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宗教史之汉代传译的主要佛学思想
2014/9/8   热度:927
秦汉宗教史之汉代传译的主要佛学思想 汉代传译的主要佛学思想 汉代,安世高、安玄、支娄迦谶、支矅、竺佛朔、康巨、康孟详等大批西域佛教学者纷纷到中国内地,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其中最有影响的译师只有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二人。他们的翻译分属两大系统:以安世高为代表的主要传译上座部系统说一切有部的学说,重点是禅学。支娄迦谶为代表的主要传译大乘佛典,重点是般若学说。 (一)安世高传译的小乘禅学思想 安世高在中国内地传播的是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阿毗昙学说和禅定理论。在安世高30余部译作中,反映安世高系统禅学思想的代表译作是《阴持入经》和《安般守意经》。 安世高译的《阴持入经》属于阿毗昙小乘体系,着重分析阴、持、入这三个基本概念。阴、持、入,新译作蕴、界、处,亦称佛教 三科.所谓阴、持、入就是 五蕴 、 十八处 、 十八界 的简称。 五阴为何等?一为色,二为痛,三为想,四为行,五为识,是为五阴 ①。 五阴 中的第一个概念是 色.《阴持入经》说: 色阴,名为十现色入:一眼,二色,三耳,四声,五鼻,六香,七舌,八味,九身,十乐。 小乘佛教关于 色 的概念,相当于我们所讲的 物质 ,是构成人身的生理部分, 痛 、 想 、 行 、 识 相当于我们所讲的 感觉 、 想象 、 意志 、意识 ,说的是人身的心理活动部分。《阴持入经》把人比作 五阴 , 色为生理部分,即物质现象, 痛 、 想 、 行 、 识 为心理部分,即精神现象,所以人就是身心的统一,也即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统一。可见,佛教所讲的 五阴 和合就是 人.什么是 十八持 ?《阴持入经》说: 十八持为何等?一眼、二色、三识、四耳、五声、六识、七鼻、八香、九识、十舌、十一味、十二识、十三身、十四更、十五识、十六心、十七法、十八识。是名十八本持。十八持 ,就是十八界。佛教所说的十八界,包括能够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作为认识对象的 六境 ,以及由此生起的六识。 六根 是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和 意根. 六识 是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和意识. 六境 是指色、声、香、味、触五种感觉对象和意想中的 法尘.什么是 十二入 ?《阴持入经》说: 何等为十二?自身六,外有六。 自身六为何等?为眼、耳、鼻、舌、身、心,是为自身六入。外有六为何等? 色、声、香、味、更、法。是为十二入。 即 六根 加 六境. 入 ,新译为 处 ,指根与境为产生心和心所之处,又因根与境相涉而入,故名。 《阴持入经》通过讲解 五阴 、 十八界 、 十二入 ,对人的身心进行一些剖析和分类,要求从 五阴 、 十八界 、 十二入 这三个方面统一起来观察 人 及其生活的这个世界。阴、持、入 此三科皆为破凡夫实我之执而施设:为迷于心偏重者,合色为一,开心而为四,立五蕴;为迷于色偏重者,开色为十,合心为二,立十二处;为色心共速者,开色而为十,开心为八,立十八界 ①。由此可见,阴、持、入 三科 的建立,就是为了破除 我执. 五阴 是为天资聪颖者设的, 十八界 是为最愚笨的人设的, 十二入 是为中等天资的人设的。所以,佛教 三科 的建立,目的在于以此来破除 我执 ,确立 无我. ① 《阴持入经》见《频伽藏》本。 小乘佛教关于三科、五阴的说法,是为了说明世俗世界之所以存在及其本质的,而说明连结出世间和通向出世道路的学说,便是关于 四谛 的理论。 四谛 即 苦 、 集 、 灭 、 道.安世高译为 苦 、 习 、 尽 、 道 ,其主要内容是: 苦 ,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世间的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有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有五阴盛苦。