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构成
2014/9/8   热度:466
茶道构成 中华茶道,就其构成要素来说,有茶境、茶礼、茶艺、茶修四大要素。其中茶艺是基础,茶修是目的,茶境、茶礼是辅助。 一、茶境 所谓茶境就是指茶道活动的环境,茶道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茶事活动。环境同样可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因而需要有一个与茶道精神相一致的环境。茶道活动的环境不是任意、随便的,而是经过精心的选择或营造。 茶道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三类,一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环境,选择清静、清洁、清雅的场所,或松间石上、泉侧溪畔,或清风丽日、竹茂林幽。这里不需要人为的布置,四季景物变化就是最好的布景,风声水声鸟鸣声就是最好的音乐。“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朱权《茶谱·序》)“竹风一阵,飘扬茶灶疏烟;梅月半弯,掩映书窗残雪。真使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屠隆《娑罗馆清言》卷上)“屏居无事,挈双僮携一小榼、一琴、一箫、一茶铛、泛小舫于芙蓉洲畔。”(陈子壮《泊舟种花溪记》)茶禀山川之灵性,集天地之精华,性本自然。因此在大自然的气息中、在绿水青山中品茗,更能品出茶之真味,体悟茶的超凡脱俗的意境,更能净化人的心灵、高扬人的精神品格。 二是人工环境,如僧寮道院、亭台楼阁、画舫水榭、书房客厅。“凉台静室,曲几明窗,僧寮道院,松风竹月。”(陆树声《茶寮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风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鲜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徐渭《徐文长秘集》)许次纾《茶疏》“饮时”提出“明窗净几、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石”等二十四宜。“山堂夜坐,汲泉烹茗,至水火相战,俨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潋滟,此时幽趣,未易与俗人言者。”(罗廪《茶解》)“竹楼数间,负山临水﹔疏松修竹,诘屈委蛇﹔怪石落落,不拘位置﹔藏书万卷其中,长几软榻,一香一茗,同心良友,闲日过从,坐卧笑谈,随意所适,不营衣食,不问米盐,不叙寒暄,不言朝市,丘壑涯分,于斯极矣。”(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三) “良宵燕坐,篝灯煮茗,万籁俱寂,疏钟时闻,当此情景,对简编而忘疲,彻衾枕而不御,一乐也”(闵元衡《玉壶冰》)[10]。选择幽静高雅之所,亦不需刻意布置,约好友三二人,无拘无束,放怀烹点,间得赏乐、观画、谈禅、咏诗的助兴。优游于茶艺之中,将物质生活转换提升为精神生活。 三是专设环境,即专门用来从事茶道活动的茶室。“小斋之外,别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闭寒。寮前置一几,以顿茶注、茶盂、为临时供具。别置一几,以顿他器。旁列一架,巾帨悬之”(许次纾《茶疏·茶所》)。“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屠隆《茶说·茶寮》)。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和文震亨《长物志》也都有关于茶寮的记载。 茶室包括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两方面。茶室的室外环境是指茶室的庭院及相关建筑和环境实施。茶室的庭院往往栽植青松翠竹等常绿植物和花草。如果是在庭院进行茶道活动,四周的亭台水榭及山石林木最堪入茶,如果有一池春水或一曲回廊,则更能增加茶道的神韵,所以江南园林最适宜于茶道活动;茶室的室内环境是指茶席及相关器物的布置状态。除茶席外,室内还往往有挂画、插花、盆景、古玩、文房清供等。尤其是挂画、插花,一般不可少。茶道活动最先给人以潜移默化影响的就是环境,这就需要在茶席设计、环境布置上下功夫。