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中的舞蹈形象


2014/9/8    热度:544   

  辣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中的舞蹈形象

  姚士宏

  Kezi'er Qianfodong bihua zhong de wudao xingxiang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中的舞蹈形象

  dancing figures in the Thousand Buddhas Cave of Kizil

  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绘有大量乐舞题材的壁画,这些壁画生动地再现了闻名中外的古代龟兹乐舞。

  独舞是壁画中描绘最多的舞蹈形式,分为徒手和执道具的两种。徒手舞者多为裸体女性,全身绕以帔帛,饰以缨络;身体倾斜度较大,有冲身、靠身等舞姿,手式有掐指、弹指、反、正托掌和胸前摊掌等。下肢舞姿有前踏步、抬腿和掖腿,多为行进跑跳动作,徒手舞多以一两种乐器伴奏,常见的有箜篌、琵琶、五弦、排箫、横笛和鼓等。执道具的舞者多为男性。旋转舞者立于小圆毯上,挥动长巾、锦带;跳跃舞者多胸前系鼓,边击边跳。独舞多绘于娱乐太子图、说法图与姻缘故事图中,表现以舞娱佛和以美色惑佛的内容,特别突出表现人体美,突出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双人舞形象分全身和半身的。全身的皆为男女并列,男子菩萨装束,一臂拉女肩或靠肩,一臂胸前掐指或叉腰;女子穿紧身衣、宽口裤,弹箜篌。两人身体呈S形,富于曲线美,双脚作交叉步,动作幅度不大,主要是身体的扭摆。半身每组一男一女,相对而舞。舞者手臂开合曲张有序,动作和谐、优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77窟南北朝时代的舞伎壁画]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 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心不乱”,不能错解了。“一心不乱”就是处事待人接物、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心,就是专心。我在念佛上得到一心不乱,要把它运用在社会上,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这才管用。你一面开车,一面“一心不乱”念佛,好了,出车祸了;如果这样念佛的话,念佛这个法门会被整个社会批评,会被整个社会扬弃,为什么?不合人情。大家都学佛了,整个社会瘫痪了,这还得了吗?你学佛了,你家里人也不要吃饭了,你的太太、儿女天天挨饿,他们一定到外面宣传:千万不能学佛,学佛不得了,都变成神经病!所以一定要懂得这道理。做什么事情都专心去做,那就叫“一心不乱”。吃饭就一心不乱地吃饭,穿衣就一心不乱地穿衣,接待客人就一心不乱地接待,世出世间法样样圆满,念佛对于整个社会才有贡献,大家才觉得佛法这是真正需要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