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金石碑刻鉴赏
2014/9/8   热度:567
佛教金石碑刻鉴赏 众多的寺院,素有“深山藏珍宝,古刹有名碑”的美誉。我们去寺院游览观瞻,也可将此列为一个项目,相信会很有收获的。 自古以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一些重大事件之中或于其后,大多勒石为碑以记载;更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游览观瞻寺院浓兴厚意之中,挥毫题书,后将其刻之石崖之上。因此,直至今天在不少名山大刹的内外,都留有不少的碑林摩崖。而一些寺院珍藏着的许多极为珍贵的金石文物,如九华山所珍藏“九龙金印”、“玉狮方印”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无价之宝。 各地寺院内外的碑刻,大致可分为摩崖碑刻、诗文碑、记事碑等多种。摩崖石刻,内容较为精炼,意义却很为深邃。像江西黄龙山黄龙寺前,“三关”二字,每字一尺见方,笔力遒劲,刀锋清晰。据载为宋时所刻,但迄今仍清晰可读。读之,在品味其书法价值的同时,自然对于被誉为黄龙家风的“三关”之说的由来一探究竟,从中可得到很大的启迪。而在碑刻之中有不少是佛像或其他人物像刻碑。如九华山上的“金地藏刻像碑”,高达一米余,很是可观。又如江西庐山秀峰寺内的“观音像碑”,高有数米,观音像采用线条勾勒,层次分明,形态慈祥端庄,相传原作为唐代名画家吴道子所画,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至于寺院内外的诗文碑与记事碑,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尤可称奇。不少诗文碑选择了历代名人佳作秀章,复经大手笔书法家书写镌刻,读诗文品书味,韵味无穷。而众多的记事碑,则保存了不少的珍贵史料,如江西杨岐山杨岐寺内所保存唐代诗人刘禹锡所撰《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铭》等,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杨岐宗的发展历史,就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所以,到寺院游览观瞻,将金石碑刻鉴赏列为一个项目,是有其实用意义的。从中可开拓我们的眼界,增长知识,一定会获益匪浅。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些人念佛诵经的时候流眼泪,非常地伤感,这是感动。什么原因?是念佛诵经的音声触动他的善根。他有这个现象,证明他过去生中是学佛的,而且学得很不错。为什么今天流泪?他前一生在修持功夫还差了一点,没去得了;这一生很幸运又遇到了,他才会有这个感动。有的时候,我们读经念佛,甚至会有寒毛直竖的现象出现。遇到这个情形,不要害怕,这是触动善根。这个经文,突然之间心开意解,忽然明白了,明白的时候就有这个“寒毛直竖”,或者感动地流泪。这种情形是你前世“曾作佛道”,你过去生中曾经是修行人,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所以你不是凡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