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见禅 花不开也见禅


2015/5/22    热度:153   

  花开见禅 花不开也见禅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先提升认知的境界。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

  玄沙问:“三界唯心,你是怎么体会的?”

  桂琛指着椅子,问:“你叫这个是什么?”

  玄沙回答:“椅子。”

  桂琛说:“那你还没有领会三界唯心的真义。”

  玄沙于是改口说:“我叫它作竹木,那你叫它什么?”

  桂琛说:“我也叫它竹木。”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最初仅止于表象或名相,譬如说那是“椅子”或“床铺”,这是第一境界。但椅子和床铺即使外观、功能有别,却都是“竹木”所造,能看出事物表象背后的共通本质,是认知的第二个境界。

  六祖慧能在抵达法印寺时,正值黄昏时刻。晚风习习,吹动着寺里的一刹幡。他听到两个和尚在争论:

  一个和尚说是“幡在动”,另一个却说是“风在动”,彼此争论不休。

  慧能说:“能不能让我这个俗人参加两位的高论?我觉得这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风吹幡动,说“幡在动”,这是只看到表象,是认知的第一境界。但不只幡动,附近的柳枝也在动,说“风在动”,点出它们共通的原因,是认知的第二境界。但归根究底,看到幡动、柳枝动,知道风在动,都来自心的观照,也就是“心在动”,这是认知的第三境界,也是认知的最终本质,所谓“三界唯心”是也。

  不同的认知境界,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解释,更进而左右我们的应对和处理方式。当你觉得不对劲,而想要有所改变时,如果你认为那是“幡在动”,那你就会想去改变幡;如果你认为那是“风在动”,那你就会尝试去改变风向;如果你认为那是“心在动”,那你就必须去改变你的心。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在六道轮回,身心不自在,身心都在受苦。怎样能够拔除这个根本的忧苦?唯有佛法。佛法帮助我们觉悟,所以佛教学的目的,通常讲了两句话,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六道轮回的苦是从迷惑颠倒来的,觉悟之后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就出离了。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财布施、法布施,总不出这两种。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乃至于历代的祖师大德,对于一切众生,不就是财、法两种布施吗?如果我们放弃财、法二施,你就不是佛弟子,你就不是一个学佛的人。学佛的人,一定要学佛财法二施,为众生作施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