在茶席设计中,茶几、铺垫、茶器、插花(盆花、盆景)、挂轴、相关工艺品等的摆放位置也很重要,诸如墙上字画和壁挂的取择、博古架上器物的陈设、花架上花盆及花品的选择等,都是要认真考虑的因素。在背景布置上可以借鉴中国传统绘画中“高、远、深”的透视法,以传统山水画或古典诗词为主题,以强化茶的古典美。代表东方文化的茶室环境布置,要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 总之,茶道的环境要清雅幽静,朴素自然,使人进入到此环境中,忘却俗世,洗尽尘心,熏陶德化。 二、茶礼 茶礼是指茶道活动中所遵照的一定礼法,礼即礼貌、礼节、礼仪,法即规范、法则。茶道不仅是独修,多数场合下是多人同修。多人之间的茶事,免不了有一些礼节、礼仪等。而在茶艺中,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法则,如茶器物的摆置和移动的位置和路线、奉茶的规仪等。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以其隽永补所阙人”(陆羽《茶经·六之饮》)。此为唐代煎茶道中的行茶规矩。 “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曰: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朱权《茶谱·序》)。此为宋明点茶道主、客间的端、接、饮、叙礼仪,颇为谨严。 《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功夫茶二则”记:“其器具精绝,用长方瓷盘,盛壶一、杯四,壶以铜制,或用宜兴壶,小裁如拳,杯小如胡桃。茶必用武夷。客至,将啜茶,则取壶置径七寸、深寸许之瓷盘中。先取凉水漂去茶叶中尘滓。乃撮茶叶置壶中,注满沸水,既加盖,乃取沸水徐淋壶上。俟水将满盘,乃以巾复,久之,始去巾。注茶杯中奉客,客必衔杯玩味,若饮稍急,主人必怒其不韵”。“洒必各杯轮匀,又必余沥全尽。两三洒后,覆转冲罐,俾滴尽之。洒茶既毕。乘热人各一杯饮之。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嗅杯底”(翁辉东《潮州茶经?工夫茶》)。此为清代以来工夫茶的泡法和饮法。 礼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表示友好和尊敬的仪容、态度、语言、动作。 “礼”的本质是“诚”于“和”,其核心是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其内涵包括礼貌、礼节、礼仪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茶道中的礼节是指鞠躬、伸掌、奉茶、鼓掌等行为。礼貌是茶艺活动中容貌、服饰、表情、言语、举止等谦逊、恭敬的外在表现,贯穿于人的言、听、视、动的整个过程之中。“仪”是“礼”的具体表达形式。“礼仪”作为人际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仪表、仪式、礼仪器物。礼仪是为表示礼貌与尊敬所采取的一种行为、语言的规范。茶道中的礼仪还要求参与者讲究仪容仪态,注重整体仪表的美。其中,仪容包括了服装、容貌、修饰和整洁程度等应该具有的一定要求;仪态包括姿态和风度,是人的所有行为举止的反映。 形态是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服饰等;每个人的容貌非自己可以选择,有的人虽相貌平平,但因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言行举止得体。参加者更看重的是气质,可以适当修饰仪表。女性也可以着淡妆,以示对客人的尊重,但以恬静素雅为基调,切忌浓妆艳抹,有失分寸。茶道中不主张用气味浓烈的香水及化妆品,色彩及气味很柔和很淡然的香水和化妆品可以适量用一些,但切不可过。宜“淡抹”,不宜“浓妆”,宜“清雅”,不宜“艳丽”,以体现茶道的素朴、淡雅之美。服饰以简洁、明快为主。因此在设计服饰时,诸如头发的样式、头饰的选择,服装的颜色、式样,衣领、衣扣及袖口、裤脚的纹饰等,都要和茶事氛围相协调,最忌讳庸俗和脂粉气。 茶人风度泛指美好的举止气质。风度比容貌重要,一个人的风度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和一定的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的,是个人性格、气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综合外在表现。