻,直到主人恼羞成怒声色俱厉地加以呵责时,这些人才慢慢吞吞极不情愿地去做,事情完成之后也不向主人汇报事情的结果,性格一贯恶劣,这些也是主人自己前世挑拨离间的业报成熟于身。所以,应当对自己所造的恶业生起追悔之心,努力化解自他之间的怨恨。 恶语的感受等流果:经常听到不悦耳的话语,自己所说的语言也成了争论的话柄。总之,粗恶语在所有不善业当中罪业极为严重,比如世间也有这样的谚语:“虽无箭尖利刃语,亦能刺入人心间。”口出粗语会使对方突然间生起嗔心,尤其是对严厉的对境(指上师三宝等),哪怕只是说一字一句的恶语,也会酿成多生累世不能从恶趣中解脱的苦果。举个例子来说,从前,婆罗门迦毗罗对迦叶佛的诸位比丘说了“马头、牛头……”许多这样的恶语,结果转生为头上长有十八个头的鲸鱼,在达一劫的漫长时间里不得解脱,当这一果报穷尽后又堕入地狱。 此外,一位比丘尼称呼其她比丘尼为“母狗”,结果五百世转生为母狗。诸如此类的实例多之又多。 所以,我们平时说话要和和气气、温文尔雅。 特别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圣人、菩萨身居何处,理所应当对一切有情观清净心,宣说称赞他人的功德。如果对一位菩萨妄加诽谤、恶语中伤,这比杀害三界所有众生的罪过还严重。如(恰美仁波切的《极乐愿文》)中云:“诽谤菩萨之罪业,较杀三界有情重,发露忏悔无意罪。” 绮语的感受等流果:自己的话没有威力、没有分量,口才拙劣,明明自己坦率直言,可别人也不信以为真,在大庭广众之中讲起话来自己也感觉气势薄弱。 贪心的感受等流果:凡事不能称心如意,经常事与愿违,遭遇不幸。 害心的感受等流果:经常担惊受怕、危机四伏。 邪见的感受等流果:往往陷入恶见之中,常常被欺诳搅得心烦意乱。 己三、增上果: 增上果是指成熟在外境上的报应。造杀业的人转生在环境不优美,或者深谷险地等危胁生命的地方;造不与取的恶业,转生在庄稼常遭受霜冻冰雹的袭击、树木不结果实、饥荒时有发生的地方;邪YIN之人,所居之处就是臭气熏天的粪坑、污秽不堪的淤泥等令人恶心的地点;说口妄语,会转生到财富动摇不定的环境中,并且心里经常慌慌张张,也总是遇到令人心惊肉跳的违缘;造离间语恶业者,会转生于悬崖陡壁、深渊狭谷等难以行走的地方;口出恶语的人,转生在乱石堆积、荆棘丛生等使人心神不宁的地方;以绮语恶业所感召,将来转生的地方,尽管辛勤务农到头来却颗粒不收,季节反复无常而且动荡不安;以贪心感得,将来的生处庄稼荒芜,地时恶劣的痛苦层出不穷;以害心所感,会转生到多灾多难的地方;以邪见恶业转生于物资鲜少、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地方。 己四、士用果: 所谓的士用果,就是指造任何恶业都将与日俱增,世世代代辗转延续漫漫无边的痛苦,恶业越来越向上增长,依此终将漂泊在茫茫无际的轮回之中。 丁二、应行之善业: 总之,我们了知十不善业的过患之后心中立下坚定誓愿认真地受持严禁恶行戒,就是十善业,也就是指不杀、不盗等十种。 一般来说,受持十善戒不需要在上师或亲教师面前立誓,只要自己心里默默地想:我从今以后永远不再杀生,或者我某时某地绝不杀生,或者我不杀害某某众生等等,这就是善业。当然如果能在上师、善知识、佛像佛经佛塔等面前进行承诺发誓,那么它的功德就更为显著了。然而,仅仅这样平平淡淡地想“我不杀生”还不足够,必须要在心里立下这样坚定的誓愿:无论怎样我从此以后绝不造恶业。 如果在家人等实在不能彻头彻尾永久性地杜绝杀业,也可以发誓在一年当中的一月份或四月份不杀生,或者在每一个月当中的十五日和三十日不杀生。此外,立誓在一年、一个月或一日等期间不杀生也会受益非浅,并有很大的功德。 从前,嘎达亚那尊者所在的城市有一个屠夫承诺晚上戒杀(白天他依然杀生),结果当他死后堕入孤独地狱中时,白天在炽燃的铁屋里受尽痛苦,而到了晚上却身居无量宫殿中由四名天女围绕而享受安乐。 所谓的十善业,就是指实际行动中断除十种不善业、奉行对治恶业的善法。 三种身善业,不杀生:断除杀生,爱护生命;不偷盗:断不与取,慷慨布施;不邪YIN:断除邪YIN,守持戒律。 四种语善业,不妄语:断除妄语,说谛实语;不两舌:断离间语,化解怨恨;不恶语:断除恶语,说悦耳语;不绮语:禁止绮语,精进念诵。 