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碑刻介绍
2014/9/8   热度:1320
承德碑刻介绍 碑之名始于周代,古时碑有三种: 1、 宫中之碑测日影 2、 祠庙之碑拴牲畜 3、 冢墓之碑下棺材 碑面的变化大致有三种: 1、 类形 2、 圆形 3、 平首形 碑首雕饰的性质: 1、反映一种崇拜的观念。 如、瑞兽的雕饰,战国秦汉之际,随着升仙思想的出现和盛行,自然界中的动物被加已升华,加以神化,成为进入神仙世界的使者。 如:虎、豹、兔、鸡、鹤等,反映了一定阶段的意识形态。 2、 反映了一种等级观念 从所记的碑首中,魏晋时期的蟠螭多为二条,隋唐时多为六条,明清之际系为四条。这种纹饰并非凭空产生,随处可雕。在封建社会里,任何时候都有一定的等级划分,名利身份、地位都有严格的界线。皇帝是"真龙天子"清朝碑首的龙纹只出现在皇帝书写的碑刻上,或者是皇亲国戚的碑刻上。 3、 反映一种美化的观念。 4、 反映一定的雕刻技艺。 碑首的雕刻主要有四种技法: 1、线雕 ,采用阴线勾勒的方法,如同白描绘画一般,线条丝丝相连,平缓自如、细腻流畅,显得素静淡雅。 2、浅浮雕,勾勒出图案,铲去石面底层,使物象浮起,呈现出一定的体积感,轮廓的线条粗劲平稳,如同"剪纸"一般清晰,独具生气。 3、高浮雕,物象的前面和左右两面用圆雕技法表现,而背部用原石作为衬底,这种方法使物象更为生动、形象、逼真、富有立体感,气势高大,恢弘。 4、透雕,形象真实,完美,具有极强的层次感。 绿毯八韵碑碑文 孟子言平旦,惟戒人梏亡。 岂知曲阿明,所被遍圆方。 粤宛鼓太和,清明含百昌。 夜气于旦见,匪谓阴胜阳。 我每因宵衣,逢斯于山庄。 金乌扶桑枝,沧沧复凉凉。 露光湛浅芜,其芳袭人香。 林禽与原兽,各自适其常。 何所容好恶,人物胥同良。 出王及游衍,亦怀抑戒章。 绿毯八韵碑 文津阁碑文 题文津阁 乾隆乙未(一七七五年,乾隆四十年) 序 庋《四库全书》之阁凡三,文渊、文源而外,山庄之文津其权舆也。阁始于乾隆甲午(一七七四年,乾隆三十九年)秋月,越次年乙未夏月工,适驻跸于此,赋诗落成。若夫渊源必先于知津,与夫仿式浙江范氏之天一阁则记之,详言之兹不赘。 四库书成将藏之,范家天一仿而为。 基营去岁才择向,鼎落今朝弗滞时。子晋漫夸秘书逮,长沮徒议执舆知。 名山藏实无过此,却待他年枕兹。 乙未季夏上 御题 文津阁 乾隆丙申(一七七六年,乾隆四十一年) 四库收精要, 千秋示率循。 宁唯资博物, 端以藉修身。 事虽犹待 , 集成斯已珍。 渊源如欲问, 应自此寻津。 丙申仲夏月中 御题 题文津阁 乾隆已亥(一七七七年,乾隆四十四年) 建由甲午成乙未,四库将因备藏珍。 即此钞刊未及半,羡他渊海那探真。 图书先贮古今集,言行惟期枕 循。 偶至据床辄蒿目,望洋徒自愧知津。 月 台 乾隆乙未(一七七五年,乾隆四十年) 文渊之阁有玲峰,八十一穴胜米老。 此文津虽偶阙其,假山石态却苍好。 西山况复是真山,真假因缘相值巧。 米家范氏两兼奇,而今御园所欠少。 最爱锤峰倚玉镜,登台欣每得于早。 上下千古横八方,赢彼希逸资探讨。 乙未 夏 上 御题 月 台 乾隆丙申(一七七六年,乾隆四十一年) 为爱颠翁语,假山筑月台。 锤峰如柱矣,渤海早升哉。 千古文章镜,四时景物胎。 循名微惭者,却欠一登来。 丙申仲夏月中 御题 月台口号一首 乾隆已亥(一七七七年,乾隆四十四年) 不盈十笏俯嶙峋,也可称台望月轮。 大似襄阳帖中句,却无甘露炫时人。 乙亥仲夏 文津阁碑 林下戏题碑文 林下戏题 乾隆乙未(一七七五年,乾隆四十年) 偶来林下坐, 嘉荫实清便。 乐彼艰偻指, 如予未息肩。 炎曦遮叶度, 爽籁透技穿。 拟号个中者, 还当二十年。 乙未季夏下 御笔 林下一首叠乙未韵 乾隆乙已(一七八五年,乾隆五十年) 十干又逢乙, 九度憩斯便。 画幢老人目, 舆内侍肩。 天倪意与合, 月胁句休穿。 迅矣称林下, 一旬非远年。 乙已仲夏月下 御笔 林下一首再叠乙未韵 乾隆癸丑(一七九三年,乾隆五十八年) 石ㄊ植啵?来往驻舆便。 我己欣畅目, 人皆得歇肩。 阴从密密布, 风自间间穿。 昔盼十年远, 今知近二年。 林下一首三叠乙未韵 乾隆乙卯(一七八五年,乾隆六十年) 春秋廿如瞬, 时节迅西便。 舜 昔虚语, 尧侥今愧肩。 清闲复午憩, 嘉荫喜风穿。 不可无诗纪, 乾隆六十年。 林下一首四叠乙未韵 乾隆丙辰(一七九六年,嘉庆元年) 乙未曾斯愁, 遥期授位便。 天恩符获己, 于政训犹肩。 察吏贤及否, 勤民吃与穿。 设惟自图逸, 志敢负初年。 