在茶道活动中,各种动作均要求有美好优雅的举止。茶道中的动作要圆活、柔和,而动作之间又要有连贯、起伏、节奏,表现出韵味。在泡茶的过程中,身心合一,双手配合,心、眼、手、身相随,意气相合,动作优雅自如,才能进入“修身养性”的境地。使主客都全神贯注于茶的沏泡及品饮之中,忘却俗务缠身的烦恼,怡养心性,陶冶情操。 茶道之礼有主人与客人间的礼、客人与客人之间的礼。如主客见面首先要行鞠躬礼或拱手礼,奉茶时行伸掌礼;冲泡茶时,右手的动作要逆时针划圆,左手则顺时针,这是对客人的尊重。 茶道之法是整个茶事过程中的一系列规范与法度,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一些规定,如位置、顺序、动作、语言、姿态、仪表、仪容等。 茶道的礼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损益,与时偕行。在不同的茶道流派中,礼法有不同,但有些基本的礼法内容却是相对固定不变的。总体来说,中国茶道的礼法偏重自然,反对造作。重内在,轻形式。有时甚至从心所欲,不拘礼法。 三、茶艺 (一)“茶艺”渊源 中华茶艺古已有之,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有实无名。中国古代的一些茶书,如唐代陆羽《茶经》,宋代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明代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对中华茶艺记载较详。古代虽无“茶艺”一词,但零星可见一些与茶艺相近的词或表述。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有:“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茶道”,是“饮茶之道”与“饮茶修道”的统一,使修行落实于饮茶艺术之中,艺不离道,道不离艺,由艺而进道。皎然的“茶道”兼有“饮茶之道”即“饮茶之艺”之意。 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里的“王公朝士无不饮茶者”的“茶道”,基本上属于“饮茶之道”,亦即“饮茶之艺”。陆羽《茶经》“四之器”、“五之煮”记煎茶二十四器并煎茶之法,对唐代流行的煎茶茶艺有详细的描述。 五代宋初人陶谷《荈茗录》“乳妖”条记,“吴僧文了善烹茶。游荆南,高保勉白于季兴,延置紫云庵,日试其艺。保勉父子呼为汤神。”文了善烹茶,人称汤神,其“艺”当为“烹茶之艺”。其“生成盏”条又记:“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诗句。共点四瓯,并一绝句,泛乎汤表。”注汤幻茶成物象,成诗句,这种“通神之艺”当属“点茶之艺”。 北宋陈师道为陆羽《茶经》所作序说:“夫茶之为艺下矣,至其精微,书有不尽,况天下之至理,而欲求之文字纸墨之间,其有得乎?……夫艺者,君子有之,德成而后及,所以同于民也;不务本而趋末,故业成而下也。”陈师道还认为“茶之艺”乃下,为末,德才是本。尽管陈师道批评陆羽“不务本而趋末,故业成而下”,但也不否认“茶之为艺”的客观存在。 明代张源《茶录》“茶道”条记:“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张源的“茶道”义即“茶之艺”,乃造茶、藏茶、泡茶之艺。 中国古代虽无“茶艺”一词。但有“茶道”一词,并承认“茶之为艺”。其“茶道”、“茶之艺”有时仅指煎茶之艺、点茶之艺、泡茶之艺,有时还包括制茶之艺、种茶之艺。中国古人虽没有直接提出“茶艺”概念,但从“茶道”、“茶之艺”到“茶艺”仅有一步之遥。 (二)众说纷纭的“茶艺” 范增平认为:“什么叫‘茶艺’呢?它的界说分成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界定。”“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界说,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从这里,我们知道:茶艺的范围包含很广,凡是有关茶叶的产、制、销、用等一系列的过程,都是茶艺的范围。举凡:茶山之旅、参观制茶过程、认识茶叶、如何选购茶叶、如何泡好一壶茶、茶与壶的关系、如何享用一杯茶、如何喝出茶的品位来、茶文化史、茶业经营、茶艺美学等,都是属于茶艺活动的范围。”“所谓茶艺学,简单的定义:就是研究茶的科学。”“茶艺内容的综合表现就是茶文化”[11]。范增平的茶艺概念范围很广,几乎成了茶文化、茶学的同义词。 