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王家泉造像的故事


2014/9/8    热度:1604   

  山东济南:王家泉造像的故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济南的唐三藏义净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一个叫做张文明的男孩出生在齐州山茌县(济南市长清区)一个官宦之家,其高祖父乃是东齐的太守。虽然先祖曾做过高官,但到了张文明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败落。不过他天生好佛,7岁入土窟寺为僧,师从善遇和慧智禅师。26岁时,自齐州问佛长安,得见取经而归的玄奘并学识精进,成为闻名全国的高僧。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十二月,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驾临齐州,先是“御齐州大厅”,探望高宗三妹南平长公主和驸马齐州刺史刘玄意。接着“发灵岩顿,至于泰山之下”,顺路访问了灵岩寺、神通寺和土窟寺。在此期间,高宗接见了义净并封他为灵岩寺教主。

  咸亨二年(671年),义净在慧智大师的指点下,自齐州南下广州,和晋州僧人善行结伴,乘波斯商船由海路西去印度求法,在那烂陀寺刻苦修行至垂拱三年(687年),这才携经书50万卷启程归国。归国途中行经东南亚诸国,四处传经布道,声名显赫一时。最终直到证圣元年(695年)五月方始回到洛阳,武则天亲自在东门外迎接他并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之后,义净先后主持洛阳大福先寺、长安锡明寺、大荐福寺的佛经翻译工作,成为唐中宗、睿宗的帝师。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二月,义净圆寂于大荐福寺,长安为之震惊,玄宗赠之鸿胪寺卿并由同安侯卢璨撰写了义净《塔铭序》。据序记载,义净翻译的经书有107部之多,所以后人将其名列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

  义净与玄奘二人,一经陆路,一自海路西取真经,在当时齐名海内,并称“三藏”,可谓各有特色。其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在这本书里,他还记载了另外两个在印度求学且名声显赫的齐州历城高僧,道希和师鞭法师。道希和师鞭曾在印度相见切磋,“共申乡国之好”,并均圆寂于印度。义净在吊唁道希法师住所后赋诗说:“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穷途”。由此可见唐时山东佛教的鼎盛,而济南又是其中心之地。

  寺旮旯里的神秘造像

  义净出家的土窟寺,就是现在王家泉附近土屋村的四禅寺。不仅土屋村以多土窟而得名,而且李清照夫赵明诚的《金石录》记载了《唐中兴圣教序碑》,称该碑为唐中宗三藏法师义净所作,书者是齐州人“天兵大总管”唐奉一。赵明诚说此碑“刻石在济南长清县界四禅寺”;寺“在深山中,义净真身塔尚存,余屡往游焉,得此文入录。”说明义净圆寂后,遗骨的一部分被安葬在了这里。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也曾游此寺,因而有诗曰:“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云昔义净师,万里穷西域。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此诗首句中的“车箱”,指的是四禅寺附近的车厢村;而“双碑立风雨”则是指《唐中兴圣教序碑》和赵子馀的《唐四禅寺万菩萨像记》;诗中最后说义净的尸骨还保存在寺庙里,据此可见赵明诚所言不虚。

  如今四禅寺庙宇毁弃,仅遗留宋熙宁年间经幢、钟亭各一座,皆精美绝伦。寺内原有慈氏殿,据《慈氏殿碑记》载为刘豫伪齐阜昌五年(1135年)建造完毕。刘豫其人,乃北宋济南知府。金人攻济南,刘豫降金建立了伪齐政权。

  四禅寺南不远的王家泉村,曾经是四禅寺属地,因为位于寺庙和山峪的最偏远处,所以原名寺旮旯。由四禅寺沿山峪南行,王家泉泉水汇集而成的王泉水出其间,四周浓阴密布,流泉汩汩,色彩斑斓,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寺旮旯尽头的悬崖上至今完好保存着许多唐代摩崖石刻,给我们讲述了义净取经的故事。

  造像共分四窟,均为天然岩洞加工而成。第一窟位于北山山半崖间,镌佛祖与侍佛共三尊,表达了义净念佛之始,一心向佛。第二窟在南山崖下,主佛是义净的师傅善遇禅师,背景雕刻繁复,寓意从师而入正途。第三窟在山峪末端山半,居中为佛祖,周围五十三尊佛像拱卫,意为义净取经西天,带领五十三位善知识集体参拜佛祖。第四窟位于其北三米处,是义净真身佛像和与其共同翻译经书的法师及徒弟,寓意取得正果。基于义净的杰出功绩,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王家泉为他造像,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四禅寺下院和义净“孤妹”

