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佛前之最初发心
2015/5/22   热度:768
十 净心品 不同佛前之最初发心 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初发菩萨提心之情况,据《未生怨王忏悔经》中云:“无数不可思议劫前,如来正等觉胜他幢如来出世传法。于其教法下,文殊师利菩萨变现为一说法上师,名为智王。他有一日去王宫化缘,并讨得满满一钵食物。释迦牟尼佛彼时转生为一商主之子,名净臂童子。当时他正躺在母亲怀中,一见比丘后,立即就自行走到他面前讨要食物,比丘便分给童子一份摸达嘎食 id="_ftnref1" title="" href="http://www.fosss.org/Book/BaiLianHuaLun/blhl107.html#_ftn1" name="_ftnref1"><。 童子又跟随比丘来到如来前,比丘将钵交给他,令其亲自供养佛陀。童子即将之供养佛陀及诸眷属,结果一钵食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童子随即皈依比丘,比丘则为他传戒,并令其发菩提心。 童子父母为寻儿子随后赶来,净臂又开始劝请父母皈命佛陀,父母最终就与五百人一同在佛前出家,并发菩提心。此乃释迦牟尼佛初发菩提心之经过。” 与上述公案较接近之记载,可见于《呵斥破戒经》,此经有如下记述: “久远之前,极光如来出世传法时,弥勒菩萨曾为一转轮王,并初发菩提心。四亿劫之后,释迦牟尼佛于胜他幢如来前始发菩提心。他于一千年中以种种资具及昂贵珍品供养、承侍如来,以此广积善业。待如来涅槃后,他又建成长宽高各为一由旬、一由旬、半由旬之七宝遗塔,并为获无上菩提而发愿。” 另《报恩经》中记载阿难曾问佛陀:“世尊对诸比丘如是关爱,不知世尊发菩提心已有多长时日?”佛陀告诉他说:“无数劫前,有两人因广积恶业而致身堕地狱。狱卒令二人推拉马车,且不得停下歇息,并不断以大铁锤痛击他们。其中一人因身单力薄已无力再拉,但他被锤打致死后又立即复生并再度遭罪。此时另一人则对他生出强烈悲心,此人祈请狱卒:‘我一人拉车即可,请务必将他释放。’狱卒闻言顿生嗔恨,抡起铁锤就砸向发悲心之人,结果此人被砸死后立即转生三十三天。”释迦牟尼佛接着又说道:“当时在地狱中心生慈悲之众生即为我前身,我最初发菩提心之对境即为地狱众生,后来即开始对一切众生皆发慈悲心。” 又《毗奈耶经》中记载,有声闻眷属曾问释迦牟尼佛最初如何发心,佛陀回答说:“久远之前有一具光国王,他拥有一色如睡莲般洁白之象,此象七肢分外强健、庄严。国王将大象交与驯象者调服,驯象者驯服它后又将之交与国王。国王与驯象者某日同骑此象前往森林狩猎,进入林中后,大象嗅到雌象气味后即开始疯狂奔跑,疾如厉风,两人顿觉天翻地覆。国王心生极大忧怖,他令驯象者立即管束住大象,怎奈驯象者却说道:‘仙人咒语我已施用过,亦用铁钩勾招过它,绳索、镣铐也全都试用过,不过国王应知,凡此种种均无法调伏贪心,所谓贪心可谓此消彼长、生灭不已。’想尽一切办法均无法制止住狂象躁动后,驯象者只得对国王说:‘看来所有办法都已对此象无能为力,国王还是抓紧树枝、力争脱身吧。’国王只能依言与驯象者相继抓住树枝,狂象则一路奔跑而去。 脱离险境后,国王对驯象者说道:‘你怎能将未驯服之大象交与我?’驯象者辩解说:‘我确实已将其驯服,但它一闻到雌象气息就无法自制,我亦无可奈何。不过,因它已被驯养过,不久它即会自行返回。’ 七日过后,大象狂野之心渐趋正常,它已能约略忆念起自己被驯养之情景,于是便又从林中返回王宫。驯象者大喜过望,他急忙将情况汇报与国王。国王犹自怒气难消:‘看来你并未真正驯服此象。’驯象者信誓旦旦保证说:‘我真真切切已将其驯熟,国王若不信可亲自测试。你只需放一燃烧铁球,然后令此象吞入肚中,它定会依令行之。’ 