三种意善业,无贪心:断除贪心,满怀舍心;无害心:断绝害心,修饶益心;无邪见:弃离邪见,依止正见。 十善业的异熟果:转生在相应的三善趣中。 同行等流果:生生世世喜欢行善,并且善举蒸蒸日上。 感受等流果:断除杀生,长寿少病;不偷盗感得具足受用,无有盗敌;断除邪YIN,夫妻美满,怨敌鲜少;断除妄语,受到众人称赞爱戴;断除离间语,受到眷属仆人的恭敬;断除恶语,恒常听闻悦耳语;断除绮语,语言有威力;断除贪心,如愿以偿;断除害心,远离损恼;断除邪见,相续生起善妙之见。 增上果:成熟在外境上,与前面十不善业的果报恰恰相反,具足圆满的功德。 士用果:所作的任何善业都会突飞猛进地增长,福德接连不断涌现。 丁三、一切业之自性: 上至有顶下到无间地狱底层的一切有情各自感受不可思议、千差万别的痛苦和快乐,都是来源于各自往昔所积累的恶业与善业。如《百业经》云:“众生诸苦乐,佛说由业生,诸业亦种种,造种种众生,漂泊于轮回,业网极广大。” 有些人尽管现今大权在握、地位显赫,拥有许多受用,但是当死期到来的时候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随他而去,只有自己此生积累的善业恶业紧紧跟随,将自己引入轮回的善趣与恶趣之中。《教王经》云:“国王趋入死亡时,受用亲友不随身,士夫无论至何处,业如身影紧随后。”尽管现在所造的善业恶业,不会当下立即现前果报,但任何时候都毫厘不爽,一旦因缘聚合时必将自食其果,感受报应。如《百业经》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又如《功德藏》中说:“高空飞翔金翅鸟,虽暂不见身影现,然与其身无离合,因缘聚合定现前。”例如,当金翅鸟展翅翱翔在高高的虚空中时,它的身影没有现出,但是并非没有身影,最后无论降落在哪里,它那黑乎乎的身影就会出现在那里。同样,所造的善业恶业的果报虽然不一定立竿见影、马上受报,但是最后不可能不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即便是断除一切业惑障碍的佛陀和阿罗汉尚且也要感受自己的业果,那更何况我们这些薄地凡夫呢? 从前,舍卫城的帕吉波国王率领军队向释迦族所居住的城市大举进攻,残暴杀戮了八万释迦族人,与此同时世尊也头痛起来。 众弟子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世尊讲述:“往昔释迦族人当渔夫时,捕杀了大量的鱼类来食用。一天,他们捕捞到两条大鱼,没有立即杀死,把它们系在柱子上。那两条大鱼因为离水来到干地而辗转翻跳,他们不禁暗想:我们无辜遭到些人杀害,但愿将来我们也无辜杀死他们。以此业果两条大鱼转生为帕吉波国王和玛拉洛(害母)大臣,所杀的其它鱼类转生为他们二人的军兵,今天他们将释迦族的人们斩尽杀绝。我当时投生为一位渔夫的小孩,看到那两条大鱼感受无法忍受的干燥之苦而辗转翻跳的情形,禁不住地笑了起来,以此业力感得今天头痛。假设我现在没有获得这样圆满功德的佛果,今天也将被帕吉波国王的军队杀死。” 此外,世尊脚上刺入降香木(梵语为朅地洛迦木。分三种:红色栴檀降香、黄色柏树降香和灰色松树降香)刺,是以前作菩萨时杀掉短矛黑人的业报。 另外关于阿罗汉受业报的实例:世尊的声闻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是由于业力所感被遍行外道杀害的。 目犍连和舍利子二位尊者时常前往地狱和饿鬼等恶道去饶益有情。一日,他们来到地狱界,看到外道的本师饮光能圆死后转生在这里,正在感受各种痛苦。 饮光对他们说:“您们二位尊者返回人间时,请把我的这番话转达给我的弟子们,告诉他们说:‘你们的本师饮光能圆转生在地狱中。遍行宗派(印度六大外道之一,其承认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所生,唯由自然而生)没有沙门善行,沙门善行唯有佛教内道才有,你们的宗派是颠倒的教派,因此你们应当舍弃自己的宗派,随学释迦佛的弟子。尤其是你们将本师的骨灰做成灵塔之后,每当供养时,炽热的铁雨就会降落到他的身上,所以万万不要供养他的遗塔。’” 