丙辰六月 御笔 林下一首五叠乙未韵 乾隆戊午(一七九八年,嘉庆三年) 符愿做林下, 嘉阴披爽便。 虽然归政子, 仍励辟邪肩。 二竖获日指, 一章捷望穿。 促吟乘飒籁, 睫眼廿三年。 恭依皇考诗韵 嘉庆丙寅(一八零六年,嘉庆十一年) 嘉树春秋久, 来游机暇便。 瞻题蕴精奥, 守位重仔肩。 葱郁乔枝茂, 玲珑皎旭穿。 怆思承厚泽, 瞥眼七经年。 丙寅仲秋月 林下戏题碑正面 林下戏题碑背面 锤峰落照碑文 乾隆壬展(一七七二年,乾隆三十七年)徙倚古松下,因成倚松吟。 古松不知阅世几何载? 但见参天黛色耸十寻。 横技插 张翠盖,纵有赫曦其下,仍浓阴。 因提疏, 以来,共日月,儿孙行。 视秦松汉柏惟斯任,惜哉! 未生长城以内地, 翰墨名传今。 亦幸生兹塞外留本色,彼其虚声谀颂诚。 末事耳,奚足湛,倚松吟,渺予心。 壬辰季夏月中 御笔 九日登高作歌 乾隆辛丑(一七八一年,乾隆四十六年) 九日登高传自古, 兴来今日吟杜甫。 笑他未识此中佳, 蓝水玉山奚足伍。 塞峰苍翠天 寥, 潭清武列翻银涛。 俯仰间可会万里, 拒惟即景恣清遨。 试云万里如何会, 高字其义所包大。 天之高也日月运, 地之高也蒿岱最。 奉兹三者曰惟君, 君之高也仍藉民。 徒恃厥高弗恤下, 危乎危哉高将沦。 名之高者实或堕, 言之高者行难随。 曲高六律和必寡, 堂高数仞终就卑。 偻数斯其小者耳, 然则欲高有何美。 一览七字促成章, 登高降下仍兹理。 辛丑九月九日登高作歌 锤峰落照碑 永佑寺碑文 避暑山庄百韵诗并序 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国家承天命,抚有中外于古未有 之地,尽入版图,未服之国尽受封爵,而四十八旗诸部落,屏蔽塞外,恭顺有加。每岁入朝,锡 燕 , 厥有常典。但其人有末出痘者,以进塞为惧。延颈举踵,以望六御之临,觐光钦德之念,有同然也。 我皇祖俯从其愿,岁避暑于此。鳞集仰流而来者,无不满志以归。且也,三代以上无论矣,三代以 下享国最久者,莫如汉、唐、宋、明。然四姓皆一再世而变乱生焉,是岂天心之怠眷?亦人事之偷惰实 如想看百韵诗全文请点击上图 永佑寺碑 永佑寺碑 古栎歌碑文 古栎歌 乾隆辛丑(一七八一年,乾隆四十六年) 古栋不知其岁月, 盘空绿云翁 。 不火宁同枫 焚, 非材更 斧斤伐。 尘世匠石且弗顾, 而况玉塞 仙阙。 与云霞护鹿豕游, 凤为羽仪龙作骨。 我每 与憩其下, 飒沓清籁爽毛发。 无用居然成有用, 质之南华语应讷。 将军大树彼何为, 莫拟重台至唐突。 辛丑季夏月下 御笔 山 中 乾隆辛丑(一七八一年,乾隆四十六年) 山中秋信得来真, 树张清阴风爽神。 鸟似有情依客语, 鹿知无害向人亲。 随缘遇处皆成趣, 触绪拈时总绝尘。 自谓胜他唐宋者, 六家咏未入许醇。 辛丑季夏月 御笔 林下二首 乾隆已酉(一七八九年,乾隆五十四年) 碧宇云无一迹留, 爽风林下暑全收。 山庄尽是便宜处, 七日秋前景报秋。 风光 代迅如斯, 平易理原非异奇。 屈指六年容易过, 可称林下客于兹。 己酉季夏月中 御笔 乔树一首 乾隆癸丑(一七九三年,乾隆五十八年) 乔树有嘉荫, 仙境称避暑。 停舆坐其下, 张过丈许。 况复透气爽, 实不觉炎苦。 咄哉此语失, 亦思忠恕否。 知已弗知人, 君道乖尤巨。 翘哉金气行, 两日匪遥伫。 愧术无调幕, 实有怀 矩。 癸丑孟秋月中 御笔 林下二首叠己酉诗韵 乾隆丁巳(一七九七年,嘉庆二年) 丛樾嘉荫步辇留, 金行气入火行收。 论年逾八节一瞬, 那待庭桐叶报秋。 屈指光阴迅若斯, 本为幻景岂为奇。 六年容易又过二, 林下客原今憩兹。 丁已六月 御笔 林下一首 嘉庆癸亥(一八零三年,嘉庆八年) 西峪景清幽, 苍峦出新 。 石陌转招提, 口花绚口丽。 古栎树道旁, 枝柯数亩蔽。 卧碑口龙蛇, 遗泽垂先帝。 嘉前万斯年, 口以京该计。 塞垣建山庄, 沐德无边际。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真正的修行不在庙里,不在深山,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我们要在修行中工作、生活和学习,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拜佛、念佛,可是修了好多年,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就不是真正的修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