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只要还有主客观矛盾的出现,就必然有 苦.对 苦 要求要知。 习 是积聚感知之意,是指产生世间诸苦的原因。对 习 要求要断。 尽 为灭尽之意,是指对世间的解脱,对 尽 要求要证。 道 是指道路的意思,指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对 道 要求要修。《阴持入经》根据 四谛 的理论,把世俗世界说成是无边的苦海,无明与爱欲是引起诸苦最根本的 惑业 ,不明四谛、五阳、十二因缘而沦为人生苦海的诸种 惑业 有九种: 痴、爱、贪、恚、惑、受、更、法、色.②道安在解释《人本欲生经》的经时说:'本' ,痴也;' 欲' ,爱也;' 生' ,生死也。略举十二之三以为因也。 意思是说,用 痴 、 爱 、 生 三支便能概括 十二因缘 的全部。生死轮转,都离不开 痴 、 爱 两大原因。所以, 痴 、 爱 被称为 二本原罪.《阴持入经》把 惑业 归结为九种,在修养中则把对治 惑业 的内容也归结为九绝: 一止、二观、三不贪、四不恚、五不知、六非常、七苦、八非身、九不净。 《阴持入经》的注者说: 得止观行,不贪世间爱欲,无瞋恚痴愚之心,觉知非常、苦、空、非身不净之谛也。 在这里, 止 、 观 是其中最根本的修习方法,主要用来对治 痴 与 爱.《阴持入经》说: 为一切天下人有二病。何等为二?一为痴,二为爱 ;是 二病故,佛观二药。何等为二?一为止,二为观。若用二药,为愈二病,令自证。 贪爱欲不复贪,令意得解脱。痴已解,令从慧得解脱。 什么叫 止 ?《阴持入经》说: 彼从止摄意得还,是为止想,令从是止' 禅'. 注说: 止,摄也,摄六情还意,不复受。 意思就是把意志收敛回来,用意志控制六情,便能从世俗的 爱 中转向佛所要求的 禅 的方面。什么叫 观 ?《阴持入经》说: 彼从一切法,寂然能解受,是为观想,令止跓一切知。 注说: 从观得止住,观分别一切,为住一切知也。 意思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佛教的义理上来,便能得出符合佛教义理的结论,达到佛教的最高智慧—— 一切知.《阴持入经》把 止 、 观 对治 痴 、 爱 的方法,最后集中到 慧 ,要求人们用 慧 去断 痴 驱 爱.《阴持入经》通过对 常乐我净 这四种倒想的分析揭示慧的内容。对治 四颠倒 而获得的 非常想、苦想、非身想、不净想这四种观念,就是 慧 的体现。《阴持入经》称之为 四禅.以此来观察 五阴 ,就能看清人身的肮脏、丑恶,从而厌恶人生,完成人生观的根本转变,实现从世俗世界中的解脱。 ① 《大毗婆沙论》卷七。 ② 《阴持入经》。 最后,《阴持入经》以戒、定、慧三学来概括 三十七道品. 道品 ,后亦译为 菩提分 、 觉支 等,意为达到佛教觉悟,趋向涅槃的途径,共分七科三十七项,即 四意止 、 四意断 、 四神足 、 五根 、 五力 、 七觉意 、 贤者八种道行.安世高学派讲解三十七道品时,贯穿于修道的指导思想。《阴持入经》把 八种道行 作为 三十七道品 的概括。 八种道行 是 直见 、 直行 、 直语 、 直治 、 直利 、 直方便 、 直意 、 直定.而 直见 是八种道行的总纲,是统领后面七种道行的。《阴持入经》注说: 三十七道品总为八道行,合为戒、定、慧。 因此,重视 持戒 也是安世高所传的小乘佛教的一个特点。《阴持入经》列 戒法 为 十一本 ,戒律不仅是束缚佛教徒的必要措施,而且是指导人们正确修习止观以获得解脱的必要措施。假如达到 戒己立,定己定,慧己得解脱,己成解脱慧 ,这就宣告《阴持入经》中 四谛 所要求的任务全部完成,小乘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 灰身灭智 的 无余涅槃 便能实现,彻底解脱了。 安世高所传禅法,影响最大的是讲 数息观 的《安般守意经》。 数息观 ,安世高译为 安般守意.《安般守意经》说: 安般守意,何等为安?何等为般?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安般守意 就是通过数出入息来守住心意,使心情平定下来。