二位尊者返回人间,舍利子先去向外道转告饮光能圆的话,但是因为没有业缘致使外道徒没有听见。 后来,目犍连问舍利子:您有没有把饮光能圆的口信转告给他的弟子?舍利子答言:我说是说了,可他们却什么话也没说。 目犍连说:他们可能没有听到,还是我去说吧。 于是他来到遍行外道徒的所在地,将饮光能圆的口信原原本本转告给他们。外道听后怒不可遏地说:“这个人不但对我们妄加责难,居然胆大包天地诽谤起我们的本师来了。来,给我打!”外道徒数数殴打目犍连,他的身体被摧残得简直像苇草一样摇摇欲坠。这要是在以前,不用说是被这些遍行外道徒打得皮开肉绽,哪怕是三界所有众生群起而攻之,就连他的一根汗毛尖也动摇不了。可是在当时,由于往昔的业力所压,就连变化想也想不起来,更不必说大显神变了,此时此刻的尊者与平平常常的凡夫人一模一样。 事后,舍利子用法衣将目犍连的法体包好背到祗陀园而悲伤地说:“对我的好友目犍连死去的消息听也不愿意听到,何况是亲眼见到?”于是他与众多阿罗汉一起先行趣入涅槃。紧接着目犍连也入灭了。 还有一则公案:从前,在克什米尔地方,有一位具有神通神变的比丘,名叫日瓦德,他座下的弟子为数不少。一日,正当他在林中煮染法衣袈裟时,附近的一位主人家出门寻找丢失的牛犊,看见林间炊烟缭绕,于是顺此方面来到近前,果真看到一位比丘正在生火,便问:“你在做什么?” 日瓦德答言:“我在煮染法衣。”主人打开染料的锅盖一看,发现里面煮的根本不是什么法衣,而是肉,比丘自己也惊讶地看见了锅里的肉。 主人推推搡搡把他带到国王面前,呈禀道:“这位比丘偷了我的牛犊,请国王惩治。” 国王不问事情始末便将比丘打入监牢。 几天之后,主人家的母牛自己找回了牛犊,于是主人又急急忙忙来到国王面前禀奏:“那位比丘并没有偷牛犊,请求国王您释放他。” 但是国王因为事务繁忙,在六个月期间没有释放他。后来比丘的许多获得神变的弟子们从空中飞行而来,到国王的面前禀告:“这位比丘是一位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他是清白的,请国王释放他。” 于是国王亲自去释放比丘,当看到他满脸憔悴、吃尽苦头的样子,国王万分懊悔地说:“此事延误已久,我真是造了滔天大罪。” 比丘说:“您没有错,是我自作自受。” 国王问:“您以前到底造了什么业?” 于是比丘开始讲述起来:“我往昔曾经转生为一名盗贼,因为当时偷了一头牛犊而被主人紧追不放,到了林间我惊慌之余就将牛犊扔在一位正在入定的独觉面前,便溜之大吉了,却给独觉带来逮捕入狱六天的厄运。就是因为这一恶业的异熟果,使我在多生累世中感受恶趣的痛苦,今生也受到这样的苦难,不过这是最后一次的异熟果报。” 再来讲讲菩萨受报的实例:印度乐行国王有一位太子,有一天,母后送给他一件精美别致五彩锦缎的无缝衣(指不见缝痕的精工妙衣)。太子说:“我现在还不穿,等到继承王位时再穿不迟。” 母后说:“你恐怕没有得到王位的机会了。本来,国王驾崩之后理所当然要由太子来继承王位,可是因为你的父王和龙树阿阇黎的生命是一味一体,所以只要龙树没有圆寂,你的父王就不会离开人世,而龙树菩萨已经获得了寿命自在,没有圆寂的时候,你的许多兄长都没能继承王位就已经死去了。” 太子问:“那么,有什么妙计吗?” 于是,母后为他出谋划策道:“龙树阿阇黎是一位菩萨,如果你向他索要头颅,他必会施舍,除此之外实在无计可施。” 于是太子来到龙树菩萨面前索要他的头颅。 龙树菩萨十分爽快地说:“你自己砍断拿去吧。”于是太子奋力挥起宝剑,可是无论怎样都好像在虚空中舞动一样,根本无法砍断菩萨的头颅。 这时,龙树菩萨告诉他说:“我五百世前已完全清净了兵器砍割的异熟果报,所以用兵器无法砍断我的头,但是我曾经在割吉祥草时杀害小虫的异熟果报还没有彻底清净,你用吉祥草可以割断我的头。” 太子采了一根吉祥草来割龙树菩萨的颈部时,头颅当下落地。伴随着“我今往生极乐刹,将来亦入此身体(根据印度佛教历史记载,龙树菩萨圆寂以后,他的法体和头部变成两座山,将来龙树菩萨重入此身体,重新弘扬中观的般若空性。这两座山如今在印度南方贝谛境内)”的声音,龙树菩萨趋入寂灭。 这以上的公案告诉我们,像他们那样的圣人,尚且也需要感受这种业力的异熟果报,更何况说我们这些从无始以来漂泊在轮回中造了不计其数恶业的人呢?