正当大象未有丝毫犹豫正欲吞下铁球时,驯象者提醒国王:‘大国王,它若真吞下燃烧铁球,则必死无疑。’国王不甘心地问道:‘它既已被驯服,为何还要给我们制造大麻烦?’驯象者回答说:‘大国王,我已说过,我所驯服者乃它身体,并非其心。我只为一调伏身体之驯象师,根本不能堪称为心之调伏者。’国王紧接着问他:‘在此世间有无能调心之人?’驯象者此刻受天人劝请脱口而出:‘大国王,唯如来正等觉方能调伏身心。世间人因贪欲增上,尽管为摧毁贪心亦会行种种精进之道,不过大多都半途而废。我以各种方法驯服具有美妙身相之大象,而无色相之微细心唯赖佛陀教言方可调伏。佛陀具大威力,又断尽烦恼,实为真正英雄。任何人只要依止佛陀,无形之心都可调柔。’ 具光国王听到驯象者说佛陀拥有精进、威力等功德后,立即开始行广大布施以积累资粮,并在发心后又发愿道:‘以此广大布施力,愿诸众生得佛果,往昔如来未调伏,所有众生皆度化。’他当时即如是发无上菩提心并发愿。” 其他本师传中有极明、极贤国王之公案,唯名字与上文不同而已,实际所指乃为同一国王。 又曾有诸多弟子向释迦牟尼佛询问道:“世尊初发无上菩提心后,最早是于哪位佛陀前供养饮食?”佛陀回答说:“久远之前,我曾转生为一广大城市中之大光陶师,彼时亦有一位名为释迦牟尼佛之佛陀出世传法。他拥有智慧第一、神通第一之两大弟子,分别叫做舍利子、目犍连,亦有一侍者名为阿难。佛陀带诸比丘眷属前往广大城市化缘时,因佛陀当时患有风湿病便传语阿难道:‘阿难,你应前往大光陶师处,向其索要酥油、芝麻油、蜜汤等物。’阿难依言前往,将佛陀吩咐告知大光后,大光与儿子亲自带上酥油、芝麻油、蜜汤来至佛前,并以酥油、芝麻油为佛陀敷抹,沐浴,后又服侍佛陀喝下蜜汤。待佛陀病愈后,大光在佛陀脚下顶礼并发愿说:‘以我供养之功德,愿我将来转生于释迦族,并能拥有与你相同之功德与果位;愿我能令梵天界以下所有可怜众生皆得以无畏、无惧而得度化。’如是发愿已,其子亦发愿道:‘愿我将来能通达色法本性,并能承侍佛陀。’ 当时之陶师之子即为如今之阿难尊者。” 陶师最初为获无上菩提而发愿之事迹,在《贤劫经》中也有相似记载。此经云:“往昔我为劣人时,释迦牟尼如来前,供养陶器盛满油,最初发起菩提心。”而世尊转生为海尘婆罗门时发下五百大愿,实乃为调化刚强难化之娑婆世界众生而发菩提心之开端,此理上文已宣说过。 此外,依靠佛陀而造作之微小善根,或依佛陀而发之诸愿亦绝不会空耗。此中道理佛经中有云: 久远之前,胜伏如来出世传法。如来某日与两大殊胜弟子及菩萨、梵天眷属同往富丽庄严之国王王宫化缘,途中偶遇三位童子。这几个孩童均打扮得鲜亮、得体,他们一见佛陀立刻生出信心。其中一童子由衷倡议说:“值遇殊胜福田,我们理应尽心供养。”另外两位则为难说道:“此处又无鲜花等供品,我们以何作供养?”那最先倡议之孩童闻言便把一无价珍宝——双股珍珠项链拿出欲供养佛陀,另两位伙伴便效仿他,也各自取下双股珍珠项链以为供养。带头供养者又问他们二人:“供养时你们欲发何愿?”其中之一手指紧挨如来右侧之人说道:“如来右方之人为诸弟子中智慧第一者,我愿能与他相同。”另一位则指着如来左边神变第一之眷属说道:“我愿获取如他那般之成就。”两位又问他欲发何愿,他则坚定说道:“我愿成就与佛陀无二无别之果。” 胜伏如来听闻他所发大愿后,欣喜授记道:“你所愿极为广大,亦善妙非常。以你愿力故,在你每迈出一步之短暂时间内,即可迅速积累成百上千转轮王所造善根,亦可累积亲睹成百上千帝释天、梵天、如来庄严身相所需之善根。”此时,两位发声闻乘心之童子所供珍珠项链自然挂于佛陀左右肩上;另一位童子之发心已为如来发心,他所供养之珍珠项链,顷刻间就化为佛陀顶上之宫殿,且内里有如来身相。胜伏如来又面带笑意为两童子授记道:“待他成佛时,你俩分别为他眷属中智慧第一、神通第一之弟子。” 当时之两童子即为后来之舍利子、目犍连尊者。 如是上述种种公案皆在叙述释迦牟尼佛初发心之情况,其他经典中有关释尊于不同佛前发心之记叙尚有多处。