陈香白等亦认为:“茶艺,就是人类种茶、制茶、用茶的方法与程式。”“随着时代之迁移,茶艺‘济用’宗旨不断强化,其内涵也以‘茶’为中心,向外延展而成‘茶艺文化’系列:(一)茶诗,茶词,茶曲,茶赋,茶铭,茶联;(二)茶小说,茶散文,茶随笔;(三)茶书画,茶道具,茶雕塑,茶包装,茶广告;(四)茶乐,茶歌,茶舞;(五)茶音像,茶文化网络;(六)茶戏剧,茶影视;(七)茶食,茶座;(八)茶馆与茶馆学;(九)茶艺演示。茶艺演示包括种茶演示、制茶演示、品饮演示三大主要门类。”[12]陈香白先生等将茶艺扩大到茶叶科技领域,其茶艺文化几近茶文化。 王玲认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13]丁文认为:“茶艺指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便成一门艺术。”[14]林治认为:“‘茶艺’是有形的,……包括了种茶、制茶、泡茶、敬茶、品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动中的技巧和技艺。”[15]王玲、丁文、林治三位关于茶艺的观点基本一致,茶艺泛指种茶、制茶、烹茶、品茶的技艺。 蔡荣章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16] 丁以寿认为:“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侯汤、习茶的一套技艺。”[17] 陈文华认为:“依我之见,所谓广义茶艺中‘研究茶叶生产、制造、经营’等方面,早已形成相当成熟的‘茶叶科学’和‘茶叶贸易学’等学科,有着一整套的严格科学概念,远非‘茶艺’一词所能概括,也无须用‘茶艺’一词去涵盖,正如日本的‘茶道’一词并不涵盖种茶、制茶和售茶等内容一样。因此茶艺应该就是专指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而言。”[18] 余悦认为:“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陈宗懋主编《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业社出版社2001年) 蔡荣章、陈文华、余悦、丁以寿等均主张从狭义上来理解茶艺,将茶艺限制在饮茶的范围里。 “茶艺”一词由台湾茶人发明,“1977年,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主的一批茶的爱好者,倡议弘扬茶文化,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但是,有人提出‘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已被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援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茶道’这个名词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是特别敬重的,感觉高高在上的,要人民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艺’就这么产生了。”[19]台湾茶人当初提出“茶艺”是作为“茶道”的同义词、代名词。 目前海峡两岸茶文化界对茶艺理解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理解缘于将“茶艺”理解为“茶之艺”,古代如陈师道、张源,当代如范增平、王玲、丁文、陈香白、林治等持广义的理解,主张茶艺包括茶的种植、制造、品饮之艺,有的将其内涵扩大与茶文化同义,甚至扩大到整个茶学领域;狭义的理解是将“茶艺”理解为“饮茶之艺”,古代如皎然、封演、陶谷,当代如蔡荣章、丁以寿、陈文华、余悦等持狭义的理解,将茶艺限制在品饮及品饮前的准备——备器、择水、取火、侯汤、习茶的范围内。 “茶艺”只能取狭义的界定,这是为何?这是因为,中国的茶学教育和学科建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全国有十多所高等院校设有茶学本科专业,在茶学方面能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形成了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学、茶树生物学、制茶学、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商品学、茶叶市场学、茶叶贸易学、茶叶经营管理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药学、茶史学等比较成熟、完善的茶学分支学科。