而且我们现在仍然还执迷不悟地累积罪恶,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即使是脱离恶趣恐怕也不容易。 所以,我们随时随地都要谨小慎微,即使是微乎其微的罪业也要尽心尽力予以杜绝,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善事也要悉心毕力加以成办。如果没有这样从小处着手,那么以每一刹那的恶业也需要在恶趣中住留数劫。为此,就算是很微小的罪业,我们也绝不能认为就这么一点点无关痛痒而抱着无所谓的轻视态度。寂天菩萨亲口说过:“刹那造罪业,数劫住无间,况无始轮回,积罪失善趣。”《贤愚经》中也说:“莫想诸罪微,无害而轻视,火星虽微小,能焚如山草。” 同样,微不足道的善业也能产生大为可观的果报,所以不要认为仅仅这么一点点有什么用途而不屑一顾。我乳轮王往昔变成一个穷人时,有一天他手拿一把豌豆准备向一位新娘投抛,途中正巧遇见德护如来前往城中。他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于是将一把豌豆撒向佛陀,其中四粒落入佛的钵中,两粒触到佛的胸口。以此异熟果他转生为南赡部洲的转轮王;以四粒豆落入佛钵中的果报,而统治四大部洲的国政八万年;两粒豆接触到佛的胸口,其中一粒的果报成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万年,另一粒的果报在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释王朝中与帝释天平起平坐,执掌国政。 此外经中也说观想佛陀甚至向空中抛撒一朵花作供养的善果,获得帝释和转轮王的果报也是难以到达它的边际。如《贤愚经》云:“莫想诸善微,无益而轻视,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功德藏》亦云:“无忧树种如芥子,每年果实成熟时,一枝亦增一由旬,善恶果增不可喻。”本来,无忧树的种子比芥子还小,可是树木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年它的树枝都增长到一由旬左右,即便如此,这也无法形容善恶果报的增长程度。 相反,即便是违犯了细微的学处,也会导致无穷的后患。 从前,翳罗叶龙王以转轮王的身相来到世尊面前。世尊义正严词地说:“你不仅破坏了迦叶佛的教法,难道还要来毁坏我的教法吗?你现出自己的原形来听法。” 翳罗叶龙王说:“我面临着众多威胁,因此实在不敢以原身前来。” 于是世尊让金刚手菩萨保护它。这时,一条遍布数由旬的巨蛇出现在人前,只见它被头上长的一棵翳罗大树重重压着,树根的部位昆虫弥漫,它感受着巨大的痛苦。 弟子们请问世尊这其中的原因。 世尊讲述说:他曾经是迦叶佛教法中的一位比丘。有一次在途中,一棵翳罗大树刮了他的法衣,他勃然大怒,无视学处而砍了那棵树,这就是那一罪业的恶果。 一切善业恶业之中,是黑是白,是轻是重,关键还是要看人的起心动念。举个例子来说:一棵大树,如果它的根是药性,那么它的树干和树叶肯定是药;如果它的根是毒,那么树叶和树干也必然是毒性,毒性十足的树根绝不可能生长出灵丹妙药的枝叶。同样,如果带着贪嗔的动机,居心不良,意乐不净,即使表面上所作所为是善业,但实际上只会变成不善业。假设内心清清净净,纯正无暇,那么纵然从外观看起来好像是在造恶业,但事实上已经成了善举。《功德藏》中说:“树根为药芽亦药,根为毒芽何用说,唯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 因此,对于没有丝毫自私自利、内心无比清净的菩萨来说,身语七种不善业才有直接开许的时候。就像大悲商主杀短矛黑人以及星宿婆罗门子对婆罗门女行不净行之类的情况。 下面简明扼要地讲述这两则公案: 从前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大悲商主的时候,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去大海(取宝),途中,一个名叫短矛黑人心狠手辣的强盗企图杀害五百商人。