  在四禅寺不远的通明山下,还有一座小而精致的庵庙,名曰双泉庵。据庵内明万历六年(1578年)十月的《重修双泉庵碑》记载,双泉庵是四禅寺的下院,四禅寺僧释洪亮重修了双泉庵。也就是说,这座庵庙和四禅寺大有关联。碑后题名“赐进士中宪大夫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泰安岳峰萧太亨撰”。

  萧太亨,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嘉靖壬戌(1562年)进士,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万历年间任兵刑两部尚书,乃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一个如此显赫的人物给一座小小的庵庙撰写碑文,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仰慕义净法师的高风,一是重视家乡的古迹。

  《重修双泉庵碑》下有一泉池,今名“双龙泉”。但据泉畔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重修佛殿泉台记碑》记载,实为史志中的济南名泉“佛殿泉”。泉出碑下龙头,汇为一池。关于双泉庵得名的来历,与庵内的济南名泉“双泉”有关。双泉在正殿前,为南北相对的两个方井形泉池,泉池之水相通,如今为条石封盖。既然双泉庵已经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那么这双泉自然也就历史悠远了。或许,当年的义净法师,就曾在此汲饮双泉之水,青灯下苦读佛经吧!

  有趣的是,不远处灵岩寺山阴还有一座花岩寺,据《义净遗书》说,义净临终前曾向玄宗要求返乡,原因是“齐州孤妹、诸亲眷属,并言好住。”而这个孤妹,正是花岩寺的女僧。如今花岩寺已然废弃不能见旧貌,只剩下花岩泉泉水长流,默默地诉说着高僧昔日的往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善遇禅师造像

  义净弟子和醴泉寺

  义净的徒弟慧日,也效仿师父西去取经,开元七年返回长安时,玄宗赐他为“慈愍三藏法师”。他著有《往生净土集》,是净土宗慈愍派的开山祖师。义净另一个徒弟道寂,于唐景龙年间担任齐州正智寺的住持。他周游岱阴,至齐州章丘县长白山寺(今属邹平),看到这里破败不堪,便十分想振兴这座古刹,但苦于无力实施。直到后来道寂来到长安大荐福寺协助义净翻译经书,担任了“翻经院校勘”一职,才向义净提及此事。

  在义净的帮助下,终于于开元三年完成了善举,然而此时义净却已经逝世了。道寂便立《大唐齐州章丘县长白山醴泉寺志公之碑》,旌表“三藏义净法师,各代高僧,天下重德”。在修建过程中,因“忽见有醴泉”出,玄宗听说后便赐名为“醴泉寺”。而醴泉也自此成为济南名泉,列金代《名泉碑》第七十二位。

  宋代范仲淹幼时随母改嫁山东朱氏,读书醴泉寺,儿子范纯仁又任了齐州知州,故而范氏对济南附近的学风影响很大。范仲淹的学生孙复与石介等人开辟“泰山学派”,最终齐州知州祖无择在济南建“申申堂”,整理泰山学派的著作,使得这一学派得以发扬光大。

  泰山学派的人物中,张掞、徐遁等都是纯粹的济南城内名士。张掞居今济南王舍人,苏轼来济南为之题“读书堂”,范纯仁为之作《张掞侍郎读书堂诗》记此事。徐遁则于城西筑“溪亭”,既然赵明诚能“屡游”四禅寺,那么李清照自也能尽游家乡。“常记溪亭日暮”的诗意,当与此别墅有关。所有这些,都是义净和他的徒弟重修醴泉寺的余绪。

  来源: 齐鲁晚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地狱”,在古人翻译的经里头,它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这里面没有乐受,只有苦没有乐。 第二个意思:佛菩萨很慈悲想帮助他,帮不上忙,佛菩萨想救济他,都没有办法。为什么?业障太重。 第三种是愚痴,不开智慧。他居住的环境非常阴暗,他看不到日月星辰,空中就像烟雾一样,很浓的烟雾,所以才称它作“地狱”。第四是“出佛身血”。佛是天人老师,因此以恶意让佛受伤,这个罪过就重了!今天释迦牟尼佛不在世,佛的形像,无论塑造的像,或者是彩画的像,如果你是以嗔恨心恶意把它毁坏,这个罪是相等的,你决定要堕地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