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造像艺术分期
2014/9/8   热度:541
炳灵寺石窟造像艺术分期 炳灵寺石窟绝大部分窟龛开凿于寺沟两岸的白垩纪红砂岩上,窟龛之中多为石雕作品,(从这个意义之上讲,炳灵寺石窟可与龙门、云冈石窟并列,是中国最大石雕石窟寺之一。)从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和造像特点(包括壁画)的变化与发展分析,大约可按朝代更替分为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及藏传佛教六期。 炳灵寺开凿最早的窟龛以1龛(现已淹没)和169窟为代表。169窟反映的西秦造窟特点,是利用天然洞穴没有统一规划地零乱开龛,多为平面长方形和中小龛或背屏式摩崖浅龛。从题材上看,以坐佛像、一佛二菩萨像为多,说明以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为主的净土宗信仰和禅学的流行。西秦典型造像,佛与菩萨都形体高大,面相方圆,高鼻深目,细眉薄唇,佛作高肉髻,着通肩大衣或半披肩袈裟,菩萨梳高髻,长发垂肩,袒上身,着长裙,披下垂披巾,戴项圈、臂钏、手镯、璎络、耳饰,皆阴刻衣饰线条。壁画则于崖壁敷泥,白色或红色为底,朱笔勾勒轮廓,然后施彩,再以墨线勾勒。西秦造像受印度犍陀罗风格影响,尚未形成中华风格。 北魏时期的造像,在西秦造像的风格上有所继承和发展。从窟龛形制上看,已初步具有宏伟的特点,窟内较宽,多作平面近方形,略有穹窿顶。这一时期的窟龛以126、128、132等窟为代表。北魏时流行法华信仰和过去多宝、现世释迦(俗话中的"现世报"来此)、未来弥勒三世佛观,造像多以释迦、多宝二佛为主尊。佛与菩萨面型瘦长,细眉弯曲,两眼低垂,口小而口角微翘,"洋人"特征已褪去。佛多着褒衣博带,肉髻低平,菩萨披巾交叉或穿环交叉于腹际,面容清癯,皆阴刻衣纹。北魏造像一改西秦浑厚雄健的特色,代之以清俊秀丽的风格,《历代名画记》说此一时期的雕像"秀骨清像,似觉深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这种"秀骨清像"的艺术形式已是完全的民族形式。 北周与隋代在炳灵寺开窟较少,第6、134、172等窟是北周代表,第8、82等窟是隋代作品。北周佛作低平肉髻,通肩大衣,菩萨发髻较低,花蔓冠,裙口喇叭形,佛与菩萨面相趋于方圆,服饰也更一步写实,神性渐少而人间烟火气渐重,汉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改造作用进一步显现出来。隋代造像特点近似于北周,但形式更富于变化,在8窟的壁画"说法图"中,菩萨们就有坐有立,打破了对称构图的成例。隋代的供养人画像为隋代贵族打扮,圆领窄袖,也有据实而录的倾向。北周与隋的造像变化,是唐代丰满秀丽作风形成前的过渡。 唐代是炳灵寺开窟造像的全盛期,有窟龛130多个,这些窟龛多为平顶方形或马蹄形,造像题材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一佛二菩萨等,由于净土宗信仰广泛,所以阿弥陀佛、药师佛和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较多。按风格类型,唐代造像可分为初唐、盛唐前期、盛唐后期和中晚唐四个阶段。 91、92窟是初唐造像代表,佛作磨光肉髻,面相丰圆,略带清秀之气,颈刻三道纹,衣纹呈平阶梯式;菩萨也是面相丰圆,颈刻三道纹,然而身材已开始略呈S形。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唐以前的造像是极少有颈刻三道纹的,为什么呢?唐人以胖为美,颈刻三道纹正是脖子丰满的象征。盛唐时期,特别是仪凤至永隆(670-681年)的盛唐前期,造像多且美,以45、51、52、53、54、64等窟为代表,反映了炳灵寺造像风格的显著发展与变化。总的说是用圆熟精巧的技法雕塑出丰满秀丽的艺术形象,佛与菩萨的面相方圆适中,眉细而长,唇厚而方,特别是菩萨,发髻高耸,上身袒露,不但身上戴满了项圈、臂钏等饰物,下裙紧束贴腿,而且身体呈完全的S形,极尽曲线之美,洋溢着充满生命力的人性之美。到了盛唐后期与中晚唐时期,唐人一味地强调"大髻宽衣"、"丰厚为体",结果弄得佛、菩萨个个面如满月银盆,乃至腮部突出,赘肉臃肿,当然把盛唐时期丰满圆润、眉清目秀、玲珑可亲,含情脉脉的风韵扫荡殆尽了,代之以拘谨、严肃,甚至森严的表情,哪里还谈什么美感! 宋代西夏、吐蕃作乱,炳灵寺一带战火纷飞,庄严佛国一变而为人间修罗屠场,开窟造像自然谈不到了,游人也得很胆大才行。元代以后喇嘛教活跃,明代更甚,那些密宗信徒抱着对本派教义无比热爱之心,对炳灵寺五分之四的洞窟进行了重新彩绘,其中27米高的弥勒大佛就是在明代被人们"强制"改变了"发型",由唐代波发改为螺发,并将唐代双领下垂袈裟改制为右半披肩袈裟的。密宗信徒热爱佛陀,修建了九层楼阁"蔽护大佛"(弘治三年,1490年),那么,他们的"改装"之举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吧。整个明代,塑像极少,只有70窟的十一面观音像尚可一瞻,也足以了解密宗教义的神秘性了,另外同样内容神秘的壁画也不少,168窟的白衣观音像在众多狰狞恐怖的作品中显出难得的娴雅安详。 清代没有雕塑和壁画,有的只有焚烧和破坏,除了感叹人间恶行是佛劫之外,不提也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里面讲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觉悟的人有好处,他懂得用佛法来与人相处,即使是讨债的、报怨的,也能够和睦相处。受了人家的冤枉,受了人家的侮辱,受了人家的毁谤,觉悟的人,会以心平气和来处之,不会去计较,知道这是消业障,消完就没有了,他很开心、很自在、很快乐。一个觉悟的人,绝不怨天尤人!把冤家对头当作佛菩萨一样看待,你的心就平了。你心平气和,身体就健康了,修学功夫就上道了,这非常非常的要紧!学道的人,先要把心量拓开,能容人、能够包涵人,能做到心平气和,这种人有福。我们在圣贤典籍里面看到,世出世间的圣贤,越是有学问,越是有德行,越是谦虚,越是忍让,处事待人接物,心平气和。心平气和,烦恼不会发作,不会怨天尤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没有一样不好,统统好,这个多快乐!觉悟的人,心平气和,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视同仁,他很自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