大悲商主知道后心里想:这五百名商人全部是不退转菩萨,如果这个人残杀了他们,后果必将身陷地狱住无量劫,实在可怜;如果我杀了这个人,就可避免他堕入地狱,就算是自己下堕地狱我也甘心情愿。这样三思之后,大悲商主以非凡的勇气毅然决然地杀了那个强盗,(以此善念大悲商主非但没有堕入恶趣,反而)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这一公案,表面上来看是造了恶业,为什么呢?因为作为菩萨的他亲手杀了一个人,但实际上完全是善业,因为大悲商主根本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心念,而且从眼前来看保护了五百商人的生身性命,从长远而言,把短矛黑人从地狱的痛苦中拯救出来,所以是伟大的善行。 再有,星宿婆罗门长年累月在林间持梵净行。一次他到城中去化缘时,一位婆罗门女对他一见终情,生起贪爱,欲绝身亡。星宿婆罗门不由得对她生起悲悯之心,于是和她结成夫妻,以此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 诸如此类的杀生及破梵净行才有开许。而对于为一己私欲,在贪嗔痴的驱使下而行,在何时何地对何人也没有开许。 不与取也不例外,对于根本没有私心杂念、有胆有识、大义凛然的菩萨来说,为了爱财如命的富翁,而从他们手中盗窃财物上供三宝、下施乞丐等是开许的。 妄语也是同样,如果是为了保护濒临绝境的众生性命或者保护三宝财产等说妄语是开许的,但以私欲欺骗他人是绝对不开许的。 离间语也是一样,例如,一个行善之人和一个喜欢作恶的人相互为友,而且为非作歹的那个人势力强大,因为担心行善之人被他带入罪恶的邪道,而说离间语使他们分道扬镳是开许的。相反,使志同道合的两人关系四分五裂,说离间语绝不开许。 恶语也是如此,对于以温和方式实在无法调伏的人士,只有以强制性的手段才能使他们步入正法,再有上师等宣讲教言揭露弟子的罪恶等,这些情况下口出粗语恶语是开许的。正如阿底峡尊者所说:“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而轻视侮辱对方的粗恶语是不开许的。 说绮语也是一样,对于爱说爱讲的有些人,以默然禁语的方式不能使他们趋入正法,只有通过权巧方便才能令他们进入佛门,这种情况下说绮语是开许的,而说些让自他心思散乱的无稽之谈并不开许。 由于贪、嗔、邪见三种意罪业,不可能有转变成善妙动机的情况,只要一生起恶分别念,就必然是不善业,因此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也没有开许。 所有善不善业的作者唯一是自己的这颗心,尽管身体的一举一动、口中的一言一语并没有表露出来,但是心的分别念也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善果与严重的恶果。所以,我们每个人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态,如果处在善心之中,理应生起欢喜,尽量使善业与日俱增;倘若处于恶意之下,那就必须立即忏悔,而且暗暗自我谴责:我这个人真是恶劣,虽然听闻了那么多正法,竟然还生起这样的恶分别念,实在惭愧。并下决心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使这样的分别念在自相续中永不再现。 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善事,首先务必要详详细细观察自己的动机,如果确实是善的动机,就去做那件善事;如果处在与别人竞争的心理或者装模作样、贪图名誉等心态中,那就必须要认真加以纠正,做到以菩提心来摄持;如果不论怎样也无法扭转自己的动机,还是延缓做那件善事为好。 从前,有许多施主预先约定前来拜访奔贡甲格西,当天上午,格西在三宝所依前摆设供品,装饰得极其美观。当时,他观察自己的动机,结果发现竟然是为了在施主们面前显得庄严的不清净心态,于是顺手向三宝所依和供品上撒了一把灰并自言自语:“你这个比丘不要那么虚伪。”帕单巴尊者得知此事后说:“西藏的所有供品中,要数奔贡甲的那一把灰尘最好。” 