所谓最初发心据《经庄严论》所言可分两种:其一,以粗大名言而发之世俗菩提心;其二,以细微法性而发之胜义菩提心。《经庄严论》又将以名言而发心之因抉择为五种:“友因根本力,闻力善习力,生稳不稳固,称他说发心。” 也即是说,佛陀在胜他幢如来前发心是凭友力而发心,因文殊菩萨当时变为说法上师智王,他以善巧方便劝请童子,并将之带往如来前使其发心、积累善根;而当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三位童子中之倡议者时,他看到胜伏如来后便供养双股珍珠项链,并发愿获如来果位;再看他转生为地狱中拉马车者加巴谢达时,因悲悯朋友而初发悲心。这后二者皆属因力发心,实乃其前世种姓苏醒、成熟后方才发心。三孩童中,当时发心广大者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各自发心欲成为神通、智慧第一者,即分别为后来之目犍连、舍利子尊者,他们当时即如是发心。地狱公案中加巴谢达之发心既可称为因力发心,亦可称为根本力发心,因《经庄严论》有云:“彼根为大悲,恒思利他众。”发菩提心之根本即为对众生生起慈心、悲心,故而可称之为根本力发心。同时,加巴谢达之发心亦为其大乘种性苏醒之缘故(,因之又可称其为因力发心)。 至于具光国王之发心则是以听闻力而生菩提心,因当时驯象者明确告诉国王,他只能驯服象身,无法调伏象心,唯有佛陀方可调心。如是宣说佛陀功德后,国王便开始广行布施,并于佛前发心,因他乃听闻别人话语后发心,故可称之为听闻力发心;再看大光陶师,当其供养释迦牟尼佛食物时,自己发愿欲与释尊一模一样,此乃依前世善根力而发心,以他前世造善业之因而能值遇如来出世,并能积集资粮、发成佛愿;而海尘婆罗门五百大愿之发心,因其此生与多生累劫之前世皆不断修习大乘所摄善法,故而最终获取超胜其他菩萨之广大悲心,并以此大悲心而守持浊世不清净刹土。 发心之因并非五项全需具足,其中之一力都能令人生起菩提心,且最终成为真正菩提心。最初凭五因中之一因而发起菩提心,随后在胜解行地时,于其他世代、不同界域,亦可有各种不同之再度发心。此等发心通过自力生起后,将日趋稳固。直至登地之后,生生世世都不会退失发心,且越来越增上、殊胜。 原本大乘种性之人都可含括于因力发心具足者,不过依不同因缘仍可说为种种不同之最初发心。如上所述之几种初发心情况,若按次第而言,发心顺序应为商主之子、三孩童中一童子、加巴谢达、具光国王、大光陶师、海尘婆罗门、此种次第可谓互不相违。但加巴谢达因对地狱众生生悲心而发愿;三孩童中一童子因目睹佛陀而后生信,并供养珍珠项链,然后发愿;与此二者相较,具光国王、大光陶师之发心分明超胜彼等,因这二人皆因真正知晓佛陀功德后才生起猛厉欲乐心,然后发愿欲获佛果,商主之子亦与国王、陶师情况相同。 有人以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来为发心分类,实则除佛经中所言以外,我们欲对前后次第一言断定实在有很大困难。无论如何,初发心后,后来之发心将愈发增上、稳固(此点无可怀疑)。及至海尘婆罗门时,他已对整个大乘佛法生出坚定信心,并令无数众生趋入大乘道,自己亦以大悲心守持不清净刹土,此乃真正利他菩提心之开端。因此,文殊菩萨首先令其发无上菩提心,以此善根使其种性觉醒,接下来依次第发心,此种说法当然可以成立。或者以三童子中发愿成佛者之发心,及加巴谢达地狱中生悲心为开端,商主之子之发心等次第而来也无矛盾之处。但因佛经中未有明显表述,我们自己完全以理证作推断、判定确有相当困难,所以无论上述次第如何排定,我们均应明了:佛经中常常碰到之有关初发心之描述,种种不同之原因乃在于各个阶段不同,因此不会自相抵触。 一般而论,仅仅依靠佛陀为获佛果而发愿,其无上菩提之果报也必将成熟,绝不耗尽。如魔王波旬仅仅伪装发菩提心,但他也已得未来成佛之授记。