上述各茶学分支学科,有完善的体系和科学的概念,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远非“茶艺”所能涵盖。茶艺以及茶道、茶文化应在已有的茶学分支学科之外去另辟新境,开拓新领域,不应与已有的茶学分支学科重复、交叉,更不必去涵盖茶学已有的领域。 (三)茶艺概念 茶艺即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是饮茶生活艺术化。中国是茶艺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民族具有自己的茶艺。中华茶艺是指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艺术,主要包括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系列技艺和程式。 明代许次纾《茶疏》云:“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茶、水、器、火是构成茶艺的四项基本要素,如果加上茶艺的主体——人和茶艺活动的场所——境,则构成茶艺的六要素。茶艺是茶人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活动。 茶艺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陶艺、瓷艺、服装、插花、建筑等相结合构成茶艺文化。茶艺属于是人文艺术科学,是茶文化的基础,茶艺及茶艺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茶艺与茶道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道的外延小于茶艺。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区别二者,不能使两者混同。 2.茶艺与茶俗 所谓茶俗,是指一些地区性的用茶风俗,诸如婚丧嫁娶中的用茶风俗、待客用茶风俗、饮茶习俗等,讲茶俗一般指的是饮茶习俗。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饮茶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饮茶习俗,同一民族却因居住在不同的的省份或地区而有不同的饮茶习俗。如四川的“盖碗茶”,江西修水的“菊花茶”、婺源的“农家茶”,浙江杭嘉湖地区和江苏太湖流域的“薰豆茶”,云南白族的“三道茶”、拉祜族的“烤茶”等。茶俗是中华茶文化的构成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茶艺着重在茶的品饮艺术,追求品饮情趣。茶俗的侧重在喝茶和食茶,目的是解决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有些茶俗经过加工提炼可以为茶艺,但绝大多数的茶俗只是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一种。虽然也可以表演,但不能算是茶艺。 3.茶艺与泡茶 现代茶艺源于生活中的泡茶,但又高于生活。泡茶是现代茶艺的基础,但并非所有的泡茶都是茶艺,两者并不等同。但茶艺与泡艺的界限何在?或者说,茶艺与泡茶的根本区别在哪里?是否程式、动作复杂的泡茶就是茶艺,简单的泡茶就不是茶艺?但是目前还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区分标准,权且说,泡茶以日用生活为目的,茶艺以审美艺术为目的。 (四)茶艺的分类 茶艺的分类标准首先应依据习茶法。依习茶法,中国古代形成了煎茶茶艺、点茶茶艺、泡茶茶艺。但中国的煎茶茶艺亡于南宋中期,点茶茶艺亡于明朝后期,仅有形成于明朝中期的泡茶茶艺流传至今。从历史上看,中华茶艺则有煎茶茶艺、点茶茶艺、泡茶茶艺三大类。 茶艺分类标准第二应依据主泡茶具来分类。在泡茶茶艺中,又因使用泡茶茶具的不同而分为壶泡法和杯泡法两大类。壶泡法是在茶壶中泡茶,然后分斟到茶杯(盏)中饮用;杯泡法是直接在茶杯(盏)中泡茶并饮用,明代人称之为“撮泡”,撮茶入杯而泡。清代以来,从壶泡法茶艺又分化出专属冲泡青茶的工夫茶艺,杯泡法茶艺又可细分为盖杯泡法茶艺和玻璃杯泡法茶艺。