因此,我们随时随地要仔仔细细观察自相续,一旦心术不正,有造罪的苗头出现,就要马上意识到,并且忏前戒后,绝不能让自相续与恶业同流合污。当然,在凡夫地的阶段,相续中不生起恶分别念的意乐加行也是不现实的事情。从前,奔贡甲格西来到一位施主家中,当时各位施主出门在外。格西心里琢磨:我没有茶叶,不如趁机偷一些茶叶,留着以后住山修行时用。当他把手伸进茶叶袋里时,立即提起正念。于是,他大声呼喊施主们:“我这个人正在干偷茶的勾当,把这只手从手腕处砍断。” 阿底峡尊者也这样说过:自从我本人进入别解脱门之后,可以说是一尘不染;对于菩萨学处(菩萨戒),偶尔出现过一两次过失;而步入密宗金刚乘以后,虽然零零碎碎的过失屡有出现,但(都是当下忏悔,)从来没有让堕罪过夜的情况。尊者在行途中也是一样,每当闪现恶分别念时,马上取出一个木制的曼茶罗,立即忏前戒后。 在攀耶嘉的地方,有施主在众多格西聚集的行列中供养酸奶,当时奔贡甲格西坐在行列中间。他看到施主给位居前列的人供奉了大量的酸奶,不由得心想:这么好的酸奶轮到这里,似乎已经没有我的份了。当萌生这样的念头时,他紧接着便提起正念,认识到自己的思想不对头,于是暗暗自责:“你这位比丘对饮用酸奶居然有这么大的信心。”随即把碗扣下。当供养者来到跟前请他享用酸奶,因为生起了恶念,格西对他说“我已经饮用过了,实在不想再享用。”本来,他只是想和所有比丘平等地得到一份,并不含有什么不善的成份,但仅仅因为想到自己有希望获得好酸奶的私欲,就全然放弃了享用。 我们如果随时随地观察自相续而断恶从善,调柔自心,久而久之自相续就会完全变为善业。从前,扎堪婆罗门经常观察自心,每当生起一次不善的分别念时,他就放置一个黑色石子,每当生起一次善的分别念时就放置一个白色的石子。最初时全部是黑色石子,通过精勤进行对治,去恶从善,到中间时呈现黑白各半,最后已全部成了白色的。所以我们一切时处应当以正知正念摄持,生起善的对治,力求做到连细微的罪业也不沾染。 即便是今生今世没有积累罪业,但从轮回无始时以来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而且也必然有不堪设想的业果要感受。作为现在唯一行善、修习空性的那些人来说,依靠采取现行对治力可以将后世转生恶趣的业力、随眠习气在今世成熟而感受痛苦。如《能断金刚经》中说:“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受到损恼或受极大损恼,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于此世成熟。”(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经》中说:“须菩提,善男子、善女子,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与之相反,今生当中无恶不作之人,也有因为前世所造的微小善业在眼前成熟而感受善果的。例如,从前尼洪国家,最初七日降下珍宝雨,接着降下衣服雨和粮食雨,最后降下土雨,所有的人被埋在土下丧命,死后堕入地狱中。 可见,行善者感受痛苦、造罪者获得快乐也都是往昔业力成熟的果报。同样,现在无论行善或作恶,它的果报在来世或者来世的来世等等也必然会成熟。所以,我们时时刻刻对因果的道理生起定解进而加以取舍非常重要,万万不可以高深见解的法语来轻视因果。如邬金莲师对国王赤松德赞说:“君王,我的密乘见解极其重要,行为不能偏堕于见解方面,否则善空恶空黑法漫布,将成为魔见。同样,见解也不能偏堕于行为方面,否则将被实有和有相所束缚而无有解脱的机会。”又说:“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也就是说,在证悟实相之见解的同时,必须要细致入微地取舍因果。 有人问帕单巴仁波切:如果证悟了空性而造罪,到底是有害还是无害呢? 帕单巴仁波切回答说:如果真正彻悟了空性,就绝不会造罪,因为证悟空性和生起悲心是同时的。 如果你真的渴望修持正法,那就必须将取舍因果放在主导地位,见解和行为不相脱离而实地修行。 那么,因果不虚之引导在相续中生起的界限是怎样的呢? 