小乘佛教提倡的这种禅法,从数息开始,就同整个佛教的教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安般守意经》提出,光是数息并不能完全 守意 ,必须同时具有 数息、相随、止、观、还、净 等 六事 ,才能 守意.什么是 数息 ?《安般守意经》说: 数息有三事:一者当坐行;二者见色当念非常、不净;三者当晓瞋恚、痴、嫉,念过去也。数息乱者,当识因缘所从起,当知是内意。……数息,意常当念非常、苦、空、非身;计息出亦灭,入亦灭。……入息短,出息长。……闭口数息,随气出入。…… 何以故正为十?一意起为一,二意起为二,数终于十,至十为竟。故言十数。 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数自一至十的呼吸次数上,以此使心情安定在十个数上。 什么是 相随 ?《安般守意经》说:'相随' 者,谓行善法从是得脱,当与相随。亦谓不随五阴、六入,息与意相随也。 就是要求意识从数数而转向随顺气息的出入,让注意力集中在一呼一吸的运行上。 什么是 止 ?《安般守意经》说: 第三止,何以故止在鼻头?报;用数息、相随、止、观、还、净,皆从鼻出入……以是故,著鼻头也。…… 入息至尽鼻头止,谓恶不复入至鼻头止;出息至尽著鼻头,谓意不复离身行向恶,故著鼻头。亦谓息初入时,便一念向不复转,息出入亦不复觉,是为止也。 就是注视鼻头,把注意力从呼吸转向鼻尖,让意识停止在不动的鼻头上,就能排除心头的任何外物干扰。 什么是 观 ?《安般守意经》说: 第四观音,观息败时,与观身体异息,见因缘生,无因缘灭也。……出息亦观,入息亦观。观者,谓观五阴,是为俱观。 这里所谓 观 ,就是安世高一再强调的 四意止 中的 身意止 ,即通过观身而悟 非常、苦、空、无我 之理。 什么是 还 ?《安般守意经》说: 第五还弃结者,谓弃身七恶。…… 是名为还。还者,谓意不复起恶;恶者是为不还也。……还五阴者,譬如买金得石,便弃捐地不用;人皆贪爱五阴得痛苦,便不欲;是为还五阴也。 这里所谓 还 ,包括舍弃杀、盗、婬、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 七恶 与观五阴为 无常 、 苦 、 空 、 无我 而不再 贪爱.什么是 净 ?《安般守意经》说: 第六净弃结者,为弃意三恶。…… 何等为净?谓诸所贪欲为不净,除去贪欲是为净。 所谓 净 ,就是除去贪、瞋、痴等 意三恶 ,达到 秽欲寂尽,其心无想。 《安般守意经》还进一步把 六事 解释为 三十七道品 ,说: 数息,为四意止;相随,为四意断;止,为四神足;观,为五根、五力;还,为七觉意;净,为八行也。 强调修数息观,应知 四谛 之理: 为得四谛为行净,当复作净者,识苦、弃习、知尽、行道。 修息数观,还可以由思维而 解意 ,由 解意 而 知十二因缘事 : 思亦为物,惟为解意,解意便知十二因缘事。 由此可见,《安般守意经》所讲的数息观,已不是单纯的数息观,而是包括了全部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 安世高是中国佛教史上一切有部阿毗昙学说和禅法的一位译师,他所传的小乘禅数之学,在汉魏两晋都有一定的影响。严佛调是第一个发挥安世高学说的僧人。南阳韩林、颖川皮业、会稽陈慧同严佛调一样,是安世高的及门弟子。三国东吴的康僧会和晋僧道安是安译系统学说的重要继承者和发挥者。 (二)支娄迦谶传译的大乘般若思想 支娄迦谶是大乘佛教典籍在汉地翻译的创始者,在支娄迦谶的全部译经中,对整个中国佛教理论产生过重大影响,值得特别注意的,便是 般若 类经典。般若类经典是佛教经典中的一大类,它奠定了早期大乘思想的基础理论。支娄迦谶译出的10卷、30品的《道行般若经》(与唐玄奘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四会属同本异译)是支娄迦谶译经中对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最有影响的一部。此经是大乘般若学介绍进中国内地之始。 所谓 般若 ,意译为 智慧 ,全称 般若波罗蜜多 或 般若波罗蜜 ,意译 智度 、 明度 等,是大乘六度之一,意谓通过般若这种智慧,即可到达涅槃的彼岸。般若的主要特点是观悟诸法实相,其基本理论为 缘起性空.