工夫茶艺原特指冲泡青茶的茶艺,当代茶人又借鉴工夫茶具及其泡法来冲泡非青茶类的茶,故另称之为工夫法茶艺,以与工夫茶艺相区别。这样,泡茶茶艺可分为工夫茶艺、壶泡茶艺、盖杯泡茶艺、玻璃杯泡茶艺、工夫法茶艺五类。若算上少数民族和某些地方的饮茶习俗——民俗茶艺,则当代茶艺可分为工夫茶艺、壶泡茶艺、盖杯泡茶艺、玻璃杯泡茶艺、工夫法茶艺、民俗茶艺六类。民俗茶艺的情况特殊,方法不一,多属调饮,实难作为一类,这里姑且将其单列。 在当代的六类茶艺中,工夫茶艺又可分为武夷工夫茶艺、武夷变式工夫茶艺、台湾工夫茶艺、台湾变式工夫茶艺,武夷工夫茶艺是指源于武夷山的青茶小壶单杯泡法茶艺,武夷变式茶艺是指用盖杯代替茶壶的单杯泡法茶艺,台湾工夫茶艺是指小壶双杯泡法茶艺,台湾变式工夫茶艺是指用盖杯代替茶壶的双杯泡法茶艺;壶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壶泡茶艺、红茶壶泡茶艺等;盖杯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盖杯泡茶艺、红茶盖杯泡茶艺、花茶盖杯泡茶艺等;玻璃杯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玻璃杯泡茶艺、黄茶玻璃杯泡茶艺等;工夫法茶艺又可分为绿茶工夫法茶艺、红茶工夫法茶艺、花茶工夫法茶艺等;民俗茶艺则有四川的盖碗茶、江浙的薰豆茶、江西修水的菊花茶、云南白族的三道茶等。 四、茶修 茶修即是藉茶修行。修行的路径有千万条,藉茶事而修行的茶道只是其中之一。 “茶之为饮,最宜精形修德之人,兼以白石清泉,烹煮如法,不时废而或兴,能熟习而深味,神融心醉,觉与醍醐甘露抗衡,斯善赏鉴者矣。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屠隆《茶笺》)品茗利于精形修德,苟有佳茗而饮非其人,亦是憾事。不识茶趣的牛饮,则是庸俗不堪。 “荀子曰:‘其为人也多暇,其出入也不远矣。’陶通明曰:‘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余谓茗碗之事,足当之。盖幽人高士,蝉蜕势利,藉以耗壮心而送日月。水源之轻重,辨若淄渑;火候之文武,调若丹鼎﹔非枕漱之侣不亲,非文字之饮不比者也。”(董其昌为夏树芳《茶董》题词)茗碗炉鼎,可以悦生,蝉蜕势利,耗壮心而送日月。 “洁一室,横榻陈几其中,炉香茗瓯萧然,不杂他物,但独坐凝想,自然有清灵之气来集我身,清灵之气集,则世界恶浊之气,亦从此中渐渐消去。”(李日华《六研斋三笔》卷四)藉茶之清淡高雅,驱逐烦杂之念,取得心境的宁静。 谢肇淛更是将品茶置于人生中最紧要的事,“人生饭粗粝,衣毡毳,皆可耐﹔惟无水烹茶,殊不可耐。无山水即江水,无雨水即河水,但不苦咸,即不失正味矣。”(《五杂俎》卷三) 茶道是要实践的,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茶道往往与扫室、焚香、读史、涤砚、观画、鼓琴、移榻、养花等日常生活相结合,在不拘限形式下赋以生趣,也惟有如此人生精神境界才能升华。 修行是茶道的根本,是茶道的宗旨,茶人正是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悦性、陶冶情操、修心悟道。中华茶道的特点是“性命双修”,修性即修心、修神,修命即修身、修形,性命双修亦即身心双修、形神双修。修命、修身,也谓养生,在于祛病健体、延年益寿,道家、道教对此阐述较多;修性、修心在于志道立德、怡情悦性、明心见性,儒道释三家对此都有论述。性命双修,二者同时进行,最终落实于尽性至命。修命旨在形神俱妙而同化,修性旨在超凡入圣而登真。双修要在燮理阴阳,参天地而同造化也。 中华茶道的根本追求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结果,是茶道的理想,是茶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茶道的宗旨、目的在于修行,茶境亦好,茶礼亦好,茶艺亦好,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茶修而设,并服务于茶修。修行是为了每个参加者自身素质和境界的提高,塑造完美的人格。 来源: 中国茶文化研究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经里说:“舍一得万报”,舍得播下善业的种子,来日定会得到无上的果报。 舍得付出的人,上天都看在眼里,记在因果簿里,待到善果成熟,上天就会给你降下福气与福报。大舍,便有大得。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