应当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 弟子们问米拉日巴尊者:尊者您的行为已经完全超出了凡夫众生的意境,上师仁波切您最初是金刚持还是一位佛菩萨的化身呢? 米拉日巴尊者回答:你们认为我是金刚持或者某位佛菩萨的化身,这说明你们对我的一片虔诚信心,但对于正法来说,恐怕再没有比这更严重的邪见了。为什么这么说?我最初依靠咒力降冰雹,造了滔天大罪,当时想肯定只有堕地狱而别无出路了,于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兢兢业业地修持正法,依靠密宗甚深的方便要诀,在相续中生起了殊胜的功德。因为你们对因果生不起诚信而导致对正法不能如此精进,如果你们能发自内心对因果深深诚信,像我那样刻苦精进,凡是有毅力的凡夫人都能做到,这样一来,你们相续中也会生起同样的功德,到那时,你们也可以称为是金刚持或佛菩萨的化身了。 米拉日巴尊者最初造罪业而认为必堕地狱的坚定信念也是由诚信因果而来的。依靠对因果的诚信才精进修持正法。当然,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苦行和精进的事迹在印度和西藏两地是极为罕见的。 因此,对于因果的这些要点,我们必须从心坎深处生起坚定不移的诚信,并且暗下决心:随时随地,包括细微的善业也要以三殊胜摄持而尽力奉行,就算是再小的恶业,遇到生命危难也不去作。 我们早晨起床时,不要像牛羊从圈里爬起来一样,一跃而起,应当在床上静坐,自心悠然放松,向内反观审察自相续:昨晚作了善梦还是恶梦,如果梦中作恶,也应该心生后悔而诚心忏悔;假设梦到行善,就高高兴兴地将善根回向给众生。心里默默发心:在今天,我要为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而尽心尽力奉行善法、竭尽全力断除罪恶。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刻,也不要在无所忆念中平卧沉睡下去,而应当在床上平缓安坐,如前一样观察思维:呀!我白天都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修持了什么善法?如果成办了善事,应当感到欣慰,心生欢喜,并且为了一切众生获得佛的果位而回向。假设造了恶业,就要在心里自我呵责:我这个人实在恶劣,今天已毁了自己。生起追悔之情,诚心诚意忏悔,并发誓:从今以后我绝不再造那样的恶业。随时随地,我们都不要离开正知正念,对于内外器情的一切显现也不要有根深蒂固的实执,应该在虚无缥缈无实如幻的游舞中修炼自心,使自相续恒常安住在善法和正道之中,令内心调柔。 这以上归纳总结了修四种厌世心(即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的中心要义,如果能够做到那样,那么做任何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离开三殊胜。如颂云:“善人如药树,依彼胜一切,恶者如毒树,依彼毁一切。”这种贤善的正士以自心的堪忍力使与他结缘的人们内心转向正法方面,令自他的广大善业蒸蒸日上,生生世世不会堕入恶趣和邪道当中,而获得善趣人天的殊妙身体。尤其是这样具有法相的高僧大德无论安住在任何地方,当地人们都会奉行善法,万事吉祥,众天人也恒常护持。 虽知因果差别然信弱,虽闻众多正法然未修, 因果不虚之引导终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真知灼见于何皆不贪,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
我与如我恶行众有情,自心与法相应祈加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因果一直存在,轮回也从未停止。今生不珍惜人身好好修行,谁也无法预料到什么时候你才可能再次遇到佛法。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