不过在未得圣道之前,特别对初学者而言,虽菩提种子未毁灭,但遭遇恶劣外缘时,他所拥有之菩提心相续在随后之来世中未必会连续现前,有可能出现忘失、中断等情况,因此发心有稳固、不稳固之别。五种因中,只具有友力、未具备其余四力,则此发心之因即为不稳固;若依其他四种力而发心,则此菩提心方堪称稳固。 此外,《经庄严论》又云:“各地所发心,胜解清净心,异熟之发心,如是断惑心。”所谓胜解行发心是指处于胜解地时所发之心;至不清净七地时,已修成自他平等心,故可称其发心为清净意乐发心;至三清净地时,功德自然而成,因之可将其地之发心名为异熟发心;及至最终获得佛果时,实已断除一切障碍,所以称其发心为断惑发心。另外,随五道十地之境界愈加广大,其相应功德亦可谓越发增上。因其差别所致,不同生世中都会再度发心,故而不同佛经中才宣说了种种不同之发心。 同样,对无生法忍亦有各种不尽相同之界定:小品无生法忍于加行道忍位即可获得;第一地菩萨已现见诸法真谛,他们所得之无生法忍可谓中品;登八地菩萨位时,其出入定已无分别,无念智慧亦已成熟,他们所得之真正无生法忍即可称之为大品无生法忍。因此可知,无生法忍不可一概而论,不同阶段各有各自所属之无生法忍。概而言之,随其所证空性境界之愈发增上,其所获无生法忍之境界、意义也日渐究竟,深广,故而上引佛经中才有种种对无生法忍之不同描述。 与之类似,如来对众生所作之授记亦需具体分析。有些众生造作无上菩提心之细微因,需经长时护持方能成熟无上菩提,但如来见其初发心时就为之授记;有些众生得一地菩萨果位时就得如来授记;而登八地菩萨位者,自然就得如来授记。如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婆罗门子智贤时,在他见到燃灯佛之当下即登八地,随即就理所当然得燃灯佛授记。在佛陀所获各种授记中,此授记最为人熟知并受重视,也最为重要,燃灯佛之所以成为过去佛之依据也由此而来。此外,虽身为不退转之菩萨,但暂时未得如来授记之情况也时有发生,故《广智经》中如是说道:“目犍连,众生根基各有差异,故应了知如来所说法亦相应有所不同。”《首楞严经》(《健行三摩地经》)也对授记略分四种:对未发菩提心者之授记;对刚发心者之授记;秘密授记;对得法忍者之真实授记。 《白莲花论 释迦牟尼佛广传》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中国佛教故事网 佛教经典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感应故事 智慧故事 故事推荐: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归 href="/FDGS/DD/2012-02-23/15600.html"
恭请十方善信随喜转载、分享 功德无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 因果故事 | 感应故事 | 宗门故事 | 名人学佛 | 成败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故事 | 身边故事 | 生活故事 |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自己过失,或者别人过失,都不能挂在心上,为什么?真性里头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邪正,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先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是比喻丝毫不净、不善,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