以为世界一切事物,皆为因缘所生,故无固定不变之自性;世俗认识及其面对的对象,虚幻不实。唯有 般若 能否定世俗认识,体悟佛教的真理。亦唯有通过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有可能把握世界万法的实相,从而实现解脱。 《般若道行经》从观察色、受、想、行、识五阴开始,着重分析了 本无 、 缘起 、 沤惒拘舍罗 三个概念。 本无 ,新译作 如 、 实相 、真实 等,由于早期的译经事业受老庄思想影响,支娄迦谶用 本无 来表示性空 的,它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一个概念。经中反复强调, 诸法本无 ,《般若道行经》说: 何所是本无,是欲有所得者,是亦本无。怛萨阿谒(意为如来 ,即 佛 )亦本无,因慧所住。何谓所本无,世间亦是本无。如诸法本无,须陀洹道亦本无,斯陀含道亦本无,阿那含道亦本无,阿罗汉道、避支佛道亦本无,恒萨阿竭亦复本无。一本无,无有异。无所不入,悉知一切。是者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即是本无。 ①包括涅槃、佛性以及佛位都是本无, 般若波罗蜜 亦是本无。 诸法无所从生,为随恒萨阿竭教,是为本无。本无亦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 一切皆本无,亦复无本无 ②。 《萨陀波伦菩萨品》重点论述了 佛 的 本无 :萨陀波伦为求般若波罗密,在幻觉中听到佛对他讲经,听毕佛不见了。萨陀波伦就问昙无竭: 佛为从何所来?去至何所? 昙无竭一口气列举了 空 、 无想 、 无处 、 无所从生 、 无形 、 幻 、 野马 、 梦中人 、 泥洹 、 想象 、 无有生无有长 、 无所适 、 虚空 、 经果 、 本端 等十五个 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 来说明佛的 本无.《昙无竭菩萨品》重点论述了 般若波罗蜜 的 本无 :经中一连使用了 幻人无形 、 风无所挂碍、本端不可计 、 梦中与女人通 、 梦见须弥山 、 佛现飞 、 虚空适无所住等六个 视之本无 的 譬如 来说明 般若波罗蜜亦本无如是 !般若波罗蜜也是无形、无所住、无所有,所以也是 本无.这里所讲的 本无 ,并不是空无所有,无物存在,而是说存在的东西虚空不实,它是对事物自性的否定性称谓,并没有对事物存在的否定。这种 虚空 那样的 本无 ,实际上就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它不是人的主观产物,也不依赖于佛而存在。《照明品》中的一段对话说: 佛语诸天子言:' 若说是空有作者,宁能信不?' 诸天子答:'不信有作空者。何以故?无有能作空者。' 佛言:' 如是诸天子,其相者常住,有佛无佛,相住如故,如是住者故,怛萨阿竭成惟三佛,故名怛萨阿竭,即是本无如来。 此外,《昙无竭菩萨品》讲到般若波罗蜜的性质时也说: 般若波罗蜜亦无所不至,亦无所不入;亦无所至,亦无所入。何以故?般若空无所有故。譬如虚空,无所不至,无所不入,亦无所至,亦无所入。何以故?空本无色。 般若者……入于一切有形,亦入一切无形。 由此可见,般若的无所不入的性质,与虚空相等,可以容纳一切有形与无形。 《般若道行经》把获得 萨芸若 当成是修持般若的一项基本的任务。 所谓 萨芸若 ,意译为 一切智 ,是佛教智慧的一种,指无所不知的佛智.这种智慧是专门用来把握 本无 的。而修持般若的最终和最高目标,就是要获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译为 无上正等正觉 ,被认为能觉知佛教的一切 真理 ,并能 如实 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达到无所不知的智慧。这种智慧,除了佛之外无人能具备。 按照《般若道行经》的说法,凡要立志成佛而修持大乘的众生,一辈子不能成佛,几辈子也不可能成佛。众生是没有止境的,菩萨的任务就是使这没有止境的众生统归于解脱,所以,菩萨为超度众生的活动应该是没有止境的。 在大乘佛教布施(檀那)、持戒(尸罗)、忍辱(羼提)、精进(惟逮)、禅定、智慧(般若)的六波罗蜜,即六种教人得到解脱的方法中,只有学习般若波罗蜜所得的功德最多,修持般若波罗蜜的效果最大,佛位的 一切智 ,都是由于般若波罗蜜而得成就的。 佛语阿难:般若波罗蜜於五波罗蜜中最尊,方何?阿难?不作布施,当何缘为檀波罗蜜!……不作戒,当何缘为尸波罗蜜?不作忍辱,当何缘为羼提波罗蜜?不作精进,当何缘为惟逮波罗蜜? 不作一心,当何缘为禅波罗蜜?不作智慧,当何缘为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尊。譬如极大地,种散其中,同明俱出,其生大株。…… 般若波罗蜜者是地,五波罗蜜者是种,从其中生,萨芸若者,从般若波罗蜜成 ①所以,只有般若波罗蜜才能使一切众生成就所谓的 一切智 ,达到佛的境地。 ① 《照明品》。 ② 《本无品》。 般若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结为一个 空 字,而论证这个思想的基本观点则是佛教的 缘起 说。 《昙无竭菩萨品》通过昙无竭回答萨波仑的问题来论述因缘的: 有木有柱有弦 才叫箜篌, 萧者,以竹为本 , 有革有桴 才是鼓, 有壁有彩有笔 才能画人,这是因缘和合,声音需要耳朵才能听得出来,形象需要眼睛才能看得见,这也是因缘和合, 色是幻,幻是色;幻与痛痒、思想、生死、识等无异 , 生者,灭者,皆有因缘 ①,色等五阴,生、灭皆由因缘,也就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靠各种 因缘 而有,不能算是真有,只能算是 幻有. 幻有 无性,所以是 性空.这就是《般若道行经》所说的 缘起性空.它把世上一切生灭现象都看作是由因缘造成的。 大乘般若所讲的 缘起 ,是在小乘缘起说的基础上发展的。它把小乘的人无我 倡导为 法无我 ,进而把 人无我 、 法无我 统称为 无自性.把 无自性 的概念用来说明一切事物和现象。 菩萨何因晓般若波罗蜜色离本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离本识,般若波罗蜜离本般若波罗蜜.这里的 色离本色 、 识离识性 即为 色离色性 、 识离识性 ,就包含了 无自性的意思。就佛教看来,不生不灭,没有自己质的规定性,就是 无自性.般若学承认 因缘和合 ,目的是为了导出 无自性. 沤和俱舍罗 ,简称 沤和 ,意译为 方便善巧 、 方便胜智 ,也简称 方便 ,是构成般若的主要内容之一,《觉品》把不乐不学沤和俱舍罗,视为魔鬼破坏修持般若的重要表现:有佛深法,魔从次行乱之,令菩萨摩诃萨不复乐欲得沤和俱舍罗,便不可意问般若波罗蜜.佛言: 我广说菩萨摩诃萨事,其欲学沤和俱舍罗者,当从般若波罗蜜索之;其不可般若波罗蜜便弃舍去,为反于声闻道中索沤和俱舍罗。 从上面两段文字可以看出,般若和 沤和 是密不可分的,有了般若, 沤和 才能坚持原则,有了 沤和 ,般若才能推行。修持以求得最后成佛,若没有般若沤和俱舍罗,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反而会有落入小乘的危险。修佛一定要修般若沤和俱舍罗,不得般若沤和俱舍罗,就等于失去了双翼的鸟,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支娄迦谶是中国佛教史上翻译大乘佛经的第一人。他所传译的大乘般若学在魏晋时曾盛极一时。《般若道行经》用 本无 等概念来说明 性空 ,说明当时的佛教思想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和当时社会思潮的烙印。魏晋南北朝时代,对 本无 这个概念,在佛教内部相继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加上当时玄风大畅,产生了六家七宗。不同版本的《般若道行经》接二连三地译出,研究般若学的许多学派不断出现。 ① 《功德品》。 ① 《不可尽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所谓是转烦恼为菩提,其实烦恼跟智慧是一桩事情。迷了的时候,就是无量无边的烦恼;悟了的时候,是无量无边的智慧。烦恼跟菩提的本体是一个,贵在会变,你自己要会转: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盘。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